某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_第1页
某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_第2页
某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_第3页
某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_第4页
某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天津理工大学课程设计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专业 物流管理 班级 091班 学号 姓名 王晓颖 目录配送中心设施选址4应用精确重心法对配送中心设施进行选址规划4该配送中心在地图上标注的结果6组织结构设计6该物流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图6该配送中心的职能部门以及相应的职能8作业流程设计8 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图及平面布置图8总体布局规划13依据SLP分析方法,定义本中心职能部门13SLP分析方法相关介绍 13SLP工作原理13SLP程序模式13该配送本中心区域的对应关系的逻辑条件14绘制该配送中心的平面布置图15 物流关系分析 15 配送中心物流从至表15 配送中心对流物流流量表16 物流强度等级划分16 配送中心单位物流原始相关表23 物流相关表24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25 准备条件25 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25作业单位综合关系图27 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综合关系表27 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综合关系表31 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31 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33配送中心的平面布置图34 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34 配送中心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36 配送中心作业单位平面布置图36总结 37参考文献 381、配送中心设施选址(1)应用精确重心法对配送中心设施进行选址规划由区域资料:某配送中心拟向城市内10个零售商提供配送服务;零售商的需求、空间位置及交通图如表1.1所示和图1.1所示。图1 1各零售商的空间位置及需求调查分析图客户XY每2小时需求量(吨)A311.5B920.8C1531.2D13.560.9E15101.4F12111.5G6102.0H1.581.8I4.541.2J971.5图1 11211109 87654321 3 6 9 12 15 18由公式和该配送中心的区域资料最终得算式(此处配送中心送至城市内10个零售商提供配送服务所需运输率均相等)=用重心法对配送中心设施进行选址规划,得出地址选在坐标(8.29,6.69)的位置。随后使用 迭代法得出最优解。涉及到公式为、令其偏导数使,成立的(,)即为所求的物流中心的最佳位置。其中计算得到:=8.48 =6.95总运费T1=75.28,又因为T1T,继续迭代得到:=8.62 =7.00总运费T2=75.18,又因为T2T1T,继续迭代得到:=8.72 =7.02总运费T3=75.12,又因为T3T2T1T,继续迭代得到:=8.79 =7.02总运费T4=75.09,又因为T4T3T2T1,继续迭代得到:=8.83 =7.01总运费T5=75.07,又因为T5T4T3T2T5则说明=8.95 =7.07是最优解,即配送中心坐标P应该在(8.95,7.07)。(2)该配送中心在地图上的标注结果经过相关计算可得其选址在坐标(8.95,7.07)处,则最终得出地图上的显示结果。图1 2配送中心的市交通井字型道路地图显示结果1211F109GE H87PJ65DI43BC21A 3 6 9 12 15 18 2、组织结构设计(1)该物流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图 经过对该物流配送中心的工作单位的详细了解与分析,最终得出配送中心组织结构图。 39 / 39图2 1配送中心组织结构图总经理副总经理物流部服务支持可科仓管科配送科单据组客服组系统维护支持组存储收货组叉车组入货组整件拣货组拆零拣货组补货组直通作业组出货理货组验收科退货作业组配送调度组运输组外协组综合部后勤科行政科防损组安保组物业管理组办公室人事室培训室市场部第三方物流市场开发财务部会计室审计室经由收货组(2)该配送中心的职能部门以及相应的职能 (注:以下设计内容仅包括物流配送中心的相关物流活动)总经理:物流中心正常业务的开展;统合、协调、管理、指挥配送中心的日常运作事务;第三方物流业务开发,合同签约;审核配送中心日常收入及支持;物流中心外协业务沟通及签约;物流中心发展战略规划及安排;物流中心紧急事务处理。副总经理:协助总经理,完成物流中心正常业务的开展;协助总经理统合、协调、管理、指挥配送中心的日常运作事务;协助总经理第三方物流业务开发,合同签约;协助总经理物流中心外协业务沟通及签约;协助总经理物流中心发展战略规划及安排;协助总经理物流中心紧急事务处理;紧急情况下代理总经理。物流部:主要负责物流中心内部主体业务的运作,具体如下:部门职责:负责物流部整体工作管理,对物流部整体运作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以利于业务工作顺利开展;制定和执行物流工作计划,对物流工作规范进行总结和完善。合理规划物流仓储系统、运输系统,使工作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控制仓储和运输成本,不断改进物流系统,促进系统最优化;负责物流部统配商品、经由式商品仓储管理系统的整体改进,以满足公司销售业务的增长要求;负责物流部运输配送系统的整体改进,以满足公司销售业务的增长要求;负责控制仓租、运输等物流成本,对年度费用进行预算和分析,以提高运作效率;负责制定绩效考核指标 ,员工考核晋级审核,定期巡查执行情况的推进执行,以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负责物流部整体工作管理,对物流部整体运作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以利于业务工作顺利开展;制定和执行物流工作计划,对物流工作规范进行总结和完善。合理规划物流仓储系统、运输系统,使工作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控制仓储和运输成本,不断改进物流系统,促进系统最优化。 3、作业流程设计(注:此处作业流程及设施布置设计仅对该配送中心的相关物流工作进行流程分析与设计)(1)配送中心各个作业区作业流程图及平面布置图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对配送中心作业流程进行分析,对配送中心内部各个作业区作业流程进行合理规划,绘制各作业区的流程图及平面布置图如下所示:(此处涉及的是具有物流活动各个区域的工作流程图)图3 1进货区作业流程进货区送达货物卸货检验是否合格供应商合格卸货入库装车不合格图3 2检验区工作流程检验区申请检验单签批指派取样检验签发合格?退货NY通知货物入库储存区(储存区包括暂存区、常温区、冷藏区、货架区、存货区)图3 3储存区工作流程入库入库单均财务部门条码录入货物上架图3 4退货处理区工作流程退货处理区退货分类联系供应商双方沟通退货事宜配送中心填写退货手续不合格货物装车运至供应商退货要求图3 5包装加工区工作流程包装加工区图3 6发货区工作流程图要求1要求2要求3按要求进行加工包装分类拣货出货检查出货发货区出货检查送货拣货审核订单发货清单备货图3 7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图供应商验货入库加工包装拣取拣货存放分类送货出货检查存储管理运输管理库存管理返厂定价收货检验退货要求退货退货分类退货处理货物 合格?YN图3 8配送中心平面布置图1进货区10发货区12批量平面存置区大门13办公区14消防设施存放区箭头表示车辆行驶路线2检验区8分拣配货区7理货区9包装加工区11退货处理区3暂存区4常温区5冷藏区6冷冻区储存区15货架区16存货区北大门4、总体布局规划(1)依据SLP分析方法,定义本中心职能部门1)SLP分析方法相关介绍影响布置设计的因素众多,基本要素可以归纳 P产品或材料或服务(Production),指规划设计的对象所生产的产品、原材料、加工的零部件或提供服务的项目。产品这一要素影响着设施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设备的类型、物料搬运的方式等。Q数量或产量(Quantity),指所生产、供应或使用的材料或产品的数量或服务的工作量。这一要素影响着设施规模、设备数量、运输量、建筑物面积等。 R生产路线或工艺过程(Route),指根据所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等设计出的工艺流程、物流路线、工序顺序等,可以用设备表、工艺路线卡、工艺过程图等表示。它影响着各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物料搬运路线、仓库及堆放地的位置等。S辅助服务部门 (Supporting Service),指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的辅助服务性活动、设以及服务的人员。它是生产的支持系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T时间或时间安排(Time),指在什么时候、用多长的时间生产出产品,包括作业、序、流动、周转等标准时间。这些因素决定着设备的数量、需要的面积和人员、工序的平衡安排等。 2)SLP工作原理 通过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的修正和调整,得到数个可行的布置方案,然后采用加权因素对各方案进行评价择优,并对每个因素进行量化,以得分最多的布置方案作为最佳布置方案。3)SLP程序模式 SLP涉及了收集资料、物流分析、作业关系分析、同时要考虑到所需空间及可用空间等限制条件,具体程序模式如下:图4 1SLP程序模式(2)该配送本中心区域的对应关系的逻辑条件 经过对配送中心品面布置图分析,将其职能部门以及区域关系的逻辑条件用图表显示。图表4 1配送中心职能部门进货区收货、验货、卸货、搬运及货物暂停的场所。检验区检验该配送中心货物是否合格,以至最终推广市场储存区暂存区对暂时不必配送或作为安全储备的货物进行保管和养护的场所。通常配有多层货架和用于集装单元化的托盘。常温区家电产品、日用化工差品味常温保存冷藏区家电产品、日用化工差品味常温保存货架区货架区分为3个存放区,分别为家电存放区、办公用品存放区、日用化工用品存放区存货区存货区主要存放小件物品、采用重力货架,货架分为三层,采用电子标签系统,以利提高效率,降低拣选差错率。理货区对进货进行简单处理的场所。在这里,货物被区分为直接分拣配送、待加工、入库储存和不合格需清退的货物,分别送往不同的功能区。在实行条形码管理的中心里,还要为货物贴条形码。分拣配货区进行发货前的分拣、拣选和按订单配货。冷冻区对相关需要冷冻的货物进行冷冻处理加工区行业物流需要更多的流通加工任务,如贴标签、贴价签、更换包装,促销礼品包装等。 退货处理区存放进货时残损或不合格或需要重新确认等待处理货物的场所。发货区对家电、日用化工产品、食品以及医药产品进行检验、发货、待运的场所。批量平面存置区以托盘堆码垛和单品码垛的方式存放库存,家电的洗衣机、冰箱等;垛与垛之间的通道宽度为6米,装卸搬运设备为2台电动平衡叉车入出库作业。办公区中心内部行政业务管理、信息处理、业务洽谈、订单处理以及指令发布的场所。一般位于配送中心的出入口。消防设施存放区为了配送中心的安全,配送中心将添置的消防设置存放在相应存放区域图表4 2配送中心逻辑条件设备配置条件搬运装卸设备搬运装卸设备为高位拣选车8台,叉车5台,托盘搬运车10台。 储存设备储存货架;重力式货架;回转式货架;托盘;立体仓库等。(货架采用横梁式货架,每层高1.5米,共六层。13层为出库拣选区,46层为存货区,使用高位拣选车厢下补货。)分拣输送设备拣货车辆;拣货输送带;自动分拣机等办公室业务性管理 它是配送中心正常运转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如配送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标准及作业流程等。(3)绘制该配送中心的平面布置图1)物流关系分析配送中心物流从至表通过对物流配送中心的工作流程分析,物料流动主要经由进货区、检验区、暂存区、常温区、冷藏区、冷冻区、理货区、加工区、分拣配货区、发货区。此处通过物流从至表来对其进行相关描述。通过对配送中心作业过程及要求分析,计算各区物流量,绘制出配送中心各区域物料搬运从至表。图表4 3配送中心物流从至表至从进货区检验区暂存区常温区冷藏区冷冻区理货区加工区分拣配货区发货区进货区00000210703检验区070876000107暂存区0000500310常温区0003904910冷藏区00000109010冷冻区000o01900理货区0000o0890加工区0000o0087分拣配货区0000o0005发货区00000000配送中心对流物流流量表在表43的基础上将顺行的物流量与逆行的物流量相加,可得出该配送中心的对流物流量表,如下所示:图表4 4配送中心对流物流流量表至从进货区检验区暂存区常温区冷藏区冷冻区理货区加工区分拣配货区发货区进货区210(1)7(17)3(24)检验区70(3)87(2)6(19)10(7)7(16)暂存区5(21)3(25)10(4)常温区3(23)9(12)4(22)9(10)10(6)冷藏区10(8)9(9)10(5)冷冻区1(26)9(13)理货区8(14)9(11)加工区8(15)7(18)分拣配货区5(20)发货区物流强度等级划分 由于直接分析大量物流数据比较困难且没有必要,SLP中将物流强度转化成五个等级,分别用符号A、E、I、O、U来表示,其物流强度逐渐减小,对应着超高物流强度、特高物流强度、较大物流强度、一般物流强度和可忽略搬运五种物流强度。作业单位对或成为物流路线的物流强度等级,应按物流路线比例或承担的物流量比例来确定。以下是物流强度等级比例划分表和该配送中心物流强度分析表。图表4 5流强度等级比例划分表物流强度等级符号物流路线比例(%)承担的物流量比例(%)超高物流强度A1040特高物流强度E2030较大物流强度I3020一般物流强度O4010可忽略搬运U图表4 6配送中心物流强度分析表序号成对作业单位强度值物流强度路线累计路线比例累计物流强度比例强度等级(1-2-3-4.87. .210)1进货区理货区21013.8%39.6%A2检验区常温区8727.7%29.6%E3检验区暂存区703E4暂存区分拣区10442.4%20.7%I5冷藏区发货区105I6常温区发货区106I7检验区分拣区1O7I8冷藏区理货区1O8I9冷藏区加工区99I10冷藏区加工区910I11理货区分拣区911I12常温区冷冻区912I13冷冻区加工区913I14理货区加工区914I15加工区分拣区81546.1%10.1%O16拣货区发货区816O17进货去加工区717O18加工区发货区718O19检验区冷藏区619O20分拣区发货区520O21暂存区冷冻区521O22常温区加工区422O23常温区冷藏区323O24进货区发货区324O25暂存区加工区225O26冷冻区理货区126O合计530配送中心单位物流原始相关表 在行与列的相互方格中填入行作业单位与列作业单位间的物流强度等级,得出物流原始相关表。图表4 7配送中心单位物流原始相关表至从进货区检验区暂存区常温区冷藏区冷冻区理货区加工区分拣配发货区进货区UUUUUAOUO检验区UEEOUUUIO暂存区UEUUOUOIU常温区UEUOIUOII冷藏区UOUOUIIUI冷冻区UUOIUOIUU理货区AUUUIOIIU加工区OUOOIIIOO分拣区UIIIUUIOO发货区OOUIIUUOO物流相关表图表4 8配送中心物流相关表通过物流原始相关表,可以进一步的分析出该配送中心的进货区、检验区、暂存区、常温区、冷藏区、冷冻区、理货区、加工区、分拣配货区、发货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清楚地理解各个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而对配送中心进行规划布置。进而得出SLP中著名的物流相关表。1进货区2检验区4常温区5冷藏区3暂存区9分拣配货区6冷冻区7理货区10发货区8加工区UEUOUIOOOEUUIIIIUIUIOOOUIUUOUAUOIOUUUUUIIIOUO以下还涉及11退货处理区、12批量平面存置区、13办公区、14消防设施存放区、15货架区、存货区,经过分析可得出如下关系图表4 9物流相关表补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1UUUUUUUUUUUUUUU12UUUUUUUUUUUUUU13UUUUUUUUUUUUU14UUUUUUUUUUUU15UUUUUUUUUUU16UUUUUUUUUU2)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准备条件物流分析所得到的是定量的相互关系,得是各作业单位之间还存在着其他关系。因此,在分析作业单位相互关系时,除了物流关系外,还要考虑非物流的相互关系。它们一般不能用定量的方法得到,而要用一些定性的方法。这时相关图每个菱形格子不但要表示两两之间的密切程度等级,还要加上评级的理由。在确定了作业单位的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影响因素以后,就可以给出个作业单位之间的密切关系程度等级,在SLP中作业单位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的程度分为A、E、I、O、U、X进行等级划分,同时各作业单位的配对数也要符合常规比例,如下图所示:图表4 10作业单位关系密切程度划分关系密切程度等级符号作业单位配对比例绝对必要靠近A1%-3%特别重要靠近E2%-5%重要I3%-8%一般O5%-15%不重要U20%-85%不希望靠近X0%-10%确定作业单位密切程度等级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评级理由,在相关图中一般以代码表示。图表4 11作业单位等级影响因素代码设计编号理由编号理由1工作流程的连续性5使用一套人员2流通服务6共用设备设施3物料搬运7振动、噪音4管理方便8联系频繁程度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通过对该配送中心的作业单位及其相应之间的联系,结合影响因素最终得出配送中心的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图表4 12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1进货区2检验区4常温区5冷藏区3暂存区9分拣配货区6冷冻区7理货区10发货区8加工区11退货处理区15货架区13办公区14消防设施存放区12批量平面存置区16存货区3)作业单位综合关系图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综合关系表在大多数配送中心中,各作业单位之间既有物流联系,也有非物流联系,综合考虑物流和非物流关系,根据两者的相对重要性,取物流关系和非物流关系的加权比值M:N=2:1.根据作业单位物流强度相关图和非物流作业单位相关图可以得出作业单位之间的综合相互关系计算表,此处加权值为:A=4 E=3 I=2 0=1 U=0 X=-1,最终得出作业单位之间综合相互关系计算表,如下:图表4 13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作业单位对关系密级综合关系非物流关系 加权值1物流关系 加权值2等 级分 数等 级分 数分 数等 级12E3U03I13E3U03I14E3U03I15E3U03I16E3U03I17E3A411A18O1U01O 19O1U01O110O1U01O 111U0U00U112U0U00U113U0U00U 114U0U00U 115U0U00U116U0U00U23E3E03I24E3E03I25E3O410E26I2U02O27E3U27E28E0U00U29O1I25I210E3U03I211U0U00U212U0U00U213U0U00U214U0U00U215U0U00U216U0UO0U34U0U00U35U0U00U36U0O12O37U0O12O38U0I24I39U0 I24I310U0O12O311U0U00U312U0U07U313U0U05U314X1U 01X315U0U08U316U0U05U45I2014I46U0I24I47O1U03I48U0U00U49I2I26I410I2I26I411U0U00U412U0U00U413U0U00U414U0U00U415U0U00U416U0U00U56O1U02O57E3I27E58X1I23I59E3U03I510E3I27E511U0U00U512U0UO0U513U0U00U514U0U00U515U0U00 U516U0U00U67E3O15I68I2I26I69I2U02O610E3O15I611U0U00U612U0U00U613U0U00U614U 0U00U615A 4U04I616U3U00U78U3I27E79U3U27E710U0U00U711U0U00U712U0U00U713U0U00U714U0U00U715U0U00U716U0U00U89U0O12O810I2O14I811U 0000U812U0000U813U0000U814U0000 U815U0000U816U0000U910U0O12O911U0U0OU912U0U0OU913U0U0OU914U0U0OU915U0U0OU916U0U0OU1011U0UU0U1012U0IU0U1013U0UU0U1014U0UU0U1015U0IU0U1016U0UU0U1112U0U00U1113U0U00U1114U0U00U1115U0U00U1116U0U00U1213UOU0 0U1214UOU 00U1215UOU00U1216UOU00U1314UOU02 I作业单位之间综合相互关系计算表符合常规比例。及分表所示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0U1315UOU00U1316IOU00U1415U0UO0U1416U 0U00U1516U0U00U综合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等级划分 综合接近程度的概念某一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等于该作业单位与其他所有作业单位间量化后的关系密切等级之和。综合接近程度值的高低反映了该配送中心作业单位在布置图中是应该处于中心位置还是处于边缘位置。以下是根据图表413综合相互关系总分,确定出所属A、E、I、O、U、X各个等级的个数,进行综合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等级划分。图表4 14综合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等级划分总分关系密切程度等级值线条数作业单位配对数占总对数百分比(%)11A44条 11107E33条 6563I22条 231821O11条 1180U0无 78671X1虚线 11 总计 120100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通过将表413中的综合相互关系总分,转化为关系密切程度等级,再画成作业单位综合关系表。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如下所示:图表4 15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1进货区2检验区4常温区5冷藏区3暂存区9分拣配货区6冷冻区7理货区10发货区8加工区11退货处理区15货架区13办公区14消防设施存放区12批量平面存置区16存货区注:空白区为UX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根据对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的分析,最终确定配送中心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如下所示:图表4 16配送中心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至从进货区检验区暂存区常温区冷藏区冷冻区理货区加工区分拣配发货区退货处理区批量平面办公区消防设施货架区存货区进货区I IIIIAOOOUUUUUU检验区IIIEOEUIIUUUUUU暂存区IIUIOIIOUUUUUUU常温区IIUIIIUIIUUUUUU冷藏区IEIIOEIIEUUUUUU冷冻区IOOIOIIOIUUUUIU理货区AEO EIEEUUUUUUU加工区OUIUIIEOIUUUUUU分拣OIIIIOEOOUUUUUU发货区OIOIEIU IOUUUUUU退货处理UOUUUUUUUUUUUUU批量平面UUUUUUUUUUUUUUU办公区UUUUUUUUUUUUXUU消防设施UUUUUUUUUUUUXUU货架区UUUUUUUUUUUUUUU存货区UUUUUUUUUUUUUUU综合接近程度1718131021142013141300-1-100排序43710152968111215161314(注:进货区.货架区、存货区代号依次为1、2、3、4、5、6、7、8、9、10、11、12、13、14、15、16)4)配送中心的平面布置图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根据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按照综合相互关系级别高低按顺序先后确定不同级别作业单元的位置,而同一级别的作业单元按综合接近程度的分值高低顺序来进行布置,绘制作业单元位置相关图,其中连线的数目表示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其步骤为:处理相互关系为A的作业单位对,从综合相互关系表中取出具有A级关系的作业单位对,有17涉及1个作业单位,将综合接近程度分值最高的作业单位1布置在位置相关图的中心位置再处理相互关系为E的作业单位对。从7开始,布置方法类似A级布置,再依次是I级、O级、U级、X级作业单位对。然后重点调整X级别作业对之间的相互位置,得出最终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图4 2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175249108631516111214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