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因病机学说,内经病因病机学说是在整体观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学说作为理论基础的。它认为人体患病的原因主要有: 1.外感:邪从外入,病起于阳 2.情志不调、饮食劳逸不节:正虚于内,病起于阴 3.跌仆损伤等,内经病机的总纲是阴阳失调。 内经病机学说十分重视内因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即“正气”的强弱是决定发病与否的最重要因素。同时,在病变过程中也非常重视五脏六腑的生克制化关系及自然界时令气候对人体病变的影响。,素问生气通天论,题解: 生气:生命之气(在本篇指人体内阴阳二气);天:泛指自然界。 生命之气与自然界阴阳之气息息相通,彼此相应,故名。 内容: 本文首论了人之阴阳与自然界之阴阳内外相通,而为生命之根本;次论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再论了人体内阴阳二气的相互关系;末论阴精的作用及五味所伤。,一.原文(原文12自然段),内容:人与自然界保持相通的意义:“自古通天者,生之本”。 生理:自然界阴阳之气清静而无异常变化,则有利于人的精神活动保持正常。 病理:“数犯此者,邪气伤人”,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气之削也。 养生:传精神精神专一,无邪思妄想 服天气顺应自然界阴阳气候变化 通神明把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的阴 阳变化统一起来。,二.第二段(从“阳气者若天与日”至“俞穴以闭,发为风疟”),(一)阳气对人身的重要性 1.以天为例:太阳的元阳使万物生长,自然界生生不息。 2.以人为例: 人体赖阳气的温煦、推动、卫外的功能,生命活动才能正常; 阳气失常,生命活动减弱,影响寿命。,本段重视阳气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学的影响,(1)理论阐发: 形气之辨:阳化气,阴成形 寒热之辨:阳为热,阴为寒 水火之辨:火为阳,水为阴 (2)诊法:徐大椿元气存亡论“诊病决死生者,不视病之轻重,而视之气之存亡,则为不失一矣”。 (3)治则:李中梓水火阴阳论“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二)阳气卫外失常的病变表现:阳失卫外,六淫为患,1.寒邪(因于寒,欲如运枢,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症状:发热,无汗,恶寒重 机理:寒邪袭表,卫气奋起抗邪 治法:“汗出而散”,2.暑邪,症状: 暑伤气分:身热多汗,烦躁不安,喘息气粗 暑伤血分:神昏欲睡,多有谵语 暑邪为病: 动而得之(奔走于长途,劳作于田野)为阳暑; 静而得之(避暑于深堂,露卧于空旷)为阴暑。 机理: 暑性开泄,迫津外出则多汗;暑热迫肺则喘喝;暑热入心则谵语昏睡。 治法:发汗(祛暑解表),3.湿邪,湿 清邪居上:雾露湿气 浊邪居下:泥泞水湿 症状:头沉不爽,筋脉拘挛、痿软,活动不利 机理:湿困清阳则“首如裹”;湿热留注肌体,阻遏气机,气血不畅则筋脉纵弛不收;热伤津血,耗气,肌肉失养则拘挛、痿软。 治法:清热利湿通络,4.风邪(气),症状:水肿 机理:风邪袭肺,肺失宣降,水道通调失司 治法:祛风散邪,宣肺利水,(三)情志过激、起居饮食失常损伤阳气所致的病证及机理,1.大怒伤肝所致的阳气失常薄厥 病因病机:怒则气上,血随气逆,气血上壅阻塞清窍而致昏厥(定义)。 症状:昏厥(昏迷,四肢厥冷) 2.过劳所致的阴竭阳脱煎厥 病因病机:过劳使阳气亢盛,继而由亢变衰,劳则精伤气耗,又逢夏暑阳热之气,内外相合,煎熬阴液,使阴竭阳越而致昏厥。,“煎厥”定义:,古病名。指因烦劳气耗精伤日久,更加夏热煎熬阴精,发泄阳气,使阴竭阳越而致的昏厥病证。 症状: 始发:目眩,双目发黑 继发:不省人事 重症:大汗淋漓,病势凶险,进展很快 治法:回阳固脱救逆,煎厥与薄厥的比较,煎厥 薄厥 昏厥(昏迷,四肢厥冷) 阳气暴脱 阳气逆乱 面色苍白,冷汗淋漓 面红目赤,气壅息粗 虚证 实证(气厥),3.饮食不节,郁遏阳气的病证疔疮,病因病机:膏粱厚味,助热生痰,郁遏营卫之气,易发疔疮。 4.起居失节,阳气受损的病证痤疿、皶、痤、大偻、瘘、善畏、惊骇、风疟 病因病机:起居不节,阳气卫外失常,外邪侵犯肌肤肉理。,病证表现举例:,汗出见湿,阳气郁于皮里痤(疖)、疿(痱子) 汗出见风,风邪外入,寒凝玄府皶(痤疮)、痤(郁久化热而变大的疖子) 卫外开合失常 寒客筋脉:大偻(佝偻) 寒陷经脉:瘘(痔瘘、瘰疬) 寒邪留连腠理,从俞穴传入内迫五脏:善畏惊恐 风邪留连腠理,从俞穴传入内迫五脏:风疟,5.阳虚运行失常的病证偏枯,病机:阳虚不能运行周身,只能运行一半,以致另一半身体筋脉失养。 症状:始则半身无汗,最终半身不遂。,阳气失常病证归纳,阳气散越煎厥 阳气逆乱薄厥 阳虚不能运行周身偏枯 阳气为外邪或食滞所伤,郁而化热痤疿、大 丁、皶、痤 卫阳失常,外邪侵袭 寒客筋脉:大偻 寒客经脉:瘰 寒从俞穴内迫:善畏、惊恐 风从俞穴内迫:风疟,阳气功能概括,卫外御邪:“阳因而上,卫外故也”。 气化温养:“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阳气主化,气能生津、行血、熏肤、充身、泽毛,养神则精,精神焕发,思维敏捷;养筋则筋脉柔和,维系骨节,关节屈伸自如。,三.风邪特性及致病特点,风邪特性:风多兼挟(风为百病之长,善行数变) 致病特点:易导致多种外感病的发生(风为流动的空气,其它五气均在其中,易合邪而导致多种外感病),本段说明保养阳气清静的意义:,阳气清静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保持身体健康。,四.阳气昼夜消长规律,(一)规律 阳主外,昼则出 平旦:阳气生 生理活动、抵抗 (寤) 日中:阳气隆 力增强 日西:阳气虚 生理活动、抵抗 力减弱 夜则入于体内(寐),(二)保养阳气的方法,一年之时,因时之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一日之中,顺应三时:平旦养生气,日中养长气,日入养收藏之气,五.第五段(从“阴者藏精而起亟也”至“四时之气,更伤五脏”),内容:本段主要论述了阴精与阳气的关系以及阳气在阴阳协调中的主导作用。 中心思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一)阴平阳秘的含义,释一:平,平衡,均等;秘,秘藏。即指“阴阳平秘”,阴阳二气清净宁谧,互藏互生,协调统一,维持生命活动的统一。 释二:平,平和;秘,固秘。指阳气周密固护于外,则阴不外泄,阴平和地内守于里。,(二)“阴平阳秘”说明了阴阳的关系互根互用,相互制约,1.互根互用关系 (1) 生理:“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阳的互根协调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是保持“气立如故”的基本条件。 (2)病理:阴阳失调为病理变化,阴阳离决为疾病的最严重阶段。,(3)病证表现,阴不胜其阳阳胜则热,热性急迫脉流薄疾,并(阳热入于心阳曰“并”)乃狂 阳不胜其阴阴胜则寒,凝滞闭阻五脏气争(气机失调),九窍不通,(4)阴阳互根理论对后世医学的影响,张介宾:“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 从人体阴阳精气的整体出发,提出了补阴、补阳、补精、补气的不同治疗方法。如:“善补阴者,当从阳中求阴善补阳者,当从阴中求阳”。 代表方:左归丸、右归丸(景岳全书)。,2.互制关系,阴阳的互根互制、协调统一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是保持“气立如故”的基本条件。,(三)本文突出了阳气在阴阳协调中的主导地位:“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机理:阳气充盛,才能周密地固护于外,一则防止外邪侵袭,二则保证阴精内守。因此,阴阳协调的关键在于阳气卫外功能正常。,(四)列举外感、内伤导致阴阳失调而产生的病证,阴阳不能平秘,卫阳不能固护于外,故见寒证、洞泄、hi疟、痿厥、温病。这些病可以即发,也可以成为伏邪,留连于下一季由时气诱发。,第六段.(从“阴之所生”至最后),内容:本段论述了药食五味对人体的影响。 五味适当,则长养五脏:“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五味化生精微以滋养五脏 五味太过,则损伤五脏:“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五味太过,会破坏五脏间的相互平衡,导致病态。,“谨和五味”是防病、治疗、养生的重要法则之一,要调和五味,不要偏嗜。 五味太过,会伤本脏,亦伤其所胜之脏,故治疗时可以按照相克原则治疗。(如:酸胜甘,甘胜咸,咸胜苦,苦胜辛,辛胜酸),思考题:,1.试述阳气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失常后所致的病证。 2.如何理解“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新购房贷款合同
- 酒业供货合同范本
- 水库整体出租合同范本
- 2025关于专业安全托管服务合同范本
- 销售人员人事合同范本
- 租用移动餐车合同范本
- 2025农产品交易合同模板
- 窗帘改造加工合同范本
- 物流公司销售合同范本
- 挂钩安装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考试(职业性化学中毒)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安徽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高校机房管理试题及答案
- ESG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科普讲座
- 2025年中国南海研究院招聘事业编制人员考试笔试试题
- 疼痛健康教育
- 《儿童肺功能检测临床应用常见问题专家共识(2024)》解读
- 中小学安全管理课件
- 军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