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ppt_第1页
课件: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ppt_第2页
课件: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ppt_第3页
课件: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ppt_第4页
课件: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 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suppurative peritonitis),解剖概要,分脏层和壁层 两层间隙为腹膜腔 脏层受内脏N支配 壁层受体N支配 功能:分泌吸收, 包裹炎症 损伤修复,概念,化脓性腹膜炎(腹膜炎)是指由化脓性细菌(包括需氧和厌氧菌或两者混合)所引起的腹膜腔急性炎症。主要表现是腹膜刺激征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严重者危及生命。,分类,按发病机理:原发性、继发性 按发病因素:细菌性、化学性(非细菌性) 按发病时间:急性、亚急性、慢性 按病变范围:局限性、弥漫性 临床上以急性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多见,病因,(一)继发性 (G-) 1、空腔脏器穿孔或破裂 2、腹腔脏器炎症扩散 3、腹部损伤 4、腹腔手术污染 (二)原发性(G+) 1、血源性感染 2、泌尿道、女性生殖道,病理生理,细菌、损伤、化学刺激 腹膜充血、水肿 局限包裹 炎性渗出 扩散全腹 形成脓肿 破溃麻痹性肠梗阻 网膜吸收 吸收 排脓 失水酸中毒 毒素入血 康 复抢救 休 克 败血症 死亡 ,临床表现,(一)症状 、腹痛 较剧烈、持续针刺样 咳嗽、深呼吸、按压加剧 先位于病灶 全腹、尤以病灶为剧 、恶心、呕吐 先为反射性(阵发性)呕胃内容物 后为频繁,呕出肠内容物(呈粪样),临床表现,、全身症状 依病情进展发热逐渐增高,伴畏寒 伴口渴、眼窝下陷等脱水征 T、R、P严重时血压下降,【临床表现】,(二)体征 1、望诊 希氏面容(表情痛苦、面色灰白、两眼凹陷无神、面部冷汗、颧骨高耸、鼻尖峭立) 常喜屈曲、仰卧、不喜动、腹膨隆、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腹膜炎表现,临床表现,2、触诊 满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尤以病灶部为甚(老年、儿童因腹壁抵抗力表现不明显),胃酸刺激可出现“板状腹”。 3、叩诊 原发灶为胃穿孔肝浊音界消失 渗液多或内脏出血时有移动性浊音 4、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安静腹),辅助检查,(一)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示WBC N严重时有中毒颗粒,机体反应低下,WBC不高。 (二)影像检查: 1、超示腹腔积液或某脏器肿大 2、立位线示膈下游离气体(胃肠穿孔)或气液平面,肠麻痹有多个气液平面 3、CT可显示实质器官病变及明确腹腔脓肿的大小的位置。,【辅助检查】,(三)直肠指检直肠膀胱(或子宫直肠)窝饱满、有触痛 (四)腹腔穿刺对病因诊断十分重要,部位:左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 方法:略,【辅助检查】,意义:抽出食物残渣,偏酸性胃穿孔 抽出为胆汁样液胆囊穿孔 不凝固血液实质脏器破裂 血性渗液癌瘤破裂 粪水样臭味消化道穿孔或破裂 浆液样或脓性炎性病灶 穿刺液应送化验、细菌培养可鉴别原发性或继发性以及菌属。,【辅助检查】,(五)诊断性腹腔灌洗: 于脐下中线cm处粗针穿刺插管入腹腔直至盆底。若无脓液等流出时灌入等渗盐水1000ml,2-3分钟后将滴并放低,借虹吸作用取液。如WBC500个/mm3或胆汁、淀粉酶等可诊断。 (六)剖腹探查:适于病因一时不能确定,而又有明显腹膜刺激征者。,诊断性腹腔灌洗,【处理原则】,积极处理原发病灶,消除病因,清理和引流腹腔,控制感染,促进渗出液局限;脓肿形成作腹腔引流。 方法(一)非手术 (二)手术,【处理原则】,(一)非手术 1、适应证: (1)原发性腹膜炎或盆腔炎。 (2)病程已超过24h有局限趋势者。 (3)病因未明、症状轻、全身情况好。 (4)剖腹探查术前准备。 2、措施: (1)禁食 (2)胃肠减压 (3)补液 (4)应用抗菌素 (5)对症(镇静、止痛、吸氧、降温),处理原则,(二)手术 1、适应证: (1)经非手术68h症状无好转反加重者。 (2)腹腔内器官炎症坏死或血循环障碍所引起的腹膜炎。 (3)腹膜炎症状重、积液多、肠麻痹重中毒症状明显、合并休克者。 (4)病因未明且无局限趋势者。,处理原则】,(二)手术 1、手术名称:剖腹探查术 2、手术步骤 (1)探查腹腔,处理病灶。 (2)清理腹腔、充分引流。 (3)关闭腹腔。,盆 腔 脓 肿 穿 刺 引 流 术,护理评估,(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 2、身体状况(腹部、全身、辅助检查) 3、心理社会支持 (二)术后评估 麻醉方式、手术类型、腹腔炎症状况、引流情况、伤口情况等。,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目标,(一)疼痛(腹痛) 疼痛缓解 (二)体温过高 体温得以控制在正常范围 (三)体液不足 水电解质得以维持平衡 (四)潜在并发症 并发症得到预防和处理,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 1、病情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变化,血 气分析、中心V压,记出入量。 2、半坐卧位(休克者例外) 3、禁食 4、胃肠减压 5、补液(纠正休克、水电、酸碱失衡) 6、合理使用抗生素(氨苄庆大) 7、诊断不明者禁用止痛药 8、作好术前准备(思想、签字、备皮、皮试等),护理措施,(二)术后护理 1、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记出入量。 2、半坐卧位(血压平稳后) 3、禁食(至胃肠功能恢复止)禁食期给补液 及补充营养。 4、继续胃肠减压(至胃肠功能恢复止)。 5、使用抗生素 6、引流的护理(固定、防受压、保持通畅、 观察质、色、量) 7、酌情使用止痛药 8、鼓励早下床活动,防肠粘连 9、观察有无腹腔残余脓肿等并发症发生。,健康教育,(一)术后指导饮食,促胃肠功能恢复 (流汁半流营养丰富易消化普食)。 (二)解释半坐卧位的意义,鼓励早期下床 活动。 (三)出院后如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考虑腹腔脓肿)。,【小结】,化脓性细菌(包括需氧和厌氧菌或两者混合)所引起的腹膜腔急性炎症称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可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以后者多见。 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和全身感染中毒症,腹部检查:有明显腹膜刺激征,腹膜炎如不及时处理将危及生命。处理原则是:消除病因、促使腹腔炎症消退和局限,引流腹腔渗液,改善机体情况。其具体措施为:取半坐卧位(休克者除外)、禁食、补液、胃肠减压,【小结】,、应用抗生素及手术剖腹探查。腹腔引流至为重要,否则可合并膈下、盆腔、肠间等腹腔脓肿的发生,给病人造成痛苦和处理上困难。 护理措施:术前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和腹部情况,未明确诊断禁用止痛剂,半坐卧位、禁食、补液、胃肠减压、应用抗生素,作好术前护理准备。术后护理:观察生命体征、腹部情况、伤口及引流,鼓励下床活动,防止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胃肠功能恢复后可解除胃肠减压并进食,适当应用止痛剂,其余同术前。,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