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综合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综合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综合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综合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综合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平1对于达到平衡的反应:2SO2(g)O2(g)2SO3(g)H0;下列对改变条件后引起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减小SO3的浓度,逆反应速率变小,正反应速率变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加快的程度是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C减小容积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且正反应速率加快的程度大于逆反应速率D使用正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且正反应速率加快的程度大于逆反应速率答案C解析减小SO3的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瞬间不变,随后减小,A项错误;由题给条件可知,该反应正向放热,升温平衡向左移动,说明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逆反应速率加快的程度大于正反应速率,B项错误;加压平衡向右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右移动,说明正反应速率加快的程度大于逆反应速率,C项正确;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D项错误。2对于3Fe4H2O(g)Fe3O44H2(g),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AKBKCKDK答案D解析平衡常数是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但固体和纯液体不写入平衡常数计算式中。3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与化学反应方程式本身和温度有关B只与反应的温度有关C与化学反应本身和温度有关,并且会受到起始浓度的影响D只与化学反应本身有关,与其他任何条件无关的一个不变的常数答案A解析大量实验证明,化学平衡常数决定于两个方面的因素:化学反应本身和反应体系的温度,与起始浓度等其他外界条件没有任何关系。4乙酸蒸气能形成二聚分子:2CH3COOH(g)(CH3COOH)2(g)H0D对于反应,恒温恒容时,增大压强,氢气的浓度一定减小答案B解析在书写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时,固体不能写入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A错误;因为反应反应反应,所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3,B正确;反应中,温度升高,氢气的浓度减小,则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C错误;对于反应,恒温恒容时,增大压强的方式如为充入稀有气体,则化学平衡不移动,氢气的浓度不变,D错误。8可逆反应:A2(?)B2(?)2AB(?),当温度和压强改变时,n(AB)的变化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2、B2及AB均为气体,H0BAB为气体,A2、B2至少有一种为非气体,H0DAB为固体,A2、B2有一种为非气体,H0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压强相等时,升高温度,AB的物质的量减少,可知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t3开始温度不变,压强增大,AB的物质的量减少,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是体积减少的方向,说明AB必为气体,A2、B2至少有一种为非气体,不能同时为气体。9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p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时,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p2,mnp,放热反应BT1T2,p1p,吸热反应CT1p2,mnT2,p1p2,mnT2;又因为T2低,(B)大,即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说明逆向放热,正向吸热。从曲线可知,当温度相同(为T1)时,先达平衡,说明p2p1;又因为p2大,(B)大,即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说明逆方向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mnT2,p1p2,mnN BMM%。11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CO(g)H2S(g)COS(g)H2(g) K0.1反应前CO物质的量为10 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 mol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答案C解析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A项错误;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应该是立即增大,而不是逐渐增大,B项错误;反应前CO为10 mol,平衡后CO为8 mol,则生成COS、H2均为2 mol,消耗H2S也是2 mol,设反应前H2S为x mol,则有:0.1,解得x7,C项正确;CO的平衡转化率100%20%。12在恒温恒压容器(如图所示)中,将1 mol N2和3 mol H2混合后由A口快速充入容器,然后封闭A。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t2时刻再从A口快速充入2 mol NH3,然后再封闭A,t3时刻重新达到平衡状态,直至t4。在0t4时间内混合气中NH3的体积分数(纵坐标)随时间(横坐标)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在t2时刻充入2 mol NH3,完全转化后相当于按比例增加N2和H2的量,因该反应是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故原平衡和新平衡是等效平衡,所以最终NH3的体积分数不变。二、非选择题13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可逆反应A(g)B(g)xC(g)的生成物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w(C)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的情况,则_曲线表示无催化剂时的情况,原因是_。(2)若乙图表示反应达到平衡后分别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和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氦气后的情况,则_曲线表示恒温恒容的情况,原因是_。(3)根据丙图可以判断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_热反应,化学计量数x的值比2_(填“大”或“小”)。(4)丁图表示在某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某物理量随着温度(T)的变化情况,根据你的理解,丁图的纵坐标可以是_,原因为_。答案(1)bb达到平衡所用时间长,说明b的反应速率小于a (2)aa中充入氦气,w(C)不变,平衡不移动 (3)吸大 (4)w(C)(或C的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即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1)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所以a曲线表示有催化剂,b曲线表示无催化剂。(2)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充入He气,平衡不移动。恒温恒压下充入He气,相当于对原平衡减压,则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3)由丙可知,恒压下升温,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恒温下加压,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x2。(4)升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的浓度增大,w(C)增大等。14在某温度下,将H2和I2各0.10 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H2)0.0080 mol/L。 (1)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2)在上述温度下,该容器中若通入H2和I2蒸气各0.20 mol,试求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答案(1)0.25(2)c(H2)c(I2)0.016 mol/L,c(HI)0.0080 mol/L解析(1)根据题意知:H2(g)I2(g)2HI(g) 0.010 0.010 0 0.0020 0.0020 0.0040 0.0080 0.0080 0.0040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