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七学习主题第4课《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教学设计_第1页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七学习主题第4课《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教学设计_第2页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七学习主题第4课《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教学设计_第3页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七学习主题第4课《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教学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教课标历史教材(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七学习主题第4课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中国、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的改革措施、大都的繁荣、民族融合的发展。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整理资料以及相互交流资料和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分组分类收集资料,明确责任分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天祥抗元斗争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元朝统一全国、疆域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民族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从而肯定元朝的历史地位。教学设计: 形式:分组学习 方法:讨论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准备:将教材内容重新整合为三个模块,同时将全班学生分为三组:第一组负责第一个模块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元朝统一全国;第二组负责第二个模块元朝统一后国家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产生的变化;第三组负责第三个模块讨论题:元朝统一中国是进步的表现,那么文天祥抗元是否应给予肯定?两者有矛盾吗?要求:每组同学针对模块的内容提出问题,收集有关解决问题的历史资料,然后同学间互相交流,并推选出最好的一位同学向全班介绍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或图片,如有遗漏,同组的其他同学补充说明。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毛泽东词沁园春雪,同学齐声朗读。提问:成吉思汗是谁?他是哪个民族的?毛泽东为什么说他“只识弯弓射大雕”?指出:蒙古族是我国北方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它曾经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政权元朝,并统一中国,而且它的疆域比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要辽阔。那么,蒙古族是如何兴起、壮大并统一全国的呢?它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有什么贡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学生分组学习、讨论:第一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元朝统一全国学生收集资料:蒙古族兴起的历史;成吉思汗、忽必烈的个人经历;元朝建立和统一的大致过程;图片主要是蒙古的帐幕和车上的大帐幕、蒙古骑兵作战图、元世祖忽必烈像、元朝疆域图等。老师在肯定学生发言的基础上作简单的总结: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辅栏“想想”的问题,指出当时蒙古各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遭受深重灾难,非常渴望统一,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而铁木真最终结束战乱,统一蒙古,实现人们的愿望,指导学生评价成吉思汗这个人物,让学生了解成吉思汗是我国古代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2、指导学生列出元朝建立和统一过程的线索图蒙古建立灭西夏、金忽必烈继承汗位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南宋灭亡统一全国(1206年) (1271年)(1276年)第二组:元朝统一后国家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产生的变化学生收集资料:行省制度: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目的、内容、作用;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农业上:元世祖重视农业的措施,如鼓励开荒、种粮;推广棉花种植;治理黄河等。商业上:元朝都城大都的繁华景象;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著作马可波罗行记。民族关系:元朝民族融会发展的两个主要表现。 教师总结:1、指导学生思考辅栏的问题:“元朝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2、指导学生回顾历史上台湾与大陆、汉藏两族的关系,引导学生联系当前西藏问题和台湾的现状,并针对这一现状发表见解,教师作正确的指导。3、指导学生回答辅栏“想想”里的问题,“元朝为什么会出现民族融合的局面”?指出:元朝民族融合能够进一步加强和发展,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三国以来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三组:讨论题:元朝统一中国是进步的表现,那么文天祥抗元是否应给予肯定?两者有矛盾吗?学生收集资料:文天祥个人经历;抗元斗争的事迹;自由阅读多媒体屏幕“文天祥诗”:过零丁洋、正气歌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并对学生的积极讨论、发言表示鼓励和肯定。 总结:1、元朝统一中国是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统一,结束了晚唐以来长达四五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进步的表现;文天祥的抗元斗争也具有正义性,因为文天祥抗元是从反对统治者民族掠夺、民族压迫的角度出发的,它体现了我国人民坚定不屈、不畏强暴的崇高民族气节,因此也应该给予肯定。而且两者并没有矛盾,他们在我国整体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2、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 点评和小结:教师简单点评同学们课前准备和课堂积极表现,特别是鼓励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归纳总结学生的各种看法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从而肯定元朝的历史地位。 课后作业:指导学生阅读“学习与探究”中的学习活动,教师提供相关网站、网址,要求学生结合课前已查找的资料,课后再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本课涉及的历史人物的故事。相关网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