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版.ppt_第1页
课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版.ppt_第2页
课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版.ppt_第3页
课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版.ppt_第4页
课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3月,朱丽丽 五官科主治医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咨询员,教学形式,知识传授 演示实践 分享体验,(同学们复习迎考只要参考复习版即可,教学版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和拓展。),教学内容,基础知识: 心理健康的成才意义和基础科学知识 异常识别: 心理异常的应对(包括识别、理解和处理) 负性情绪: 负性情绪的调节技巧和危机干预 因人而异 不同阶段、不同群体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保健要点,主题思想?我,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人生发展心理社会发展论1,婴儿 01岁 信任感-怀疑感 对人信赖,有安全感。 学步儿 13岁 自主感-羞怯感 能自我控制,行动有信心。 学前儿童 35岁 主动感-内疚感 有目的方向,能独立进取。 小学生 612岁 勤奋感-自卑感 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人生发展心理社会发展论2,青少年 1218岁 自我同一-自我混乱 自我观念明确,追寻方向肯定。 青年 1825岁 亲密感-孤独感 成功的情感生活,奠定事业基础。 中年 2565岁 成就感-无所作为感 热爱家庭,扶持后进。 老年 65岁以上 完美感-失望感 随心所欲,安享天年。,人生发展我你他,心理健康参考定义,个体适应当前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认知、情感反应、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状态,并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小“我”的整合共存: (个体心理过程三要素认知、情感、意志) 大“我”的协同发展: (我、你、他),心理健康标准3-A,主观经验标准 统计分析标准 心理测验标准 社会适应标准 病因症状标准,生存标准,最低标准,心理健康标准3-B,认识清醒健全 情绪积极饱满 意志品质良好 个性完善统一 人际关系和谐 潜能充分发挥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发展标准,心理健康标准4,Nossrat Peseschkian德: 心理健康者正是那些勇于面对心理问题并积极寻求改变的人。,大学生一般心理特点,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我统合能力”不足 抽象思维发展但理性思考欠成熟 情感日趋丰富但易偏激 渴求人际交往而兼容性有限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智力正常 情绪健康 意志健全 人格完整 自我评价正确 人际关系和谐 社会适应正常 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年龄特征,如何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标准相对性 动态发展性 整体协调性,如何理解心理健康相对性,心理失衡,心理障碍,精神失常,经常性,持久性,自知力丧 失,如何理解心理健康发展性,动态发展性,如何理解心理健康整体性,正常 异常,2019/8/23,19,可编辑,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困扰 心理障碍 精神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讲,2010年10月13日,情绪与情感概念,情绪情感,合称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包括: 认知活动 生理反应 行为表现,情绪与情感区别,情绪 情感 生理性需求 社会性需求 情境性、短暂性 稳定性、持久性 强度高 强度低 易冲动失控 受意识支配 负性情绪反复出现往往是心理疾病的信号。,情绪基本分型,快乐 愤怒 悲哀 恐惧,焦虑 抑郁 嫉妒 冷漠 ,行 为 失 控,情绪管理概念,是对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即通过一定的策略,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变化,以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 目标使个体大部分时间能保持良好心境。,情绪管理方法,生理:流泪 行为 情绪日记 文体活动 行为:放松训练等 认知 思想转移:数数字,联想 理性情绪疗法 社会支持:亲朋好友、集体活动,放松训练方法,交互抑制原理: 环境:灯光、衣物 姿势放松 腹式呼吸 针对身体的各个肌群,保持紧张后突然放松,体会肌肉放松时松软、无力、温暖的感觉。,理性情绪疗法概念,:激发事件 :个人信念(固有认知) :结果 (不良情绪和失控行为) :辩驳 (识别辩论区分) :效果 (合理认知和行为) :感觉 (良性情绪),理性情绪疗法图示,事件,感觉,效果,固有认知,不良情绪和行为, 辩 驳,心理危机概念,危机是一种认识,当事人认为某一事件或境遇是个人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除非及时缓解,否则危机会导致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 危:危险(死亡的威胁或危险) 机:机遇(生命的希望或机遇) 危机是危险与机遇并存!,心理危机识别,生理:失眠、多梦、早醒、厌食 认知:彻底绝望的未来 情绪:焦虑、抑郁、悲伤、恐惧、冲动 行为:兴趣减退 社会功能受损(成绩、人际) 直接信号:口头或书面,实施计划细节,心理危机求助,校医院心理门诊: 每周一下午,陈福国教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政府公益热线: 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12320-5 市区各级心理卫生中心的心理咨询门诊 社会机构的心理咨询中心(注意鉴别),心理危机可能的认识误区,如果有人谈论自杀,那他只是想引人注意,几乎不可能去做; 真正想自杀的人,别人非常难警觉的; 跟他们谈论自杀,可能会提示他们这样做; 自杀的人必定都有心理疾病或忧郁症; 如果曾经自杀未遂,他们通常就知道有多痛、多让大家难受,就不会再试了。 曾经想自杀的人,通常以后遇到挫折就会想自杀,永远不会好; 自杀的人几乎都会留下遗书; 通常自杀事件发生在半夜; 如果他们真的想死,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生涯规划我要到哪里去?,认识小我 适应大我,“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 彼得巴菲特,参考书,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