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永生的眼睛教案1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永生的眼睛教案1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永生的眼睛教案1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永生的眼睛教案1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永生的眼睛教案1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生的眼睛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3学习作者一家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预设时间4分钟)(师)同学们,春天来了,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在美丽的春天里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来说?预设:1、小草悄悄地钻出地面,它们绿油油的。 2、河边的柳枝吐出了嫩芽。 3、鲜艳的花引来许许多多的蜜蜂,它们在五颜六色的花朵上跳舞。 4、桃树、杏树都开满了鲜艳的花朵(师)是啊,春天多美啊,如果我们没有明亮的眼睛,你还能看到春天吗?(预设:不能。)有一些人,他们什么都看不见。他们从来没看见过美丽的春天,从来没有看见过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是多么希望能看到这多彩的世界啊!可是他们不能,他们是盲人。那他们怎么才能和我们一样有双正常的眼睛?(预设:如果有人捐献给他们眼角膜,经过角膜移植就能恢复光明了。)捐献眼角膜需要自愿,只要有人同意在自己去世后把眼角膜捐献给盲人,就能和我们一样,看到美丽的春天,看到多彩的世界!(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永生的眼睛 (板书,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预设时间9分钟)1、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同学们发现了吗?题目前面有个,这说明是略读课文。略读课文要求我们自己朗读自己感悟课文内容。提出阅读要求:(1)、注意把生字词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字典。(2)概述课文大意。2、检查字词捐赠 盲人 遵守 给予 屡屡获奖 夺眶而出 热泪盈眶 重见天日 (两个多音字-给、重)3、概述课文大意。在这篇课文里,你认识了哪些人?琳达、温迪、琳达的父亲。理清人物的关系,出示课文插图,介绍图中的人物。(预设)课文主要讲述了琳达的母亲、父亲和女儿温迪,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分别捐出或准备死后捐献出眼角膜的故事。4、简介眼角膜(比作照相机)如果说眼睛是照相机,那么眼角膜就是照相机的镜头。损坏的眼角膜可以通过移植而重获光明。三、探究文本(预设时间21分钟)1、再读课文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还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可以是一个词语也可以是一句话。2、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自己都做了一些事情,他们究竟是怎么做的?同学们已经细细的读了课文,一定有许多让你感动的地方。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阅读感受,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你体会到什么?(预设一)1、出示:我痛苦难忍,不顾一切地冲进自己的房间。“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体会:父亲坚决要捐献母亲的眼角膜,“我”很不理解。(师)这句话出现了一个多音字冲,能读准吗?再读这句话。通过这个多音字,你体会到了(琳达内心的痛苦)把你的感情带进去读这句话。师:“冲”、“哭喊” 表达了“我”对母亲深深的爱,不想母亲去世后身体还要被切割。(预设二)2、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体会:这段话写出了父亲认为只要是让他人恢复健康而捐献自身的一部分,这样的死很有价值。(师)身体比金钱、地位更重要,一旦给予他人,自己就不会再拥有了。对人来说,死亡是生命的终结,然而生命却能够在别人身上延续,这是很有意义的。(预设三)“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体会:第一句,温迪对捐献器官的正确认识,闪耀着健康、美好的思想光芒。 第二句,“我”对女儿温迪美好心愿的支持和认可。(师)帮助别人不光是自己收获快乐,自己的亲人也会感到骄傲和自豪!(问题一)(师)我们读着这些句子,为文中的人物感动着。在这一刻,琳达明白父亲遗留下的远非是一副眼角膜。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讨论)(预设)父亲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副角膜,更重要的是他那一心为他人的幸福着想,为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和骄傲的高尚品质已根植于后人的心中,并将世代相传。如果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家园。(问题二)(师)题目永生的眼睛,那么永生的仅仅只是眼睛吗?(小组讨论) “永生的眼睛”指一种精神,一个人对其他人的一种奉献,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关爱。这种精神可以永远地流传下去,体现了人们的善良和美好!3、面对有爱心的一家人,你想对谁说?4、总结课文琳达的母亲、父亲都捐献了眼角膜,他们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存于世间!(板书)四、升华主题(预设时间6分钟)1、简介故事的结尾。(温迪车祸去世)课文学到这儿还没有结束,原文的结尾是这样的(出示):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失去温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2、展示捐献眼角膜的事例,简介身边的榜样。(1)琳达一家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我们感动。同学们通过课前搜集资料知道了全世界有很多的盲人急切的等待捐献者。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这样的事例,请看:儿童杨帆、邓小平爷爷、歌手丛飞和姚贝娜捐献眼角膜的事例。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他们虽然人不在了,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2)让我们来齐读这首诗,感受捐赠者的伟大与受赠者的快乐!你的眼睛,像远方淡蓝的大海;那永恒的痛苦,像尘土隐没在你的眼中。你的眼睛是清泉,它的希望的光照着我,通过流水的闪烁,宛如水底的珍珠。3、捐献眼角膜是一项公益事业,而公益并不仅仅只是如此,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帮助孤寡老人,救助贫困儿童在我们临朐县有这样一群人,像雨后天空一道壮丽的彩虹,闪烁着人性中最美的颜色。这就是义工!他们没有任何报酬和索取,他们不受任何利益的驱使,而是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去从事伟大的公益事业。希望同学们也为建设富裕、和谐、幸福的临朐而贡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