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教案04_第1页
《辛亥革命》教案04_第2页
《辛亥革命》教案04_第3页
《辛亥革命》教案04_第4页
《辛亥革命》教案04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亥革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兴中会、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和性质;表述武昌起义的经过、结果;理解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三民主义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会正确评价辛亥革命,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结合地图,识记革命团体的建立情况,形成准确的时空概念;模拟表演,再现历史;通过课堂讨论,辩论,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武昌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通过学习,进一步感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志士不屈不挠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难点:评价辛亥革命。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探索,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伟人,他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追寻孙中山的伟大足迹,学习掌握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感知他伟人的风范。自学指导一:请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孙中山或者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地名。学生踊跃发言二、讲授新课:教师点拨: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被尊称为“国父”。 据统计,全国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小地名就有数千之多,比如:中山市、中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中山公园、中山路、中山图书馆。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过渡: 孙中山认为只有用革命的手段,才能推翻腐朽的清朝统治,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为此,他创建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政党,组织开展资产阶级革命活动。那么,他创立了哪些团体和政党呢?自学指导二 请阅读课本36-37页第一子目, 5分钟后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孙中山领导成立了哪些革命团体?是什么性质的?同盟会的成立有什么意义?2、你怎样理解同盟会的革命纲领?3、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三民主义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点拨:1、多媒体课件演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分布”,明确兴中会、同盟会成立的地点,从地理位置上把握它们的成立情况。2、分析兴中会的性质:教法:补充兴中会成立的背景材料。兴中会成立时间是1894年,这一年正是甲午战争爆发的一年,同时也是李鸿章拒绝孙中山上书的一年,(联系上两节课的内容,插入孙中山给李鸿章的上书的史实)上书的失败及战争连遭的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于是决定赴檀香山联系华侨,宣传革命,由此可见,兴中会是一个旨在武装推翻清政府的团体出现的,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3、分析同盟会成立的意义:教法:引导学生结合同盟会成立的背景,分析同盟会成立的意义继兴中会成立后,从1894年到1905年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许多革命团体,如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资产阶级革命派逐渐形成。他们的思想四处传播,众多分散的团体急需要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来团结力量。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4、同盟会革命纲领和三民主义的理解。教法、学法:“咬文嚼字”,对号入座。三民主义是对革命纲领的阐发和总结,是另一种表达方式。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就是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特别注意理解“鞑虏”的含义是指满洲贵族统治者;“建立民国”是民权主义思想,就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平均地权”是民生主义思想,就是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决贫富分化。深入挖掘:从理论上说,革命派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那你认为三民主义的核心是什么?(民权)联系现实,活学活用:当前,我国正努力创建和谐社会,党中央特别关注三农问题,你认为三民主义中哪一点能体现出这种思想?(民生)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的水利工程之一,孙中山当年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集中体现了他的民生思想。三民主义是当时一面鲜明的民主革命的旗帜,但它有没有局限性呢?学法: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三民主义未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没有提出正确解决土地问题的办法等,这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局限性和软弱性。分析指导思想的局限性,为后面理解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做准备。过渡:同盟会成立后,有了统一的指导思想,孙中山和他的战友在许多地方发动多次武装起义,结果都失败了。但革命的形势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经过不懈的努力,1911年武昌起义最终取得了胜利。武昌起义是怎样的?自学指导三 阅读课本37-38页第二子目,结合图片和课本小字,5分钟后回答以下问题:1、武昌起义是怎么爆发的?结果怎样?2、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权?建立情况怎样?3、革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故,使其成果一夜间全部变色?4、 你认为这场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了?能说出理由吗?5 、从这场革命的结局中你得出什么启示?教师点拨:1、武昌起义爆发和经过。教法、学法:组织学生模拟表演起义爆发的场景,结合地图口述起义的经过。2、中华民国的成立。教法、学法:设计问题,层层深入,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识记重要事件。阅读38页武昌起义形式图,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回答出武昌起义爆发后有多少省份宣布独立?按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革命接下来会导致什么结果?(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中国急需要一个政权和一个能控制全国的领导人,那么这个政权是什么?何时在哪里成立?领导人是谁?教师总结:各省纷纷独立和席卷全国的群众性的自发斗争,形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巨大洪流,清朝统治土崩瓦解,这个时候,迫切需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在客观形势的需要下中华民国成立了。.3、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学法:组织学生根据问题,合作探究。(1)孙中山当时能否不向袁世凯妥协?你如何看待孙中山的让位?(2)你认为革命政权最后夭折的原因是什么?教法:结合有关辛亥革命的小说阿Q正传,教师讲解:当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勾结,实力强大,而革命派没有自己的武装,又脱离了人民群众,加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的软弱妥协,注定了革命发展的方向会发生变化。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结果引导学生思考,他们的失败说明了什么?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良道路,走不通;走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走不通;要完成民主革命的使命只能有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来完成。对于孙中山的让位,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一是迫于压力不得已,二也体现出他为了革命的成功,丝毫不吝啬于自己所的一切,甚至是宝座,充分体现出孙中山高尚的人格魅力,借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4、辛亥革命成败评价。教法、学法:引导学生多角度看成败,分组辩论;快速识记,互相检查。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0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从秦始皇建立秦朝开始,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和辛亥革命后人民获得的一些民主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一点从后边将要学习的“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 可以看出来),后来发生了新文化运动,思想获得空前解放;在经济上,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总和;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推翻了清政府,无疑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对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也有一定的影响。以上是革命成功的表现,概括起来就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可是辛亥革命作为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根本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建,而革命果实最后被袁世凯窃取了,建立起北洋军阀统治,对内独裁对外卖国,因此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虽然赶下了皇帝,但是没有铲除封建制度,也没有赶走帝国主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