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 1、 填空 1、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 种运输方式组成。 2、道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或将之称 为平面三要素。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根据(功能)和(适应)将公 路分为五个等级。 4、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时,遇到的阻力一般有空气阻力、摩擦阻力 和(惯性阻力)。 5、平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型是按直线、( 回旋线)、(圆曲线)、(回 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起来的线形形式。 6、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几何形状)的最关键参数。 7、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同向)曲 线,而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反向) 曲线。 8、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直坡线)和(竖曲线)组成的。 9、山岭区选线布局有(沿河线)、(越岭线)、(山坡线),山脊线 三种方式。 10、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有实行交通管制、(交叉口设置专用车 道)、(组织渠化交通),(变左转为右转)等。 11、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四类。 12、汽车行驶出现的纵向不稳定有 滑移,倾覆 两种情况。 13、平面线形三要素是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 。 14、平面线形组合类型是 。 15、.纵断面设计线的两个基本线形要素是_ _ 。 16、城市道路横断面类型分别是 。 17、视距的类型分别有 。 18、山岭区选线主要有 三种线。 19、展线的方式有 三种。 20、实地放线常用的方法有 三种。 21、城市道路道路网有 四种基本形式。 22、汽车行驶阻力有 。 23、平面线形三要素是 。 24、平面线形组合类型是 。 25、.高速公路的设计标高一般取_ _。 26、公路横断面类型分别是 。 27、无中间带的超高过渡方式有 。 28、山岭区选线主要有 三种线。 29、展线的方式有 三种。 30、纸上定线的方法有 三种。 31、公路路线设计时,将路线分解为三类:平面、( )、 ( ),其中平面反映了路线的走向。 32、道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 )和( )组成或将之 称为平面三要素。 3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根据( )和 ( )将公路分为五个等级。 34、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时,遇到的阻力一般有空气阻力、( )和( )。 35、公路的控制要素(或设计依据)是设计车辆、( )、 ( )和( )。 36、标准规定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 ),其长度应 不小于( )。 37、将合成坡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目的是尽可能地避免( )和( )的不利组合。 38、行车视距有( )、( )、( )和错 车视距。 39、山岭区选线布局有( )、( )、山脊线三种方 式。 40、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有实行交通管制、( )、( )等。 41、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7918” 的高 速公路网络。其中“7918”是指( )、( )、( )。 42、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 )、( )和( )三种。 43、在平面线形设计时,反向曲线间所夹直线最小长度不小于( ),同向曲线间所夹直线最小长度不小于( )。 44、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 )、( )和 ( )。 45、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 大半径不宜超过( )米。 46、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 )和 ( )之比的百分数来度量的。 47、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避免插入( ) 平曲线,或将这些顶点作为反向平曲线的( )。 48、为防止零星土石碎落物落入边沟,通常在路堑边坡坡脚与边沟外侧 边缘之间,设置( )。 49、中间带由( )及两条左侧( )组成。 50、左转弯车辆的交通组织方法可采用( )、实行交通管 制、变左转为右转等。 51、我国公路根据行政等级可分为( )、( )、( )和乡道四个等级。 52、公路几何设计主要依据有设计车辆、( )、( )和( )。 53、在平面线形设计时,反向曲线间所夹直线最小长度不小于( )。 54、在指定的设计车速情况下,平曲线的极限最小半径取决于( )和( )。 55、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是( )。 56、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 )与( ) 之比。 57、巳知路面宽度为米,路拱横坡为,道路中线与路面边缘之高 差为( )。 58、暗、明弯与凸、凹形竖曲线组合时,暗弯与( )形竖曲线组 合是合理的。 59、越岭线的展线方式主要有自然展线、( )、 ( )三种。 60、左转弯车辆的交通组织方法可采用( )、 ( )、变左转为右转等。 二、名词解释 公路通行能力: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 断面上说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间或半径相差较大,转向相同的两圆曲线 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平均纵坡:指一定长度路段两端点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值 山脊线:大体上沿山脊布设的路线 交通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 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与城市建筑用地的分解控制线 纵断面:沿道路中线竖直剖切再进行展开的面 超高:指的是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受横向力或离心力作用会产生滑 移或倾覆,为抵消车辆在平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 保证汽车能安全、稳定、满足设计速度和经济、舒适地通过平曲 线,在该路段横断面上设置的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 。 运距:运输工具载运旅客或货物的起迄点(旅客为上车点至下车点、货 物为装货点至卸货点)之间的路程长度。 匝道:互通式立体交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供上,下相交道路转弯 车辆行驶的连接道 公路:连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等,主要供汽车行驶,具备一定的技 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设计速度: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 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 驶速度 横断面:指在中线上任意一点的法向切面 路拱:为利于横向排水,将路面做成中央高于两侧具有一定横坡的拱形 形状 横向力系数:单位车载的横向力,衡量汽车的稳定程度 停车视距:指的是同一车道上,车辆行驶时遇到前方障碍物而必须采取 制动停车时所需要最短行车距离。 跨线构造物: 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具有一定拘束条件和设 施的道路 入口:转弯车辆由匝道驶入正线的道口 计价土石方: 出口:转弯车辆由正线驶出进入匝道的道口 动力因数:指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没单位车重克服 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性能 3、 判断题 1、一条二级公路有两种设计车速80km/h和60km/h,因此可根据公路所 经地形、地质等情况而灵活采用两种设计速度。( ) 2、直线越长越好,越有利于行车安全。( ) 3、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 交通量。( ) 4、公路平面线形基本要素有直线、圆曲线与二次抛物线。( ) 5、计算路基横断面挖方面积时,挖土方与挖石方的面积合在一起计 算。( ) 6、公路行车视距标准有停车视距标准、错车视距标准、超车视距标准 三种。( ) 7、变坡点相邻两纵坡坡差0时,表示凸形竖曲线。( ) 8、设置超高的目的是为了排水。( ) 9、沿溪线布线时,一般应优先考虑高线位。( ) 10、渠化交通不可能消灭冲突点,而立体交叉也不可能消灭冲突点。( ) 11、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和人力五种运输方式 组成。( ) 12、当设计速度大于等于60km/h时,反向曲线间夹直线以不小于2V为 宜。 ( ) 13、最小纵坡是为纵向排水的需要,对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所规定的最 小值。( ) 14、 路肩是由硬路肩,软路肩组成,各级公路都需要设置。 ( ) 15、沿河线按路线高度与设计洪水位的关系,有低线,中线和高线三 种。 ( ) 16、一条二级公路有两种设计车速80km/h和60km/h,因此可根据公路所 经地形、地质等情况而灵活采用两种设计速度。( ) 17、直线越长越好,越有利于行车安全。( ) 18、我国公路设计采用的交通量均应换算成小汽车为标准的交通量。 ( ) 19、回旋线因为其公式简单,测设方便,所以是公路线形设计中最常采 用的一种缓和曲线。( ) 20、纵断面图上的设计线是由直线和竖曲线组成的。( ) 21、在匝道上,入口的园曲线半径大于出口的园曲线半径。( ) 22、变坡点相邻两纵坡坡差0时,表示凸形竖曲线。( ) 23、设置超高的目的是为了排水。( ) 24、在选择越岭线时,垭口位置与标高的选择往往决定了垭口两侧路线 展线的拟定。( ) 25、渠化交通不可能消灭冲突点,而立体交叉可消灭冲突点。( ) 26、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通过道路某一段的车辆数。 ( ) 27、道路勘测设计中两阶段设计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 ) 28、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路段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值。 ( ) 29、土路肩的横坡度较路面宜减小1%2% 。 ( ) 30、在超高加宽的设计中,过渡段的长度一般要长于缓和曲线。 ( ) 3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公路纵坡变更处 应设置竖曲线。( ) 32、为保持技术标准的连续性,一条公路不能只采用同一公路等级。 ( ) 33、设有中间带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带 外侧边缘标高。( ) 34、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切线长。( ) 35、在高速公路中,若某平曲线半径大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则该 弯道可以不设缓和曲线。( ) 36、平曲线半径较大时,“竖包平”是一种好的组合。( ) 37、越岭线布线时,一般应优先考虑回头展线。( ) 38、丘陵区选线主要考虑高程的限制,平均纵坡不能超过规定。 ( ) 39、纸上定线后必须经过实地放线,才能将纸上定好的路线敷设到地面 上,供详细测量和施工之用。( ) 40、两变坡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坡长。( ) 41、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的极限最小半径为125m,但山岭、重丘区二 级公路可采用小于125m的半径。( ) 42、为保持技术标准的连续性,一条公路只能采用同一公路等级。 ( ) 43、道路的通行能力反映该路的交通需求情况。( ) 44、我国公路设计采用的交通量均应换算成中型载重汽车为标准的交通 量。( ) 45、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地行驶,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 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 ) 46、纵断面上斜线不计坡度而计角度。( ) 47、变坡点相邻两纵坡坡差0时,表示凸形竖曲线。( ) 48、丘陵区选线主要考虑高程的限制,平均纵坡不能超过规定。 ( ) 49、纸上定线后必须经过实地放线,才能将纸上定好的路线敷设到地面 上,供详细测量和施工之用。( ) 50、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应以缓和冲击为有效控制。( ) 四、选择题 1、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 径应大于等于( )。 极限最小半径 一般最小半径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 径 临界半径 2、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 最大纵坡 平均纵坡 最短坡长 坡度角 3、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 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 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 解决路 线的基本走向 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 4、“平包竖”的合理解释是( )。 平曲线与竖曲线刚好相互重合 平曲线长于竖曲线 竖曲线 的起终点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 竖曲线刚好位于圆曲 线上 5、路幅宽度是指( )。 行车道顶面外侧边缘之间的部分 公路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 之间的部分 公路路基边坡坡脚外侧2m范围之内 公路路基边坡坡脚外侧边缘 之间的部分 6、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则用 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 V=(A1+A2)L V=2(A1+A2)L V=(A1-A2)L V=(A1+A2)L/2 7、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60m,35m,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 1.5m,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点10m处加宽值为 ( )。 0.15m 0.23m 0.43m 0.86m 8、沿河线应保证不受洪水威胁,其选线的要点首先在于( )。 横断面 平面 平面与纵断面 地质与土质 9、无交通管制的四路交叉口冲突点个数是( )。 16 32 8 15 10、在立交中,能反向行驶的立交形式是( )。 苜蓿式立交 子叶式立交 喇叭形立交 X形立交 11、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 径应大于等于( )。 极限最小半径 一般最小半径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 径 临界半径 12、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 最大纵坡 平均纵坡 最短坡长 坡度角 13、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 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 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 解决路 线的基本走向 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 14、“平包竖”的合理解释是( )。 平曲线与竖曲线刚好相互重合 平曲线长于竖曲线 竖曲线 的起终点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 竖曲线刚好位于圆曲 线上 15、路幅宽度是指( )。 行车道顶面外侧边缘之间的部分 公路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 之间的部分 公路路基边坡坡脚外侧2m范围之内 公路路基边坡坡脚外侧边缘 之间的部分 16、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则 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 V=(A1+A2)L V=2(A1+A2)L V=(A1-A2)L V=(A1+A2)L/2 17、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60m,35m,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 1.5m,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点10m处加宽值为 ( )。 0.15m 0.23m 0.43m 0.86m 18、沿河线应保证不受洪水威胁,其选线的要点首先在于( )。 横断面 平面 平面与纵断面 地质与土质 19、无交通管制的四路交叉口冲突点个数是( )。 16 32 8 15 20、在立交中,能反向行驶的立交形式是( )。 苜蓿式立交 子叶式立交 喇叭形立交 X形立交 21、立交中,通行能力最大的是。( ) 分离式立交 互通式立交 苜蓿叶式立交 子叶式立交 22、高速公路的行车视距应满足( )的要求。 停车视距 会车视距 错车视距 超车视距 23、汽车在缓和曲线上行驶时间至少应有( )的行程。 1.2S 3S 3.5S 5S 24、“平包竖”的合理解释是( ) 平曲线与竖曲线刚好相互重合 平曲线长于竖曲线 竖曲线的起 终点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 竖曲线刚好位于圆曲线上 25、路幅宽度是指( ) 行车道顶面外侧边缘之间的部分 公路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之 间的部分 公路路基边坡坡脚外侧2m范围之内 公路路基边坡坡脚 外侧边缘之间的部分 26、匝道需要满足哪种视距的要求? 停车视距 会车视距 超车视距 错车视距 27、在山区选线,受地形限制最大的是( )。 平曲线半径 竖曲线半径 纵坡 直线 28、在越岭线选线时,对垭口的选择,应先考虑( )。 垭口位置 垭口标高 垭口展线条件 综合 29、无交通管制的四路交叉口冲突点个数是( )。 16 32 8 15 30、在立交中,能反向行驶的立交形式是( )。 苜蓿式立交 子叶式立交 喇叭形立交 X形立交 31、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 度应是( )。 3% 2% 5 % 非定值 32、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 )。 1:1:1 1:2:2 1:2:3 3:2:1 33、在平面设计中,作为圆曲线取值的控制指标为( )。 极限最小半径 一般最小半径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临界半径 34、我国标准推荐采用( )为缓和曲线。 双曲线 三次抛物线 正弦线 回旋线 35、在纵坡设计中,变坡点桩号应设在( )的整数倍桩号处。 5m 10m 20m 5.0m 36、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土石方填挖平衡 最小纵坡和坡长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37、在定线时,发现前面的里程桩号错误或需移线,这时可采取 ( )。 全部改正 不予更改 断链表示 在说明里注明 38、在交叉口交通流中,对交通通畅和安全影响最大的是( )。 合流点 分流点 交错点 冲突点 39、实行交通管制时,若禁止车流左转弯,可( )冲突点。 消灭 减少 降低 禁止 40、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 免费运距 平均运距 超运运距 经济运距 41、公路设计小时交通量通常采用( )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年平均日交通量 远景交通量 第30位小时交通量 高峰 小时交通量 42、二级公路的行车视距应满足( )的要求。 停车视距 会车视距 错车视距 超车视距 43、在平面设计中,作为园曲线取值的控制指标为( )。 极限最小半径 一般最小半径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临界半径 44、我国标准推荐采用( )为缓和曲线。 双曲线 三次抛物线 正弦线 回旋线 45、选线是一个由粗到细,( ),逐步深入,分阶段分步骤地加以 分析比较的过程。 由里到外 由平面到纵断面 由轮廓到具体 由宏观到微 观 46、城市道路路线设计的主要方面是( )。 平面 纵断面 横断面 平、纵、横组合设 计 47、在定线时,发现前面的里程桩号错误或需移线,这时可采取 ( )。 全部改正 不予更改 断链表示 在说明里注明 48、在交叉口交通流中,对交通通畅和安全影响最大的是( )。 合流点 分流点 交错点 冲突点 49、实行交通管制时,若禁止车流左转弯,可( )冲突点。 消灭 减少 降低 禁止 50、路堑的边坡一般称为( )。 上边坡 下边坡 斜坡 陡坡 五、问答题 1、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有哪几阶段组合,各适用于哪些项目?P24 2、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需从哪几个方面考虑?P41 旅客感觉舒适,超高渐变率适中,行驶时间不宜过短 3、简述平、纵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原则。P145 在视觉上能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保持线形技术指标在视觉和心理上的大小均衡 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 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 4、简述纵断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P80 拉坡前的装备工作,标注控制点位置,试坡,调整,核对,定坡 5、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哪些?P104 无中间道路的超高过渡,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6、缓和曲线的作用有哪些?P38 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 适;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 观。 7、平、纵线形组合有哪些基本要求?P147 直线与直坡线,直线与凹形竖曲线,直线与凸行竖曲线,平曲线与 直坡线是常用的组合形式;平曲线与竖曲线宜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 长与竖曲线;要保持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均衡;要选择适当的合成坡 度。 8、简述竖曲线的设计步骤? 9、简述山岭,重丘地区的定线步骤?P208 定导向线:分析地形,找出各种可能的走法;放坡定坡度线;确定 中间控制点,分段调整纵坡,定导向线。 修正导向线:试定平面和纵断面;一次修正导向线;二次修正导向 线。 定线 10、试谈谈路肩的作用?P92 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供临时停车之用;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 分,能增加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尤其在挖方路段,可增加弯道视距, 减少行车事故;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地;对未设人行 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及非机动车使用。 11、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有哪几阶段组合,各适用于哪些项目? 12、简述平曲线和竖曲线的组合原则。 13、简述公路与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异同。 14、立体交叉有哪些部分?P275 跨线构造物,正线,匝道,匝道端部 15、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哪些? 16、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 答:1.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顺适,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 环境相协调;2.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3.注意与纵断面相协 调;4.平曲线应该有足够的长度。 17、简述选线的步骤? 答:1.路线方案选择;2路线带选择;3.具体定线。 18、简述纵断面的设计步骤? 答:1.淮备工作;2. 标注控制点;3. 试坡;4调整纵坡;5. 核对;6. 定 坡。 19、简述直接定线的步骤? 1.拟定路线走向;2.试坡;3.定导向线;4.横断面控制;5.定线;6.纵断 面设计。 20、 有中央分隔带与无中央分隔带公路纵断面上设计标高的规定? 21、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什么? 答:1.有利于驾驶员操作方向盘;2.消除离心力的突变,提高舒适 性;3.完成超额和加宽过渡;4.与圆曲线配合的当,增加线性美观。 22、在平面线形设计中,如何选用圆曲线半径? 答:1.在地形、地物等条件许可时,优先选用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的 最小半径;2.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极限最小曲线半径的4 8倍或超高为 2% 4%的圆曲线半径;3.当地形条件受限制时,应采用大于或接近一 般最小半径的圆曲线半径;4.在自然条件特殊困难或受其他条件严格限 制而不得已时,方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5.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 10000m。 23、在纵断面设计中,确定最大纵坡和最小纵坡的因素分别有哪些? 答:确定最大纵坡因素有1.汽车的动力性能:考虑公路上行驶的车 辆,按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来确定;2.公路等级:不同的公 路等级要求的行车速度不同;公路等级越高、行车速度越大,要求的纵 坡越平缓;3.自然因素:公路所经过的地形、海拔高度、气温、雨量、 湿度和其它自然因素,均影响汽车的行驶条件和上坡能力。确定最小纵 坡的因素有:1.路基的纵向排水;2.路面的纵、横向排水。 24、简述平、纵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原则。 答:1.应能在视觉上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 性;2.平面与纵断面线形的技术指标应大小均衡,不要悬殊太大,使线 形在视觉上和心理上保持协调;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 面排水和安全行车;4.应注意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的配合与协调。 25、平面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有哪些? 对简单的沥青路面交叉口,通常采用特征断面法;水泥混凝土路面交叉 口和大型,复杂的沥青路面交叉口,一般用高程图法。 六、计算题 1、某级公路相邻两段纵坡i1=5%, i2=6%,变坡点里程为K1+100,变 坡点高程为200.53米,该竖曲线半径选定为1000米。 (1) 计算竖曲线要素;(2) 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庭教育必听课件
- 家庭教育上少走弯路课件
- 家庭安全隐患课件
- 安全培训的措施和方案课件
- 家庭垃圾处理课件
- 安全培训的意义了解课件
- 安全培训的归口部门课件
- 来宾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DB6104T 27.2-2023 彬州梨标准综合体 第2部分:苗木质量和繁育技术规程
- DB6103T 79-2025 旱地小麦品种异地轮选技术规范
- 智慧校园建设“十五五”发展规划
- DBJ15 31-20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
- 《照明线路安装与检修》一体化课件-第一章 职业感知与安全用电
- 财务尽职调查工作方案
- 圆形二沉池专项施工方案
- 焊接和切割作业的防火、防爆措施
- 人事任命书红头文件模板
- 电动高处作业吊篮计算书及附图(完整版)
-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口腔溃疡治疗及护理的有效措施
- 癌症治疗功能评估-乳腺癌(FACT-B)[版本4]
- (最新)手机连锁门店销售管理规定(精品干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