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提升练(十四)(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背景1二月革命爆发的偶然性2二月革命后的革命形势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余粮收集制影响民众生活4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影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5斯大林模式苏联农业集体化存在急躁冒进的现象6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7苏联重视调整经济结构8经济危机胡佛举措为罗斯福提供经验9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0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的实施11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升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表整理自试析十月革命胜利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文,反映的是俄、德、美三国在一千人以上的大型企业中,工人占国家全部工厂工人数的比重情况。材料意在说明十月革命时()国家俄国德国美国年份190219071909比重47.8%15%17%A.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B.国际工人阶级走向联合C.俄国无产阶级战斗力更易发挥D.国际工人援助了十月革命解析:C十月革命前,俄国的资本主义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发展缓慢,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故A项错误;国际工人阶级走向联合材料体现不出,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俄国工人比较集中,无产阶级战斗力更易发挥,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国际工人援助十月革命,故D项错误。2.二月革命前夕,布尔什维克党(同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一起)“提心吊胆地”决定支持罢工运动,因为“谁也没有想到可能发生的革命会如此临近”。这说明()A.二月革命条件并不成熟B.当时的各政治党派害怕革命C.当时的社会矛盾极其尖锐D.二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解析:D依据所学可知二月革命前夕,俄国国内各种矛盾十分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又激化了各种矛盾,二月革命条件已经成熟,且从材料中革命爆发也可知条件已成熟,故A项错误;布尔什维克党“提心吊胆”是怕运动不成功,不是害怕革命,故B项错误;虽然当时矛盾尖锐,但不是材料的核心意思,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二月革命没想到这么快爆发、这么临近,所以说具有偶然性,故D项正确。3.(2018广东广州二模)全球通史载:“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的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 B.其拒绝停战也拒不分配土地C.经济危机导致工人罢工 D.其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解析:B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争夺的是人民的支持,当时,人们渴望的是退出战争(和平)、重分土地(面包),临时政府不可能满足人民的要求,这是其失去人民支持的主要原因,B项正确。4.1920年末至1921年初,农民暴动席卷西西伯利亚、坦波夫省和沃罗涅日省、伏尔加河中游地区、顿河流域、库班、乌克兰和中亚等地。至1921年有50多起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几乎没有一个省份不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所谓的“盗匪”。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是()A.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B.苏俄国内战争加剧了社会矛盾C.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到反动派蛊惑D.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解析:D1920年末至1921年初,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饥寒交迫,不得不起义,故D项正确。材料仅强调了农民进行起义,没有涉及敌对分子或反动派,故A、C两项错误,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已基本结束,故B项错误。5.1924年前,苏俄(联)政府与外国企业签订的租让合同有91份,但实际履行的很少。1926年后有60多家外资企业开工,但到1929年,租让给外资的企业产值只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0.6%。这表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依然盛行B.战争环境不利于政策推行C.新经济政策背离了国情D.意识形态的矛盾依然尖锐解析:D材料体现苏俄(联)政府引进外资,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A项错误;19241929年国内战争已结束,并非战争环境,故B项错误;在苏俄(联)经济凋敝的情况下,新经济政策引进外资,发展私营企业符合国情,故C项错误;材料中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苏俄(联)政府同外国企业签订的租让合同实际履行很少,且到1929年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基本停止实施,说明苏俄(联)在经济建设上排斥资本主义,反映了意识形态的矛盾尖锐,故D项正确。6.(2018山东淄博二模)下表是苏联农业集体化资料统计表年份19181929193019341937集体农庄(单位:千个)1.657.085.9233.3243.7集体化比重(占农户总数百分比)0.13.923.671.493.0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不详4.933.687.499.1上表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A.解决了苏联的粮食危机B.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C.存在着急躁冒进的现象D.有效地巩固了工农联盟解析:C表格中强调的集体农庄的个数与集体化程度,并未说明解决粮食危机的问题,故A项错误。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的工业化,且集体农庄下,损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表格呈现的数据表明,19181937年,不到20年的时间,集体农庄数量猛增,苏联“完成全盘集体化”目标基本实现,联系所学可知这其中出现抢时间、争速度、强迫命令的现象,说明存在急躁冒进的特点,故C项正确;农业集体化不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因此不利于巩固工农联盟,故D项错误。7.(2018河南六市二模)如图是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工农业产值增长示意图。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在于苏联()A.经济建设中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B.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严峻的国际形势急需实现工业化D.优先发展重工业提升国际地位解析:CA项为材料表象,而非原因;B项为结果而非原因;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都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由苏联重工业落后和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形势决定的,故C项符合题意; 题目问的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D项表述是实现工业化的影响,排除D项。8.(2018黑龙江大庆质检)苏联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曾规定:“19331937年间,轻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将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同一时期重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则由40.1%降低为14.5%。”这说明当时()A.苏联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B.苏联重视调整经济结构C.苏联更加重视轻工业发展D.苏联否定斯大林模式解析:B材料规定降低重工业增长率,提高轻工业增速,表明苏联政府有意调整轻、重工业比例,调整经济结构,故B项正确;苏联经济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C两项排除;苏联“二五计划”是斯大林模式实践的表现,故D项排除。9.以当代美国罗斯巴德为首的新的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A.罗斯福新政是对胡佛做法的全面否定B.胡佛的举措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经验教训C.胡佛对经济危机爆发负主要责任D.胡佛开创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解析:B材料表明胡佛政府对经济危机采取过干预措施,但其干涉不当,再加上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了经济形势的恶化,这给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经验教训,故B项正确,A项错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故C项错误;开创了美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的是罗斯福新政,故D项错误。10.下面是高德步、王珏编的世界经济史第五篇章节目录摘录。本篇论述的历史主题是() 第十七章垄断第十九章国际商战第一节垄断的产生第一节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第二节并购与垄断第二节国际商战第三节垄断的影响第二十章世界大战与战时经济第十八章大危机和新政第一节世界大战的原因和结果第一节大危机第二节苏联的战时经济第二节危机的传导和扩散第三节法西斯军事经济第三节危机的原因和后果第四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四节罗斯福新政在战时的实验A.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B.市场经济国家的改革C.计划管理体制的确立D.自由市场经济的终结解析:D材料中西方国家仍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故A项错误;苏联的战时经济不是市场经济,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而非单指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经济大危机后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加之社会主义国家否定市场经济,体现自由市场经济的终结,故D项正确。11.(2018全国百校联盟联考)如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方某刊物登载的一幅漫画罗斯福的花园。此漫画反映了()A.全国工业复兴法的通过B.国家直接救济群体扩大C.“以工代赈”计划实施 D.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解析: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的寓意:在罗斯福政府的财政扶持下,一系列新的工程项目纷纷涌现,故C项符合题意;全国工业复兴法是调整企业的生产、销售以及劳工关系的,与漫画中“新项目”的涌现无关,排除A项;B、D材料体现不出,排除这两项。12.(2018重庆模拟)罗斯福新政时期,许多立法几乎都不是由国会创始而仅交给国会审议;在1933年以后的10年内,总统发布的行政命令高达3 556项。这说明新政时期的美国()A.国家对经济干预加强 B.国会成为总统的附属C.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升D.分权制衡机制严重削弱解析:C材料提供了罗斯福新政期间联邦政府内部政治机构的运作情况,与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无关,故A项错误;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依然奉行三权分立,国会立法权独立,并未成为总统的附属,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国会审议总统提出的法案,这有利于总统命令的及时发布,从而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D项是对题干材料的误判,“严重削弱”没有体现,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 题共2小题,其 中13题25 分,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一个原因是,按照西方人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品匮乏给访问苏联的西方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反映在一党制政治结构中的个人自由缺乏、工会受束缚、教育受统一管理和所有交流媒介受严格控制同样使他们感到震惊。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反应则完全不同。对他们来说,苏联是一个在30年内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的国家。使这一惊人的变化成为可能的种种制度和技术对这些民族来说非常重要。尽管大多数民族最近已赢得政治独立,但他们还没有获得经济独立。因此,他们是用羡慕而不是同情的眼光来看待苏联的生活水平。他们不太注意苏联人缺乏个人自由这一点,因为这些人在他们自己的国家里通常还享受不到这样的自由。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10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展中国家“用羡慕而不是同情的眼光来看待苏联的生活水平”的原因。(5分)(3)依据材料一、二,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苏联认识不同的原因。(10分)解析:第(1)问,大多数西方人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原因在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回答“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弊端即可。第(2)问,发展中国家以羡慕眼光看待苏联,原因在于二者之间的差距,一方面是苏联在“斯大林模式”指导下,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科技上的落后。第(3)问,对苏联认识不同的原因在于,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苏联对比的差距,西方国家民主制度比较完善、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因此不太认可苏联;而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落后于苏联,因此苏联成为其羡慕学习的对象。答案:(1)原因:苏联在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公民的自由权利得不到保障,法制不健全。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重视重工业的发展,轻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经济结构不合理;轻视民生,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文化上,教育和文化传媒受到政府的控制。(10分)(2)原因:苏联在短时期内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落后。(5分)(3)原因:西方国家:资本主义民主国家,人民的自由、民主权利得到一定的保障;经济、科技、文化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他们看到了苏联民主、民生、民权方面存在的弊端。发展中国家:虽然取得了政治独立,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落后,更关注苏联经济、军事方面取得的成就。(10分)14.(2018山东日照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英国美国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出入英国或其殖民地的货物都须英国船只载运1789年,通过第一部贸易保护法令关税和吨位法令17001722年,逐步废除本国制造品出口关税,提高外国商品进口税1828年,提高进口税;1890年和1897年,将平均关税水平提升至50%和57%1815年,通过谷物法,限制谷物进口1930年,通过霍利斯穆特法,大幅度提高关税1846年,废除谷物法;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1860年,取消所有贸易和关税限制19321939年,先后与22国签订互惠贸易协定,大幅度降低关税1931年,通过威斯敏斯特法,在英帝国内降低关税,对外一致提高关税;次年,通过保护关税法,放弃自由贸易原则1947年,倡导达成了以推进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关贸总协定1971年,尼克松宣布对进口物品一律征收附加税,表明放弃自由贸易政策据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等整理上表为近现代英国、美国贸易政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商平台售后服务技术解决方案与应用报告
- 现场勘查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开放银行生态构建中的金融科技与数字货币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新疆石河子二中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罗湖外国语学校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2026届高三上化学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秋季初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深度解析冲刺试卷
- 2025年土木工程师考试结构设计专项训练试卷 掌握结构设计要点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 会计科目冲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难点试卷
- 2025年云南高考历史试卷解读及备考策略指导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纤维素纳米纤维(CNF)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高清版)T∕CES 243-2023 《构网型储能系统并网技术规范》
- 山东淄博小升初数学真题试卷
- 网约车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 企业丧事慰问管理办法
- 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全文及附表
- 中国画基础知识课件
- 厨房燃气安全管理办法
- 即时零售配送骑手管理痛点破解报告 2025
- 2025年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四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 P208)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