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拇外翻的诊断治疗课件.pptx_第1页
课件:拇外翻的诊断治疗课件.pptx_第2页
课件:拇外翻的诊断治疗课件.pptx_第3页
课件:拇外翻的诊断治疗课件.pptx_第4页
课件:拇外翻的诊断治疗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拇外翻病因与解剖特点,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骨八科 曲广东,拇外翻:也叫大脚骨病,是指拇趾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生理角度的一种足部畸形,是目前最常见的足病之一。一般认为拇趾的外翻角15可诊断为拇外翻。,15度,概 述,A为正常,B图中拇外翻角约15,C、D、E的拇外翻角以15递增。,但一部分人拇趾外翻虽然超过此角度而没有症状,而另一部分人拇趾外翻角度虽然不到15,却有拇囊部位的疼痛。,拇趾外翻后,第一跖骨头内侧骨赘形成,与鞋面摩擦,形成滑囊炎,成为拇囊炎,在第一跖骨头背侧突出并伴有滑囊炎者,又被称为背侧拇囊炎,由于拇外翻后常常伴有足的其他部位病变,如锤状趾、跖骨痛、小趾滑囊炎、扁平足等,因此,又有人称拇外翻为“拇外翻复合体”或“拇外翻综合征”,文献报道拇外翻发病率从250,差别很大,女性发病多于男性,男女比例 约19115。,一。鞋袜因素 拇外翻患者大多出现在人类使用鞋的时代里,穿鞋过紧,前足受压是拇外翻的一个病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跟鞋引进日本,但随之而来的是拇外翻患者快速增多。 中国的研究数据表明穿高跟鞋者拇外翻患病率为不穿高跟鞋的15倍。但穿鞋并不是引起拇外翻的唯一因素。,致 病 因 素,致 病 因 素,二。遗传因素 有专家研究报道:69.48%患者有家族史,其中55的患者在20岁之前就出现了拇外翻 至少50以上的患者在20岁之前就已经发生拇外翻,三。足部结构异常 第1跖骨内翻 第1跖骨过长 前足或拇趾的旋前 跖趾关节形态异常 扁平足,致 病 因 素,致 病 因 素,其他因素 (1)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 (2)小儿麻痹后遗症 (3)创伤,虽然拇趾的外翻畸形一目了然,很快就能作出诊断,但相关的病理改变,需要仔细的检查方能更加清楚地了解。,细致的询问病史 认真的物理查体 全面的放射学评价,病理,第1跖骨内收。 第1、2跖骨间夹角(IMA)增大。 拇外翻角(HAA)增大。 软组织平衡改变。,第1跖趾关节由两个关节构成。,跖骨头关节面延伸于跖骨头的跖侧,并被一嵴分为两个斜形关节面分别与胫、腓侧籽骨成关节,第1跖骨头远端呈椭圆形,与近节趾骨基底的凹形关节面形成关节,第一跖趾关节两侧有扇形的侧副韧带、止于籽骨的悬韧带,跖侧有厚韧的足底韧带(又称为跖板),拇趾籽骨是组成第1跖趾关节的重要结构,起着保护屈拇长肌腱和跖骨头的作用,同时类似一个滑车增加了屈拇长、短肌腱的力量。,拇趾跖趾关节周围有6条肌腱通过或附着,足背侧,足底侧,拇长伸肌腱通过关节背侧止于远节趾骨基底背侧。 拇短伸肌腱止于近节趾骨基底背侧。 拇展肌腱止于近节趾骨基底内侧。,拇长屈肌腱通过内、腓侧籽骨间沟,向远侧止于远节趾 骨基底 拇短屈肌腱在跖趾关节跖侧分为内、外侧腱两部分,分别经籽骨止于近节趾骨基底内、外侧跖面,2019/8/31,21,可编辑,第1跖趾关节可主动背伸50 60,被动背仲最大可达90;主动跖屈30 40,被动跖屈4550,足的x线测量对于进一步了解拇外翻的病理及设计手术方案是非常重要。负重足的基本功能,很多足的畸形在负重状态下可以表现得更清楚。一些测量指标在负重和非负重状态下可以明显不同。足部各种x线测量一般都是在足负重位摄片下完成。手术前常规需要拍摄患足负重位、前后位和侧位,根据需要拍摄足的非负重位内旋斜位和籽骨轴位。,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拇外翻角(HAA) :拇趾跖骨中轴线与近节趾骨中轴线之夹角。正常 为1520,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第1、2跖骨间夹角(IMA): 第1、2跖骨中轴线之夹角。正常为9 拇外翻时此角通常大于正常。,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近端关节面固有角(PASA或DMAA) 第1跖骨远端关节面内、外两点引 一连线,跖骨中轴线与上述连线 有一交点,经此交点做关节面连 线的垂线,该垂线与跖骨中轴线 的夹角。正常人一般7.5。,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远端关节面固有角(DASA) 通过近端趾骨中线与趾骨 近端关节面连线交点引关节面 连线的垂线,该垂线与近端趾 骨中线之夹角。正常人一般7.5。,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拇趾间外翻角(HAIA) 拇趾远、近节趾骨中轴线交角。正常10。,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跖骨内翻角(MAA) 跖楔关节和 舟楔关节内侧缘连线中点与第5 跖骨、骰骨关节和跟骰关节外缘 连线中点相连,通过该线与第2跖 骨中线交点做一垂线,此垂线与 第2跖骨中线夹角。正常人一般15。,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第4、5跖骨夹角 第4、5跖骨中轴线的夹角。此角一般5,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跖骨伸出长度(MPD) 以第1、2跖骨轴线交点为圆心分 别向第1、2跖骨远端关节面画 弧,两弧之间距为第1、2跖骨 相对长度,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胫侧籽骨位置(TSP) 观察胫侧籽骨相对于第1跖骨中轴线的关系,将籽骨从跖骨头颈部的胫侧缘向腓侧缘划分为7个部位。,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跖、趾关节面相对关系:分别连接第1跖趾关节跖骨远端关节面内、外侧缘的连线和近节趾骨近端关节面内、外侧缘的连线, 根据两条关节 面连线的相对 关系,可分为 三种关系,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第1跖骨远端关节面形态 从前后位X线上可以观察到第1跖骨头有着不同的形态。一般可分为三种:圆形,比较不稳定。方形,较稳定。中央脊形,较稳定,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内侧跖楔关节面倾斜角(MTCA) 从内侧楔骨内侧缘划 一连线,内侧楔骨远端 关节面作一连线,后者 与前者垂线的交角。一 般为810。,二:侧位片观察和测量,第1跖骨倾斜角 第1跖骨中轴线和地面水平线的夹角。正常约为15。此角对于术前选择手术方式意义不大,可以作为术后判断第1跖骨位置的一个参考。,二:侧位片观察和测量,第1跖骨相对于距骨关系 比较距骨颈中轴线和第1跖骨中轴线的关系。正常两线应当重叠。跖骨线位于距骨线背侧时,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