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AssisedsuicideandEuhanasia.ppt_第1页
课件:AssisedsuicideandEuhanasia.ppt_第2页
课件:AssisedsuicideandEuhanasia.ppt_第3页
课件:AssisedsuicideandEuhanasia.ppt_第4页
课件:AssisedsuicideandEuhanasia.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ssisted suicide and Euthanasia,协助自杀和安乐死,案例1,从1966年起,12岁的Karen Ann Quinlan(p7 history)就是个昏迷病人。靠呼吸器维持心跳呼吸,静脉点滴维持营养。1975,在她25岁时,她父亲表示要撤除一切治疗,包括取走呼吸器。新泽西高等法院法官经过几个回合同意他的请求,并认为中止呼吸器与中断人工喂饲没有区别。据说,她曾三次说过,决不要靠特殊手段活着,即没有证据证明取走呼吸器违反她已知的选择。但当时辨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应该或可以取走呼吸器。因为人们认为取呼吸器会导致她的死亡。尽管某些神经学家并不这么认为。最后, Karen被取走了呼吸器,但没有取走静脉点滴管。她恢复了自主呼吸,仍昏迷不醒,直至1985年死亡。死时体重仅三十余公斤。法院同意病人家属取走病人的呼吸器,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尔后,许多类似案例都援引新泽西此案的裁决。这一案例是生命伦理学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案例2,41岁的美国女性特丽夏沃Terri Schiavo 于1990年2月25日,因饮食失调,体内钾元素失衡,导致心脏停顿,脑部缺氧受损,虽然获救,但是她的大脑已经大幅度受损,整个人陷入植物人状态。她虽然能够自主呼吸,但无法自主进食,只能依靠进食管维持生命。这个状态持续了15年。 1998年, Terri的丈夫M.S向佛罗里达州法院提出拔掉妻子的进食管,对她实施安乐死的申请。他的理由是: Terri出事前曾明确表示过,不愿意依靠人工手段维持生命,“一旦发生事故,请让我有尊严的死去。”医学鉴定表明, Terri已处于永久性昏迷状态,无法救治。作为丈夫,他理应满足她生前的要求。 Terri的父母坚决反对。他们认为M.S是为了100万美元的医疗事故赔偿金,动机可疑,因为他在妻子昏迷期间已经与另一女子同居且生有两子;另一方面, Terri的大脑仍有部分存活,且她似乎会对父母微笑,流泪,作出其他一些反应,她仍有可能恢复健康。从此,翁婿双方展开了长达7年的法律抗争。2001年4月,当地法院批准M.S 的申请, Terri的进食管首次被拔去。但两天后,另一法院做出相反判决,又重新接上进食管。 2003年10月,经法院批准,进食管被再次拔去。 Terri 的父母向佛罗里达州州长杰布布什求援。佛罗里达州数天后通过“ 法案”,准许州长在特定情况下干预法院判决, Terri再次被接上进食管。,案例(续),M.S不服判决,上诉至佛州最高法院。2004年9月,法院再次判决可以拔去 Terri的进食管。 Terri父母和布什州长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联邦最高法院拒绝受理。 2005年3月20日,参议院议案,同意将 Terri 案提交联邦法院审理。位于亚特兰大的美国第11巡回上诉法庭30日做出裁决,拒绝重新为女植物人Terri插上维持生命的进食管。据专家说明,进食管被拔之后,很快会因缺水与饥饿,在两周内死亡。到31日为止, Terri“断水断粮”已经连续13天,最终死去。 这个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 有些人认为应当维持她的进食和饮水,尽力拯救无辜的生命。“当一个人是否接受拯救生命治疗的意愿尚不清楚时,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国家的责任就是确保这个人活着的权利。” 另一些人认为,耗费有限的医疗资源来维持T.S的生命是一件得不到任何回报,而且对其他需要救助的病人不公平的一件事情。“拔掉进食管,她可以在宁静中安详死去,不再浪费医疗设备和器械以及医务人员的劳动。”,问题,T.S的身体状况属于已经死亡吗? 拔去进食管这件事,对于T.S能算作安乐死吗? 一个患者到了什么时候才可以实施安乐死?标准应如何去定? 假设T.S事前曾做出明确的声明,或她在事故发生之后昏迷之前明确表达“希望安乐死”,医护人员就有权利对她实施安乐死吗? 因为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安乐死纵容了故意杀人的可能性存在,会不会导致安乐死被滥用呢?,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希望死亡过程是短暂的,不会延长痛苦,有尊严地离开 希望不会对家人和朋友增加负担 当死亡来临时,我们能否决定缩短这个过程,减轻痛苦和负担?,什么是安乐死?,原意是“好死”、“快死” 让自己好死自杀? 帮助别人好死谋杀? 自杀和谋杀在道德上可以认可或接受吗? 安乐死在道德上可接受吗? 如果不,有必要区分自杀、谋杀和安乐死,主动和被动安乐死,主动安乐死(active euthanasia): 指采取某种措施(例如注射致死药物或其他措施)导致患者的无痛死亡。“仁慈杀死”(mercy killing) 。 被动安乐死 (passive euthanasia): 指不给或撤除生命支持医疗措施而听任患者死亡。“听任死亡”(letting die)。 区别:实施和不作为,实施和不作为,一个患有晚期癌症(假设是疼痛剧烈的骨癌)和严重肺气肿的患者A预期最多只能忍受着严重的无法消除的疼痛活上一个月。这位患者经常强烈地表达出一种希望结束这一切,希望早死的愿望。这时患者出现了一种呼吸并发症。此刻如果我们不给患者提供呼吸器,患者则可能在痛苦的挣扎中活不过一个小时,如果我们给患者静脉注射过量的吗啡,患者则会马上在平静中死亡。 不给呼吸器与注射吗啡在伦理学上有没有区别?,2019/9/3,11,可编辑,自愿(voluntary)、不自愿(involuntary)和非自愿(nonvoluntary),自愿安乐死(voluntary euthanasia): 指患者自己要求直接采取措施,或者拒绝治疗,而导致的死亡。 也包括患者的代理人根据患者本人的意愿要求行使上述行为。 例如: 某人要求其家人在其昏迷时不要使用生命维持系统 可能要求在全身三度烧伤并没有希望复元的时候,注射致死药物。 某人要求别人直接帮助其结束生命(协助自杀) 特征:个人明确表示的意愿,不自愿的安乐死(Involuntary Euthanasia),结束某人的生命是与其意愿相反的。 结束某人的生命不仅没有获得同意,而且其还可能表示过不结束生命的意愿。 赞成非自愿安乐死的人都认为不自愿的安乐死是得不到辩护的 而反对自愿或非自愿安乐死的人认为,如果允许安乐死,无论是自愿还是非自愿,都会导致不自愿安乐死,非自愿安乐死(Nonvoluntary Euthanasia),死亡的决定不是由临终病人自己作出的。 没有明确的同意或指令,其决定由家人、朋友或医生做出。 自愿安乐死与非自愿安乐死的界限有时很难区别 有时医生认为病人要求死,但病人没明确表示过;而有时人们有明确的意愿和态度,但并没处于生命不可挽救或病情不可逆转的境地 某人表示过“我不希望像修理机器一样被修理,不要呼吸机,当他遇到车祸昏迷而送到医院,是抢救还是不抢救?,医生协助自杀(Physician - assisted suicide):由医生提供药品或其他干预措施,用以帮助患者有意使用它们自杀。 对安乐死概念的分歧: 有学者认为在安乐死的分类中,不应该包括医生协助自杀, 有的人认为不应该包括不自愿的安乐死, 还有人认为安乐死只应该指主动的自愿的安乐死。,荷兰的经验,1993年荷兰通过了一项法律议案,允许医生协助临终病人自杀或在病人明确要求下而结束病人的生命而不受到犯罪指控,法律规定了医生必须根据28个要求去做,才能免于起诉: 病人有行为能力 告知除协助自杀或安乐死外的其他选择 多次要求 不可忍受痛苦 专业咨询 递交报告 荷兰刑法典293款规定,“禁止夺取他人生命,即使在他的明确的和认真的请求之下也是如此,并且可处以12年监禁或大约60000美元的罚款” 。 病人也必须要签署一份明确的授权对其实施协助自杀或安乐死的文件。,美国俄勒冈州安乐死法,1994年11月在美国俄勒冈州的一次全民公决中,通过了一项议案。这项议案使得安乐死在有限的条件下不是非法的。 标准: 必须患有临终疾病; 必须只有6个月或少于6个月的生存期限; 必须至少2次提出过口头要求,请求在死亡过程中提供帮助; 必须至少一次提出过书面的要求帮助的请求; 必须使两名医生确信,他/她是真诚的,并不是由于一时的心血来潮所做出的决定,而且他(她)的这个决定是自愿的; 这个患者必须没有受到抑郁的影响; 患者必须对“可行的多种选择,包括(但不限于)安慰性关怀,临终关怀以及疼痛控制”的知情; 必须等待15日。,瑞士:安乐死在个别城市合法,瑞士禁止积极、直接的安乐死。不过,在个别城市,医生可以给重病且自愿结束生命实施协助自杀。这属于被动协助自杀,是合法的。 2000年10月26日,瑞士苏黎世市政府通过决定,自2001年1月1日起允许为养老院中选择以“安乐死”方式自行结束生命的老人提供协助。这一规定本身所涉及的只是苏黎世的23家养老院。,中国的安乐死立法问题,八届人大二次、三次会议上,都有代表联名提案,要求结合国情,尽快进行安乐死立法。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