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教学设计_第1页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教学设计_第2页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一般知识,重点掌握新闻的要素和结构特点;培养阅读,写作新闻的能力。2通过朗读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的特点;通过分析两则新闻的结构层次把握住新闻的结构和要素;通过活动性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3感受文章磅礴的气势和鲜明的感情色彩,学习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认识渡江胜利与解放南阳的历史意义和人民解放军为中国革命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欣赏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一则新闻导入。(二)课文研读1整体感知(1)渡江背景介绍。(展示课件)(2)感受文本,自主学习。学生自由阅读,解决生字词,初步感知。(3)概括新闻内容。第一种方式: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明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第二种方式:用一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明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第三种方式: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明确:具体详细的介绍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是从第三句“20日夜起”开始的。第一、二句是简明概括地介绍,所以应从第三句读起。(4)通过课件来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学生照图复述(5)师生讨论明确新闻的结构特点。2语言品读(1)探究性问题:把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改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渡江”行不行?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说出自己的看法。 师总结,结合课文“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和“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明确新闻具有真实性。(板书)(2)揣摩、讨论“胜利”二字的作用,明确新闻必须具有及时性。(板书)(3)探究、总结这则新闻在语言上的特点。分组讨论,加以辨析。(4)有感情地再读全文,边朗诵边体会课文中选用的词语的表现力,出示课件:找出下列三类词语,分别写在笔记本上: 描写我军强大攻势、英雄气概的词语; 描写敌军被动挨打、士气低落的词语; 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语。3.质疑问难,教师总结。(三)合作探究,拓展阅读1当当制片人(将学生分成地图绘制、场景设置、镜头剪辑三个小组,要求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小组任务)地图绘制组:绘制出当时的形势图。可参照老师出示的图绘制。场景设置组:如果电视台想在新闻播报之后还进行一次军事访谈,请你设计一下访谈时人物的背景、服装、道具等。镜头剪辑组:如果这则新闻出现在电视上,与新闻播音相配的画面应是哪些。2当当播音员思考:如果你来当播音员,该如何处理这则新闻的重音、语调、情感、节奏等。学生自读、讨论、交流、播音。重点指导全文的朗读基调:慷慨激昂、豪情万丈。3当当军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