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教学设计 新余四中 肖思琴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记住科举制度创立的时间和主要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二、能力与方法1、 通过讨论归纳,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它不仅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也是隋唐的繁荣的原因之一,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2、 通过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的展示以及学生表演等活动,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从而产生历史认同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3、 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科举制度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认识符合社会发展的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明确当今考试制度改革的正确性。2、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科举制度在唐朝的发展教学难点:科举制度的影响和对科举制度的客观评价课型 :新课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上网查阅隋唐科举制度的相关内容。自编自导小品“唐朝科举制度的分类”。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表演法、探究法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多媒体播放公务员考试的场面。2、教师指出:一年一次的公务员考试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一种较为公开、公平的选拔方式。看完短片后同学们肯定想知道:这种通过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这制度又是什么制度?从而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科举制度的创立(多媒体显示)师问:在科举制度创立之前,政府是怎样选拔官员的呢?(学生自主探究后回答:西周世袭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师:“世袭制”顾名思义就是世世代代承袭的制度,现在我们通过多媒体来了解“什么是九品中正制”。(多媒体显示:九品中正制的内容)教师指出:九品中正制中由于中正官多是大地主大官僚家庭出身,他们品评人才,实际上只注重门第,因而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由于出身寒微,难以担任中央和地方高官,其结果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一批批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被排斥、压制。大家认为这种选官方式存在什么弊端?(多媒体显示题目)(学生踊跃发言后教师概括主要有两点: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师:589年隋朝统一全国后百废待兴,迫切需要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来治理国家,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解决人才的问题?(利用考试选拔官员。)于是隋朝只有废“九品中正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也就应运而生。1、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多媒体显示) 原有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存在严重的弊端,已不适应需要。隋朝统一之初需要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相关的内容,找出在科举制度的产生过程中有哪几件重要事情?(学生阅读课文后,举手回答,教师归纳并多媒体显示)2、科举制度创立的过程: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以下问题(多媒体显示):科举制度与过去的选官制度相比,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他给各种身份的人带来了什么变化?(如地方官、贵族子弟、贫贱读书人等)通过科举制度,获利最大的是谁?(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当补充)(过渡语)隋朝破旧立新,确立了科举制度,将选官、用人权力从地方收归中央,从而突破了门第限制,为门第不高的读书人提供了进入仕途的机会,也为国家选拔了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一位唐朝官员说过这样的话(多媒体显示:“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唐朝科举制度沿袭隋朝,进士科最为重要。)师:那么,唐朝科举制度发展的状况究竟是怎样的呢?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多媒体显示)(本目是教学的重点,内容繁多。由于学生事先搜集了许多有关唐朝科举制度资料,所以在这一环节采用教师导学、讲解、点拨和学生自主探究、展示预习成果等方式进行。)师:唐朝科举制度逐步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首先请同学介绍,唐朝哪几位皇帝是唐朝科举制度发展的关键人物,他们对科举制度的发展分别有怎样的贡献?(学生回答后,多媒体显示)1、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2、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 3、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师: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唐朝看看唐朝科举制度的具体内容。(鼓励学生尝试用图表或图示的方式加以概况) (学生自主探究,展示自己概况的图表或图示,教师加以肯定,并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师自己对唐朝科举制度的概况)类别考试方法及录用主要科目考试内容录取比例考场规则常科州府“初试”尚书“省试”录取者吏部考查后量才授官明经科偏重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1/10管理相当严格创立了“糊名”制度进士科侧重考诗赋和时务策写作1/60制举皇帝亲自监考,及第者立刻做官科目繁多不固定,依政务需要和皇帝兴趣而变化师小结:制科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置的特科,名目繁多,变化很大。常举以其长期性、固定性的优点成为了科举中最重要的部分。常举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唐代科举制度,我们先来看段学生表演。(学生表演略)师:从三位考生的言谈中说说他们分别参加了什么科目的考试?(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师:除此之外,同学们还从他们的谈话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呢?(学生自由发言,如:明经科难考,进士科更难考,常科考试比制科考试难等。)师:为了进一步了解“明经科难考,进士科更难考”我们一起来讨论几个问题。动脑筋:(多媒体显示)明经考试有一种叫做“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话,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这种试题类型和我们现在的考试中什么有相似的题型相似呢?你们认为这种题型好不好?为什么?一个普通的读书人需要经过哪些环节才能成为进士?(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加以点拨)师:至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但是,同学们肯定还是很纳闷:既然进士科难考,为什么像我们熟悉的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读书人都为之“乐此不疲”?(学生自由回答)师:正因为考中进士,就可以作官。所以,虽然进士科的录取率很低,但读书人为了跳这个“龙门”,还是会“不到黄河不死心”。同学们请看:(多媒体显示诗句)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方得一青衫。逢人问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 宋韩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师:“读尽诗书五六担”是辛苦了的,但一旦“登科后”的心情也是溢于言表的。(鼓励学生揣摩古代考生中举后的心情并表演) 师:那么古人到底是怎样庆祝的呢,我们就一块来感受一下吧大家请看“史海拾贝”(一学生朗读“曲江盛会与雁塔题名”)师指出:曲江流饮,曲江春晓,大雁塔已成为西安著名的名胜景点。(多媒体显示相关图片)(过渡语)通过上面对隋唐科举制度内容的深入学习,我想,同学们现在对科举制度应该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它诞生于隋朝,发展在唐朝,后来经过宋、明、元、清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一直到1905年被废除,它在中国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由此可见科举制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三、科举制度的影响(多媒体显示)( 此目是本课的难点,采用“活动与探究”的形式授课)活动与探究:(多媒体显示)请从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社会风气以及对中外的影响等多方面来分析科举制度的影响并对科举制度进行客观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由发挥)(学生充分利用搜集的资料和自己的课外及社会知识,联系刚学过的课堂知识展开想象)师小结:刚才有些同学的回答不仅很有道理,而且还有独到之处,值得称赞。下面我们一起来归纳。(多媒体显示)积极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许多人才参加到政权中来,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巩固了王朝统治,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2、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和唐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3、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多媒体出示两组材料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材料二: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溯源远,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消极影响:它使大批知识分子热忠于功名,不愿从事学术研究和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不愿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进行潜心钻研。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极其长远。师:虽然科举制度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但古今的考试制度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同学们请看“学习活动”课堂讨论:隋唐科举制度与当今学校考试制度的异同。(引导学生对比古今考试制度,教师巡回指导,在学生回答后多媒体显示总结。)项目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试的根本目的隋唐科举考试偏重文科 偏重经书、诗赋,较脱离现实。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以缓和矛盾,巩固其统治。当今学校考试有文科、理科,实践科,设置较合理结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选拔人才。师指出:科举制度与今天学校考试的最主要的区别: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师问:同学们说说我们今天的学校考试制度就完全合理吗? (鼓励学生思考当今考试制度的弊端,大胆提出自己的改革意见,并把本节课的所得所想记在“心得与疑问”栏目空白的地方。)课堂小结: 教师投影显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提纲,依提纲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指出重点和难点,并提出学习要求.教学后记: 新课程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要发挥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交流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牢牢把握这个原则。例如:在讲到唐朝科举制度分类时,由三位同学通过通俗化的语言,以谈话的方式对科举制度的不同科目和难易程度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书模板:结合遗产规划与家族企业传承
- 离婚双方房产、存款及子女抚养责任明确协议书
- 商务酒店租赁合同终止及客户权益保障协议
- 离婚协议书关于房产分割及还款责任约定
- 离婚协议范本:共同子女教育基金管理细则
- 高端公寓租赁合同提前终止及补偿条款详尽协议
- 班组级安全培训重点内容课件
- 2025年急救医学AED操作技能竞赛答案及解析
- 冷挤压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随州市秋招无领导小组面试案例题库
- 2025年食品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 管廊运维招聘题库及答案
- 城市规划的发展与思想变革
- 2023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D题
- PCB常见不良品图片及改善措施汇总
- 《正确认识广告》课件(共21张)
- WeeFIM儿童功能独立量表详解
- 环境风险评价(共84张)课件
- 2022装配式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农业经济学ppt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