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检测试卷(第四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将以下4支试管置于适合的温度且黑暗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后能产生ATP的是()答案D解析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ATP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内,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A错误;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需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TP,B错误;多肽在内质网加工过程中不产生ATP,C错误;丙酮酸在仅细胞膜破裂的真核细胞中,可以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分解,产生ATP,D正确。2.我国研究团队发现了青蒿素合成中的一种重要的酶FtmOX1,这一发现加快了青蒿素人工合成的历程。有关该酶叙述错误的是()A.降低了合成青蒿素反应过程中所需的活化能B.对青蒿素的合成具有调节作用C.催化反应前后该分子结构不发生改变D.储存该酶需要在低温条件下冷藏答案B解析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A项正确;酶对青蒿素的合成具有催化作用,B项错误;酶在催化反应前后结构不变,C项正确;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很低,但空间结构稳定,因此酶适于在低温下保存,D项正确。3.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的锥形瓶中,测得CO2的释放量是O2吸收量的2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的比为()A.16B.13C.12D.10答案B解析假设O2的吸收量为1mol,则因酵母菌有氧呼吸时释放的CO2量与吸收的O2量相同,所以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也为1mol,根据题干可知,CO2的释放量是O2吸收量的2倍,所以共释放CO2的量为2mol,那么无氧呼吸释放CO2的量则为1mol。又由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有氧呼吸产生1molCO2需要消耗mol葡萄糖,而无氧呼吸产生1molCO2需要消耗mol葡萄糖,故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的比为()()13。4.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的实验设计及结果。试管编号2mL3%的淀粉溶液2mL3%的蔗糖溶液1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反应温度()4060804060802mL斐林试剂砖红色深浅注:“”表示有,“”表示无;最后一行“”的多少代表颜色的深浅。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性糖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C.淀粉酶活性60时比40时高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答案C解析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而不能催化蔗糖水解,故A、D两项错误;有淀粉溶液的三支试管都出现了砖红色沉淀,这说明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了还原性糖,但是不能证明这种还原性糖是麦芽糖还是葡萄糖,故B项错误;可以看出在60的条件下砖红色沉淀量比40的条件下多,说明60条件下的试管中还原性糖含量比40的多,这证明淀粉酶的活性在60时比40时高,故C项正确。5.小张进行“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随温度升高,酶活性不断上升B.随pH下降,酶活性不断升高C.最适温度为t,最适pH为xD.酶活性受温度影响,但不受pH影响答案C解析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的活性升高,但当温度(pH)超过最适温度(pH)后,酶的活性又逐渐降低,A、B项错误;在温度为t时,酶活性最高,所以最适温度为t,当pH为x时,酶活性最高,所以最适pH为x,C项正确;温度和pH都影响酶活性,D项错误。6.下列关于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与真核生物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基质和基粒上B.与真核生物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中C.线粒体与有氧呼吸有关,需氧型生物的细胞中均有线粒体D.叶绿体与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有关,但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答案C解析与真核生物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基质和基粒上,A项正确;与真核生物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中,B项正确;需氧型原核生物的细胞中不含线粒体,C项错误;植物根尖细胞不含叶绿体,D项正确。7.下列有关叶绿体中色素和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膜上B.纸层析法得到的色素带,位于最上层的是叶黄素C.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酶都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D.暗反应需要酶催化,光反应不需要酶的参与答案A解析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膜上,A正确;纸层析法得到的色素带,位于最上层的是胡萝卜素,B错误;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和叶绿体基质中,C错误;光反应和暗反应均需要酶的催化,D错误。8.下面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H的细胞器及H的来源和用途的比较,其中正确的是()细胞器来源用途叶绿体水的分解还原二氧化碳叶绿体水的分解还原三碳化合物线粒体丙酮酸的分解与氧结合生成水线粒体葡萄糖和丙酮酸的分解与氧结合生成水A.B.C.D.答案B解析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H,H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提供还原剂,错误,正确;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第三阶段是上述两个阶段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水,正确,错误。9.如图是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装置图,层析后会得到不同的色素带,在暗室内用红光照射四条色素带,可以看到较暗的是()A.B.C.D.答案C解析四条色素带自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其中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用红光照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吸收红光较多,因此较暗。10.如图表示某地夏季一密闭大棚内一昼夜间CO2浓度的变化。下列能正确表示e点时单位时间内,棚内植株消耗的CO2总量与消耗的O2总量之比(体积比)的是()答案B解析e点时CO2的量不再增加,超过e点后CO2的含量下降,说明e点时光合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即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等于细胞呼吸消耗的O2的量。11.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的总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如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错误的是()A.A点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强度相等B.曲线OA和直线OA围成的部分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C.叶面积指数为5时的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D.叶面积指数超过7时,农作物出现负生长答案D解析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光合作用量细胞呼吸量,曲线OA和直线OA围成的部分是光合作用量细胞呼吸量,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在09之间光合作用强度均大于细胞呼吸强度,植物均可以生长。12.(2018江苏扬州中学期末考试)现采用如图所示方法测定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将对称叶片的一半遮光(A),另一半不遮光(B),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A、B间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和温度下照射一段时间,在A、B中截取对应部分相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作m1和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1表示被截取部分在光照时间内细胞呼吸的大小B.m2表示被截取部分在光照时间内净光合作用的大小C.(m2m1)表示B叶片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有机物的积累量D.该方法在未测出细胞呼吸强度的条件下,能测出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答案D解析m1和m2只能表示某时刻被截取部分的质量,A、B项错误;设A、B被截取部分在实验前的干重为x,则m2x表示被截取部分在光照时间内净光合作用的大小,xm1表示被截取部分在光照时间内细胞呼吸的大小,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因此m2m1表示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光照时间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即实际光合作用强度,C错误;该方法在未测出细胞呼吸强度的条件下,能测出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D正确。13.如图表示用韭菜宿根进行的相关对照实验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提取色素时,要加入SiO2和CaCO3进行充分研磨B.色素在滤纸条上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C.实验结果可说明叶绿素合成需要光照D.实验结果表明韭菜中提取的色素吸收光的种类更多答案B解析SiO2使研磨充分,CaCO3能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所以提取色素时,要加入SiO2和CaCO3进行充分研磨,A正确;色素在滤纸条上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的色素,扩散速度慢,B错误;实验结果中共有的色素带的颜色是黄色和橙黄色,分别是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说明叶绿素合成需要光照,C正确;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所以实验结果表明韭菜中提取的色素吸收光的种类更多,D正确。14.如图是叶肉细胞内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关系图解,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C表示叶绿体释放氧气的量,AC可以表示总光合速率B.B、C表示线粒体吸收氧气的量,BC可以表示呼吸速率C.黑暗中,A、C的量为零D.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可以用C或D来表示答案D解析叶绿体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A、C表示叶绿体释放氧气的量,AC可以表示总光合速率,A项正确;线粒体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B、C表示线粒体吸收氧气的量,BC可以表示呼吸速率,B项正确;黑暗中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C项正确;净光合速率可以用A或E表示,D项错误。15.如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中生物膜的面积主要靠内膜向内折叠成嵴而增大B.乙图所示的结构来自甲图中的C.上的所有色素分子都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D.在上只分布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在中分布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答案B解析甲是叶绿体,叶绿体扩大生物膜面积是通过基粒中的类囊体膜完成的,A项错误;光合色素分布于基粒中的类囊体膜上,所以乙图中的生物膜来自甲图中的,B项正确;能转化光能的是叶绿素分子,类胡萝卜素分子不能转化光能,C项错误;上除了有色素分子外,还有相关的光合酶分布,D项错误。16.细胞呼吸原理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下表有关措施中,错误的是()选项应用措施目的A种子储藏晒干降低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呼吸B乳酸菌制作酸奶先通气,后密封加快乳酸菌繁殖,有利于乳酸发酵C水果保鲜低温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D栽种庄稼疏松土壤促进根有氧呼吸,利于吸收矿质离子答案B解析种子的储藏,必须降低种子的含水量,使种子处于风干状态,从而使细胞呼吸强度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A正确;乳酸菌是严格厌氧的微生物,所以乳酸菌制作酸奶的整个过程要严格密封,B错误;水果保鲜的目的既要保持水分,又要降低细胞呼吸,所以低温是最好的保存方法,但温度不能太低,C正确;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是一个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松土,可以提高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有利于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为吸收矿质离子提供更多的能量,D正确。17.(2018安徽合肥一中月考)如图中表示生物体内的代谢反应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过程利用的是化学能,可以表示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B.图中过程利用的是光能,只能表示高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图中过程释放能量,可以是动物细胞的有氧呼吸D.在真核生物中,发生图中过程和的细胞器都具有双层膜结构答案B解析硝化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A正确;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不仅有高等绿色植物,还有光合细菌等,B错误;呼吸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一定是有氧呼吸,C正确;真核生物中,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这两种细胞器都具有双层膜结构,D正确。18.下表是采用黑白瓶(不透光瓶可透光瓶)测定夏季某池塘不同深度水体中初始平均氧浓度与24小时后平均氧浓度,并比较计算后的数据。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水深(m)1234白瓶中O2浓度(g/m3)31.501黑瓶中O2浓度(g/m3)1.51.51.51.5A.水深1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24小时制造的氧气为3g/m3B.水深2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不能进行水的光解但能进行C3的还原C.水深3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产生ATP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D.水深4m处白瓶和黑瓶中的水生植物均不进行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在水深1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产生的氧气为31.54.5(g/m3),A错误;在水深2 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都能够正常进行,B错误;水深3 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等于细胞呼吸,因此产生ATP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C正确;在水深4 m处白瓶中植物光合速率为:11.50.5(g/m3),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19.(2018南京高一检测)如图为某植物在适宜的条件下,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若温度降低,则A点上移B.B点时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等于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C.若CO2浓度升高,则C点左移D.在C点时该植物每小时光合作用利用CO2总量为44mg答案C解析图示为在适宜条件下测定的CO2吸收速率,若温度降低,则呼吸速率会降低,A点上移;B点是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速率相等,即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等于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若CO2浓度升高,则光合作用强度增加,达到最大光合作用强度所需的最小的光照强度增加,即光饱和点右移;C点时净光合速率为36mgh1,细胞呼吸速率为8mgh1,所以实际光合速率用CO2消耗速率表示为44mgh1。20.叶绿体与线粒体是植物细胞内两种重要的细胞器,在光照条件下,它们各自产生的部分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下面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 ()叶绿体产生的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叶绿体产生的氧气可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线粒体产生的水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线粒体产生的ATP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A.B.C.D.答案B解析叶绿体产生的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被线粒体利用;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被叶绿体的暗反应直接利用;叶绿体产生的氧气可以被线粒体直接利用;线粒体产生的水可进入叶绿体被直接利用;光照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ATP可用于暗反应,而线粒体产生的ATP主要用于其他的需能反应。21.对酵母菌进行处理,获得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用超声波使线粒体破碎,线粒体内膜可自然反卷成小的膜泡,原来内膜的内侧面位于膜泡的外表面。下列四支试管在适宜温度下不会产生CO2的是()A.葡萄糖细胞质基质B.丙酮酸细胞质基质C.葡萄糖小膜泡D.丙酮酸线粒体基质答案C解析葡萄糖细胞质基质,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通过无氧呼吸产生C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在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CO2;葡萄糖小膜泡,无法进行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因此不会产生CO2;丙酮酸线粒体基质,在线粒体基质内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将丙酮酸转化为CO2。22.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B.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C.酶与ATP均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D.ATP含有核糖,而所有的酶均不含核糖答案B解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所以不能产生酶,但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少量的ATP,A项错误;酶是大分子物质,合成酶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ATP合成酶的催化,B项正确;ATP没有专一性,C项错误;绝大多数酶属于蛋白质,不含核糖,少数酶属于RNA,含有核糖,D项错误。23.(2019福州高一检测)如图表示研究NaHCO3溶液浓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整个装置放在光下,毛细刻度管内的红色液滴会向左移动B.将整个装置置于暗室,一段时间后检查红色液滴是否移动,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C.当NaHCO3溶液浓度不变时,在B内加入少量蠕虫(无氧呼吸),对红色液滴移动不产生明显影响D.为使对照更具有说服力,烧杯A中的蒸馏水应不含NaHCO3并放入等量的伊乐藻答案B解析将整个装置放在光下,伊乐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烧杯B内气压增大,毛细刻度管内的红色液滴会向左移动,A正确;没有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无法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B错误;当NaHCO3溶液浓度不变时,在B内加入少量蠕虫,蠕虫进行的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会引起装置中气体量的变化,对红色液滴移动不产生明显影响,C正确;探究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而无关变量要求相同且适宜,因此为使对照更具说服力,烧杯A中的蒸馏水应不含NaHCO3并放入等量的伊乐藻,D正确。24.让小白鼠吸入混有18O2的空气,该小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O的化合物是()A.CO2B.H2OC.C2H5OHD.C3H6O3答案B解析有氧呼吸过程中,O2参与第三阶段反应与H结合生成水,所以18O最先出现在水中。25.下列反应式中代表有氧呼吸的相关场所,甲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6H12O6甲CO2A.和都具有双层生物膜B.中所含的酶在乳酸菌中都能找到C.和中都能产生HD.甲一定进入线粒体答案C解析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细胞质基质,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线粒体基质,二者都没有膜结构,A错误;中所含的酶为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而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能产生H,C正确;甲不一定进入线粒体,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26.(10分)(2018江苏扬州中学期末考试)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该玻璃罩内CO2浓度一天24h内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的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有_和_两大类,分布在_上。(2)图中D点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呼吸速率。FG段CO2浓度下降较慢,是因为中午温度较高,为减少水分的散失,气孔关闭,从而使叶肉细胞中_较少,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此时,叶肉细胞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_。(3)在图中_(填字母)点时,植物体内有机物和A点相同。一天中,植株是否生长?_,原因是_。答案(1)叶绿体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囊体膜(2)等于CO2下降(3)F是一天内玻璃罩内CO2浓度下降,说明植物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有有机物的积累解析(2)据曲线可知,在AD、HI段CO2浓度在升高,说明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DH段CO2浓度在降低,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在D、H两点曲线转折,表明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FG段CO2浓度下降减缓,是因为光照较强,气孔关闭,叶肉细胞内CO2供应减少,光合作用减弱。(3)I点CO2浓度低于A点,说明一天中总体来说植物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有有机物的积累。27.(9分)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所测得的某绿色植物细胞呼吸与O2浓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B点表示_相等,此时绿色植物细胞_(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发生光合作用,_(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发生无氧呼吸,_(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发生有氧呼吸。(2)A点时,细胞呼吸的产物除了二氧化碳化,还有_。(3)在图中绘出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与O2浓度的关系曲线,并用丙表示。答案(1)氧气的吸收量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不一定一定不一定(2)乙醇(3)如图28.(10分)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与ATP、酶有密切关系。下面甲图表示细胞某些代谢过程与ATP的关系;乙图表示酶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若生物体为蓝藻,细胞消耗ADP的主要场所是_。而在玉米体内,叶肉细胞通过生理过程产生ATP的具体部位是_。(2)从太阳光能转变为骨骼肌收缩所需的能量,需要依次经过甲图中_(填数字)过程。(3)乙图中,若表示过氧化氢酶作用于一定量的H2O2(温度和pH等条件都保持最适宜)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在d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的主要原因是_。若其他条件不变,将该酶的浓度增加一倍,请在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4)过氧化氢酶之所以能够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是因为它能_。Fe3也能催化H2O2的分解,但与过氧化氢酶相比,要达到生成物量的最大值,反应时间一般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分钟。答案(1)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类囊体膜(2)(3)底物已完全被消耗尽如图虚线所示(4)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大于解析蓝藻为原核细胞,产生ATP的结构只有细胞质基质,而玉米为真核细胞,产生ATP的过程既有细胞呼吸过程,也有其特有的光合作用过程,其场所为叶绿体类囊体膜。从太阳光能转变为骨骼肌收缩所需的能量,需要依次经过光反应将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经过暗反应,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经细胞呼吸再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然后ATP水解供给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29.(12分)图甲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图乙表示的是线粒体和叶绿体之间物质的交换。试回答:(1)图甲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_。(2)若实验中每隔5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请分析影响这一结果的外界因素:_;_。(3)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_。(4)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情况?_。(5)在产生气泡的情况下,请在图乙中用箭头标出此状态时氧气的移动方向。答案(1)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2)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产生的O2减少水中CO2含量逐渐下降,光合作用产生的O2减少(3)用多组相同装置,只更换灯泡大小或只改变试管与灯之间的距离,进行对照实验(4)光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柴油销售与终端消费服务合同
- 2025年纱线新产品研发与生产合作协议
- 2025版淘宝网红店铺精细化运营合作协议
- 2025年度船舶清洁船员劳动合同范本
- 2025版建筑外架工程劳务承包及安全监理合同
- 2025带司机自驾租车合同模板(含司机操作培训)
- 2025版水电施工环境保护合同范本下载
- 健身房产品代理合同范本
- 合伙人协议提成合同范本
- 修路合同范本2025
- 护理科研选题与论文写作
- YY/T 0086-2020医用冷藏箱
- LY/T 2246-2014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和管理规范
- JJG 956-2013大气采样器
- GA/T 1707-2020防爆安全门
- 会展项目管理教材 课件
- 重医大内科诊疗操作规范内科诊疗操作规范
- 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讲座课件
- 《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读书分享 课件
- 脚手架作业安全管理培训
- 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债券业务登记托管、清算结算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