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7捐赠天堂教案设计冀教版.docx_第1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7捐赠天堂教案设计冀教版.docx_第2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7捐赠天堂教案设计冀教版.docx_第3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7捐赠天堂教案设计冀教版.docx_第4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7捐赠天堂教案设计冀教版.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 捐赠天堂教材分析捐赠天堂是一篇揭示童心可贵的文章,本文围绕“童心”记叙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童心的真、善、美。丈夫还是孩子的时侯,在唐山大地震中受赠的两张“四不像”剪纸,感到意外的惊喜,极大的满足和快乐,仿佛一下子从地震的废墟里一下子升到了天堂。故事说明,孩子们的捐赠带着友爱与深情,充满童趣与童真的特别礼物,能给受赠的孩子建造一个幸福的精神乐园和快乐的人间天堂。1课前还可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的灾害,教师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如果你就是一名经历特大地震幸免于难的孩子,你失去了美丽的家园和疼爱你的母亲,这时的你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时,在疏通字词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3细读课文,品味感悟。教学中可出示中心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哪儿感受到了一颗童心给予另一颗童心的幸福与快乐?可以结合课文相关语句谈感受,也可以通过朗读表达你的感受。自读自悟后可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见解,组长整理组员的见解后,再在班级集体交流。在朗读的时候,引导学生要用心去读,用情去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作者内心深处的真切感受,语速平稳,语调低沉,做好停顿、突出重音。4写作特点:首尾照应法。本文采用倒叙,从我为灾区整理物品时发现了一个玩具毛毛熊和几条发带写起,引出对往事的回忆,记叙了发生在丈夫身上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突出了童心的可贵。结尾点明了小朋友捐赠的毛毛熊和发带一定会给灾区的小朋友带去欢乐和安慰,一定会引出一个真实而感动的故事,照应了开头,这种写法叫首尾照应法。首尾照应是文章照应方法的一种,又叫首尾呼应。所谓照应,则是指对伏笔以及文章前边内容以至标题做必要的回应。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可是内容更为完整,结构更为紧密。捐赠天堂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六个生字。2读懂课文,抓住“一颗童心给另一颗童心捐赠了一个真正的天堂。”体会童心的可贵,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揣摩等感悟人物情感。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续编故事。(二)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会充满友爱的童心的可贵,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三)教学难点:联系文章体会句子的含义,提高学生感悟能力。(四)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为灾区捐款、捐物的图片;汶川大地震和唐山大地震的画面;韦唯演唱的爱的奉献。)。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捐赠天堂设计教师杨聚荣环节教师与学生活动过程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揭示课题第一课时课件出示师生为灾区捐款、捐物的图片。同时播放韦唯演唱的爱的奉献。师: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冰雪灾害、5.12大地震,全国上下为灾区人民踊跃捐款、捐物,帮助同胞共度难关。现在我们一起学习17课捐赠天堂。(板书题目:捐赠天堂)音乐、图片情景导入,联系生活实际,自然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朗读课文。2学生交流本课生字记忆方法、新词的理解。教师可适时补充。(捐:“扣”一“月”奖金;穆:小三泉头种禾苗;妒:一户女人家;忌:忘记一半;铭:金榜题名;财:有宝是才,财运来。)(充溢、肃穆、妒忌、给予、刻骨铭心)3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交流学习方法,互相促进。了解倒叙,理清文章脉络。为细读课文打基础。鼓励学生发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内练习巩固提高写近义词充溢 炫耀 嘲笑笨拙 期盼 毁灭丰富学生词语,并准确运用。回顾课文第二课时1师: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孩子们给灾区的小朋友捐赠什么?为什么说是捐赠了天堂呢?学生回答。学生回顾课文,锻炼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品读文本感悟真爱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师:文章什么地方给你感受最深?边读边做批注。2学生结合相关句、段汇报交流。(1)我是从第一自然段中:“是我求妈妈一定把它们送给你的。”这句话感受到文中的小朋友特别想送给灾区小朋友毛毛熊,让他们也能有玩具玩,让他们感受到快乐。(2)从“求”字可以看出,并不是说妈妈舍不得送,妈妈捐赠了“一大包四季的衣服”又怎能不舍得送小玩具呢?(3)妈妈的想法是大人的想法,而童心和童心是相通的,此时的灾区小朋友也需要玩具,他们也需要快乐。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的,更需要精神的。(4)“他分到的书很新,翻开第一页,里面竟有两张剪纸!他高兴的欢呼起来。这欢呼引来了全班同学,大家妒嫉的分享了他那份巨大的欢乐” 我觉得“竟”字流露的是一个孩子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意外的惊喜。(5)“高兴欢呼起来”说明了他们特别高兴,因为唐山大地震使得他们失去了家庭,亲人,朋友,两张剪纸带给孩子们的是巨大的快乐。(6)“你可知道,在废墟掩埋了一切的背景下,这两张剪纸带给一个可怜孩子的是什么吗?他们就共同拥有了一个快乐至极的天堂。” 教师出示四川大地震的场面,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废墟掩埋一切的”的情景。进一步感受剪纸给孩子们带来的巨大幸福感。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感受。之后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去读,在读中去体会孩子与孩子的心灵是相通的。(7)我认为“一颗童心给另一颗童心捐赠了一个真正的天堂”是说小小的毛毛熊和发带代表的是一个小朋友的友爱和深情,带给灾区小朋友的是欢乐和幸福。灾区的小朋友不光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也需要精神上的帮助。(8)为什么“我”看到剪纸时嘲笑它的粗陋。那是两张“四不像”的剪纸,是我所见到的“最糟糕”的剪纸后来又说“我多么希望自己就是这两张剪纸的赠送者,多么希望童年时的一次赠送被人刻骨铭心地牢记着,越来越成为一笔钱金不换的财富”教师要恰当的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体现“我”对“剪纸”态度的变化的句子。(教师要引导孩子带着感情去读,在读中悟情。)(9)我觉得这里表现了作者被她丈夫的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我是从“贴”这个字看出来的。充满友爱的童心真的是一笔千金不换的财富啊。(10)说明童心的可贵与美好,深深感动了作者,作者也希望自己给别的小朋友带过快乐和幸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尊重学生个性,肯定学生的发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可以通过感情朗读表达,使学生与当事人达到情感共鸣,学生融入了课文,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揣摩,逐渐加深对幸福快乐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童心的可贵。让学生明白:捐赠天堂是指小朋友捐赠的童真与快乐,这才是真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