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等《诗五首》教学设计_第1页
渡荆门送别等《诗五首》教学设计_第2页
渡荆门送别等《诗五首》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 诗词五首一、目标与要求 1了解诗歌与词这两种文学体裁。 2理解每首诗词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对偶的特点。 4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词。 二、教与导设计 学法指导 对于诗词的学习首先要多读多背,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熟背熟之后,对诗的内容及诗人的思想感情就能有所体会。有条件的话最好能找到这五首诗词的朗读磁带多听听,边听边感悟。 在学习这几首诗词的时候,除了要认真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之外,还要注意诗词的节奏、押韵以及运用对偶等特点。 O重点与难点 1渡荆门送别。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诗人青年时期出蜀赠给送别的友人的诗。诗中描写了山水风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留恋。 诗中押韵的字主要有:游、流、楼、舟。 2秋词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主要写秋的景色。作者从自己独特的视野赞美秋天,写到了“晴空”。 “鹤”、“云”等事物,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热爱。 诗中押韵的的字主要是:寥、朝、霄。 3赤壁。 这是一首怀古诗,也是七言绝句。作者追忆赤壁之战的历史事件,指出若不是东风助火势,使得周瑜取胜的话,那么历史又会是另一番景象了。由此抒发了历史兴亡之感。 这首诗押韵的字有:销、朝、乔。 4过零丁洋。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其最后一联,广为流传。该诗先写自己的家国之恨和艰难困厄的遭际,最后表达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诗中押韵的字是:经、星、萍、丁、青。 5浣溪沙。 这是一首词,“洗溪沙”是词牌名。词前有小序,点明了写词的地点与有关景物。词中表现了作者愉快的心情和由眼前之景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词也用韵,本词所押韵的字有:溪、泥、啼。 西、鸡。 O问题与方法 1律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朕,这四联分别是什么? 律诗的一、二两句为第一联,称首联,或称头联;三、四两句为第二联,称颔联;五、六两句为第三联,称颈联;七、八两句为第四联,称尾联,也叫末联。其中颔联和颈联一定要用对偶。 2什么是对偶句? 渡荆门送别有这样两句:“山陋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其中对应的位置的字,如“山”和“江”,“随”和“入”,“尽”和“流”,词性都一样,意思相对,两句的结构一致,前一句最后一个字“尽”是厌声字,后一句最一个字“流”是平声字,符合这样特点的两个句子,就称为对偶句。本诗第三联也是对偶句。 3如何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两句诗主要是写诗人喜爱秋高气爽的景色,当看到晴空中一只鹤直冲云霄而上,便诗情大发,仿佛这诗情是被仙鹤牵引到云霄之上。 4浣溪沙写出了人生的什么哲理? 这首词主要表现了这样的人生哲理: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感叹时光的流逝,自伤情怀。 不管是在年轻还是在年老时,都要抓住眼前的时光多做一些于人生有意义的事情。 5什么是词? 词又称长短句,由诗发展而来,讲究格律和押韵。词有词牌名,词按内容长短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中调和长调分上阔和下阎(也叫上片和下片)。 三、学与练设计 识记与理解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折戟()沉沙(2)自古逢秋悲寂寥()(3)渡远荆()门外(4)蕲()水 2解释加点的字。 (l)仍怜()故乡水(2)自将()磨铣认前朝(3)晴空一鹤排()云上(4)潇潇()暮雨子规啼 3默写。 (1)山随平野尽,。月下飞天镜,。 (2)自古逢秋悲寂寥,。 ()东风不与周郎便,。 (4)?门前流水尚能西! O巩固与掌握 阅读过零丁洋,回答问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解释下列词语。 ()四周星:_(2)汗青:_. (3)干戈:_(4)寥落: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道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气节? O拓展与迁移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赠卫八处士杜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见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篇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1解释加点的字。 1) 鬓发各已苍:2)惊呼热中肠:(3)感子故意长:(4)今夕复何夕:(5)一举累十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