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总复习声、光、热部分.ppt_第1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声、光、热部分.ppt_第2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声、光、热部分.ppt_第3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声、光、热部分.ppt_第4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声、光、热部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总复习,声、光、热部分,一、明确中考物理命题的特点及趋势 1、题型结构 2008年、 2009年和2010年的物理试题部分的题型仍然是单项选择、填空、作图、简答、实验探究、计算题六个题型各大题的小题和分值相对稳定。见附表。,2、试题难度 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的物理试题,选择题中,基本是1-4题是容易题,5-6题是中等难度题,7-8题是较难题;填空,基本是9-12题是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占12分左右,13、14题较难;简答题主要以联系生活为主;实验题多与力学和电学有关;计算题通常是第一题容易,第二题较难,第三题为压轴题,一般是一电一力一综合。,3、考查重点 试题的内容涵盖声、光、 热、电、力、磁知识。对学生进行了较全面的考查,其中2008年、2009年、2010年力学部分占分分别为25分、29.5分和53.5分;电磁学部分占分分别为28分、36.5和31分;热学部分占分分别是3分、14分和1.5分;光学部分占分分别是5分、7分和2分;声学部分占分分别是3分、3分和2分。,4、关注社会、联系实际 试题与生产、生活及环境密切联系。试题涉及安全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5,设置图表,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 2009年的物理试题有4幅图表。2010年的物理试题有4幅图表。这些图表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 6,注重考查实验能力,增强试题的探究性 考查的形式多种多样,既考查基本的实验操作,也考查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既考查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也考查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既考查对实验方案的设计,也考查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试题具有较强的探究性。,二、 声、光、热在2008、2009、2010年中考试题中所占分值,分值,三、初中物理声部分中考考查热点和特点,在中考中考查时,与声有关的问题常涉及生产、生活的实际应用问题,或者与声音的探究性实验有关。题型多为填空题和选择题,综合性问题出现较少,分值很小。声现象的考查热点有: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速问题,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噪声的危害与控制问题,声的利用,特别是超声波的应用问题。 如:1、口技表演,从声音的特性来看,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声音的 。人们可以使用手机进行通话,是依靠 来传递信息的。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带耳机听MP3,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 。( 2010年试题),2、有一种电子牙刷,能发出超声波,超声波能直达普通牙刷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2009年试题) 3、一场巨大的地震灾难于5月12日不幸的降临四川,被困在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方法之一是敲击金属管道,这种做法是利用金属管道能 A、通风 B、导电 C、传热 D、传声,四、初中物理光学部分中考考查热点和特点,光学知识是中考考查的重点,经常考查的内容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眼睛与视力的矫正问题等。题型多以选择题和作图题出现。用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是中考的热点,有关光的反射、折射、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的作图是中考的重点。,如: 1、如图所示,AB是由点光源S发出的一个入射光线,CD是由S发出的另一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点的位置。 ( 2010年试题),A,B,C,D,例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树在水中成像,手在墙上 形成手影,放大镜把 字放大,筷子好像在 水面折断了,A,B,C,D,例3: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从半圆形玻璃射向空气,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分别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大概位置),例4: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到玻璃三棱镜的AB面,请现出从AC面出射的光线,A,B,C,例5:下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五、初中物理热学部分中考考查热点和特点,1、与物态变化相关的问题 与物态变化相关的问题在中考中考查的主要内容有;物态变化的类型及其吸放热情况;晶体和非晶体熔化与凝固的现象及规律;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液体沸腾现象。考查的分值及难度不大,并且大都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联系。,2、分子动理论、内能、热量有关的问题 这部分内容涉及分子动理论、热量、内能、比热容、热值等重要的热学概念。关于内能的考查,一般是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或者通过生活实例归纳热传递和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个途径;有关比热容的,一般考查其与自然现象、生活现象及社会热点等的联系;热量的计算有时作为基本计算题考查,有时与功、功率和电学计算综合在一起考查,复习时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相互融合。,如:1、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大,内能一定升高。B,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一定加剧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时,就没有斥力。D,零摄氏度的冰没有内能。,2、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强烈地震,抗震抢险中许多场面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灾区一青年为防止液化石油气罐在烈日下发生爆炸,将液化气罐的一部分埋入土中,并在周围倒插了几个装满水的啤酒瓶。 (1)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装入罐时,采取 方法使气体液化。 (2)瓶是的水缓慢流入土中,在逐渐蒸发的过程要 热量,可以降低液化石油气罐的温度,保证安全使用。,3、关于电冰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冰箱内温度比较低,这是液体蒸发吸热造成的。 B、电冰箱散热器摸起来烫手,这主要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