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 (设计设计) ) 海芋的化学成分研究海芋的化学成分研究 专专 业业药学药学 海芋的化学成分研究海芋的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摘要】目的:目的:研究海芋根茎氯仿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方法:采用硅胶柱色 谱法、凝胶柱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 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结果:研究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 1、单体化 合物 2、单体化合物 3 和单体化合物 4 共四个化合物,其中 3 个分别鉴定为丁 香脂素(1) 、对羟基苯甲醛(2) 、 去氢催吐萝芙木醇(3)。结论:结论:研究共分 离得到四个化合物。 【关键词关键词】海芋;酚类;黄酮类;结构鉴定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Chloroform extract of Alocasia macrorrhiza(L.)Schott. Methods: The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by column chromatogram on silica gel, Sephadex LH-20 and HPLC. Spectroscopic evidences and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employed for the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Four compounds (compounds 1, compounds 2, compounds 3, compounds 4 ) were isolated, and three of them were identified as Syringaresinol , p-Hydroxybenzaldehyde , (6S,7E)-6-hydroxy-4,7-megastigmadien- 3,9-dione. Keywords Alocasia macrorrhiza(L.)Schott Phenol Flavonoid identification 目目 录录 1 1前言前言.4 1.11.1海芋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海芋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4 4 1.1.1甾醇类 .4 1.1.2脑苷类 .4 1.1.3氰苷类 .4 1.1.4凝集素类 .5 1.1.5营养物质 .5 1.21.2海芋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海芋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5 5 1.2.1抗肿瘤作用 .5 1.2.2抗真菌和抗病毒作用 .6 1.2.3解热消炎镇痛作用 .6 1.2.4抗氧化作用 .6 1.2.5其他作用 .7 1.31.3海芋的临床用途海芋的临床用途 7 7 1.41.4展望展望 7 7 2 2材料与试剂材料与试剂.8 2.12.1实验材料实验材料 8 8 2.22.2实验仪器实验仪器 8 8 2.32.3实验试剂实验试剂 8 8 3 3实验过程实验过程10 3.13.1实验方法实验方法 1010 3.1.1制备海芋氯仿部分(AMC) .10 3.1.2粗分离 AMC 部分 10 3.1.3分离 AMC-9 部分 10 3.1.4分离 AMC-9-10 部分 .12 3.1.5分离 AMC-9-4 部分 12 3.1.6分离 AMC-9-4-3 部分 13 3.1.7分离 AMC-9-6 部分 13 3.1.8分离 AMC-9-6-3 部分 14 3.1.9分离 AMC-9-7 部分 15 3.23.2实验结果实验结果 1515 3.33.3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1616 3.3.1化合物 1 的结构鉴定 16 3.3.2化合物 2 的结构鉴定 17 3.3.3化合物 3 的结构鉴定 18 4 4结论结论20 5 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21 致致 谢谢.23 附录附录 A A 单体化合物单体化合物 1 1 的的 1 1H-NMR H-NMR 谱和谱和 1313C-HMR C-HMR 谱谱 24 附录附录 B B 单体化合物单体化合物 2 2 的的 1 1H-NMR H-NMR 谱和谱和 1313C-HMR C-HMR 谱谱 25 附录附录 C C 单体化合物单体化合物 3 3 的的 1 1H-NMR H-NMR 谱和谱和 1313C-HMR C-HMR 谱谱 26 1 1 前言前言 海芋是海芋属(Alocasia)植物海芋的干燥根茎,海芋属是天南星科 (Araceae)芋亚科(Colocasioideae)芋族(Colocasieae)的一属,1839年从芋 属(Colocasia)中分离单独建属。海芋属的植物在世界上约有70种,主要分布 在亚热带的亚洲。我国境内拥有其中的四种,分别是: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L.)Schott、尖尾芋Alocasia cucullata(Lour.)Schott 、箭叶海 芋(Alocasia longiloba Miq.)、南海芋(Alocasia hainanica N. E. Brown),生 长于长江以南的热带地区。其中南海芋仅限于在海南岛产出,其他均为热带亚 洲广泛布种。由于本属的北界和上限的控制,海芋可以分布到华中,而海拔最 多可上升到1 700米1。 海芋作为一种有毒的民间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祛腐生肌之 功效,主要用于高热、流感、风湿关节炎、萎缩性鼻炎、瘰疬、疗疮肿毒、虫 蛇咬伤等。我国对海芋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做了相关的研究工作, 对现查询到的文献做如下整理。 1.11.1海芋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海芋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目前暂没有系统地对海芋化学成分的分离和提取,大多为有目的地提取有 关成分,并对其相应的药理活性进行研究。 1.1.11.1.1 甾醇类甾醇类 Dinda等2首次在海芋属中发现固醇类物质,从印度海芋根茎的甲醇提取液 中分离得到五种已知的类固醇,分别为麦角固醇、油菜甾醇、豆固醇、-谷甾 醇和-谷甾醇。 1.1.21.1.2 脑苷类脑苷类 Tien等3在海芋属根茎的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了一种全新的神经酰胺 alomacrorrhiza A。 1.1.31.1.3 氰苷类氰苷类 海芋全株含有氰苷,已分离得到海韭菜苷(triglochinin)和异海韭菜苷 (isotriglochinin)。但氰苷是否是引起海芋毒性的物质,或者是否还存在其他 的有毒物质以及各成分与毒性作用的关系,目前尚不完全清楚4。 1.1.41.1.4 凝集素类凝集素类 Hammer等5最早从该科海芋属中提取的到凝集素为海芋素(alocasin),是 一种相对分子量为11的小分子蛋白。Kaur等6在尖尾芋中提取出了一种具有较 好抗癌活性的外源凝集素N-acetyl-D-lactosamine,该凝集素结构较为特殊。周丽 君等7又在尖尾芋中分离得到另外一种凝集素AEL。Dhuna等8从印度海芋中分 离得到另一种具有一定抗癌活性的凝集素AIL,进一步丰富了这一类化合物。 1.1.51.1.5 营养物质营养物质 Aberoumand等9在印度海芋的根茎中发现了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如 蛋白质、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及相当的矿物质含量(如钾离子、钠离子、钙 离子、铁离子和锌离子等)。王东等10从海芋的根茎中分得以分子量为22000的 蛋白质AMTI具有胰蛋白酶的抑制活性。 1.21.2海芋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海芋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海芋用以药用已有多种记载,其根茎用药对腹痛、霍乱、疝气等具有良好 的效果,尚可用于治疗肺结核、风湿性关节炎、气管炎等,调油外用可治疗神 经性皮炎等。在治疗癌症方面也有一定的疗效。 1.2.11.2.1 抗肿瘤作用抗肿瘤作用 可燕等11用小鼠移植瘤和裸小鼠异体移植人肿瘤模型研究海芋的抗肿瘤作 用,研究的结果表明海芋的水煎剂对小鼠S180的抑制率为29.38%,对裸小鼠人 胃腺癌移植瘤的抑制率为46.30%51.72%,对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期无明显延长 作用。 Kaur等6的研究发现从尖尾芋中分离得到的凝集素N-acetyl-D-lactosamine在 100gmL-1的浓度下对人宫颈癌细胞有50%的抑制率。其通过特异性结合肿 瘤细胞表面的碳水化合物,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表达,达到抑制荷瘤小鼠肿瘤 的生长的目的。 Dhuna等8研究从印度海芋中分得的AIL,发现该外源凝集素在10gmL-1 的浓度下对前列腺癌细胞、结肠癌细胞的生长有50%抑制率,在50gmL-1的 浓度下对口腔癌细胞生长也有50%的抑制率。 周丽君等7研究表明利用被FITC标记的海芋和尖尾芋凝集素AOL及AEL, 可以识别对正常胃肠和癌变胃肠粘膜细胞表面的糖复合物,用以诊断肿瘤疾患 的阳性率达到60%70%。 赵俊等12研究发现海芋的醋酸乙酯和丙酮提取物作为抗肿瘤药物有较好的 前景。 1.2.21.2.2 抗真菌和抗病毒作用抗真菌和抗病毒作用 王雅东等13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得,海芋的甲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 生长的抑制率为41.14%51.45%,其中海芋叶甲醇提取物氯仿萃取组分的活性 最高。 从海芋中分得的凝集素AOL可以抑制真菌Botrytis cinerea的生长,并且其在 100molL-1的浓度下对HIV-1病毒逆转录酶也有70%的抑制活性14。 1.2.31.2.3 解热消炎镇痛作用解热消炎镇痛作用 卢先明等15采用热板刺激致痛发和化学刺激致痛法研究海芋的镇痛作用, 采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的抑制作用和小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的抑制作用研 究海芋的消炎作用,发现海芋的镇痛、消炎作用均较为显著。 张俊荣等16用水提醇沉法对海芋分部提取,结果表明海芋对大鼠酵母性发 热的有效抑制部分为醇溶部分,由于大鼠酵母性发热的体温上升与下丘脑PEG2 含量上升呈中度正相关,最后得出海芋的解热机理与抑制下丘脑中PEG2升高有 关,其有效成分可能为生物碱、皂苷类物质。 海芋对于慢性萎缩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17等其他炎症也有一定的效果。 李智勇18利用鲜海芋外敷的方法,对39例阑尾脓肿病患进行治疗,其中有 30例症状、体征消失,7例有所好转,2例无效。结果表明其对肠痈(阑尾脓肿 型)效果良好。 1.2.41.2.4 抗氧化作用抗氧化作用 Mulia等19发现印度海芋叶子50%含水乙醇提取物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朱 启红等20发现在低Zn2+浓度下海芋叶片中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 化氢酶的活性有一定增加,说明海芋适用于净化低浓度Zn2+的废水。 1.2.51.2.5 其他作用其他作用 海芋也适用于治疗钩端螺旋体病、毒蛇咬伤和毒蜂蜇伤等4。海芋根茎的 乙醇提取物有显著的保肝作用21。Ito等22发现海芋对人类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 胞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皮肤的修护。 1.31.3海芋的临床用途海芋的临床用途 据本草纲目记载,海芋主治疟瘴肿毒风癞,伏硵砂。民间常用于清热 解毒、消肿解痛。用药部位为其根茎,内服可治疗流行性感冒、风热、头痛、 痔疮便血、肺结核等,外敷适用于风湿骨痛、痈疽肿毒大创。现也用于慢性支 气管炎、慢性萎缩性鼻炎、阑尾炎脓肿、钩端螺旋体病和毒蛇咬伤等疾病的治 疗。 对于海芋属植物的毒性,最常见的为对皮肤和粘膜的刺激作用,作用迅速 而猛烈,在接触或误食后会引起接触部位的红肿疼痛,继而产生如舌体喉头肿 大、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中毒也可致死亡。但将其经过晒干、煮沸等去毒 处理后仍可正常应用。 1.41.4展望展望 海芋作为中国传统中药,除开其毒性以外不良反应较少。经过中药的处理 方式基本可以除去其毒性对于人体的伤害作用。但由于致毒性反应的物质尚不 明确,这就为后期海芋具体的化学组成研究有了迫切的需要。根据现下对于海 芋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分析,今后对海芋的研究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海芋的抗肿瘤作用效果突出,具体发挥作用的是其中哪一种或是多种物质的 共同作用;2.海芋的毒性作用确切是来自于哪一种或是几种物质的共同作用, 如何剔除或加以应用; 3.理清海芋有效成分在人体内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和转 化代谢过程;4.建立目的单体简单有效的分离提纯方法;5.建立合理的制备工艺 流程等。 2 2 材料与试剂材料与试剂 2.12.1实验材料实验材料 本次试验中采用的新鲜海芋采自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学城,经鉴定为天南 星科海芋属植物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L.)Schott。取新鲜海芋块茎(约 250kg)除去污泥和枯叶后,切片、晾干后备用。 2.22.2实验仪器实验仪器 表格1 实验用仪器列表 实验仪器 型号 生产厂家 旋蒸仪OSB-2100上海爱朗仪器有限公司 真空泵 SHB- 郑州恒岩仪器有限公司 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SZ-93A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万分之一分析天平TP-114丹佛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恒温水浴槽HH-S4海东玺制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扫描仪MRS-2400U2上海中晶科技有限公司 超声仪KQ-3200M东莞市科桥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 陶瓷加热板PC-400DCORNING 密度计M-1型沈阳市玻璃计器厂 调温电热套DZTW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有限公司 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996型Waters Refractive Index Detector133型GILSON 5C18-MS-10ID250mm COSMOSIL Solvent Delivery System HPXLRAININ 2.32.3实验试剂实验试剂 表格 2 实验用试剂列表 试剂名称 纯度 生产厂家 甲醇色谱纯BCR International Trading Ltd.Co 甲醇分析纯天津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三氯甲烷分析纯天津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乙酸乙酯分析纯天津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环已烷分析纯天津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无水硫酸钠分析纯天津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葡萄糖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羧甲基纤维素钠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薄层层析硅胶分析纯安徽良臣硅源材料有限公司 柱层析层析硅胶分析纯安徽良臣硅源材料有限公司 3 3 实验过程实验过程 3.13.1实验方法实验方法 3.1.13.1.1 制备海芋氯仿部分(制备海芋氯仿部分(AMCAMC) 取晾干的药材24.5kg,用70%的甲醇加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 得浸膏。浸膏用适量水混悬,用氯仿萃取,得氯仿层部分,蒸干称重得 265.86g,将该部分命名为AMC。 Alocasia Macrorrhiza (Dry stems, 24.5Kg) 70% 甲醇提取 1. 浓缩回收甲醇 2. 分别用氯仿、乙酸乙酯、甲醇和水萃取 Chloroform Fraction ethyl acetate Fraction n-butyl alcohol Fraction H2O Fraction AMC AME AMn AMW (265.86g) (44.79g) (491.83g) 未蒸干 图1 新鲜海芋粗分离流程图 3.1.23.1.2 粗分离粗分离AMCAMC部分部分 取AMC部分(250.0g)上硅胶柱(silica gel , 10x101cm , 300-400mesh: 3.0kg),依次用氯仿-甲醇系统梯度洗脱,将AMC粗分为AMC-1到AMC-32共32 个部分。 具体如图2。 3.1.33.1.3 分离分离AMC-9AMC-9部分部分 取在氯仿:甲醇=50:1处分得的AMC-9部分做进一步分离,蒸干称重为 4.26g,上硅胶柱(silica gel,25x490mm, ,300-400mesh:100g),用环己烷-丙酮系 统梯度洗脱,分离得到AMC-9-1到AMC-9-12共12个部分,具体见图3。 分离结果用氯仿:丙酮=8:1薄层分析,硫酸显色。 AMC(250g) Absorbent: Silica gel ( 3Kg , 200300 mesh) Column: 10101cm Solvent : Chloroform : MeOH 800mL/fraction 1-8 9-11 12-16 17-25 26-51 52-68 69-72 73-77 AMC-1 AMC-2 AMC-3 AMC-4 AMC-5 AMC-6 AMC-7 AMC-8 9.19g 0.98g 0.68g 6.82g 20.40g 3.48g 4.33g 2.33g 151-161 144-150 139-143 127-138 114-126 94-113 85-93 78-84 AMC-16 AMC-15 AMC-14 AMC-13 AMC-12 AMC-11 AMC-10 AMC-9 3.19g 8.14g 1.10g 8.37g 7.95g 3.14g 11.70g 4.26g 162-171 172-175 176-178 179-186 187-194 195-201 202-219 220-230 AMC-17 AMC-18 AMC-19 AMC-20 AMC-21 AMC-22 AMC-23 AMC-24 2.12g 3.05g 5.49g 9.12g 7.22g 7.40g 10.33g 5.81g 330-338 311-329 290-310 281-289 276-280 265-275 242-264 231-241 AMC-32 AMC-31 AMC-30 AMC-29 AMC-28 AMC-27 AMC-26 AMC-25 1.66g 12.63g 7.45g 4.14g 6.97g 3.95g 10.65g 7.81g 图2 海芋的氯仿部分(AMC)分离 AMC-9(4.26g) Absorbent: Silica gel (100g, 200300 mesh) Column: 25490mm Solvent : Cyclohexane : Acetone 100mL/fraction 1-15 16-28 29-32 33-67 68-74 75-79 100:1 50:1 50:1 30:1, 20:1 10:1 10:1 AMC-9-1 AMC-9-2 AMC-9-3 AMC-9-4 ANC-9-5 AMC-9-6 98.4mg 291.5mg 611.2mg 455.7mg 533.7mg 292.1mg 137-145 125-136 111-124 104-110 87-103 80-86 1:1(氯:甲) 1:1, 0:1 2:1 3:1 5:1 7:1 AMC-9-12 AMC-9-11 AMC-9-10 AMC-9-9 AMC-9-8 AMC-9-7 142.8mg 286.3mg 387.5mg 125.6mg 536.1mg 352.7mg 图3 AMC-9分离流程图 3.1.43.1.4 分离分离AMC-9-10AMC-9-10部分部分 根据AMC-9硅胶柱分离结果薄层分析可得,AMC-9-10组分较为单一,以氯 仿:甲醇=2:1的系统上凝胶柱(Sephadex LH-20, 15780mm)。最后得到 AMC-9-10-1到AMC-9-10-3共三个部分。 AMC-9-10(245.2mg) Absorbent: Sephadex LH-20 Column: 15780mm Solvent : Chloroform : MeOH=2:1 3mL/fraction 1-22 23-28 29-60 AMC-9-10-1 AMC-9-10-2 AMC-9-10-3 25.7mg 144.9mg 59.2mg 重结晶 单体化合物1 图4 AMC-9-10分离流程图 分离结果同样用氯仿:丙酮=8:1薄层分析,硫酸显色。其中AMC-9-10-2部 分(144.9mg)放置重结晶,得单一物质,命名为单体化合物1。 3.1.53.1.5 分离分离AMC-9-4AMC-9-4部分部分 经AMC-9硅胶柱分离结果薄层分析,发现AMC-9-4部分与AMC-9-5部分相 似,故将二者合并,合并后仍命名为AMC-9-4。AMC-9-4蒸干称重共有 918.3mg,上硅胶柱(silica gel , 20x380mm , 300-400mesh: 60g),用氯仿-丙酮 系统梯度洗脱,分离得到AMC-9-4-1到AMC-9-4-6共6个部分。 AMC-9-4(918.3mg) Absorbent: Silica gel (60g, 200300 mesh) Column: 20380mm Solvent : Chloroform : Acetone 100mL/fraction 1-14 15-17 18-19 20-23 24-37 1L 1:0 80:1 80:1 80:1 80:1, 50:1 2:1 AMC-9-4-1 AMC-9-4-2 AMC-9-4-3 AMC-9-4-4 AMC-9-4-5 AMC-9-4-6 58.2mg 48.8mg 47.1mg 96.0mg 189.6mg 476.7mg 图5 AMC-9-4分离流程图 分离结果用氯仿:丙酮=8:1跑薄层色谱板,硫酸显色。 3.1.63.1.6 分离分离AMC-9-4-3AMC-9-4-3部分部分 根据AMC-9-4硅胶柱分离结果薄层分析,宜对AMC-9-4-3部分进一步分离。 故以氯仿:甲醇=2:1系统上凝胶柱(Sephadex LH-20,1.5x78cm)。分得AMC-9- 4-3-1到AMC-9-4-3-4共四个部分。 AMC-9-4-3(47.1mg) Absorbent: Sephadex LH-20 Column: 1.5cm 78cm Solvent : Chloroform: MeOH =2:1 5mL/fraction 1-8 9-11 12-18 19-30 AMC-9-4-3-1 AMC-9-4-3-2 AMC-9-4-3-3 AMC-9-4-3-4 13.2mg 8.9mg 5.8mg 16.2mg 图6 AMC-9-4-3分离流程图 分离结果用环己烷:丙酮=3:1薄层分析,硫酸显色。其中AMC-9-4-3-4部分 (16.2mg)较为单一,经分析为新的单体化合物,命名为单体化合物2。 3.1.73.1.7 分离分离AMC-9-6AMC-9-6部分部分 取AMC-9-6部分(292.1mg)以环己烷-丙酮系统上硅胶柱(silica gel, 15x350mm, 300-400mesh: 100g)梯度洗脱,分得AMC-9-6-1到AMC-9-6-8共八个 部分。 AMC-9-6(292.1mg) Absorbent: Silica gel (100g, 200300 mesh) Column: 15 350mm Solvent : Cyclohexane : Acetone 50mL/fraction 1-21 22-25 26-32 33-57 58-62 63-85 100:1,80:1 50:1 50:1 50:1, 40:1 40:1 40:1 AMC-9-6-1 AMC-9-6-2 AMC-9-6-3 AMC-9-6-4 AMC-9-6-5 AMC-9-6-6 30.8mg 18.7mg 28.3mg 38.4mg 13.4mg 46.6mg 0.5L 86-108 2:1 20:1,10:1 AMC-9-6-8 AMC-9-6-7 93.0mg 60.7mg 图7 AMC-9-6分离流程图 分离结果用氯仿:丙酮=5:1薄层分析,硫酸显色。 3.1.83.1.8 分离分离AMC-9-6-3AMC-9-6-3部分部分 分析AMC-9-6部分硅胶柱分离结果,发现AMC-9-6-3部分(28.3mg)成点 性好,适合进一步分离。AMC-9-6-3用适量甲醇完全溶解,过滤,准备液相分 析制备。通过调节流动相中甲醇-水的比例及流速,摸索出如下适合色谱条件进 行液相制备: 色谱柱:5C18-MS-(10ID250mm) 检测器:紫外-可见光检测器(210nm) 进样体积:150L 流速:3.0mL/min 流动相:甲醇-水溶液(0.944) 柱温:27.0(室温) AMC-9-6(28.3mg) Stationary phase: 5C18-MS-(10ID250mm) Mobile phase: MeOH : H2O(=0.944) Flow rate: 4mL/min Column temperature: 27.0 12.9min 18.0min AMC-9-6-1 AMC-9-6-2 12.1mg 6.9mg 单体化合物3 单体化合物4 图8 AMC-9-6高效液相制备流程图 图9 AMC-9-6高效液相分析图 据分离结果经薄层分析可得,于峰1(12.9min)得单体化合物3,于峰 2(18.0min)得单体化合物4。 3.1.93.1.9 分离分离AMC-9-7AMC-9-7部分部分 AMC-9的合并板结果显示,AMC-9-7与AMC-9-8、AMC-9-9三个部分相似, 故合并这三个部分,仍命名为AMC-9-7,蒸干称重为983.9mg。AMC-9-7溶解、 拌样后上ODS柱(60g, 20x300mm, 6mL/min),依次用不同浓度的甲醇-水溶液 梯度洗脱。 AMC-9-7(983.9mg) Absorbent: ODS(60g) Column: 20300mm Solvent : MeOH-H2O, 100mL/fraction Flow: 6mL/min 1-2 3-4 5 6-7 8-12 13-17 18-23 10% 10% 10% 10% 10% 10% 10% AMC-9-7-1 AMC-9-7-2 AMC-9-7-3 AMC-9-7-4 AMC-9-7-5 AMC-9-7-6 AMC-9-7-7 28.1mg 30.0mg 26.5mg 24.1mg 17.5mg 10.1mg 12.1mg 62-64 52-61 44-51 36-43 32-35 24-31 50% 50% 50% 30% 30% 30% AMC-9-7-13 AMC-9-7-12 AMC-9-7-11 AMC-9-7-10 AMC-9-7-9 AMC-9-7-8 73.5mg 20.2mg 39.7mg 18.6mg 14.4mg 16.9mg 65-72 73-79 80-84 85-94 95-102 102-122 70% 80% 90% 90% MeOH MeOH AMC-9-7-14 AMC-9-7-15 AMC-9-7-16 AMC-9-7-17 AMC-9-7-18 AMC-9-7-19 50.2mg 114.4mg 97.2mg 54.3 mg 190.0mg 52.9mg 图10 AMC-9-7分离流程图 分离结果用氯仿:丙酮=5:1薄层分析,硫酸显色。 3.23.2实验结果实验结果 AMC-9-10部分经凝胶洗脱,分离成三个部分,其中AMC-9-10-2重结晶得单 体化合物1。 AMC-9-4部分过硅胶柱分为六个部分,其中的AMC-9-4-3经凝胶滤过分离后, 第四个部分即AMC-9-4-3-4经分析为单一化合物,得单体化合物2。 AMC-9-6部分过硅胶柱,分为八个部分,其中AMC-9-6-3经分析可采用高效 液相制备。于峰1(12.9min)得单体化合物3(AMC-9-6-3-1),于峰 2(18.0min)处得单体化合物4(AMC-9-6-3-2)。 3.33.3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3.3.13.3.1 化合物化合物1 1的结构鉴定的结构鉴定 O O H H H3CO HO H3CO OCH3 OH OCH3 3 53 7 7 O O H H H3CO HO H3CO OCH3 OH OCH3 3 53 7 7 图11 单体化合物1的结构式 白色针状晶体,根据1H-NMR(400MHz,CDCl3)的4.27(1H,dd),3.91(1H,d)判断 化合物1可能为双四氢呋喃木脂素,即有可能是中心对称结构。6.57(4H,s)应该 是苯环上未取代碳上的氢原子信号。5.57(2H,s)位于4.0-10.0之间且大于5.0, 判断可能为苯环上的羟基信号。3.88(12H,s)位于3.0-4.5之间,是多氢单峰,可 能是四个甲氧基,且每个苯环上应有两个该基团呈轴对称。3.09(2H,m)多重峰 说明相邻碳上有较多氢原子,鉴于前面的推断,该信号峰很可能是H-8,8产生 的。 根据13C-HMR(125Hz,CDCl3)的谱图分析,芳香碳的信号峰应出现在130左 右,故147.3应该是连有-OCH3的碳原子信号,相应的134.4应该是连接-OH的 碳信号,而132.1应该是C-1,1位的碳信号。由于相邻碳的取代基屏蔽作用影响, C-2,2,6,6的化学位移迁至102.8是可能的。由于C-7与氧原子直接相连,信号峰 会向低场移动,86.2应为该碳原子的信号,故71.9应为同样连有氧原子的C-9 的信号归峰。-OCH3的化学位移相对于C-7而言会相对高场,应为56.5的信号归 峰。 综上所述,以上数据与文献23,24报道的数据基本一致参考,鉴定单体化合 物1为丁香脂素,结构如图11所示。具体数据对照见表3、表4。 表3 单体化合物1的13C-NMR谱实测值与文献值对照 No.ReferenceA-1 C-3,3,5,5147.1147.3 C-4,4134.3134.4 C-1,1132.1132.1 C-2,2,6,6102.6102.8 C-7,786.186.2 C-9,971.871.9 3,3,5,5-OCH356.456.5 C-8,854.354.4 表4 单体化合物1的1H-NMR谱实测值与文献值对照 No.ReferenceA-1 H-2,2,6,66.57(4H,s)6.57(4H,s) 4,4-OH5.53(2H,s)5.57(2H,s) H-7,74.72(2H,d,J=4.0Hz)4.72(2H,d,J=3.8Hz) H-9a,9a4.29(2H,dd)4.27(2H,dd) H-9b,9b3.90(2H,dd)3.91(2H,d) 3,3,5,5-OCH33.89(12H,s)3.88(12H,s) H-8,83.07-3.09(2H,m)3.09(2H,m) 3.3.23.3.2 化合物化合物2 2的结构鉴定的结构鉴定 HO CHO 1 4 HO CHO 1 4 图12 单体化合物2的结构式 无色针状晶体,根据1H-NMR(400 MHz, DMSO)的9.69(1H,s)可推断结构中 含有醛基,7.72(2H,d,J=8.4Hz)和6.88(2H,d,J=8.4Hz)推断应为苯环上未取代的 四个碳原子所连氢原子信号。4.0-4.5处有较宽较高的峰型,推断应是羟基。 根据13C-HMR(101Hz,DMSO)的谱图分析,碳谱共有5个碳信号,推测苯环 可能为1,4取代的轴对称结构,进而推断羟基与C-4相连,即133.4是C-4的信号 峰。192.6应为醛基碳原子信号,而C-1因直接与醛基相连,导致信号峰向低场 位移,故C-1的化学位移应为164.5。从而可得129.0是C-2,6的信号峰,116.8是 C-3,5的信号峰。 综上所述,以上数据与文献25报道的数据基本一致参考,鉴定单体化合物2 为对羟基苯甲醛,结构如图12所示。具体数据对照见表5、表6。 表5 单体化合物2的13C-NMR谱实测值与文献值对照 No.ReferenceA-2 1-CHO191.6192.6 C-4164.1164.5 C-1132.8133.4 C-2,6129.0129.0 C-3,5116.5116.8 表6 单体化合物2的1H-NMR谱实测值与文献值对照 No.ReferenceA-2 1-CHO9.79(1H,s)9.69(1H,s) H-2,67.76(2H,d,J=8.4Hz)7.72(2H,d,J=8.4Hz) H-3,56.94(2H,d,J=8.4Hz)6.88(2H,d,J=8.4Hz) 3.3.33.3.3 化合物化合物3 3的结构鉴定的结构鉴定 OH O O 6 3 7 9 11 13 OH O O 6 3 7 9 11 13 图13 单体化合物3的结构式 浅黄色粉末,根据化合物3的1H-NMR(400MHz,CDCl3)的6.83(1H,d,J=15.7Hz)和 6.46(1H,d,J=15.7Hz)是两个氢原子信号的裂分峰,其耦合常数为15.7Hz大于 12Hz基本可以判断其为反式的双键二氢耦合。5.95(1H,s)在4.5-5.7的范围内, 为典型的双键上氢原子的信号,由此可以推断化合物3的结构中含有两个双键片 段,其中一个为反式。2.49(1H,d,J=17.1Hz)和2.33(1H,d,J=17.1Hz)为同碳耦合, 是亚甲基的信号。其他四个信号峰均为甲基的信号,其中1.90(3H,d)为双峰, 推断其为C-13上的质子信号。 根据13C-HMR(125Hz,CDCl3)的谱图分析,该化合物是典型的成环状单萜类 化合物。197.6和197.2均处于190-200之间,推断为羰基的碳信号。 160.7、145.2、130.5和127.9处于100-140之间应为两个双键共四个碳原子 的信号,160.7为季碳,即应当是环内双键且被一个甲基取代。79.4的碳原子 很可能与氧直接相连的季碳原子。28.5、24.5、23.0和18.8处于高场区,应 为甲基的碳原子信号。 综上所述,以上数据与文献26报道的数据基本一致参考,鉴定单体化合物3 为去氢催吐萝芙木醇,结构如图13所示。具体数据对照见表7、表8。 表7 单体化合物3的13C-NMR谱实测值与文献值对照 No.ReferenceA-3 C-3197.6197.6 C-9197.2197.2 C-5160.8160.7 C-7145.2145.2 C-8130.4130.5 C-4127.6127.9 C-679.279.4 C-249.649.7 C-141.441.6 C-1028.328.5 C-1224.324.5 C-1122.923.0 C-1318.718.8 表8 单体化合物3的1H-NMR谱实测值与文献值对照 No.ReferenceA-1 H-76.85(1H,d,J=15.8Hz)6.83(1H,d,J=15.7Hz) H-86.47(1H,d,J=15.8Hz)6.46(1H,d,J=15.7Hz) H-45.95(1H,s)5.95(1H,s) H-2a2.50(1H,d,J=17.2Hz)2.49(1H,d,J=17.1Hz) H-2b2.34(1H,d,J-17.2Hz)2.33(1H,d,J-17.1Hz) H-102.31(3H,s)2.30(3H,s) H-131.90(3H,d)1.88(3H,d) H-111.10(3H.s)1.10(3H.s) H-121.03(3H,s)1.02(3H,s) 4 4 结论结论 本次试验通过溶剂提取法对海芋干燥根茎进行醇提,氯仿萃取后得氯仿部 位,过大柱粗分得AMC-9部分,进而反复利用了硅胶柱色谱法、凝胶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反相柱色谱法等多种分离纯化方法对这一部分进行分离和纯 化,最终得到了四个单体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化 合物的结构,并参考相关文献得以鉴定其结构,结构鉴定结果具体如下: O O H H H3CO HO H3CO OCH3 OH OCH3 Syringaresinol HO CHO p-Hydroxybenzaldehyde OH O O (6S,7E)-6-hydroxy-4,7-megastigmadien-3,9-dione 5 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雷霄,徐朝晖,冯怡,等.海芋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和 临床杂志,2013,32(3):163-166. 2 DINDA B , MOHANTA BC , GHOSH P , et 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Parkia javanica , Alocasia indica and Premna latifoliaJ. J Indian Chem Soc , 2010,87(7): 829-831. 3 TIEN NQ , NQOC P , MINH PH , et al. New ceramide from Alocasia macrorrhizaJ. Arch Pharm Res , 2004,27(10): 1020-1022. 4 可燕,周秀佳,柏巧明,等.我国海芋属植物资源及利用J.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9,19(1)11-13. 5 HAMMER BC , SHAW DC , BRADBURY JH. Trypsin inhibitors from colocasia esculenta , Alocasia macrorrhiza and cytosperma chamissonisJ. Phytochemistry , 1989,28(11): 3019-3026. 6 KAUR A , KAMBOJ SS , SINGH J , et al. Isolation of a novel Nacetyl- D - lactosamine specific lectin from alocasia cucullata(Schott.)J. Biotechnol Lett , 2005,27(22): 1815-1820. 7 周丽君,邓俊林,曹仲魁.海芋和尖尾芋凝集素与人正常胃肠粘膜和癌变胃肠粘 膜细胞的作用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35(1): 115-117. 8 DHUNA V , SINGH J , KUMAR SAXENA A , et al. In vitro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 of N- acetyl- D- lactosamine specific lectin from Alocasia indica on human cancer cell linesJ. Eur Soc Medical Oncology , 2006,17(3): 37-41. 9 ABEROUMAND A , DEOKULE SS. Compositio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nutritional value of polly dwarf , an emerging niche vegetableJ. EJEAFChe , 2010,9(4): 790-795. 10 王东,季本仁,曾英,等.海芋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J.云南植 物研究.1996,18(4): 454-458. 11 可燕,周秀佳,柏巧明.海芋抗肿瘤作用研究J.中药材,1999,22(5): 252-253. 12 赵俊.不同溶剂海芋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08,19(8): 1865-1866. 13 王雅东,廖美德,张竞立,等.海芋甲醇提取物的抑真菌作用J.农药.2006,45(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学科协作下人工智能与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员工自学课件总结
- 房屋指质量合同(标准版)
- 绿化美化申请报告(3篇)
- 楼体大屏申请报告(3篇)
- 《七律-长征》课件
- 《一剪梅》课件教学课件
- Dimethylcurcumin-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公司司机安全培训课课件
- Desthiobiotin-PEG4-NHS-ester-生命科学试剂-MCE
- 酒店保洁员培训
- 《社区治理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200字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 庆祝国庆节爱国班会内容完整课件
- 中医拔罐技术试题及答案
- 城市地下管网建设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浙江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考试题及答案
- 鼻窦炎护理查房版
- 河北省2025届高三年级9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中福在线鹰潭销售厅营销诊断方案
- DB65-T 4783-2024 冰川资源遥感调查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