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政局加快生态建设发展意见_工作意见 一、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大力实施节能改造工程。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加大工艺技术装备的更新改造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到2012年,单位gdp能耗下降到0.68吨标煤/万元以下,cod排放强度控制在5.5千克/万元以下;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43立方米。积极发展生物质、风电和垃圾等新能源发电,到2012年完成生物质能发电装机12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达250兆瓦、垃圾发电装机24万千瓦。健全节能减排约束机制。加快建立能源消耗、污染排放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完善全市污染源普查数据库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数据库,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统计体系。全面开展能源计量工作评估和能源审计,完善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监测体系。分行业制定节能减排的强制性指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监察执法行动,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考核体系。积极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城镇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全面执行节能50%的设计标准,并逐步过渡到节能65%的设计标准。大力推进秸秆气化燃气工程,确保每年新增农村沼气池2000个。积极推广led、太阳能等绿色照明产品和技术,到2012年应用率达35%以上。加大可再生能源、资源的规模化应用,加强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工程、中水回用工程等示范项目建设。二、目标任务到2012年,全市单位产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空气环境质量达二级标准,良好天数达320天以上;城市和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8%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8%以上;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到2017年,第三产业占gdp比例达40%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到0.9吨标煤/万元以下;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降至20立方米/万元;工业用水重复率达80%以上;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控制在4.5千克/万元以下,cod排放强度控制在4.0千克/万元以下;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达3.5%以上;城市化水平达55%,力争建成国家生态市。三、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围绕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的目标,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到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6.5%。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到2012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的创建工作全部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规模农业,到2012年全市高效种植业面积达330万亩、高效渔业面积80万亩。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加快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到2012年全市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分别达350个、180个、40个。积极推行生物治虫、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推进规模化养殖,科学划分禁养、控养和适养区域,加快建设规模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到2012年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以上,建成规模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40处以上。大力发展1234下一页 生态旅游业。充分发挥*的生态人文优势,积极保护、合理开发历史文化遗迹、平原森林和滨湖湿地等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围绕建设“国家公园”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重点品牌,加大对骆马湖、洪泽湖、嶂山森林公园、乾隆行宫、项王故里、*花卉博览园、运河风光带和黄河风光带等旅游景区的开发力度,打造生态旅游景点;加大乡村旅游规划与发展力度,打造生态乡村,提升旅游业发展层次,力争建成国家级优秀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知名的生态旅游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人才为支撑,以信息化为基础,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优化。到2012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6%以上,年平均增长速度达15%以上。大力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加快打造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高地,到2012年,全市服务外包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四、加快建设生态人居环境实施“蓝天”工程。加快推进集中供热和能源改造工程,严格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已建和新、改、扩建火电机组必须安装脱硫装置。到2012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控制在5.0千克/万元以下。加强对车辆污染排放的监督管理,提高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强化对建筑施工现场及道路运输扬尘污染的防治和管理。积极推广和使用清洁能源,全市城市燃气普及率达90%以上。建立秸秆综合利用责任机制和秸秆禁烧工作长效管理机制,从源头上控制秸秆焚烧,全面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实施“碧水”工程。加快城镇和农村集中居住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到2012年,全市污水处理规模达32万吨/日,每年削减cod排放量1万吨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8%。全市1/3以上乡镇建成污水处理厂,所有康居示范村和农村集中居住点要同步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大力实施中心城市水系沟通工程,实现湖水进城、水质提升。加快运河沿岸企业搬迁步伐,确保年内完成搬迁任务。进一步健全“河(湖)长”制度,加强对重点河流、重点流域的水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确保国家控制断面和省、市界断面水质达标。加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饮用水源水质环境应急预警机制,确保饮水安全。实施“宁静”工程。优化声功能区划的空间布局,建立噪声管理长效机制。鼓励工业企业采用低噪声的先进设备及生产工艺。扩大城区机动车禁鸣范围,加快改造、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加强交通干线两侧居住区、文教区等敏感区周围的绿化建设。开展“绿色工地”创建活动,治理建筑施工噪声。强化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管理,控制城市噪声污染。到2012年,建成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100%。实施“绿地”工程。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每人每年植树35棵,加快建设绿色庄台、绿色通道,完善农田林网和河湖防护林网,实现非耕地绿化全覆盖。到2012年,全市成片林达260万亩,其中速生丰产林达132万亩,杨树总株数达1亿株,活立木蓄积量达1100万立方米。积极推广林菌、林禽、林畜等复合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林地立体式复合经营。深入开展广场绿化、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建设城市公益林、党员先锋绿化林、团员模范林和公务员林等,确保把中心城市220平方公里范围内建成绿化精品工程、530平方公里范围内建成绿化景观工程、21*平方公里范围内建成绿化生态工程,进一步彰显“生态*、绿色家园”的品牌优势。实施“靓城”工程。按照上一页1234下一页 “全面覆盖、不留死角、长效管理、永久保洁”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系统,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到2012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90%。严格执行“禁塑令”,切实控制“白色污染”。加强城市生态景观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生态景观。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深入开展“六清六建”和“三清三改”工程,全面推行生活垃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区)处理”运作模式,实现农村环境管理常态化、制度化。新建农村集中居住点和康居示范村要同步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条件的乡镇要加快推进镇区污水治理工作。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到2012年确保有10%的乡镇通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验收。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加快建设洪泽湖、骆马湖湿地保护区,保护大运河、古黄河等重要湿地。加强对古树名木和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大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的管理力度,加快建设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形成分布合理、面积适宜、管理科学、效益良好的生态系统。五、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全面普及生态知识。大力弘扬“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的城市精神,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的理念。广泛开展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教育和生态环境警示教育,深入开展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节约利用意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意识。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开发、利用和保护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中心、生态公园、乡镇文化站等为载体,建设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开展生态宣传、生态培训、生态科研活动,广泛传播生态文化。开展绿色创建。深入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饭店”等系列创建活动,不断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实施绿色采购政策,将节能环保汽车、绿色家电等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优先购买。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引导树立绿色文明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生态文明素质,有序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六、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生态*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将生态*建设任务纳入各级政府行政首长目标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逐级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努力形成市县(区)分级负责、部门整体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态*建设机制。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各类资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形成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坚持把生态建设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之一,设立生态*建设专项经费,给予重点支持。整合生态环境建设资金,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加快推进生态市创建。大力实施*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按照“三步走”的建设规划,深入开展生态市创建活动,到2017年初步形成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清新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支撑科学发展的安全体系和体现现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人才普惠金融能力培养策略报告2025
- 2025年公众参与视角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满意度调查报告
- 电梯委托监督检验协议书
- 江苏国际货运代理协议书
- 珠宝厂出租转让合同范本
- 电梯井道施工安全协议书
- 防火隔热服采购合同范本
- 混凝土合同三方协议模板
- 领取小区大门钥匙协议书
- 私人仓库房屋租赁协议书
- 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下册单词(含音标)
- 人教版(2024)第三单元-汉语拼音《yw》教学课件
- 初中语文九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
- 2024年便携式储能行业分析报告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规程
- 滦州事业单位笔试真题及答案2024
- 了解DSA-200型受电弓结构及作用讲解
- 煤矿开掘技术操作规程
- 《光伏组件功率衰减检验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 威图电柜空调SK3304500使用说书
- 客运驾驶员汛期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