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三)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三)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三)人教版.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三)人教版.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三)人教版.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测试卷(三)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014年7月8日,联合国举行活动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英、法、德、美等参战国聚首,追忆战争的惨痛教训,期盼世界的永久和平。下列关于一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萨拉热窝事件加速了一战的爆发 B.战场主要集中在亚洲C.英国人首先在一战中使用坦克 D.以德、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2、 右图是反映世界现代史某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一幅漫画。漫画中“大合唱”的主题应该是:( )A 德国割占苏台德区 B盟国分区占领德国C处置战败后的德国 D限制各国海军军备 巴黎大合唱3、中国近代有一首竹枝词写到:“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材料中的通讯方式是( ) A.无线电报 B.书信 C .有线电话 D.互联网4、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 签字的消息后说: “这不是和平, 这是 20 年的休战! ”这主要是因为凡尔赛和约( ) A.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不可能带来任何和平局面C.激化了日本与美国之间的矛盾 D.解决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5、孙中山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哪些历史事件与孙中山有关( ) 建立中国同盟会 领导辛亥革命 创办黄埔军校 领导北伐战争A. B. C. D.6、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青年学生首先奋起抗争;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国民大革命 D.南昌起义7、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重要事件是( ) A辛亥革命胜利 B五四运动爆发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新中国成立8、右边的两幅图所反映的史实源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C.抗日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9、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这份出版物应该是( ) A.时务报 B新青年 C民报 D申报 10、五四运动时,人们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下列口号在游行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列强,除军阀”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A B C D 11、“从这场运动诞生的那一刻,就充满着争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传统与反传统之争、问题与主义之争”请问与“这场运动”相关的是( )A.自强、求富 B. 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变法、图强12、某次音乐会的节目单如下:告别突破封锁线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该次音乐会的主题最可能是( )A建党伟业 B长征精神 C抗日烽火 D解放岁月13、以“中国革命”为主题的红色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以下红色旅游胜地的解说词中,正确的是( )A.南昌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以此为中心诞生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B.瑞金有“共和国摇篮”之称,在这里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C.井冈山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在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D.延安是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的指挥中枢,有“革命圣地”之称1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这么说的依据是( )A.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 B.参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C. 主要参战国的目的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 D.战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15、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搭配不正确的是( )A.七七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B.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C辛亥革命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D. 国民党一大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5分)16.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历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历史和探索的历史。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根据提示在下表的空白处填写最佳答案。(16分,每空2分) 梦想重大探索代表人物自强求富梦李鸿章、左宗棠变法强国梦康有为、梁启超民主共和梦辛亥革命民主科学梦新文化运动近代中国的一系列探索都是在向西方学习,是从 A 层面 B 到层面再到 C 层面的深入,最后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正确的中国革命道路是 D 。 17、一百多年前,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陈天华在猛回头中说:“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贵;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1)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4分)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2)根据材料二请说说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什么?(4分)(3)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巨变?(4分)18、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奇迹,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如右图)(1)观察右图,请将下列地点(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4分)A.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的地点:遵义 B.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地点:吴起镇 (2)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6分)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红军长征途中所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我们应该从红军战士身上学习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8分)19、根据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1)材料一中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大革命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3分)材料二:这些知识分子们认为辛亥革命所以不能成功,共和制度所以没有巩固,是因为国民没有觉悟起来,而国民不觉悟,是由于国民愚昧落后;国民愚昧落后,又是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和迷信思想毒害的结果。于是,他们决定从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旧思想,提倡新文化、新教育,改造国民性,铸造新青年和新社会入手,开辟一条新的救国之路。(2)材料二中这些知识分子认为辛亥革命不能成功,共和制度没有巩固的根源是什么?为此他们开辟哪条“新的救国之路”,这一救国道路高举什么旗帜?(6分)参考答案1-5:BCCAC6-10:ACABDC11-15BDDCB16.(16分,每空2分)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孙中山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A技术(器物) B制度 C思想 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7、(1)列强在政治上控制清政府,在经济上加紧对中国的掠夺。(政治、经济每角度2分,共4分)(2)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分)(3)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分,从两个角度回答得4分)18、(1)上框B,下框A。(每空2分,共4分)(2)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机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6分)(3)恶劣的自然环境、国民党的围追堵截、物资短缺、沿途的民族问题等(4分,任意两点即可)不怕苦、不怕累、一往无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4分)19、(1)秦朝建立(或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写秦国建立错误) 辛亥革命 新中国的成立 (3分)(2)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和迷信思想(儒家学说)(1分) 新文化运动(2分)民主和科学(2分)29、(1)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5分) 实行全民族抗战;(1.5分) 国民党:台儿庄战役等;(1分) 共产党:平型关大捷、百团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