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课时三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练习(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1页
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课时三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练习(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2页
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课时三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练习(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3页
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课时三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练习(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4页
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课时三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练习(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三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课程标准学法指导1.了解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2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结合本课“课前提示”,理解“科学”与“技术”的不同内涵。2编制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的科技发展成果表,认识生产力进步与科技进步的同步发展历程。3列表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知识点一蒸汽机的发明1背景(1)_的技术创新揭开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序幕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_”。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1785年,卡特莱特研制出_。(2)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法国工程师巴本,1690年发明实验型汽缸。1705年,纽可门等人合作制造出纽可门蒸汽机。2瓦特改良蒸汽机英国工人瓦特对蒸汽机汽缸进行两次改造并设计了一套连杆曲柄传动装置,提高了蒸汽机的效率和使用率。3意义人类历史跨入“_时代”。4蒸汽动力的应用(1)推动交通工具的改进:1803年,美国工程师富尔顿造出了_,并试航成功;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第一辆蒸汽机车,昭示着“_时代”的到来。(2)推动了机械加工业的发展:1794年,英国人莫兹利发明了移动刀架,1797年制成带有移动刀架和导轨系统的车床,使刀具的制作实现了机械化。到19世纪初,各种机械加工设备相继问世,_制造业诞生,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确立。知识点二“科”“技”结合的典范1电的发明和应用(1)理论创新: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_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2)技术创新1838年,俄国物理学家雅可比采用电磁铁做转子,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_。1866年,德国工程师_制成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制成了电动机。(3)意义: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为电力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1)发明19世纪80年代前期,德国人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各自制成以_为燃料的内燃机。1887年,狄塞尔发明了一种结构更简单、燃料更便宜的内燃机柴油机。(2)应用:19世纪末,汽车诞生了。此后,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远洋轮船、飞机等也陆续出现。(3)意义内燃机的发明对交通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_工业建立起来。内燃机的发明也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4)化学工业的建立:1867年,瑞典人_发明了炸药。【图示巧记】 工业革命【易错防范】1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一方面,使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即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加紧进行以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为目的的殖民扩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以上两点说明,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2“工场”和“工厂”工场以手工劳动为主,以分散的家庭生产为组织形式;工厂实行大机器生产,集中生产,分工细致,人成为机器的附庸。【图示巧记】 两次工业革命的关系【自主学习答案】知识点一1(1)棉纺织业珍妮机水力织布机3.蒸汽4.(1)汽船铁路(2)机械加工知识点二1(1)电磁感应(2)电动机西门子2(1)汽油(3)汽车(4)诺贝尔主题蒸汽机的改良与应用史料探究1蒸汽机的改良史料“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思考:“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提示: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促进了工厂的大量出现,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工业革命的影响史料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思考:史料反映了工业革命的什么现象?带来了哪些问题?提示: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推动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推动了城市化进程。问题:社会治安、环境污染、卫生状况、交通拥挤等一系列问题。史论形成 蒸汽机改良与应用的意义(1)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2)蒸汽机的改进推动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3)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是时代的象征。名家论史 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观点:18世纪中期,由于木材匮乏引发的能源危机,使得英国人毅然在热能和机械能领域实现转轨,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实现了国家整体性产业变迁,完成了经济史的重大转折,由此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朱启贵导读:史料认为是由于木材匮乏引发的能源危机,为解决能源问题而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主题电的发明与应用史料探究 1电气技术的应用史料注:电磁感应是指放在变化磁通量中的导体,会产生电动势。思考:图一人物对电气革命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并以图二为例,谈一谈电气技术的应用对人们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贡献: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影响: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电车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方便了人们的生活。2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史料(工业革命的技术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思考:根据史料,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分别是什么?提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对工业生产影响不大,科技发明多半由技术工人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史论形成 电的发明与应用的意义(1)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动力,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2)电力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促成了一大批新的工业部门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面貌。(3)电力在生活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名家论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观点:1870年以后,工业革命进入第二阶段,科学家进入工业研究的实验室,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的影响。科学的作用凸现并逐渐成为大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马克壵主编世界文明史导读:史料反映了电力时代,技术发展为技术科学,作为科学化理论体系指导生产,成为连接科学与生产的纽带。1(2017浙江学业水平测试)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发明,英国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个案:织布速度的提高,推动了纺纱技术的改进,纺纱技术的改进,又呼唤织布技术的革新。下列发明,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手摇纺纱机骡机飞梭水力织布机A BC D解析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纺纱机 ,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1785年卡特莱特研制出水力织布机,故正确的排序是。答案B2(2015四川学业水平测试)被誉为“是人类继发明用火之后,在驯服自然力方面所取得的最大成果”的是()A骡机 B蒸汽机C电动机 D内燃机解析蒸汽机在驯服自然力方面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人类动力史上的一次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答案B3下列选项与下图关系最密切的是()A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B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C减轻人们繁重的家务劳动D使输变电技术日趋成熟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蒸汽机的改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成就,实现了手工到机器生产,工场到工厂,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社会化大生产形成,故A项正确。答案A4(2016海南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显示了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图中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了()A铁器时代 B蒸汽时代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解析图中点对应的时间为17001800年,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历史时期的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了蒸汽时代,所以B项正确。答案B5(2015海南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是法国19世纪末的一项发明,叫“汽马”,使用内燃机为动力,并因此获得了发明专利。这项发明出现于()A地理大发现 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之一就是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马”使用内燃机为动力,应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答案C6(2015安徽学业水平测试)“一壶开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瓦特和爱迪生的突出贡献分别是()A发明火车机车研制发电机B改良蒸汽机研制发电机C发明火车机车发明电灯D改良蒸汽机发明电灯解析瓦特和爱迪生的突出贡献分别是改良蒸汽机和发明电灯,应选D项。答案D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科学家占38位。下图两位科学家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两人的科技成果决定时代发展。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特拉瑙带回了爱迪生的电灯制造专利权。1883年创办德国爱迪生公司。电气工业的发展是造成德国90年代德国经济繁荣的基本因素。1851年至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丁建宏德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用具体史实说明“两人的科技成果决定时代发展”的理由。(2)根据材料二,归纳德国发展高新科技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后期德国科技发展的政治因素。解析第(1)问,结合瓦特和法拉第的主要成就作答即可;第(2)问,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作答。根据题干“设立科研机构,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得出科技发展的“途径”;“政治因素”结合必修一的相关知识作答。答案(1)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当时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电磁感应现象为电力的广泛运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2)途径:内部研发;外部引进。政治因素:国家统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政府重视。学习思考1大机器工厂与手工工场有哪些区别?解答用机器进行生产;实行工厂制管理;使用蒸汽机作动力。2蒸汽机的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解答从生产力进步、生产关系变革、国际格局变化和科学文化事业进步等方面分析影响。如经济上: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迅速推广后,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3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美国爱迪生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看的?解答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艰辛历程正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它告诉我们,要想取得成就,必须依靠勤奋的努力。4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发明的?解答发电机、电灯、电话、电车、电影、内燃机、柴油机、电报、塑料、人造纤维、人造染料等等。自我测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各有哪些特点?解答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以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为标志;以重工业部门为主体;代表性的产业是以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兴产业部门,如电气、电机制造、钢铁、汽车、化工等;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见效快;迎来的则是“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材料阅读与思考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都真实吗?它说明了什么问题?解答真实。说明工业生产的进步,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不平等和各种社会问题,尤其是对工人阶级带来严重的剥削。课时作业1(2016浙江学业水平测试)有学者指出:“经济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还沉浸在昏暗中的时候,阿克莱特的名字就成为那些在昏暗中发出最灿烂光辉的名字之一。”阿克莱特的“最灿烂光辉”之处是()A发明了蒸汽抽水机 B推行标准化生产C创立了近代大工厂制度 D创制水力织布机解析1769年 ,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于1771年建立了第一座用水力纺纱机装备的纺纱厂,创立了近代大工厂制度。答案C2将蒸汽机的使用作为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主要依据是()A它极大地推动了机器的普及B蒸汽机在当时科技含量高C它使工业布局摆脱了水力的限制D促进资本主义列强征服世界解析蒸汽机是人类继发明用火之后,在驯服自然力方面所取得的最大成果,它使工业布局摆脱了水力的限制。答案C3(2017江苏学业水平测试)18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当时英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A圈地运动的进行 B蒸汽动力的应用C石油工业的发达 D电器的广泛使用解析圈地运动不会导致环境污染,故A项错误;蒸汽动力的应用,煤炭的不当使用,导致环境污染,伦敦出现雾霾现象,故B项正确;石油工业的发达和电器的广泛使用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C、D项错误。答案B4以下内容是粗心的小明上历史课做的笔记,其记录有误的是()A B C D解析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使近代城市不断兴起,而且规模和设施不断扩大发展。均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排除。答案D5“法拉第把人类文明提高到空前高度,把文明进程提前几十年、几百年,不能用金钱衡量其伟绩。”材料意在说明法拉第()A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科学家B致力于人类文明研究C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巨大D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解析法拉第并不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故A项错误;法拉第主要是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不是对人类文明的研究,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把文明进程提前几十年、几百年,不能用金钱衡量其伟绩”说明,法拉第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法拉第对人类社会进程的影响,不是其本人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故D项错误。答案C6(2016天津学业水平测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既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动力问题,又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发展的重大发明是()A珍妮机 B蒸汽机C织布机 D内燃机解析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之一,它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7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办了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A信息时代的到来 B理性时代的到来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到来解析根据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可知,此发明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故选D项。答案D8.如图情景最早出现应在()A17世纪末18世纪初B19世纪六七十年代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四五十年代解析图片反映了电力事业的发展,电力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答案C9(2016云南学业水平测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类别时间国家发明者发明成果备注能源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格拉姆电动车1882年美国爱迪生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第一座中心发电厂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