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教学设计(3)_第1页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3)_第2页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3)_第3页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3)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 古诗词三首备课人:刘水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能力目标:学习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感受诗人暗藏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教学重、难点: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方法: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品味,反复朗读,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以情感人,注重情感体验,入情,悟情,融情,升情。教具准备:挂图、录音机教学过程泊船瓜洲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导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从古到今,月亮总是让人情不自禁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诗。2、揭示课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了解“泊”字字义,选择正确读音。)3、交流资料,了解诗人。二、整体感知,直奔重点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4、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1、刚刚同学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2、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4、师: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简短的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人的脑海中勾勒出不同的画面。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草长莺飞、满目新绿的春天,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还能让你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5、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近处( )的小草 ( )的柳树,远处( )的树林( )高山6、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7、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它只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8、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引导阅读“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9、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一个字修改十多次,我们在习作中难道不该反复修改吗?记住: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四、品评诗句.,升华情感1、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儿?引导从课题“泊船瓜洲”和诗句“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用简笔划画出京口、瓜洲、钟山的位置。3、简介: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即现在的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4、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引导学生从“一水间”“只隔数重山”“又”“何时照我还”这些词句理解。5、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6、王安石这首诗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经瓜洲时所写.短短28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秋思 长相思一、温故知新,把握主旨1、复习泊船瓜洲,重温思乡情。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偏不能还,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春满大地,离家已久,思绪万千,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2、明月千里寄相思,故乡,不管身处何时何地,你,都是我们心中永恒的家园。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另外两首表达思乡情绪的诗词。3、自由读两首古诗词,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通过看注释,查资料,试着说说两首诗词的大概意思。初步了解两诗词异同。(两诗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其中长相思是词。长相思是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二、对话文本,入情入境(一)学习秋思1、指名朗读古诗。2、交流诗的大意,结合重点词点拨:(1)体悟“见”之萧瑟。“见”什么意思?见到什么?(秋风)看到“秋风”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秋风是没有形状的,难道真的看得见?“见秋风”,其实见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唐代洛阳应该是何其的繁华,然而这一切诗人却视而不见,见到的,只是冷冷的秋风!(2)想象“意”之万重。“家书”是什么意思?古人说,家书抵万金,假如你给家中写信,会写些什么?(简介张籍)假如你就是诗人,就是远离故土思念家乡的诗人,你还会在家书中写些什么呢?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3)品味“开”之内涵。“开封”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开封”?为什么当信快要送出的时候又“开封”?“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恐“说不尽”?(意万重、匆匆)说不尽什么?你就是诗人,在这落红遍地的时节,给家乡的亲人写了一封家书。临发前,又将封好的信拆开,你当时心中会说什么?那一刻,你的神态,你的举止又怎样?情感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你就是行人,你目睹了诗人这一奇怪举止,你会怎么说?这两人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情感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当家书终于“开封”之后,你能想像诗人又是怎么做的?从这个“开”字,你读懂了什么?3、诵读提炼:千言万语说不尽,千愁万绪难落笔,这正是(学生齐读古诗)意万重,说不尽。情难理,又开封。这真是(学生齐读古诗)这就是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学生背诵全诗)(二)学习长相思1、看插图,说词意。欣赏课文插图,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互说插图所绘情景,并从这首词中找到相对应的描写景物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词的大意。2、讨论:(1)抓意象,山水风雪行。说说“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意思。想象“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情景。能用自己的词语形容“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吗?(千山万水、风雪交加)指导朗读,通过回返复沓的朗读读出边塞军旅的千辛万苦。(2)品意蕴,故园无此声。“此”是什么意思?“此声”是指什么声音?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这样的声音?(随机点拨“千帐灯”、“聒”)这样的声音这样的情景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顶顶帐篷,点点灯火,本该是多么豪迈多么壮观!然长途跋涉之后,在这样一个野外宿营的寒夜里,却要听着寒风朔雪的嘈杂声,叫人怎能安然入睡?“故园”指什么?“故园无此声”,故园没有什么声音?故园有什么?想像说话。这一切的一切交织在一起,融成了一个字,一个包容作者此时心中一切所想所思的字,那就是(学生齐“碎”。)带着心碎的感觉读下阕。从这一个“碎”字,你读出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再读下阕。3、有感情的朗读全词。三、总结延伸,升华情感1、再次回读这两首思乡诗词。2、体悟这两首诗词表达方法之妙。(前者善于从寻常细节入手,刻画入微;后者善于将写景与叙事融于一体。最终目的都为抒情。)3、鸿雁传书,千言万语;夜宿边关,千辛万苦。山高水长隔不断我的思乡情,岁月流逝剪不断我的思乡情。师生共同激情回顾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乡愁,是游子心中难解的结;故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