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6琵琶行(并序)习题(含解析)语文版必修2.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6琵琶行(并序)习题(含解析)语文版必修2.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6琵琶行(并序)习题(含解析)语文版必修2.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6琵琶行(并序)习题(含解析)语文版必修2.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琵琶行(并序)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湓浦/盆景贾人/商贾抡材/漂沦憔悴B.转徙/敝屣迁谪/鸣镝鲟鱼/浔阳江头C.裂帛/绵密嘲哳/嘲讽龙虾/虾蟆陵D.钿头/佃户银篦/蓖麻骑士/铁骑突出解析A项,pn,g,ln;B项,x,zh/d,xn;C项,b/min,zho/cho,xi/h;D项,din,b,q。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曲罢悯然添酒回灯醉不成欢犹抱琵琶B.转徒江湖幽愁暗恨浔阳江头凝绝不通C.轻拢慢捻银瓶炸破间关莺语铁骑突出D.东船西舫恬然自安名属教坊镝居卧病解析B项,“徒”应为“徙”;C项,“炸”应为“乍”;D项,“镝”应为“谪”。答案A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快弹数曲快:赶忙。B.曲罢悯然悯然:忧郁的样子。C.低眉信手续续弹续续:一个接一个。D.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轻易,随便。解析A项,快:畅快。答案A4.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C.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D.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解析A、B、C三项均是借代;D项是比喻,用“泉流冰下难”来比喻琵琶的声音。答案D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意思是即使大弦小弦一起奏响,那听上去杂乱无章的乐音也如珠玉之声一样清脆悦耳。B.“大弦”“小弦”两句既用“嘈嘈”“切切”这样的叠词摹声,又用“如急雨”“如私语”比喻,使乐曲旋律形象化。C.“间关”之声,婉转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D.“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写的是当乐曲短时休止时,另外传达出深藏心底的愁思,这无声时刻的感染力更胜过有声之乐。解析A项,“大弦小弦一起奏响”不对,“错杂”的意思是“交错”,而不是“一起”。答案A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同是天涯沦落人,!(2),唯见江心秋月白。(3)我闻琵琶已叹息,。(4)座中泣下谁最多?。答案(1)相逢何必曾相识(2)东船西舫悄无言(3)又闻此语重唧唧(4)江州司马青衫湿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 唐白居易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说。7.简要分析这首诗中女主人公的形象。解析概括人物形象要抓住诗中“颜如雪”“娉婷”“十七八”以及“愁绝”“泣”“独”“凄切”来分析。参考答案本诗描写了一位年轻美丽、孤独凄婉的歌女形象,寄托着诗人对女主人公无限的同情。知识窗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方法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从诗歌的作者着手,所考查诗歌的作者一般是教材中学过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一般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8.这首诗与琵琶行(并序)在表现手法方面有何不同?解析两诗在整体风格上差异很明显,一个浓墨重彩,一个简笔勾勒。据此具体分析手法及手法的作用即可。参考答案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属五言古诗,篇幅短小,基本上用白描手法,用朴素简练的笔墨来勾勒形象,结尾含蓄,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琵琶行(并序)则是乐府古体诗中的鸿篇巨制,描写细致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有正面描述,也有侧面烘托;叙述、抒情、议论有机结合;大量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更富表现力。(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910题。夜筝唐白居易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9.诗人集中笔力写出“弦凝指咽声停处”这样一个无声的时刻有什么好处?它化用了琵琶行(并序)中的哪几句诗?解析留下空白,让人有更多发挥的余地。一者,让人回味刚才那美妙的乐曲;再者,也让读者产生了疑问,弹者因何而“弦凝”?自然与上一句中的“感”有关,那又是在“感”什么呢?从其中的“暗低容”可见,一定是伤心悲苦之事。参考答案具有丰富的暗示性,不仅引导读者发现奇妙的无声之美,更可以通过这一无声的时刻去领悟那筝曲的全部妙处。同时,也暗示了弹者的不幸与悲苦。这一句是琵琶行(并序)中“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化用。10.有学者认为,夜筝是琵琶行(并序)的一个精妙的缩本。简要分析这首诗与琵琶行(并序)在写法上的不同。解析夜筝描绘了明月之夜女子弹筝的形象,着力描写了音乐效果,表现了音乐的艺术魅力,这与琵琶行(并序)是相似的。再者,从弹奏者的身世来看,夜筝中的弹筝者与琵琶行(并序)中的琵琶女也有相似之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对音乐本身的描写上。参考答案琵琶行(并序)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对琵琶乐本身的铺陈描写;而夜筝则从侧面落笔,所取的是琵琶行(并序)中用作陪衬的描写。三、语言运用11.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50字。解析联系王维的山居秋暝的意境,宁静的画意,流动的乐韵,对“竹喧”“浣女”展开合理的想象即可。答案示例洗完衣服的少女们拎着水桶,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地打闹着归来。12.学习古典诗歌,我们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我们仰视历史天空灿烂的诗星,鉴赏诗歌,解读人品,体验真情。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照例句续写两组句子,构成排比。例句: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解析此题是续写式仿写,要注意选取诗人及作品,注意选取的意象、情感要和作品相符。答案示例苏轼在赤壁矶头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李清照在凄楚孤苦的守望中,把盏啜饮,用闲愁涂满生命的黄昏。13.学校举行大型朗诵会,请你为将要朗诵的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写一段主持词。要求:语言生动,有文采,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至少引用原作中的一句诗文;不超过60字。解析所谓主持词,其实质是一种串台词的形式,只不过是针对一个主要内容,可先按要求写出对象的主要内容,然后按照要求完成其他内容即可。答案示例一曲琵琶行(并序),司马青衫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相识!”这是同情的泪,伤感的泪,更是心灵呼应的泪。14.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示例:弯月落在湖水中;鱼儿游去了,碎得月影半池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仿写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明确题目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且要符合情理。首先,从内容上看,要分析示例中的事物,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