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测评B(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A.线粒体的内膜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C.内质网的膜D.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解析有氧呼吸第三个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释放大量能量;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能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蓝藻(蓝细菌)进行光合作用也产生ATP;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与有机物的合成有关,是一个耗能的细胞器,不能合成ATP。答案C2.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转运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转运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转运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解析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不同植物细胞上离子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一样,所以吸收离子的种类和速率不同;主动转运过程除了需要载体外,还需要能量,能量必须由活细胞提供;低温条件下呼吸酶活性下降,产生的ATP少,影响主动转运。叶肉细胞能以主动转运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答案C3.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元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B.VLDL以简单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C.肝细胞内的糖元可作为能源物质D.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元完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一样多解析VLDL是脂肪和蛋白质的复合物,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VLDL是高分子化合物,不能穿膜运输,必须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肝细胞内的肝糖元可转化为葡萄糖,用于细胞呼吸,释放能量。脂肪中的C、H含量比糖元高,完全氧化分解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元,脂肪释放能量多。答案C4.下图表示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反应式。C6H12O6(葡萄糖)+2NAD+2ADP+2Pi2CH3COCOOH(丙酮酸)+2NADH+2H+2ATP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B.只发生在细胞缺氧时C.只发生在线粒体内D.只发生在细胞溶胶内解析图中表示的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反应式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无论需氧呼吸还是厌氧呼吸,都是在细胞溶胶中进行。答案D5.下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仍保持不变B.若该细胞处于质量分数为40%的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C. 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D. 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解析图示为质壁分离的现象,细胞膜和细胞壁分离。A表示这个细胞两侧的细胞壁之间的长度。B是两侧细胞膜之间的长度。答案D6.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的运输方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电镜下观察该结构,会出现清晰的亮暗亮的三层结构B.若该结构是人体心肌细胞膜,b和c可分别表示O2、CO2的跨膜运输C.D所在的一面为细胞膜的内侧D.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组成的结构厚度变小,说明其具有选择透过性解析D表示糖蛋白,所以D所在的一面为细胞膜的外侧,与D相对的另一面表示细胞膜的内侧。b表示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如O2;c表示物质通过自由扩散排出细胞,如CO2。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组成的结构厚度变小,说明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答案B7.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解析酶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比如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在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都存在;导致酶空间结构发生破坏变性的因素有过酸、过碱、高温等,低温只能降低酶的活性,不改变酶的空间结构;酶的作用实质即为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酶是蛋白质或者RNA,本身是催化剂,也可作为底物被蛋白酶或者RNA酶降解。答案B8.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需氧呼吸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染色体决定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无氧的环境中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不同解析肺炎双球菌是好氧细菌,为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与需氧呼吸有关的酶,所以可以进行需氧呼吸;细菌细胞没有染色体;破伤风芽孢杆菌为厌氧细菌,适宜生活在无氧环境中;酵母菌既能进行需氧呼吸产生CO2和H2O,又能进行厌氧呼吸产生乙醇和CO2。答案B9.将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7月20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3次重复,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见下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B.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不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C.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天,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上移趋势D.从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型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型微生物解析由图可知土埋方式下残留物下降最快,即分解最快,因此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土埋处理,秸秆的残留量最少,说明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如果处理时间提前,则处理期间的平均温度比原处理的平均温度要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下移趋势;堆放时氧气较为充足,而残留物的减少速率最慢,可推测好氧型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弱于厌氧型微生物。答案A10.下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注:箭头所指为处理开始时间)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B.t2t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三碳酸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解析水的光解、O2释放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而不是叶绿体基质;t2t3,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为CO2浓度,此时光照充足且恒定,若增加光照,光合速率不会提高;t3t4,暗反应增强,一定程度上加快ATP和ADP的转化,同时促进了光反应;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减弱,甚至停止,类囊体薄膜上ATP合成受阻,ATP含量减少,ADP和Pi含量升高,被还原的三碳酸减少,直接产物含量降低。答案D11.下图表示细胞呼吸的过程,其中13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1和3都具有双层生物膜B.1和2所含酶的种类不同C.2和3都能产生大量ATP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2O解析图中的1为细胞溶胶,2为线粒体基质,3为线粒体内膜,甲为丙酮酸,乙为氢。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产生ATP较少,第三阶段能产生大量的ATP。答案B12.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解析植物主要的吸收峰在蓝紫光区和红光区,对绿光吸收最少,反射最多,所以叶片呈现绿色。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4分)某研究小组测得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下(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CO2的量)。回答下列问题。(1)在光照条件下,图形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其中图形B的面积表示。从图形C可推测该植物存在另一个的途径。CO2进出叶肉细胞都是通过的方式进行的。(2)在上述实验中,若提高温度、降低光照,则图形(填“A”或“B”)的面积变小,图形(填“A”或“B”)的面积增大,原因是。解析(1)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等于从外界吸收的CO2量与叶片释放的CO2量之和。从图中可以看出,A表示光照条件下吸收的CO2总量,B+C表示该时间释放的CO2总量;因此,A+B+C表示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固定的CO2总量,遮光一段时间后只进行细胞呼吸,CO2的释放量一直为B,说明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为B。刚停止光照时,该植物释放的CO2量比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多,该植物应存在另一个释放CO2的途径。CO2进出细胞的方式为简单扩散。(2)提高温度、降低光照,呼吸速率增强,B的面积增大,光合速率降低,A的面积变小。答案(1)固定CO2总量细胞呼吸放出的CO2量释放CO2简单扩散(2)AB光合速率降低,呼吸速率增强14.(14分)将玉米种子置于25 、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再通过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2)萌发过程中在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mg。(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mg粒-1d-1。(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原因是。解析(1)玉米种子的胚乳中的淀粉经过酶的水解作用最终形成葡萄糖,在细胞呼吸中被氧化分解,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能量。(2)图中显示在7296小时之间种子干重下降最快,呼吸速率最大,差值为204.2-177.7=26.5(mg)。(3)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干重的变化量与胚乳干重的变化量的差值为营养物质转化的量,经计算,幼苗的成分在96120小时之间转化最快,即最大转化速率是(118.1-91.1)-(177.7-172.7)=22(mg粒-1d-1)。(4)种子在黑暗环境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进行细胞呼吸不断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含量逐渐降低。答案(1)葡萄糖呼吸(或生物氧化)(2)729626.5(3)22(4)下降幼苗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15.(12分)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紫色洋葱。实验器具:如上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实验试剂:蒸馏水,0.3 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填代号)。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解析(1)从图中实验现象看出:漏斗内液面高于漏斗外液面,漏斗内压强大于漏斗外压强,S1S2。(2)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在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时,就相当于一个渗透装置,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半透膜无选择性,小分子能通过,大分子不能通过,而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细胞膜和液泡膜是生物膜,具有选择透性,可对物质有选择地吸收、排出。(3)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K+、NO3-能通过半透膜,因此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是X。为了区分两组不同实验,应先对两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社会工作者之高级社会工作实务过关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 日志异常检测-洞察与解读
- 孵化器绩效量化模型-洞察与解读
- AI引领数据新革命-智能化提升数据分析价值
- 谷城县辅警岗前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农业技术员安全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安徽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走进高考读懂李白的诗+课件
- 2025四川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安全培训试题信息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数字孪生与虚拟调试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 生物●安徽卷丨2024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卷及答案
- 蓝牙耳机委托加工协议书
- 北京车牌出租协议书
- 忠诚协议书和婚内财产协议
- 2025-2030汽车贷款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反诈知识进校园主题团课
- SCR脱硝催化剂体积及反应器尺寸计算表
- 煤巷掘进工作面瓦斯超限管控措施培训课件
- 投标代理人委托书
- 2025届高三英语一轮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单词默写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