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表示时间方位词语大全与解析汉语时间词大全我国丰富多彩的语言用词世界无双。就拿表示时间的词语来说,就有近百种之多。现列举如下:(一)常用的时间表示词表“年”的词语:除了岁、载、春、秋、春秋等词语表示外,祀(殷代称年为“祀”)、霜(贾岛渡桑干诗“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放忆咸阳。”中的“霜”即年。)、稔(谷一熟为稔,故也谓“年”为稔)也是年的表示词语。岁暮:表示年终、一年完。累年:表示一年年期年:表示周年整。期月:表示一整月。兼旬:则指二十日(天)。一旬:指10日整。旬余:指十多天。既望:指农历十六“既望”月团圆。侵晨:指天正亮。质明、拂晓、破晓:皆指刚刚天亮。旦日:表示明天为旦日。旦旦:连用表示天天。旦暮:指早和晚。夙夜:是指朝与夕。中夜:指半夜时分。夜阑:指深夜时分。翌日:是指第二天或明天。亭午:大约指中午十二点。光阴、岁月:皆指时间。少顷、俄顷、少间:皆指一会儿的短时间。须臾、瞬间、刹那、随即、寻、俄、旋、遽:皆指极短的一小会儿时间。“朔”日:称农历初一。“望”: 称农历十六为“望”月团圆。晦:农历每月尾日为晦。日:称每一天。旦:称每一天的早晨。暝、暮:皆称每一天的傍晚。除此之外,象乌飞兔走、白驹过隙、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也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这里就不在一一列出。另外,在我国古代没有发明计时用的时钟之前,白日计时用的是“日晷”,以日影的移动算时间;夜晚计时用的是“更漏”。我国直到明代才有了时钟的出现。(二)一天内的时间表示词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这十二个时辰又有特定的名称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记时法相对应。现试列表如下:古名称 时辰 现在记时夜半 子时 相当于231时鸡鸣 丑时 1 3时平旦 寅时 3 5时日出 卯时 5 7时食时 辰时 7 9时隅中 巳时 9 11时日中 午时 11 13时日die 未时 13 15时晡时 申时 15 17时日入 酉时 17 19时黄昏 戍时 19 21时人定 亥时 21 23时明确了古人的记时法,我们对古文中涉及到的时间名称就容易理解了。比如“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的“鸡鸣”就是指晚上一时至三时。(三)季节月份的时间表示词在我国,季节与月份常用的别名也很多。现列举如下:1. 月份的代称(异名)一月:正月、孟春、寅月、首春、元阳、初月、开岁、初春、二月:仲春、卯月、仲月、杏月、丽月、花朝三月:季春、辰月、暮春、杪春、桃月、蚕月、四月:孟夏、巳月、清和、槐序、槐月、麦月、麦秋、五月:仲夏、午月、蒲月、榴月、中夏六月:季夏、未月、暑月、荷月、暮夏、七月:孟秋、申月、巧月、首秋、初秋、兰月、瓜月、凉月八月;仲月、酉月、中秋、正秋、桂月、爽月九月:季秋、戍月、暮秋、菊序、霜序、菊月、咏月十月:孟冬、亥月、初冬、良月、阳月、开冬十一月:仲冬、中冬、子月、畅月、复月、龙潜、雪月、冬月、大吕、十二月:季冬、丑月、严冬、嘉平、暮平、临月、腊月、风杪、残冬、冰月、岁暮2 .四季的代称春季: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春夏季:初夏、中夏、暮夏、九夏、盛夏、炎夏、三夏秋季:初秋、中秋、暮秋、三秋、金秋、九秋、清秋、高秋、霜秋、霜天冬季:初冬、中冬、寒冬、九冬、暮冬、雪冬、冷冬、隆冬中国古代时间名词钟、鼓现时每昼夜为二十四小时,在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当年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忘淡,而“小时”沿用至今。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又有“晨钟暮鼓”之说,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今之十九点)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全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附表。天色、地支天色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现在23-1点1-3点3-5点5-7点7-9点9-11点11-13点13-15点15-17点17-19点19-21点21-23点【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恕至城下,鸡鸣,雪止,晡时,门坏。”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别称。再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景阳冈:“可教往来客人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祭妹文:“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群英会蒋干中计:“从巳时直杀到未时。”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群英会蒋干中计:“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李愬雪夜入蔡州:“四鼓,恕至城下,无一人知者。”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夜间时辰五更五鼓五夜现代时间黄昏一更一鼓甲夜19-21点人定二更二鼓乙夜21-23点夜半三更三鼓丙夜23-1点鸡鸣四更四鼓丁夜1-3点平旦五更五鼓戊夜3-5点刻、字、秒、忽考察古人的时间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观查:一是古人对时间科学划分后制定的计时制;二是古人把时间、计时仪器和国家法制、政权兴衰相联系。我国古代制定、沿用自成体系的计时法。百刻计时法最古老,使用的时间也最长。大约西周之前(公元前十一世纪),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一百刻(一刻等于14.4分)。汉代(前206-公元220)除使用百刻制外,还应用以太阳方位计时的方法,到隋唐(公元581-907)时,太阳方位计时衍生为十二时辰计时,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法并用。直到明末清初(十七世纪),西方机械钟表传入后,我国才改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但十二时辰仍沿用,每个时辰两小时。为和二十四小时计时法相一致,我国古老的百刻制演变为九十六刻制,一个时辰内分为八刻、一小时内分为四刻,这样一昼夜就为九十六刻,与世界通用的计时法相一致。原一昼夜分100刻,因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又先后改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为96刻;就这样,一个时辰等于八刻。一刻又分成三分,一昼夜共有二十四分,与二十四个节气相对。注意,这分不是现时的分钟,而是“字”,在两刻之间,用两个奇怪符号来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细如麦芒的线条来划分,叫做“秒”;秒字由“禾”与“少”合成,禾指麦禾,少指细小的芒。秒以下无法划,只能说“细如蜘蛛丝”来说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词,忽指极短时间,然指变,合用意即,在极短时间内有了转变。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刻以下为“字”,关于“字”,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点十个字”,其意即“十五点五十分”。据语言学家分析,粤语中所保留的“古汉语”特别多,究其原因,盖因古中原汉人流落岭南,与中原人久离,其语言没有与留在中原的人“与时俱进”。“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律历志载,秒为古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只说:“秒如芒这样细;忽如最细的蜘蛛丝”。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也有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鼓】古时常夜间击鼓报更,所以古人常以鼓代更。【漏】古时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时】时是时辰,介绍见前古代纪时法。【点】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每点约等于现代的24分钟。【刻】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00刻,实算96刻,每刻15分钟。漏刻指很短的时间。旋俄尔俄顷倾之食顷斯须倏忽须臾少顷未几逾时时间不大叫做“旋”,“俄尔”表示忽然间。“俄顷”、“倾之”是一会儿,“食顷”功夫吃顿饭。“斯须”、“倏忽”和“须臾”都表瞬间时短暂;“少顷”、“未几”和“逾时”,也是片刻短时间。黎明时分称“质明”,早晨一般称作“旦”。“侵晨”是指天将亮,“中夜”时分夜已半。“旦日”明日第二天,“兼旬”即为二十天。“朔”为初一“望”十五,“晦”为月底那一天。每月十六称“既望”,这段时间称“居有间”,“方”即正当某时候,“日”字用来表每天。“期月”表示一整月,“期年”表示一周年。“来年”即为第二年,表示年年用“累年”。一年将尽称“岁暮”,也称“岁晏”或“岁阑”,要记诗文时间词,正确理解是关键。口诀帮你记牢固,理解运用多方便。初中文言文中,在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方面,有时与时间不无关系。就教材所涉及的“时间”来看,其时间词所指大体可分为记年、记月、记日、记时四大类:一、记年古代记年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记年。汉武帝建元以前,帝王没有年号,只能直书“某某王(公)某某年”或“年”。例如: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四册陈涉世家)十年春,齐师伐我。(六册曹刿论战)二是用干支记年。干,即“天干”(天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地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是我国古代用以记录时间的一套专门的序数系统。干、支按顺序两两相配,至六十次为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或“花甲子”):甲子、乙丑、丙寅辛酉、壬戌、癸亥。如:时万历丁酉 二月十四日。(四册西湖游记二则)己亥之二月也。(五册满井游记)天启壬戌秋日。(四册核舟记)三是用国君的年号记年。我国古代帝王年号,从汉武帝刘彻“建元”年号开始,此后多以年号记年。如: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二册桃花源记)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三册记承天寺夜游)二、记月古代记月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用地支记月。按阴历,寅为正月,卯为二月,其余(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依次类推;二是在春夏秋冬各季前(分别)依次加上孟、仲、季等字,组成孟春、仲春、季春孟冬、仲冬、季冬,古人用它们作各季中相应月份别称;三是如同现代记月,在月前加数字记月。初中文言诗文中常见的是第三种,如:胡天八月即飞雪。(四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五月人倍忙。(五册观刈麦)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六册墨池记)三、记日古代记日的主要方式亦有三种:一是用干支记日。如:是月丁未。(旧教材登泰山记)二是用特定的节日、节气名称记日。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册过故人庄)三是在一月之内,古人常用“朔”(农历每月初一)、“月出()”(农历每月初三)、“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等表示日期。如: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三册观潮)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旧教材登泰山记四、记时古代记时的主要方式也有三种:一是古人根据天色、人事把一天分为十二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昃、晡时、日入、黄昏、入定。二是用地支记时,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后世(清代)又把每个时辰分为先“初”后“正”,使十二时辰变成了二十四段,正好与现代时段相对应。三是记夜。古时没有钟表计时,特在城市或寺院的钟鼓楼置铜壶滴漏,并派人负责守漏、击鼓报时(更):漏一下为一更;漏两下为二更,余类推。一夜共五更。古今时段、时辰对照,如下表:(见文末)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册两小儿辩日)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二册石壕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六册君子于役)然杭州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四册西湖游记二则)夜半,客曰:“吾去矣!”(旧教材大铁椎传)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同例紒紟矠)除以上所述之外,初中文言文中还有表示时间长短的词,诸如“少时”、“未几”、“俄而”之类,此不赘述:只要我们在阅读时联系语境,弄清文意,也就不难理解它们所表示的意思了。文言文中的时间词:一、 表示过去时间的“昔、向、曩”意思是“过去”、“从前”,都是副词。例如:“昔作女儿时”(孔雀东南飞);“向之寿民”(察今);“曩与吾祖居者”(捕蛇者说)。“初、始”意思是“当初”,都是副词。例如:“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燕赵之君,始有远虑”(六国论)。“已、既”意思是“已经”,“既”也可以翻译成“之后”,都是副词。例如:“舟已行矣”(刻舟求剑);“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曾、尝”意思是“曾经”,都是副词。例如:“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适、向”意思是“刚才”,都是副词。例如:“适得府君书”(孔雀东南飞);“向察众人之议”(赤壁之战)。二、 表示现在时间的“今”意思是“现在”,名词。例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方意思是“正”、“正在”,副词。例如:“方欲行”(狼)。“会”意思是“恰巧”、“正好”,副词。例如:“会宾客大宴”(口技)。三、 表示将来时间的“将、行将、欲”意思是“将要”,“且”意思是“将要”、“将近”,都是副词。例如:“公将战”(曹刿论战);“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火且尽”(游褒禅山记)。四、 表示较长时间的“长、久”意思是“长久”,形容词。例如:“死者长已矣”(石壕吏);“始尔未为久”(孔雀东南飞)。“常、每、辄”意思是“经常”,副词。例如:“千里马常有”(马说);“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辄倾数家之产”(促织)。“素”意思是“一向”,副词。例如:“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五、 表示时间快速、短暂的“立、即”意思是“立即”,副词。,例如:“立诛杀曹无伤”(鸿门宴)“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遽、亟”意思是“急忙”、“赶快”,副词。例如:“遽扑之”(促织);“趣越兵亟入关”(陈涉世家)。 “俄、俄而、俄顷、少顷、少时、少间、须臾、斯须”意思是“一会儿”副词。例如:“俄见小虫跃起”(促织);“俄而千百人大呼”(口技);“俄顷风定云墨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少时,一狼径去”(狼);“少间,帘内掷出一纸片”(促织);“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斯须就毙”(促织)。“食顷”意思是“一顿饭工夫”。例如:“食顷,帘动”(促织)。“暂”意思是“暂时”,副词。例如:“卿但暂还家”(孔雀东南飞)。 “旋、寻、未几、无何、既而、已而”意思是“随即”、“不久”,副词。例如:“旋见鸡伸颈摆扑”(促织);“寻病终”(桃花源记);“未几,夫购声起”(口技);“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既而敌行益迩”(冯婉贞);“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六、 表示时间终止的“终、竟、迄、卒”意思是“终于”,副词。例如:“赵亦终不予秦壁”(廉颇蔺相如列传);“竟杀蛟而出”(周处);“迄无济”(促织);“卒相与欢”(廉颇蔺相如列传)。七、 表示特定时间的“曙、质明”意思是“天刚亮时”、“黎明”,名词。例如:“自昏达曙”(促织);“质明,避哨竹林中”(指南录后序)。“朝、旦、晓、夙”意思是早晨,名词。例如:“朝晖夕阳”(岳阳楼记);“旦辞爷娘去”(木兰诗);“晓驾炭车辗冰辙”(卖炭翁);“夙夜忧叹”(出师表)。“亭午”意思是“正午”,“夜分”意思是“半夜”,都是名词。例如:“自非亭午夜分”(三峡)。“旦日、翌日”意思是“明天”、“第二天”,名词。例如:“旦日飨土卒”(鸿门宴);“翌日送宰”(促织)。“他日”意思是“另外的一天”、“有一天”,“后日”意思是“以后的一天”、“改日”。例如:“他日,驴一鸣”(黔之驴);“后日送之”(西门豹治邺)。“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晦”指农历每月最后一日,都是名词。例如:“朝菌不知晦朔”(庄子);“此七月望日事也”(祭妹文);“七月既望”(前赤壁赋);“戊申晦”(登泰山记)。“旬”意思是“十天”,名词;“兼旬”意思是“二十天”。例如:“旬乃还第”记王忠肃公翱事);“伤肤,兼旬愈”(狱中杂记)。“期月”意思是“一个月”,“期年、岁”意思是“一年”,“载”意思是“年”。例如:“期月之间”(后汉书耿纯传);“行之期年”(左传襄公九年);“岁赋其二”(捕蛇者说);“五载复还”(张衡传)。“明年”意思是“第二年”,例如:“越明年”(岳阳楼记)。汉语方位词大全一、 语法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机构师资管理的法律责任及合规要求
- 教育心理学-指导教师提升教学效果的钥匙
- 2025年中国N-甲基乙酰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智能科技背景下的教育心理学发展趋势
- 探究教育政策变革与教育水平提升的关联性
- 抖音商户主播话术标准执行制度
- 抖音商户市场专员流量渠道拓展制度
-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日本概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欧亚学院《中国文学经典鉴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国际海域划界测量技术方法
- 市政设施维护服务项目方案
- 横纹肌溶解症课件
- GB/T 23312.1-2009漆包铝圆绕组线第1部分:一般规定
- 交通运输行业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调查制度
- SAP联产品生产订单结算过程x
- 2021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宫外孕右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盆腔粘连分解术、右输卵管妊娠开窗取胚术手术记录模板
- 教科版 科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基础题)
-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说明书
- 弱电设备维护保养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