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六年级上册《腊八粥》教学设计(三篇)_第1页
小学语六年级上册《腊八粥》教学设计(三篇)_第2页
小学语六年级上册《腊八粥》教学设计(三篇)_第3页
小学语六年级上册《腊八粥》教学设计(三篇)_第4页
小学语六年级上册《腊八粥》教学设计(三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六年级上册腊八粥教学设计(三篇)腊八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重点词句、联系提示语、分角色朗读等感悟课文。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内容,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体会八儿一家其乐融融。3、学习文中人物对话的描写,通过读文及拓展阅读,感受亲情给人带来的温暖。重点: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难点: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教学过程:一、引入1、 认字,说出带有生字的成语 2、 回顾课文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 219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板书) 二、精读感悟过渡:美味的腊八粥会让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馋涎欲滴,方家大院的八儿正是这众多喜爱腊八粥中的一员,那么面对甜甜、腻腻的一锅粥,他的表现如何呢?我们首先来学习盼粥这一部分。1、 盼粥(1) 默读28自然段,要求: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品读你画出的句子,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 学生汇报“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你能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喜悦之情吗?“眼睛可急红了”说明什么?八儿真的饿了吗?从对八儿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此时此刻八儿一种怎么样的心情?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板书迫不及待)省略号有什么作用?指导朗读四五自然段的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怎样理解第八自然段的反问句?八儿对腊八粥虽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板书苦苦等待)过渡:八儿多么想让妈妈早点给他端上一碗喷香的腊八粥啊,那么一旦粥煮好了,他想怎么吃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想粥这一部分 2、 想粥(1) 分角色朗读911自然段,思考:八儿开始计划粥怎么分?后来想怎么分?为什么变卦了?(理解八儿的讨价还价、得寸进尺)(2) “孥孥”是什么意思?从妈妈的的话中你能看出什么? (3) 再分角色读,要读出八儿的天真可爱和妈妈对他的宠爱。 过渡:这让小小的八儿想吃三碗半的粥,在他的猜想中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猜粥这一部分 3、 猜粥(1) 男生齐读第十四自然段,大家思考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的(2) 粥里的栗子、赤饭豆、花生仁儿、枣都是什么样的?找出文中的关键词画下来。(3) 文章用了一个什么字来形容八儿的猜想?(板书奇妙) 4、看粥(1)师读第十六自然段,同学们思考: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八终于看到了让他垂涎三尺的腊八粥,课文中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表现八儿的心理?(板书惊异)(2)妈妈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女生齐读第十七自然段,画出相关词语(3)找出关键词和第十四自然段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4)看了腊八粥之后的八儿,他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5)男女生分角色读人物对话,注意要读出八儿的心理变化 三、回读赏评1、吃了一枚大枣的八儿,总算暂时堵住了小馋嘴巴,请同学们再通读课文,谈谈自己读了腊八粥之后的感受2、你喜欢文中的那些句子,给大家读一读,课下可以抄在你的积累本上 四、拓读升华阅读沈从文的腊八粥全文,出示阅读提纲,指名读五、作业:上网查一查腊八粥的来历或者查一查关于腊八有哪些有趣的传说和故事,查到之后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六、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腊八粥 盼 迫不及待 想 苦苦等待 猜 美 妙 看 惊 异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腊八粥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汉字学习。通过比较或分析汉字等多种学习汉字的方法,学习本课的13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用。重点掌握“粥、掺、搜、俭、凑、馋、洽、叠”8个生字。2.词语学习。通过查字典练习已学过的词语学习新词语。通过同义词比较,词语例释等多种方式学习本课的35个新词语,要求会读、懂意思。重点掌握教材列举的“清理、正巧、搜集、节俭、赶忙、融洽、搜集”7个词语,要求会读、会写、会用。3.句型学习。学习本课的“从起”、“动+起来”、“可啦”、“一面一面”4个句型,要求能结合语境使用。4.课文学习。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理清课文的脉络,能够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课文腊八粥。课内自读筷子漫谈。(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并掌握词语和句型;利用关键词语、句子,把握课文内容和结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教学生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并不断发扬光大。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1.掌握本课句型的用法。2.理解课文一和课文二的主要内容。3.了解腊八节悠久的传统和历史。(二)难点:1.引导学生就本课主要内容进行相关的话题的讨论。注意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成段表达能力。2.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懂得亲情、理解亲情、珍惜亲情。教学建议(一)教学内容1.教学中,要给学生充裕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将课文认真细致地阅读一遍。2.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品味课文。3.质疑误读:鼓励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怀疑和观点。4.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室起指导作用。(二)教学时间本科教学的时间建议为四课时。1.第一节课听课文录音,初学课文;重点讲解课文词语及句型,做听力练习。第二、三课时深学课文,第四节课学习自读课文。在完成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就本课主要内容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成段表达能力。2.词语和课文应提前预习,以自学为主。课堂教学侧重检查预习的情况,解难答疑、交流体会。3.教具使用。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照片;准备听力教学的有关设备。教学步骤第一课时阅读理解课文一、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课文的结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词的预习情况。(请34名学生解释本课重点词语并造句)2.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先请34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再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提问)三、初学课文1.方法与任务:(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2)分小组朗读课文,并交流初读感受。2.预设问题(1)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怎样做腊八粥?(3)说一说腊八粥的来历。(4)母亲为什么年年做腊八粥?3.教学提示: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先讲认识和理解,有多少说多少,不必求全;然后请学生回答预设的问题。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1.在小组中,每个学生用重点词语造句或进行交际运用。2.小组互动学习。每个学生整理自己不懂、不会用的词语,在小组中提出来,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理解;理解不了的,提交到全班,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掌握。五、解难答疑老师解释全班学生普遍不懂、不容易掌握的词语。词语例释:1.尤其:副词。表示更进一步。2.淡忘:对事物的记忆逐渐淡薄以致遗忘。3.偶然: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与“必然”相对。六、评析与反思1.通过检查各族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词语及课文内容掌握情况。2.教师或各小组组长记录学生在本课合作学习活动的表现,对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学习方法好的学生进行表扬。3.对学生理解偏误的词语和句义进行汇总,在深学课文时重点讲解。4.反思本课教学中不到之处,找出对应策略。七、布置作业1.小结课文,简单梳理全文脉络。2.作业。(1)口头作业:熟读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课文。(2)书面作业:抄写本课词语3遍,并用本节课所学的重点词语造句。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腊八粥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4.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教学重点: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教学难点: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腊八粥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题。二、初读课文1.指导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请其他同学认真在心里跟着读。3.这篇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体什么事?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三、默读课文,圈划批注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八儿”2.“八儿”这个人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请默读圈画相关语句。3.学生圈画后汇报。4.教师及时总结。他的心里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可以为突破口。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四、总结升华1.文章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