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5193.9-2003 显性致死试验》相比于其前版《GB 15193.9-1994》,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更新:
-
试验范围和适用性:2003版标准对试验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更加明确的界定,特别强调了该标准适用于评价食品添加剂、食品污染物、新资源食品及其加工助剂等物质的急性毒性,明确了试验对象的具体范畴。
-
试验方法和技术细节:新版标准对显性致死试验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求进行了细化和优化,包括动物的选择、分组、剂量设计以及观察指标等方面,旨在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例如,更详细地规定了动物的饲养条件、给药方式和观察时间点。
-
数据处理与结果判定:2003版标准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更新,引入了更科学的数据处理规则,以确保结果判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同时,对致死率的计算方法和LD50(半数致死剂量)的估算过程给出了更具体的规定。
-
安全性和伦理要求:随着实验动物福利观念的发展,2003版标准加强了对实验动物伦理和福利的关注,要求实验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关国际和国内的动物保护原则,确保实验动物的合理使用和最小化痛苦。
-
标准引用与协调性:为保持与国际标准和相关法规的一致性,2003版标准更新了引用的其他标准和文献,确保了标准内容的时效性和兼容性。
-
术语和定义:对一些关键术语进行了修订或新增,使得标准中的表述更为精确,便于读者理解和执行。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2003-09-24 颁布
- 2004-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I C S 0 7 . 1 0 0C 5 3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B 1 5 1 9 3 . 9 - 2 0 0 3代替 G B 1 5 1 9 3 . 9 -1 9 9 4显性致死试验Do mi n a n t l e t h a l t e s t2 0 0 3 - 0 9 - 2 4发布2 0 0 4 - 0 5 - 0 1 实施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1 5 1 9 3 . 9 -2 0 0 3o il吕本标准全文强制。本标准代替G B 1 5 1 9 3 . 9 -1 9 9 0显性致死试验 。本标准与 G B 1 5 1 9 3 . 9 -1 9 9 4 相比主要修改如下:在“ 范围” 中增加了受试物的具体内容: 食品生产、 加工、 保藏、 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涉及的可能 对健康造成危害的化学、 生物和物理因素, 检验对象包括食品添加剂( 含营养强化剂) 、 食品新 资源及其成分、 新资源食品、 辐照食品、 食品容器与包装材料、 食品工具、 设备、 洗涤剂、 消毒剂、 农药残留、 兽药残留、 食品工业用微生物等; 在“ 实验动物” 中: 将“ 成年小鼠( 体重3 0 g 以上) 或大鼠( 体重2 0 0 g以上) ” 改为“ 成年小鼠( 性 成熟, 体重3 0 g 以上) 或大鼠( 性成熟, 体重2 0 0 g 以上) ” , “ 动物数量” 雄性动物每组不少于1 0 - 1 5 只, 雌性动物每组不少于2 0 只一3 0 只, 改为雄性动物每组不少于 1 5 只, 雌性动物每组不 少于 3 0只受孕鼠;将“ 分组” 下的两项内容“ 组数” 和“ 动物数量” 合并改为“ 剂量及分组” , 高剂量组的设计方法增 加一条“ 急性毒性试验给予受试物最大给予剂量( 最大使用浓度和最大灌胃容量) 测不到 L D s 时, 则以1 0 g / k g 体重、 人的可能摄人量的1 0 0 倍、 或受试物最大耐受量为最高剂量” ;增加“ 结果判定” 内容。自 本标准实施之日 起, G B 1 5 1 9 3 . 9 -1 9 9 4 同时废止。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同济医科大学、 上海医科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朱清华、 柳启沛。本标准于 1 9 9 4 年首次发布,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51 9 3 . 9 - 2 0 0 3显 性 致 死 试 验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显性致死试验的基本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食品生产、 加工、 保藏、 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涉及的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的化学、生物和物理因素的致突变作用和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危害( 检测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损伤, 但不能检测基因突变和毒性作用) , 检验对象包括食品添加剂( 含营养强化剂) 、 食品新资源及其成分、 新资源食品、 辐照食品、 食品容器与包装材料、 食品工具、 设备、 洗涤剂、 消毒剂、 农药残留、 兽药残留、 食品工业用微生物等2原理 致突变物可引起哺乳动物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 以致不能与异性生殖细胞结合或导致受精卵在着床前死亡, 或导致胚胎早期死亡3 试验动物 选用健康动物, 符合试验规格, 且有合格证号。经生殖能力预试, 受孕率应在 7 0 %以上者。雄性成年小鼠( 性成熟, 体重3 0 g 以上) 或大鼠( 性成熟, 体重2 0 0 g 以上) , 预先接触受试物, 再进行交配。交配用的成年雌鼠, 不接触受试物。雌性鼠为雄性鼠的5 -6 倍量。每组雄鼠一般不少于 1 5只, 雄鼠与雌鼠交配, 使每组产生至少 3 0 只受孕雌鼠。4 荆量及分组 试验至少设3 个受试物剂量组。高剂量组应引起动物生育力轻度下降。各组受试物剂量可在1 / 1 0- V 1 / 3工 _ D s 。 之间急性毒性试验给予受试物最大剂量( 最大使用浓度和最大灌胃容量) 求不出L D s 。 时,则以1 0 g / k g 体重、 人的可能摄人量的1 0 。 倍、 或受试物最大给予剂量为最高剂量, 再下设2 个剂量组,另设溶剂对照组和阳 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物可用环磷酞胺( 4 0 m g / k g 体重) 雌性动物每组不少于3 0只受孕鼠。一般应同时做阳性和溶剂对照组。5 操作步骤5 . 1 给予受试物5 . 1 . 1 给予途径: 应采用灌胃法, 或用喂饲法。5 . 1 . 2 给予受试物的方法: 灌胃法一般一日一次, 或一日两次, 连续 6 天或 3 个月。5 . 2 交配 给予雄鼠受试物后, 按雌雄鼠2: 1比例同笼交配 6 天后, 取出雌鼠另行饲养。雄鼠则于 1 天后, 再以同样数量的另一批雌鼠同笼交配, 如此共进行5 批6 批。5 . 3 胚胎检查 以雌雄鼠同笼日 算起第 1 5 天一1 7 天, 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雌鼠后, 立即剖腹取出子宫, 仔细检查、计数, 分别记录每一雌鼠的活胎数、 早期死亡胚胎数与晚期死亡胚胎数。5 . 4 胚胎鉴别 活胎: 完整成形, 色鲜红, 有自然运动, 机械刺激后有运动反应 早期死亡胚胎: 胚胎形体较小, 外形不完整, 胎盘较小或不明显。最早期死亡胚胎会在子宫内膜上 6 7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5 1 9 3 . 9 - 2 0 0 3隆起如一小瘤。如已完全被吸收, 仅在子宫内 膜上留一隆起暗褐色点状物。晚期死亡胚胎: 成形, 色泽暗淡, 无自然运动, 机械刺激后无运动反应6 数据处理受孕率( %)=孕鼠数交配雌鼠数X 1 0 0一总着床数 =活胎数+早期胚胎死亡数+晚期胚胎死亡数平均着床数 =总着床数受孕雌鼠数. . . . . . . . . . . . . . . . . . . . (3)早晚期胚胎死亡率( 0 o )=早( 晚) 期胚胎死亡数X 1 0 0 , (4) 平均早期胚胎死亡数按试验组与对照组动物的上述指标分别用 Xz总着床数早期胚胎死亡数受孕雌 鼠数 。 。 , , 甲:. 5)检验、 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法, 进行统计分析, 以评定受试物的致突变性 。7 结果判定 根据以上计算出的受孕率、 总着床数、 早期和晚期胚胎死亡率予以评价。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受孕率或总着床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早期或晚期胚胎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并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航空电气设备维修》试卷及答案 - 共3套
- 初级社工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保管员证书考试题及答案
- 民族风黑白画课件
- 民族舞基本功训练课件
- 新质生产力现实事例解析
- 新质生产力与课程思政融合
- 2025年口腔医学病例分析训练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眼科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测量技能考察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眼科学论文写作能力测验试卷答案及解析
- 新员工入职廉洁从业教育培训
- YC/T 593-2023打叶复烤加工服务能力评价办法
- 医美员工制度管理制度
- 大棚搭建用工合同范本
- 美术课雕塑课件
- T/CCS 059-2023智能化煤矿运维技术架构与流程
- T/CAQI 96-2019产品质量鉴定程序规范总则
- DB31/T 300-2018燃气燃烧器具安全和环保技术要求
- 2025农业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天使口腔矫正协议书
- 2025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