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量与模拟量的c.ppt_第1页
数字量与模拟量的c.ppt_第2页
数字量与模拟量的c.ppt_第3页
数字量与模拟量的c.ppt_第4页
数字量与模拟量的c.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数字量与模拟量的转换技术,7.1 数模转换原理 7.2 方便实用的数模转换器件 7.3 实例:简易函数发生器 7.4 模数转换原理 7.5 模数转换器接口电路 7.6 实例:典型的模数转换电路 7.7 动量矩定理演示仪电路设计,7.1 数模转换原理,主要转换方式,(1)梯形电阻网络型 (2)数字电位器,梯形电阻网络,图7.1 D/A转换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倒梯形电阻网络,R,R,R,R,IR = UR /R,IO1,=d3I3+ d2I2+ d1I1+ d0I0,若为n位二进制数,则,若RF=R,则,即输出电压的大小正比于输入二进制数的大小,实现了数字量和模拟量的转换,7.2 方便实用的数模转换器件,主要分类,(1)按分辨率分:8、12、14、16位 (2)按通道数分:单、多通道(最多32) (3)按接口形式分:并行、串行SPI/I2C (4)按是否内置基准电源:有内置、外接、或2者均可 (5)按输出极性分:单极性、双极性,D/A0832转换器,1、单极性输出,输出于数字量DATA相对应 模拟量: MOV DPTR,#7FFFH MOV A,#DATA MOVX DPTR,A,(1) DAC0832 (2)AD7801 并行接口,单电源2.7V 5.5V,可工作于睡眠模式 参考电压可外接,也可使用内部自带的(非精密电源) 输出极性与参考电压相同 (3)AD7303 2 通道,性能同AD7801,SPI输入接口,使用更为方便 (4)AD7304/7305(SPI) 4通道 4通道, AD7305(并行接口),1、8位D/A转换器,图7.3 8位电压输出型并行接口D/A转换器AD7801结构简图,图7.4 AD7303与MPU的接口,(1)DAC8512(ADI公司) SPI接口,单电源5V,可工作于睡眠模式, 有满摆输出的缓冲放大器 基准电压内置2.5V (2)MAX5532/5533/5534/5535 (Maxim公司) SPI接口 ,单电源1.8V5.5V,2通道 基准电压 MAX5533/5535内置 MAX5532/5534外接,2、12位D/A转换器,12位D/A转换器的电源必须经良好滤波及退耦,图7.5 数模转换器DAC8512的电源滤波,12位D/A转换器 4096=2的12次方,内置2.5V基准电压,图7.6 电压输出型D/A转换器的双极型输出,2、双极性输出,双极性输出D/A关系 ,数字量与模拟量的转换关系,(1)并行/串行接口,双电源5V (2)参考电压内置基准电压3V,也可外接 (3)高速、高精度,3、14位D/A转换器AD7840,-3V+2.9996V,(1)SPI接口,双电源5V (2)参考电压外接 (3)适合做低频函数发生器 (4)多片AD7849共同使用时,可以使用串行级联方式,以简化接口电路。 其内部结构也很具代表性: D/A转换器分两级,前级为分十六级的数字电位器,以及十六个缓冲放大器,后级使用梯形电阻网络D/A转换器,总分辨率达到16位。,4、16位D/A转换器AD7849,AD7849单极性输出,5V,注意Rofs接法,AD7849双极性输出,5V,注意Rofs接法,与单片机的连接,16位D/A转换器AD7849与单片机连接图 LDAC引脚为DA转换引脚,5. 16位的MAX5204-MAX5207的接口、退耦、双极性输出电路,对接地的安排:1.对AGND,使用尽可能粗的接地线,远离高频干扰源,不能接近感性负载;2. AGND和DGND分开布线,并尽可能在该集成块附近用一点相接; 3.对双层板, AGND和DGND独立成块,在该集成块附近相接后再接于公共AGND; 4.避免使AGND和DGND与公共AGND的连接部分成为其他集成电路的接地回路。,图7.9 MAX5204-MAX5207的接口、退耦、双极性输出,6.多通道D/A转换器的两种工作方式,独立的D/A通道组合: 速度快,适用于高速的D/A输出,部分产品支持多通道同步输出。 采样保持输出:只有一个D/A转换器件,速度相对较慢,适用于低频应用。,采样保持输出方式的16通道D/A转换器,图7.11 使用采样保持方式的多通道D/A转换器,7.3实例:简易函数发生器,1、函数发生器的基本结构,2、波形发生器,1)器件选用 AD转换器12b以上 (AD7849A-14b) 微处理器高速(P89LPC938)、片上系统、ARM,2)波形的产生 V0=Vref*N/16384( 14b) 方波 三角波 正弦波,(1)方波:按周期的一半时间定时中断,输出全0或全1,(2)三角波:按周期的1/1024定时中断,输出全0或全1 增程时每次增加214(16384)/29(512)=32 ,16384/1024=16 减程时每次减去32,频率较高时,可增加步长到256,但会引起波形畸变,可在输出端加电容进行平滑处理 频率低于4HZ时,可减小步长,以此来增加平滑度,V0=Vref*N/256 (4) 三角波程序清单 SSW: MOV DPTR,#80BFFFH DAS0:MOV R7,#80H DAS1:MOV A,R7 MOVX DPTR,A INC R7 CJNE R7,#255,DAS1 DAS2: DEC R7 MOV A,R7 MOVX DPTR,A CJNE R7,#80H,DAS2 AJMP DAS0,+5V,函数发生器的波形发生器电路,图7.13 函数发生器的波形发生器电路,图7.15 信号合成电路,(3)正弦波:(2048点) 与三角波类似,每次增加或减小的值通过查表获取(2B),由于对称性,正弦表存储1/4周期,应为512个数据点(2048/4),1024B,表中数据由下式计算得出,存放在ROM中(2的14次方=16384对应14位D/A),(5) 正弦波电压输出 正弦波电压输出为双极性电压,最简单的办法是将一个周期内电压变化的幅值(-5V+5V)按8位D/A分辨率分为256个数值列成表格,然后依次将这些数字量送入D/A转换输出。只要循环不断地送数,在输出端 就能获得正弦波输出。 SIN: MOV R7,#00H DAS0: MOV A,R7 ; MOV DPTR,#TABH;设指针 MOVC A,A+DPTR ;取数据 MOV DPTR,#8000H ; MOVX DPTR,A ;送D/A转换 INC R7 ;修改偏移量 AJMP DAS0 ; TAB: DB 80H,83H,86H,89H,8DH,90H DB 93H,96H,99H,9CH,9FH,0A2H DB 0A5H,0A8H,0ABH,0AEH DB 6FH,72H,76H,79H,7CH,80H,3、信号合成和输出,工作于级联方式,end,7.4 模数转换原理,(1)双积分式:抗干扰能力强 (2)逐次逼近式:速度快 (3) -式,主要类型,7.5 模数转换器接口电路,(1)双积分式ICL7135 (2)逐次逼近式AD1674 (3) -式,7.6 实例:典型的模式转换电路,7.7 实例:动量矩定理演示仪电路设计,7.4 模数转换原理,1 . 双积分式模数转换器 信号积分(定时)、参考电压积分(定时计数)二个阶段。 计数脉冲个数与电压成正比 对分辨率较高的A/D,常加入一个自动校零阶段,主要类型,双积分A/D转换器原理,图7.16 双积分A/D转换器原理,2. 逐次逼近式模数转换器,组成:寄存器控制逻辑、D/A转换器和比较器组成。,逐次逼近:从MSB开始逐位置1,其余清零,输出到D/A转换器,若D/A输出大于外部模拟输入,则该位清零,否则保留。以此类推,直到LSB。,图7.18 AD1674的内部结构,7.5 模数转换器接口电路,(1)双积分式ICL7135 (2)逐次逼近式AD1674(主要) (3) -式(略),1、双积分式模数转换器的接口,主要用于3位半到4位半的数字电压表。 注:3位半仪表又名3又2分之1仪表,其显示最大值为1999,分辨率为0.001; 3又4分之3仪表:其显示最大值为3999,分辨率为0.001; 4位半仪表显示最大值为19999,分辨率为0.0001。 ICL7135 4位半 双积分式 (1)双电源:5V (2)单极性基准电压+1V,能对双极性输入电压进行转换 (3)单基准电压 (4) BCD码输出 (5)自动量程控制信号输出,ICL7135 电路连接与参数选择 (1)基准电源 外接精密基准电压,或直接从5V电压分压得到, VREF为满量程电压值的1/2,不宜超过1.5V (2)时钟信号输入 利用单片机系统时钟分频或定时得到,或外接RC振荡器 单极性:最高1MHZ 双极性:最高125KHZ (3)积分电阻和积分电容根据满量程电压值计算得到,积分电容按0.47u F, 推荐选择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电容,应用:共阳极LED组成的4位半电压表,图7.23 使用共阳极LED组成的4位半数字电压表,2、逐次逼近式模数转换器的接口,经典产品:AD1674(8/12位) (1)并行接口,三电源:5V, 12V或15V (2)片内集成高精度基准电压源(10.00V) (3)带输出三态缓冲器 (4)片内集成时钟电路和采样保持器 (5)采样速率100k (6)单极性和双极性两种工作方式,1)逐次逼近式是动态数据采集的主流产品,单极性输入时增益和失调调整,图7.24 AD1674单极性单极型工作时的增益调整,R1和R2选用 多圈电位器,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入,R/C=0, A0=0启动12位转换,A0=1启动8位 R/C=1, A0=0输出高8位(12/8接地),A0=1输出低4位 A0=并行输出12位(12/8接+5V),图7.25 AD1674双极性工作时的增益调整和失调调整,双极性输入时增益和失调调整,图7.26 用AD1674设计的动态数字应变仪(部分),2)开关电容型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的接口,典型产品AD7663(16位) (1)SPI/并行接口,三组5V电源 (2)外接基准电压源2.5V 由于参考输入端的输入阻抗动态变化,故要求参考电压源有较低的输出阻抗,并且在REF和REFGND间做好退偶 使用精密基准电压源 (3)6档不同的输入电压范围 被测信号最好经缓冲放大器接入AD7663,转换速度、分辨率、器件功耗、制作成本都有优势,1)三组+5V 电源,简化电路,用AVDD给DVDD供电,2)信号源输入电路,从机串行方式读时序(转换结束后读),3)读转换结果时序BUSY下降:模数转换结束,数据可读取。在从机模式下,收到SCLK的上升沿,AD7663将送出一位数据。在SCLK的下降沿时,主控机应该将数据取走。数据输出顺序由最高有效位MSB到最低有效位LSB,主控串行方式读时序(转换结束后读)在主控方式下,在发出SCLK的上升沿前,AD7663将送出一位数据,MPU必须在SCLK的下降沿前取走数据,图7.28 主控串行方式读时序(转换结束后读),图7.31并行接口时读数据时序,并行接口时,3. 模数转换器参考电压源,(1)典型低噪声精密基准电压源,ADR43X系列工作电压范围很宽,初始精度优于1%0, 输出驱动能力大,可达+30mA/-20mA,输入电压VIN不得低于规定的最低限值。 ADR44X系列仅需低压差500mV,输出电流为10mA,图7.34ADRX 的直接连接,(2)使用好低噪声且稳定性好的运放构成的缓冲器,AD7694参考电压15V,不能高于VDD(2.7V5.5V) AD7694功耗极低,可使用参考电源供电,图7.33 使用参考电源供电的应用电路,7.6 实例:典型的模数转换电路实例,1. 12位A/D转换器 AD1674接口实例,AD1674片内具有采样保持器 由于与8位微处理器接口,12/8引脚(第2脚)必须接地 使AD1674工作在8位数据接口方式,状态输出连接到89C52的INT0,使软件可以用中断方式接收数据, 转换结束时,STATUS输出为低,可启动89C52的外部中断,图7.40 AD1674与89C52的接口,7.7 实例:动量矩定理演示仪设计,动量矩定理指当物体定轴转动时,物体对转动 轴动量矩的变化等于外力偶矩与作用时间的乘积, 当外力偶矩为零时,转动物体的动量矩不变。 对物体系统,动量矩定理依然成立。,系统机械部分模拟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主桨叶和尾桨两个旋转部分),7.7 实例:动量矩定理演示仪设计,演示仪使用两台独立电机带动模拟主桨叶和尾桨。 电机采用变频调速的交流电机,控制方式采用通过变频器所带的RS-485接口。 升力値显示、风阻力偶矩测试、主轴转速显示功能; 使用力传感器测试升力値,扭矩传感器测试风阻力; 角度传感器-使用光电计数式位置检测传感器,设计要求及功能,7.7 实例:动量矩定理演示仪设计,(1)隔离的RS485驱动双端隔离 (2)键盘、显示接口动态显示 (3)传感器信号放大与AD转换电路设计 (4)位置检测电路设计,该系统设计主要分4个方面,(1)隔离的RS485驱动双端隔离,P2.1,隔离目的防止因变频器噪声使系统工作异常,隔离电源(DC-DC)隔离变换器,图7.40 RS-485用的隔离电源,RS485驱动双端隔离,P2.1,图7.41隔离的RS485,U3A,U3B,U3用于信号整形,74HC14为施密特触发器,U3C,U4A,U4B,U4C,U4使用隔离电源,U5,U10,(2)键盘、显示接口,1.2英寸LED,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