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概述》PPT课件.pptx_第1页
《卫星通信概述》PPT课件.pptx_第2页
《卫星通信概述》PPT课件.pptx_第3页
《卫星通信概述》PPT课件.pptx_第4页
《卫星通信概述》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i卫星,卫星通信概述,杨天绘 2017年9月8日,内容大纲,卫星通信基础,卫星移动通信,卫星宽带通信,卫星通信基础,一、卫星通信概述,卫星通信是地球站之间或航天器与地球站之间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的一种微 波通信方式。,目前卫星通信系统主要有固定业务卫星通信系统,移动业务卫星通信系统和广 播业务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适用于以下业务,具备广播特性的业务:电视广播 音频广播 数据广播 地面通信手段无法到达的业务:海洋 沙漠 偏远山区 抗自然灾害能力要求高的业务 稀路由广域覆盖业务:点多面广的企业内部专用通信网 其他适合应用:远程教育 远程培训 远程医疗 资源共享等等,卫星通信基础,卫星通信基础,一、卫星通信概述,卫星通信优势,覆盖面积大,通信距离远,建站成本与通信距离基本无关 组网灵活,便于多址连接 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不管是固定站还是移动站,不同种类的业务可组网在同一个 卫星通信网内。 通信容量大 卫星通信工作在微波频段,可用带宽范围很大。 通信质量好可靠性高 电磁波主要在接近真空的外层空间传播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好 卫星通信不受地理和环境条件的限制,具有建设快,投资少,经济效益 高的优点。,卫星通信基础,二、卫星通信系统组成,卫星通信系统由空间设备通信卫星、地面设备地球站、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 统以及监控管理分系统四大功能部分组成。,(1)空间设备也就是通信卫星是由若干转发器、数副天线与位置和姿态控制、遥测和指令、以及电源分系统组成,其主要作用是转发各地球站信号。,(2)地球站由天线、发射、接收、终端分系统及电源、监控和地面设备组成。 主要功能是将需要发射的信号传至卫星和从卫星接收信号。,(3)地面的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并不直接用于通信,而是用来保障通信的正常进行。,(4)监控管理分系统对在轨卫星的通信性能及参数进行监测与控制。,通信卫星,跟踪遥测及 指令分系统,监控管理分 系统,地球站,通信业务 控制中心,三、卫星轨道介绍,卫星运动的轨迹和趋势称为卫星运行轨迹,卫星运动所在的平面叫轨道面。,椭圆轨道 圆轨道,按形状,赤道轨道 极地轨道 倾斜轨道,按倾角,顺行倾斜轨道 逆行倾斜轨道,回归/准回归轨道 非回归轨道,按轨道周期,低轨道(LEO) 中轨道(MEO) 高轨道(HEO),按高度,(偏心率不等于0,卫星在轨道上做非匀速运动,主要用于重点覆盖某些区域),(具有相对恒定的运动速度,可以提供较为均匀的覆盖特性),轨道面和赤道面的夹角,i,(i=0,轨道面和赤道面重合。静止通信卫星就位于赤道轨道平面内),(i=90o,轨道面穿过地球南北极),(0i90o),(90oi180o),(星下点轨迹重复),(星下点轨迹不重复),(500h2000km),(2000kmh20000km),(20000kmh,h=35768km,GEO,卫星通信基础,今天的卫星通信系统GEO、MEO、LEO,卫星通信基础,静止轨道卫星运行在轨道高度为35768km的地球静止轨道上,卫星轨道的 旋转与地球同步,从天空看起来是固定的。,优点: 通信距离远,覆盖面积大,3颗便可覆盖全球。 地球站不需要复杂的跟踪系统即可对准。,缺点: 高度高,因此信号衰减和时延大。 地球的两极为通信盲区,而且高纬度地区通信效果较差。 地球静止轨道只有一条,轨道上所能容纳的卫星数量有限。,运行在中、低轨的卫星通信系统目前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优点: 卫星高度低,所以信号衰减小,时延小。 卫星重量轻,结构简单。 将卫星均匀地排布在整个地球的周围,即使是在南北极,也能使用低轨道卫星进 行通信,实现真正的全球覆盖。,缺点: 覆盖整个地球需要大量的卫星,系统复杂。 卫星数量多,寿命短,运行期间要及时补充发射替代或备用系统投资较高。,四、卫星链路设计,卫星通信基础,地球站,地球站,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卫星,信道(转发器),放大器,变频器,带通滤波器,(C/N0)u,(C/N0 )d,(C/N0 )T,透明型卫星的卫星链路,四、卫星链路设计,卫星通信基础,传输方程,自由空间传播损耗,传输损耗,自由空间损耗 馈线损耗 天线未对准损耗(一般用统计数据来估计) 大气层和离子层损耗 法拉第旋转 雨衰(对比较高的频率有很大的影响),四、卫星链路设计,卫星通信基础,载波噪声比,dB,dB,载波干扰比,设,为上行链路的干扰,在载波带宽内对应的功率为 I1,u ,I2,u,Ip,u,卫星链路设计需要考虑: 进入或来自邻近卫星的干扰 地面微波干扰 正交极化干扰 邻近信道干扰 交调干扰,载波噪声干扰比,,则有,,,卫星移动通信,卫星移动业务标准,移动地球站标准,卫星移动电视标准,卫星移动电话标准,通用标准 舰载站标准 机载标准,EN 300 721SES; 基于 1GHz 以下频段低轨卫星提供低速率服务的移动地球站 EN 301 473SES; 基于 3GHz以下频段航空移动卫星业务和卫星移动业务的机载地球站,通用标准 GMR标准 UMTS标准,SDR标准 DVB-SH标准 S-MIM标准,这些标准不仅对地球站的EIRP、带外抑制等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进行了规定,还对它们自身的监控功能和管理提出了要求。,卫星移动通信标准,通用标准:对于 BSS、FSS、MSS 的共性内容,ETSI 制定一系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如 TR 103 124SES; 卫星地球站及系统,卫星与地面网络融合、TR 103 166SES;卫星地球站及系统,卫星应急通信,基于卫星的应急通信单元这些标准不仅对卫星与地面网的融合进行了规定,也对系统测量进行了规定;不仅对交互通信中回传链路的数据封装进行了规定,也对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应用进行了规定;不仅对地球站中的相关设备进行了规定,也对地球站的电磁兼容性进行了规定。这些标准都对指导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卫星移动通信,卫星移动电话标准,通用标准 GMR标准 S-UMTS,GMR-1(TS 101 376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无线接口规范系列标准) GMR-2(TS 101 377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无线接口规范系列标准),基于GEO卫星,在用户链路及馈线链路频段、双工方式、多址方式等方面相同,但在载波间隔、信息速率、调制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GMPRS,GMR-1 3G,TS 101 851SES;UMTS/MT2000 的卫星部分 TS 102 442SES;UMTS/IMT2000的卫星部分;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其中TS 101 851分为物理信道、信道复用与信道编码、扩频与调制、物理层流程、用户终端的射频传输与接收、地球站与卫星间的射频传输与接收6个部分,各部分对相关技术进行了规定。,TS 102 442则从系统架构、性能、接口、安全性等方面对 S-UMTS 开展组播业务进行了规定。,针对星地接口和地面段对GMR进行了补充 涵盖了 GEO、MEO、LEO卫星,卫星移动电话标准,都分为通用技术规范、服务规范、网络规范、射频接口协议规范、物理层规范、语音编码规范6个部分,从不同技术层面对GMR系统进行了规定。,Thuraya、TerreStar、SkyTerra,INMARSAT、ACeS,卫星移动通信标准,卫星移动电视标准,卫星移动电视标准,和传统卫星电视相比,卫星移动电视对图像质量要求较低,传输数据较小,故对带宽要求较低。 ESTI在DVB-S基础上,制定专门针对卫星移动电视的DVB-SH标准,其核心标准为EN 302 583DVB;基于3GHz以下频段为手持设备提供卫星服务的帧结构、信道编码及调制 DVB-SH 使用 3GHz 以下的 UHF、L及S频段为用户提供广播服务。 目前美国全球通信公司的 ICO G1 卫星和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的 Eutelsat W2A 卫星都采用了 DVB-SH 标准,其核心标准为 TS 102 721SES; 卫星地球站及系统,S 频段移动交互多媒体的空中接口系列,S-MIM标准是对DVB-SH标准的扩展,下行链路沿用DVB-SH相关规定,增加回传链路,因此能 同时支持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S-MIM还增加了与地面IP网络的接口,使得其应用更为广泛。,目前 ESA 依托 Eutelsat W2A 卫星建立了基于 S-MIM 标准的“DENISE”系统。,卫星移动通信标准,DVB-SH标准 SDR标准 S-MIM标准,SDR(卫星数字无线电通信),其核心标准为EN 302 550SES; 星数字无线电通信系统系列标准,SDR也为终端用户提供广播服务,也需要地面网络进行辅助,但在工作频段、调制方式、编码形式等 方面与DVB-SH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美国WorldSpace 公司的 Afristar 和 Asiastar 两颗卫星的通信体制都采用了 SDR 标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海事卫星 通信系统INMARSAT,铱星系统 Iridium,全球星系统 Globalstar,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介绍,LEO,GEO,MEO,国际海事卫星 (INMARSAT) 通信系统,最早的海事卫星移动系统,由美国通信公司(COMSAT)利用Marisat卫星 进行卫星通信,是一个军用的卫星通信系统。70年代中期为增强海上船只的 安全保障,将部分内容提供给远洋船只使用。1982年形成了以国际海事卫星 组织管理的INMARSAT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海事卫星通信服务。如今已发展 为INMARSAT-4移动通信卫星以及INMARSAT-5宽带通信卫星,控制着135 个国家的大量话音和系统。,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上,为除南北极75度以上的级区外的全球区域提供通信 服务。按发展顺序由INMARSAT-1、 INMARSAT-2、 INMARSAT-3、 IN- MARSAT-4 、 INMARSAT-5代卫星组成。,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INMARSAT-4 BGAN系统,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BGAN是宽带全球区域网络 ( broadband global area network)的简称,是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所主导的第四代卫星通信系统。 BGAN具有全球无缝隙的宽带网络接入、移动实时视频直播、 兼容3G等多种通信能力,它的出现给海事、航空以及陆地偏远地区移动信息化带来革命性的变化!,INMARSAT-4于2005年至2008年8月期间发射,共三颗,容量是第三代的60倍,通信业务量绝大部分是作为IP分组交换数据进行传输,扩展了INMARSAT网络,提供增强的数字移动通信的能力,同时也支持传统的电路交换的服务,具有1个全球波束,19个区域波束,228个窄带点波束。,星座设计,INMARSAT-4 BGAN系统,用户链路:采用L频段 上行1626.5-1660.5MHZ 下行1525.0-1559.0MHZ 馈线链路:采用C频段 上行6424.0-6575MHZ 下行3550-3700MHZ,频率分配,信道容量,630个双向200KHz,通信体制,TDM-TDMA/FDMA,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BGAN是一个3GPP 包交换和电路交换的网络,兼容第3代(3G)手机系统,其所有提供的服务都基于UMTS技术。,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BGAN通信系统介绍,用户设备,无线接入网,核心网,分组域模式,电路域模式,核心网,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BGAN空中接口, BGAN使用Inmarsat专用的空中接口IAI-2提供同样的UMTS业务。,承载信道链接层,承载信道控制层,物理层,适配层,接入层,BANG空口协议栈,负责移动性管理、呼叫控制、短消息SMS以及GPRS会话管理等功能,负责纠错编码和译码、扰码和解扰、滤波、调制解调、交织和解交织、准确接收、接收脉冲的定时、功率测量和使码元在正确的频率、时隙和功率水平上传输等功能。,负责控制接入物理层。,提供与UTRAN无线链路控制层类似的功能,最主要的就是在UE和网络之间传输空中接口的控制和用户数据。,负责注册管理、GMM/MM处理、无线信道控制。,非接入层,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BGAN通信信令流程-注册,空口注册过程,用户终端,无线网络控制单元,公共信道(全球波束):系统信息,公共信道(区域、窄带波束):系统信息,公共信道:注册申请,公共信道:注册确认信息,注册完成确认信息(专用信道),用户位置信息申请,用户位置信息应答,注册模式更新,注册过程就是UE和RNC初始化通信的信息交换,并且给UE分配一个专用的信令连接,这个过程发生在UE能给BGAN核心网发送信令信息之前。,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IMSI附着流程图,GPRS (或混合)附着流程,BGAN通信信令流程-附着,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UE,RNC,MSC/VLR,服务请求(终端主叫业务),鉴权响应,安全模式命令,安全模式完成,鉴权请求,呼叫建立请求,呼叫接续,无线信道建立,建立完成确认,被叫用户回铃音,被叫用户摘机,链接确认信息,服务请求(终端主叫业务),鉴权请求,鉴权响应,安全模式命令,安全模式完成,Common ID(IMSI),呼叫建立请求,呼叫接续,RAB分配申请,RAB分配响应,被叫用户回铃音,被叫用户摘机,链接确认信息,BGAN通信信令流程-主叫,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UE,RNC,MSC/VLR,寻呼,寻呼,公共信息:注册申请,公共信息:注册确认,注册完成(专用信道),用户位置申请(公共密钥),用户位置信息应答,注册模式更新,寻呼应答,寻呼应答,鉴权请求,鉴权请求,鉴权响应,鉴权响应,安全模式命令,安全模式完成,安全模式命令,安全模式完成,Common ID(IMSI),呼叫建立申请,呼叫建立申请,呼叫确认,呼叫确认,无线信道建立,建立完成确认,RAB分配申请,RAB分配响应,回铃音,回铃音,建立连接,建立连接,连接应答,连接应答,BGAN通信信令流程-被叫,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海事卫星 通信系统INMARSAT,铱星系统 Iridium,全球星系统 Globalstar,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介绍,LEO,GEO,MEO,铱星 (Iridium)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Iridium系统是由美国Motorola公司提出的一种低轨道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其目标是向携带有手持式移动电话的铱用户提供全球个人通信能力。,与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相比,铱星系统轨道低,传播损耗小,时延小,通信质量大大提高,铱星系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星际链路和极地轨道,最大的优势是达到真正的全球覆盖。,基本上能做到用手机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可以用任何方式与任何人进行通信。,1,2,3,铱星 (Iridium)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系统组成,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铱星系统由:空间段 系统控制段(SCS) 关口站(GW) 用户终端四部分组成。,铱星系统空间段是由66颗卫星构成的低轨移动通信卫星星座,“第二代铱星”铱星系统除了66颗工作星,还包括6颗在轨备份星和9颗地面备份星。 66颗在轨卫星分布在6个极地圆轨道上,每个轨道面11颗卫星,轨道高度780km, 倾角86.4o ,每个轨道周期大约101min,设计寿命15年。 星上携带再生型处理转发器,配备一副L频段相控阵列天线,可产生48个点波束组成直径大约为4700km的小区。同时,使用Ka频段用于星地馈电链路。 具有Ka频段星间链路,使得用户终端可以通过多条路径与系统中的信关站进行通 信,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和抗摧毁能力。每颗卫星包括2条同轨道面星间链 路和2条异轨道面星间链路。,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上处理:,星际链路,接收机,解调/译码,发射机,再编码/调制,接收机,解调/译码,发射机,再编码/调制,接收机,解调/译码,发射机,再编码/调制,接收机,解调/译码,发射机,再编码/调制,信息存储 信息交换 信息复用 路由选择 信令处理 网络控制,轨道1,轨道2,轨道3,铱星 (Iridium)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系统组成,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铱星系统由:空间段 系统控制段(SCS) 关口站(GW) 用户终端四部分组成。,SCS是系统的控制管理中心, 负责控制卫星星座运行,并 提并提供频率计划和路由 信息。,关口站是铱系统与外部通信之间的接口,用于互连铱系统和PSTN,PLMN等,主要功能包括用户识别、呼叫建立、切换处理、路由选择、计费处理等,ET,ET,ET,ETC,MSC,VLR HLR EIR,MOC,GMS,至铱星商务支持系统,至PSDN/ISDN,铱星 (Iridium)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通信体制,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铱星 (Iridium)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协议栈,采用和GSM相似的协议体系,可以划分为三层。,第三层:网络层。负责发送消息、连接管理、移动性管理、无线资源管理。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对第三层消息的打包、成帧、复用、差错控制编 码、流控制、传输协议等。 第一层:物理层。比特流的传送。,空中接口,A接口,CM,CM,MM,MM,RR,RR,SCCP,LAPDm,TDMA FDMA,TDMA FDMA,LAPDm,MTP,MTP,SCCP,BSSMAP,BSSMAP,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移动终端,ET/ETC,MSC,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移动性管理(MM),移动性管理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让系统知道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在铱星系统 中特定的位置被归属到某个关口站的服务区的某个位置区中,用户通过位置登 记向系统报告自己的位置区。,(1)关口站服务区,所有用户的通信都必须经过关口站进行。没有星际链路的卫星通信系统中, 用户必须和关口站处在同一卫星的覆盖范围内才能通信。对于有星际链路的 铱系统,所有处在卫星覆盖范围内的用户总能连接到某一关口站,原则上可 以任意规划服务区。,(2)位置登记,位置登记就是要求用户定期或不定期的向系统报告它的位置。系统需要此信 息处理打给用户的呼叫、鉴权、通信路由等问题。,(3)切换,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3)切换,移动性管理(MM),信道切换 波束间切换 星间切换 网络切换 关口站切换,1、该不该切换以及什么时候切换? 2、应该切换到哪个波束(或者卫星)? 3、切换的过程如何进行?,解决三个问题,业务数据,切换请求,切换指令,切换接入,切换信息,切换完成,业务数据,用户终端,波束1,波束2,后向切换,通话中,通话中,通话 临时 中断,业务数据,信道请求,信令信道指派,切换参数,业务信道指派,指派完成,业务数据,用户终端,波束1,波束2,前向切换,通话中,通话中,通话临时中断,RACH,AGCH,T=3T信令传输+T后向切换,T=T信令传输+T前向切换,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无线资源管理(RR),无线资源管理的问题发生在呼叫建立的时候,它的功能是为需要通信的用户 决定一个合适的卫星、波束,在这个波束内分配一个信道,并规定用户以及 卫星以什么样的功率发送信号。,(1) FCA(固定信道分配) (2) 信道借用 (3) DCA(动态信道分配),视同新 呼叫,预留 资源,切换 排队,DCA,切换引起的资源分配,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铱星 (Iridium)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通信流程,铱星系统通信流程包括捕获、接入、注册、呼叫建立、呼叫维持(包括切换) 呼叫释放几个过程。,捕获,位置确定,用户参数 下载,接入批准,注册,呼叫始发,呼叫终到,呼叫维持,呼叫释放,或,呼叫建立,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铱星 (Iridium)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铱星终端主叫流程,Ka-Band,L-Band,1接入申请过程,获得信道指派,同步、接入过程,获得接入允许,2服务申请,3鉴权,5发送被叫电话号码,4关口站发送服务允许给终端,PSTN,6关口站进行通信接续过程,7发送回铃音,8等待用户摘机 建立通信链路,0 守候状态 监视振铃信道,铱星主叫固 定电话用户,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铱星 (Iridium)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铱星终端被叫流程,Ka-Band,PSTN,0 守候状态 监视振铃信道。,L-Band,1固定用户呼叫铱终端(MSISDN)到关口站,MSISDN,通过终端最近的注册信息, 得到终端的TMSI 及 所在区域代码(LAC),2关口站发送TMSI和LAC到卫星。,3卫星通过LAC计算寻呼区域范 围,发送含TSMI的寻呼信息。,4终端接收到自己的TMSI。,捕获(获得信道指派信息),同步、接入过程(获得接入允许),5终端发送含TMSI和LAC的呼叫 应答信号,6鉴权过程,7关口站发送服务允许给终端,8关口站给主叫用户发送回铃音,9铱终端摘机,建立通信链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海事卫星 通信系统INMARSAT,铱星系统 Iridium,全球星系统 Globalstar,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介绍,LEO,GEO,MEO,全球星 (Globalstar) 系统,Globalstar系统是美国LQSS(loral劳拉公司和Qualcomn高通公司共同组建的一个 股份公司)公司于1991年6月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提出的LEO卫星通信系统。,Globalstar系统和Iridium系统在结构设计和技术上均不同。 Globalstar不单独组 网,其作用只是全球范围内任意移动用户随时可通过该系统接入地面网,作为陆 地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延伸,其成本低于Iridium系统。,Globalstar系统特点:,系统没有星际链路; 卫星透明转发,没有星上处理,与地面多种标准兼容; 采用CDMA技术,同一频率上与允许20个用户同时通话,全球范围内同时通话用户数可达10400个, 并且提供保密和防伪功能; 采用多端放大器可以自动把用户分配给各波束,也可以把用户集中到一个波束内; 用户终端功率可以控制; 通过卫星分集作用,提高了信号质量; 只有星际切换和波束切换,通信信道周期地把链路从现行卫星切换到下一卫星。,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全球星 (Globalstar) 系统空间段,主要由分布在8个轨道面上的48颗卫星组成,此外,每个轨道面还有一颗星 做备份。轨道高度1414km,轨道平面倾角52o,运行周期114min,卫星重 量450kg。,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全球星 (Globalstar) 系统地面段,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全球星 (Globalstar) 系统地面段,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关口站由射频分系统(GRS)、CDMA分系统(CS)、管理分系统(GMS)、交换分系统(GSS)、遥测控制单元(TCU,只有承担卫星测控功能的4个预生产关口站才有此单元)组成。,全球星 (Globalstar) 系统-通信体制,通信只在用户链路和馈电链路上进行,用户链路上行采用L频段波束,下行采用 S频段波束,QPSK调制,卷积编码,维特比译码,多址方式为CDMA/FDMA/ SDMA。每个波束内把16.5MHz的总频带划分为13条带宽为1.23MHz的CDMA 信道,信息速率最高9.6kb/s。,馈电链路采用C波段,用于信关站和卫星之间通信,QPSK调制,多址方式为 FDMA。160MHz连续带宽分为连续8个子带,经过交叉极化复用后的每个子带 带内采用FDM方式复用一个波束内的所有CDMA信道。,Globalstar系统只有波束间切换和星际切换,而且反向和前向链路的切换是相互 独立的。空中接口采用修订的IS-95。,导频信道,寻呼信道,同步信道,接入信道,业务信道,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UT对UT的呼叫流程,全球星 (Globalstar) 系统,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卫星宽带通信,卫星宽带通信,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特点,传输速率高。面对互联网用户和视频内容的不断增长,卫星通信正在开发 应用Ka这一更高的频段,以适应信息网络的宽带化发展要求。,为了独立于地面网络,多数卫星宽带通信系统使用微波或者激光星间链路 实现卫星互连,构成空间骨干传输网络。,为用户或用户群提供Internet骨干网的高速接入。作为骨干传输网络,连接 不同地理区域的Internet网络运营商。,系统信关站,Internet 骨干网,用户站,直接接入用户,LAN,用户群,卫星宽带通信标准,DVR-RCS提供高带宽的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采用多频时分多址接入方案。 标准文件中定义了系统参考模型,MAC层和物理层的实现机制,以及同步、 控制管理和安全等实现过程。是公认的第一个卫星宽带通信标准。,S-DOCSIS定义了调制解调器的物理层和链路层规范。,RSM-A(再生卫星网状网)标准规定了帧结构、信道编码、调制解调、无线 传输和接收、无线链路控制和同步等空中接口以及部分链路层设计方法。,卫星宽带通信,IPOS定义了同步卫星通信网中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规则。包括对信息的管理、控制和物理层的定义。,卫星宽带通信标准,卫星宽带通信,为了支持宽带业务,TIA首先制定了卫星宽带通信标准TIA-1008卫星的IP协议 提出了基于IP协议的卫星通信概念,并对系统的架构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进行了 规定。 ETSI将TIA-1008纳入其标准体系,并对SI-SAP(卫星独立业务接入点),MPLS(多 协议标签交换),QoS(服务质量),组播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规定。 TIA和ETSI在美国休斯公司开发的Ka频段卫星通信的基础上联合制定了 TIA-1040基于星上再生处理的卫星网络系统的空中接口 TS 102 188基于星上再生处理的卫星网络系统的空中接口物理层规范 TS 102 189基于星上再生处理的卫星网络系统的空中接口数据链路层规范 此外: ETSI还制定了基于DVB-S,DVB-RCS的 TS102 429宽带卫星多媒体,基于星上 再生处理的卫星网络系统,星上处理的DVB-S,DVB-RCS族即RSM-B,已在 欧洲的宽带系统建设中得到了应用。,卫星宽带通信系统,卫星宽带通信,休斯(Hughes) 宽带卫星基本情况,空中接口:IPOS(hughes公司自己主导的,将DVB-S2行业标准与ACM调制结合 并针对卫星宽带服务进行优化,经ETSI,TIA和ITU批准成为卫星宽带通信标准),Spaceway-3,卫星宽带通信,Spaceway-3,35个用户波束 独特的星上快速包交换技术 星上路由,卫星宽带通信,Spaceway-3,NOCC负责收集全网路由信息的更新,并进行卫星系统内路由的计算。,系统组成: 宽带通信卫星 用户终端 信关站 网络运行控制中心(NOCC) 服务传送系统等,卫星宽带通信,Viasat宽带卫星情况,Viasat-1,2010年10月发射,工作在Ka频段,72个用户波束,容量达到140Gbps。 Viasat-2,2017年6月发射,选用Ka频段,容量达到300Gbps。 容量达到1Tbps的Viasat-3正在设计中。,地面网络采用SurfBeam2 技术,美国卫讯公司(Viasat)将有线电视宽带接入标准(DOCSIS)和卫星通信技术结合在一起,推出了新一代宽带卫星通信产品SurfBeam。具有以下特点: (1)可利用现成的有线电视调制解调芯片; (2)可利用现有的运营商级的终端设备; (3)可采用第三方的产品、网管、OSS应用及在有线电视网数以百万计用户中广泛应用的业务。,卫星宽带通信,SurfBeam2系统组成,中频处理子系统完成调制解调,基带处理设备主要完成调度、协议处理,QoS保障,TCP/HTTP加速、网络路由等功能,为了在信关站和网络运营中心NOC之间的连接被破坏时,仍能向用户提供无间断的服务,每个信关站都有自己的网络管理系统,负责本地的设备配置、服务保障、IP地址分配、故障诊断、维护和存储系统运行记录,并周期性发送给 NOC的主数据存储器进行信息更新。,运营商可以通过网络管理系统集中控制和监视系统运行的各个方面,通过与前/后台管理系统,可实现差错管理、配置管理、计费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多种管理功能,运营及商务支撑系统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工具开展高效的客 户服务和管理,这些工具包括分销商、客户入口,客户 服务管理,计费,各种报表生成,计费及客户数据库 等,将运营商、分销商和客户等不同层次分开,实现分层管理。运营及商务支撑系统可采用第三方的产品。,卫星宽带通信,SurfBeam2,SurfBeam2系统可以提供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全部定义,1)卫星链路自适应调整技术 卫星链路前向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 卫星链路反向功率自动控制和动态 信道分配技术,2)运营支持管理实现技术 在网络管理系统内实现OSS和BSS 的集成,从而突破大容 量卫星通 信系统集成管理和支持技术,为 Ka频段宽带 卫星通信系统的管理 和运营提供有效的手段。,3)超大规模网元管理技术,关键技术:,卫星宽带通信,INMARSAT-5,INMARSAT-5系统即Global Xpress(全球高速移动宽带)系统采用Ka频段,星上89个固定转发器和6个大容量机动转发器,额定功率15kw,设计使用寿命15年,单个转发器容量可达50Gbit/s,卫星直接向地球发射Ka波段点波束,固定波束可提供最高上行和下行速率5Mbit/s和50Mbit/s,机动波束则可以提供上行10Mbit/s和下行100Mbit/s。使用iDirect调制解调器结合高效的DVB-S2,前向链路采用TDMA接入,回传链路采用自适应编码和调制。具有按需分配容量和提供保障带宽业务的能力。总的吞吐量超过100Gbit/s。 美国iDirect公司是卫星宽带接入解决方案领域的行业领导者。iDirect的卫星IP通信技术能够在各种环境下支持话音、视频和数据的顺利应用,包括企业网络远程机构互连,陆地、海上和空中的移动通信,农村地区电话和互联网宽带服务,提供灾难应急通信等。,卫星宽带通信,INMARSAT-5系统由空间段、关口站、地面续接站(POP)、卫星终端组成,空间段:,包括3颗主静止轨道卫星和一颗备用卫星。主用卫星分别是印度洋卫星,太 平洋卫星和大西洋卫星。该卫星采用全球转发器技术,高性能弯管设计,包 括前向和反向转发器,通过转发器将业务落地到 SAS 站,由其分发业务。 Global Xpress 卫星的设计依照 VSAT 模式,上行和下行在同一波束内。,关口站:,关口站是卫星和陆地侧网络通信的关键节点,负责处理用户终端的业务申请交换和分配用户资源容量,为用户提供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业务。,主备关口站物理分离,遇到极端天气影响或故障时刻自动切换,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地面关口站业务中断的可能性。,卫星宽带通信,INMARSAT-5,POP是海事卫星网络在全球的延伸。INMARSAT 的商用合作伙伴可以建设自己的 POP 站,通过专线将 POP 站与 INMARSAT 全球网络各大洲的汇接中心连接,进而接入各个地面关口站。同时在另一个方向,地面接续站与所在国家的电信运行商互联网连接,提供本地的便捷网络接入,另外,还能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