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第5单元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ppt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3第5单元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ppt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3第5单元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ppt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3第5单元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ppt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3第5单元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f,2012年 高考总复习历史,df,第13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知识梳理 基础训练 能力提升,维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林则徐,海国,图志,西方,封建,实践,洋务,封建,科学技术,近代化,郑观应,商战,君主立宪,理论基础,民族,初步,资产,政治,儒家,变法通议,天演论,启蒙,资本主义,专制,尊孔复古,青年杂志,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辛亥,启蒙,统治,五四,片面,社会主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五四,广泛,(2010 江苏单科 7)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答案】C 【解析】顽固势力与维新派的论战,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讨论。如果知道只一点,则可知顽固派指责的应当是维新派,四个选项中只有康有为是维新派代表人。如果按照材料来解答此题,则需明白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是典型的以塑造“托古改制”的孔子来阐明自己的变法思想,康有为主张以英国的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这在顽固派看来,是学“夷”,乃“华而不实”。那么仍然可以很快选出正确答案C.康有为。,(2010 北京文综 15)“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 D胡适 【答案】 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演进过程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主张君民共主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故排除; 宋教仁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故排除;胡适是资产阶级激进派,故排除;王韬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2010 北京文综 16)1903年有人指出:“选官之祈以神,断案之祈以神以重要家国大事而轻付虚空无凭,泥塑木雕之一掷,迂愚如斯,固执如斯。”这反映作者 A抨击迷信思想 B痛斥君主专制 C批判宗法制度 D回击复古逆流 【答案】 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经分析应该是伴随启蒙思想的传入,作者认为国家政治命运不可寄托在神仙身上,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2010 重庆文综 16)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 A洋务派 B早期维新派 C康梁维新派 D民主革命派 【答案】 B 【解析】阅读材料,号召商战,争夺利权,主张商战,挽回利权的主张是早期郑观应的主张。,(2009 北京文综 17)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思想的是 A.“自强之术,在于练兵” B.“十万之豪富,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 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知有生之乐” 【答案】 B 【解析】A、C两项强调的是兴武备、与西方列强进行武力对抗的主张;D项是强调政府经济职能的发挥问题。B项强调的是经商富国以自强,是早期维新派“商战”思想的具体体现。,(2009 天津文综 4)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答案】 D 【解析】解答本题可用直接判断和排除法两种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宣传的主要思想是“开设议院,变法图强”,据此可直接判断D正确。利用排除法解答:A为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的思想,B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C为康有为的思想。,(2009 广东文基 23)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 【答案】 B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位思想家主张“民权”,但反对通过“革命”方式获取民权,可以判断这位思想家是维新派代表人物。,(2009 浙江文综 18)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解析】题目以幽默的笔调调侃“孔子”,从题目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已不是原来的孔子,已换上西装的样式。按照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把选项中的内容与题干要求一一对应。董仲舒笔下的孔子一定是一个符合董仲舒新儒学的形象,主张中央集权、天人感应;李贽笔下的孔子,是受到李贽攻击、批判的对象;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是一位披着传统儒学外衣的而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形象,比较符合题目的要求;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陈独秀笔下的孔子也是遭到陈独秀猛烈批判的人物,是作为矛头指向出现的。 【答案】 C,(2010 广东文综 38)(节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早期的留学生主要前往欧美,20 世纪初兴起留日热潮。为何日本此时成为中国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8 分),【解析】该题通过社会群体的变迁考查历史的变化。解题关键是准确把握特定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2)要从当时日本的状况、中日两国的巨大差距、政府政策导向以及与欧美相比的有利因素等方面多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 (2)明治维新,日本富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推动,留学日本较为便利。,(2010 上海文综 31)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上,中华民族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在下列人物及对应的成果之间连线。,【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1611年,徐光启翻译了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带来的几何原本。1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书中的进化论思想在当时风行全国,增强了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 【答案】,知识拓展 演练提升,知识结构,(2010 江苏单科 8)“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答案】D,【解析】“多数国民“是为民众,“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是为觉悟,由此选出D不是难事。关键是看大家能否将材料与问题有机结合,就怕大家完全寄托课本而又理解不够深入导致错选其它选项。解答材料类选择题,必须按照材料第一性,课本第二性的原则解答。有时可能是命题人断章取义造成所选材料的意思与课本表达的意思不一致或者命题人故意选择一个与课本知识相反的错误观点来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如果完全拘泥于课本则会导致错误。况且,课本上的观点也不一定就是科学的,历史是有争议的。,(2010 福建文综 16)图6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涵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 A顾炎武 B林则徐 C洪秀全 D严复 【答案】D,【解析】“惟适之安”字面理解是怎么舒适就怎么做,体现了追求自由倾向和维新变革的思想,反映了严复受进化论适者生存思想的影响。本题大大超出了高中历史教学要求,非课标和考试说明所要求之能力所能及也。命题不在于显示命题者自己学识有多渊博,而在于体现命题使命的公正。,(2009 福建文综 16)下图是一份报纸的号外,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A.开国人创办政论性报刊之先河 B.使用白话文报导新闻 C.抨击国民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 D.表明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答案】 B 【解析】维新变法时中国人已经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政论性报刊,因此首先排除A项。 新申报采用白话文形式报道了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以及一些社团组织的爱国行为,如冲击曹宅、痛打章宗祥、露天演说等,没有报导工人阶级的斗争表现,而且在当时中国执政的是北洋政府而不是国民政府。因此C、D两项也不正确,正确选项为B。,(2009 全国文综 18)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 【答案】 B 【解析】李大钊论述的是孔子与宪法的关系,核心观点是反对将孔子入于宪法,直指尊孔复古的逆流。材料不涉及对具体宪法的捍卫,只是强调立法的原则;不涉及是否倡导科学精神;以宪法维护专制,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皇权思想。,(2010 全国文综37)(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 泰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士研其理,工致其功,则工又必兼士之事夫泰西百工开物成务,所以可富可强,可大可久者,以朝野上下敬之慕之,扶之翼之,有以激厉之之故也中国果欲发愤自强,则振百工以前民用,其要端矣。欲劝百工,必先破去千年以来科举之学之畦畛,朝野上下,皆渐化其贱工贵士之心。 薛福成:振百工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薛福成等早期维新思想家关于工商业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12分),【解析】本题以全球历观、现代史观、文明史观为命题范式,以经济文明发展为主线,选取中外古近代史料与论述,综合考查学生正确获取材料信息、分析概括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及辨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考生作答时要注意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的要求,切忌只知材料而忘了所学。第(2)问观点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即可;分析其历史背景时注意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60年代,然后从政治、经济以及地主阶级开展的洋务运动等角度回答。,【答案】 观点:工商立国;与列强展开以工业为基础的商战;破除传统,培养和尊重工商技术人才。 背景: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落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列强入侵与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洋务运动。,(2009 山东文综 27)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三字经,材料二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请回答: (1)材料一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中卷”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了当时“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 (6分) (3)关于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人认为前者重要,有人认为后者重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 (6分),【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中抓住关键信息归纳儒家思想,分析影 响从民族凝聚力、巩固国家统一等方面考虑。 第(2)问结合材料分析,材料显示上卷书介绍西方的科 学技术知识,中卷书介绍西方的制度,下卷书介绍西方的 思想文化,答题时注意运用以上分析。 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不论支持哪个观点,能够自 圆其说就行。,【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