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攻略(新课标)第一编第一部分第七专题第一节懂诗意.ppt_第1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攻略(新课标)第一编第一部分第七专题第一节懂诗意.ppt_第2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攻略(新课标)第一编第一部分第七专题第一节懂诗意.ppt_第3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攻略(新课标)第一编第一部分第七专题第一节懂诗意.ppt_第4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攻略(新课标)第一编第一部分第七专题第一节懂诗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节 懂诗意,高考热点透析,考点探究 1.古诗鉴赏,读懂诗歌是关键。 2.考查对诗意的理解类题的基本内容是看考生是否理解诗写了什么内容,包括对题材的判断、内容的提取概括描述及层次转折等方面。设题上形式灵活,角度多变,能力层级也不相同。或提取,或概括,或描述。 3.理解文意可能涉及诗歌的形象鉴赏及情感的把握两个考点。因为感受、理解、分析诗歌形象,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把握了诗的基本内容是情感赏析的基础。,一轮盲点 1.读不懂原诗导致答非所问。 2.审题不准导致答案偏离。,二轮对策 1.读懂文意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前提和关键。读懂诗词的方法很多,语言内涵才是最关键的方法。 一是品读语言。诗歌语言具有高度的凝炼性、暗示性。读时不可图快,宜把每一个字放在嘴中反复咀嚼,方得其真正含义。二是分析情景关系。古代诗歌语言从内容上分大致有景物语言和情感语言两种。读诗的基本工作就是弄清景与情的关系。景中包含着怎样的情,情又怎样渗透在景物之中等等。,2.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审题时漏掉任何一个要求,都可能造成答案的偏离。审题不准的失误是致命的,平时备考中必须十分重视审题能力的训练。,高考阅卷报告,一、(2011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琅玡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槎(ch):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_ 【考生答案】 这首诗写了溪水暴涨、溪流中飘着落花的画面,表现了作者伤春的感情。,【答案矫正】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意境和作者情感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回答此类题目,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能用简练的词语概括所营造的情境氛围的特点,并能根据情境氛围的特点谈诗人的思想感情。,考生答案错误有二,首先是没有审好题,题干要求回答“哪几幅画面”,而考生回答了“什么样”的画面,且概括不准确;其次本诗并没有抒发“伤春”感情。本诗共四句,除第三句不是直接描摹画面外,其他三句都描绘了优美的画面。可以根据画面内容进行概括。这些画面写出了琅玡溪的幽静美好。联系注释中的写作背景,相较于钩心斗角的仕途给作者带来的厌恶之感,作者在琅玡溪忘却仕途烦恼,醉心山水,表达了一种闲适之情。,【规范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二、(2011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晓至湖上 清厉 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选自清诗选) 【注】 湖:杭州西湖。折:弯曲。景:影。,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3分) 答:_ 【考生答案】 喜爱清静,诗中说“人意静”“学野凫”“逐清景”看出诗人向往自由。,【答案矫正】 本题考查对情感的分析归纳,要注意题目当中“丰富”一词的提醒。可结合具体的诗句来分析诗人的情感,如“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稍见初日开”“安得学野凫”等句,清凉的晨雾,清淡的远山,清澈的湖水,清灵的野凫,构成一幅清新宜人的晓湖之景。表现了诗人平静闲适的心态,愿像野凫一样回归自然的情怀。考生答案分析思路正确只是概括不全面。,【规范答案】 喜爱幽静,如诗中写道“人意静”“寒雾生”等。亲近自然,如“临水”“稍见初日开”等。向往自由,如“学野凫”“逐清景”等。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如“安得”。,考场抢分策略,1抓住题干关键词语 理解诗意的角度与能力要求分别是:提取、转述、概括、描述。审题时要抓住这些题干用语,明确答题指向和语言组织要求。“提取”是指从作品中选择相关要求的词语或句子(有的要改变结构);“转述”可以借助翻译,然后整合语句;“概括”要求高,要将诗句“实”的内容按一定的角度抽象出一定的“虚”的属性。“描述”是借用自己的语言(或翻译)把内容描写、叙述出来,有“扩展”性质。,2意象赏析角度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 设问示例: (1)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 (2)结合诗歌分析某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答题步骤:,(1)找准意象,然后加以描述; (2)概括意象特点及作用; (3)分析揭示意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答题范式: 本诗用的意象,渲染了的氛围,(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3意境品味角度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 设问示例: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1)解说相关诗句; (2)概括意境特点及作用; (3)分析意境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答题范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意境),表现了诗人的感情。,4“炼字炼词型”的答题思路 (1)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此时最忌讳只解释字典义而忽视语境义,要结合诗句解释其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再简单一些就是把含有该字词的诗句解释或翻译一下。 (3)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具体有什么样的妙处。这一步是重点环节,是得分点,回答时语言一定要准确凝炼。,5“语言风格型”的答题思路 (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解答时不能只答出意思,答案用语要准确,如简练传神、凝炼沉郁、雄浑飘逸、晓畅明快等。 (2)选择诗歌中关键的字词或句子来具体分析这种语言特色。 (3)要指出诗歌语言所揭示出的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说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就高考评分来看,第一、三步往往是得分关键之所在。,6“把握情感”类题的答题思路 (1)把握内涵,记住术语 思想的内涵和术语 人生感悟 淡泊幽雅 超凡脱俗 皈依田园 热爱田园 人生苦短 奋发有为 知足常乐 珍爱生命 国家安危 忧国忧民 忠君报国 建功立业 感古伤怀 渴望和平 反对战争 批评现实 同情百姓 个人际遇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怀乡思人 友爱深厚,感情的内涵和术语 喜悦 甜蜜 愉快 热爱 欢乐 旷达 激昂 惆怅 烦闷 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