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心脏确保运输教学设计_第1页
爱护心脏确保运输教学设计_第2页
爱护心脏确保运输教学设计_第3页
爱护心脏确保运输教学设计_第4页
爱护心脏确保运输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爱护心脏 确保运输 教学设计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一、血液是“生命之源”教材分析血液的成分及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教材以探究实验引入观察血细胞,使学生对红细胞、白细胞细胞的数量、形态结构有了正确的认识。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得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功能,红细胞的功能与血红蛋白密切有关,血红蛋白的特性是本节课的难点。大家谈、想一想内容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通过学生的分析或实践更好的掌握本节内容。学生分析学生对血液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如血液是红色的,血液在血管中流动,血液对人体很重要,失血过多会死亡要输血救治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血液的成分和各部分的功能,增强健康意识,合理饮食,预防青少年贫血的发生。设计理念学生动手探究活动贯穿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同学间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解血液成分和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进一步获得显微镜操作能力。2人血常规化验单的化验数据分析提高实践能力。情感目标认识血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课时安排 1课时课前准备显微镜、人血永久涂片、学生查找贫血症状的资料;试管1盛有加入柠檬酸钠静置1小时的鸡血;试管2盛有加入柠檬酸钠静置12小时的鸡血;试管3盛有未加入柠檬酸钠静置1小时的鸡血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示和建议请学生看课件的一段内容通过观看你想知道血液的成分吗?怎样才能观察到这些成分?让学生参照26页图2-1观察血涂片看课件快速流动的血液学生回答:用显微镜学生活动: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装片学生回答:也可用其他方法引入请学生回答观察到哪些内容据学生回答写板书(血小板内容可用挂图补充进去)1.能看到2种细胞;2.红细胞数量多,白细胞数量少;3.红细胞、白细胞颜色不同4.5.红细胞、白细胞大小不同6.白细胞有细胞核,红细胞无强调染色处理红细胞的描述容易出现错误,让学生动手试着捏一个模型.强调:双面凹增加了表面积教师让学生观察带有标签说明的试管血液状况学生实践活动学生动手用橡皮泥或可塑性橡皮捏一个两面凹圆盘状的红细胞模型教师也可用自制模型代替;也可用课件演示比较试管和试管说明什么?让学生据小辞典总结出血液的成分是教师让学生详细观察分层情况回答三种细胞的分布比较试管和试管说明什么?试管1 试管2 试管3学生实观察后回答:试管中的血液出现分层,说明血液有两部分组成:血浆和血细胞答:红细胞位于试管下部占45%白细胞、血小板在血浆和红细胞之间呈一层白色物答:试管血液凝固;试管有淡黄色半透明液体试管有淡黄色透明液体教师讲清楚血浆和血清的不同之处:血清是血浆除去纤维蛋白原后液体,不会凝固。请学生分析28页想一想第2题回答答:课前教师做好一套试验装置让学生观察纤维蛋白让学生试着说出血浆中有哪些成分?提示学生联系前面消化吸收的内容血浆有什么功能呢?血液的颜色是有哪种细胞呈现的?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查小辞典血红蛋白的正常值。请同学们据26页的报告单,分析临床诊断贫血的依据是什么?贫血的症状?这说明了红细胞的什么功能?氧气含量的多少会影响血液的颜色吗?利用试管设计出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答:水、蛋白质、无机盐、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尿素、二氧化碳等答:运载血细胞、养料、代谢废物学生回答:红细胞答:红细胞数目少;血红蛋白含量低答:面色苍白、头晕无力、精神不振等答:输送氧气学生四人一组根据实验材料探究并说出设计方案:(也可以变为三个演示试验让学生观察得出结论)请学生回答设计方案让学生总结血红蛋白的特性请学生看书27页推断:血小板的功能白细胞的功能1、让学生分析大家谈的第2题2、请学生分析回答28页想一想总结血液的功能:(是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血液对人体如此重要应怎样饮食才能预防贫血?答:1将试管中的血等量的分到两个试管中,2分别用橡皮管向两个试管中吹气和打气,3观察颜色变化。2将试管中上层的血浆去掉红细胞液面倾斜,观察与空气接触的斜面中红细胞和试管底部不同3、将试管中的凝血块切成甲、乙两半,用镊子把血块剖面向上接触空气,乙血块剖面向下,不让它接触空气后,过一段时间,翻转甲块和乙块对比。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于氧分离止血、凝血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防御、保护答: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等。合理饮食,多吃含铁及蛋白质较多的食物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氧通入试管颜色变化明显此实验大约15分钟斜面中红细胞变成鲜红色,试管底部仍为暗红色。应课前做好一套装置让学生观察此实验大约20-30分钟,应课前做好一套装置让学生观察用课件演示血小板凝血过程和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板书内容: 形态: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血浆 成分:水90%、蛋白质7%、无机盐0.9%、葡萄糖0.1%、维生素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废物血液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大小小(直径78 um)大(直径815um)很小(23um)形状两面凹圆盘状球形不规则有无细胞核无有无正常值男:4*10125.5*1012/L女:3.5*1012_5*1012/L4*10910*109/L100*109_300*109/L功能输送氧气防御、保护止血、凝血二、鉴定血型和输血教材分析鉴定血型和输血是本节的重点。学生动手模拟实验学会鉴定血型的方法,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凝集反应这一难点,并为理解四种血型间输血关系奠定了基础,掌握同型输血的原则。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占其体重的7-8%一次献血200-300毫升对健康没什么影响,参加义务献血光荣。学生分析学生对血型知识、输血知识有初步的认识,知道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失血过多要输血。但并不清楚ABO血型命名的依据是什么。在本节课的的学习中,学生表达血型不合原因常出现问题,让学生牢固掌握四种血型各含的凝集原、凝集素才能准确表达异型输血之间是否可以进行或为什么会发生凝集反应的原因。设计理念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动手动脑,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间交流合作的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解释输血和血型的关系。技能性目标:尝试鉴定血型的方法。情感性目标:认同无偿献血光荣,确立对社会和人类的爱心和责任感。课时安排 1课时课前准备1实验材料的准备:模拟配置两种血清,四种血型的化学药剂A型血清:0.02mol/LAgNO3 B型血清:0.02mol/LNaI“赵”A型血: 0.02mol/LPb(NO3)2 “ “钱” B型血::0.02mol/LBaCl2“孙”AB血:A型血和B型血等量混合 “李”O型血:蒸馏水2学生活动材料准备用硬纸板剪出2种凝集素、四种血型的红细胞含凝集原(教师用的后面贴上双面胶)3查询自己和父母的血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建议或提示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和父母的血型学生回答:父亲 母亲 自己A 型 A 型 A型(O)A 型 B型 A 型(B、O、AB)A型 O型 A型(O)A型 AB型 A型(B、AB)B型 B型 B型(O)B型 O 型 B型(O)AB型 O型 A型(B)AB型 B型 A型(B、AB)O型 O型 O型AB型 AB型 A型(B、AB)每一组合中父亲与母亲的血型颠倒,后代的情况相同你知道ABO血型是怎样命名的?用活动材料,引导学生总结四种血型含有的凝集原、凝集素,将带有双面胶纸板模型贴在黑板上。请学生思考回答:如果A凝集原与A凝集素相遇会出现什么情况?测定一个人的血型需要用A型血清、B型血清,按照探究竟1模拟鉴定四个人的血型测出血型才能正确输血,输血时主要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探讨四种血型之间输血关系:在学生探讨基础上分别找AB型、O型、A型、B型一人总结,并说明理由:总结四种血型之间输血关系:在图中填出箭头,箭头表示可输血总结输血原则:请学生思考:一个A型血的病人应该怎样接受输血,用A型血呢?还是O型血?为什么?讲解交叉配血实验:强调异型输血要量少、慢,一般情况不采用完成教材30页大家谈2 31页想一想1、2输血一定要输全血吗?请学生分析下面四种情况怎样输血更好:1、严重贫血患者2、抵抗力低的患者3、出血性疾病患者4、大面积烧伤患者紧扣引入知道父母自己的血型判断各成员之间怎样进行输血,请一位学生回答阅读30页的小辞典见后面表内容答:红细胞凝集。(纸板模型演示见后面)学生实践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格A型血清B型血清 AB B A O学生实践活动:四人一组,假定分别是A 型、B型、AB型、O型,利用活动材料,分析探讨每一种血型的人能接受哪几种血型的献血: B AA AB B ABO O A AAB B O BO AB学生回答:学生活动:到黑板前填出箭头 A AO O AB AB B B答:同型血互相输;O型血可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AB型可接受其 他三种血型的血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回答: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输入浓缩的白细胞输入浓缩的血小板输入血浆学生回答可制成课件展示可用课件演示也可购买A型血清、B型血清,让每个学生测定自己的血型据本节课时间可选择安排此内容第二节 运输物质的器官一、血管的作用教材分析不论是营养物质的运输还是代谢废物的排出主要是由人体的血液循环来完成。血液主要是在血管和心脏中循环流动,因此,血管作为运输物质的主要器官之一,是学好后面知识的基础。让学生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是怎样与其功能相适应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而在显微镜下辨认三种血管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分析本节课是从观察“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现象”入手,以使学生获得对血管的感性认识。学生对实验有极大的兴趣,但往往停留于表面现象,不求甚解,不善于思考和总结,需要多加指导和点拨。设计理念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从学生的感性知识入手,逐步上升到理性归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促使学生用学到的生理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增加了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 说出血管的种类和结构特点。2 概述各种血管的功能及分布。3描述毛细血管的特点,解释其结构与它有利于物质交换的功能是相适应的。技能性目标尝试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情感性目标体验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现象,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棉花或纱布、盛有清水的烧杯、绷带、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示和建议提问:前两天我校进行体检抽血化验,谁来模仿医生为我们同学抽血?并请观察实验前后臂上的青筋有什么变化。一学生模仿医生给另一位较瘦的同学做抽血的准备工作,并观察、回答问题。从生活事例入手,提高学生兴趣。引入:手臂上的青筋是静脉血管,人体的血管有哪几种?各种血管又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为什么用绷带扎紧前臂绷带以下部位的静脉膨胀呢? 课题:第二节 运输物质的器官一、血管的作用讲授: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方法。提问:本实验应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回答:1。必须用湿的纱布或棉花包住小鱼鳃部包住,并不时的往鳃部滴水。2鱼尾鳍必须展平3。鱼用过后及时放回水中。增高实验的成功率思考题: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方向、速度和血管的粗细及分枝,试着对血管进行分类。循回指导学生实验学生实验、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显微投影: 提问:请你说出投影上这条血管是什么血管?为什么?动脉,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由粗血管向细血管分枝。静脉,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血流速慢,由细血管向粗血管汇集。这是毛细血管,管壁极薄,血流速最慢,红细胞单行通过。检验学生实验的效果并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提问: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类,请你根据它们的特点,推测各自有什么功能?为什么?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达全身各处的血管。它管壁厚,弹性大,能承受心脏射血时产生的较大压力和快速血流,是与向全身输送血液的功能相适应。毛细血管壁极薄,血流速最慢,这与物质交换的功能相适应。通过学生的猜测,使学生真正体会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播放多媒体、静脉瓣的作用。提问:请你观察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情况,思考它是哪种血管?学生思考并回答是静脉血管,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其内的静脉瓣,有防止血液倒流作用,保护血液能充分回到心脏。小结: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只有两个方向,即离开心脏和流回心脏、动脉和静脉就是根据血流方向来命名的,与血管内血液的性质无关。学生填写:加深对动脉、静脉概念的理解。过渡:日常生活中常因为一些意外事故,引起血管出血,如何急救呢?学生:动脉出血速度快,血色鲜红;静脉出血速度慢,血色暗红;毛细血管出血从伤面渗出血的急救,首先第一步判断是哪种血管出血。播放:录像提问:录像中这位同学给伤者急救时,是否有错误?学生:看录像并发现错误,动脉出血时,应在伤口的近心端将动脉压住,静脉出血时,应在伤口的远心端将静脉压住,才会有疗效。学生间相互配合模拟练习止血包扎。利用录像:使学生更深刻理解动、静脉血管血流方向不同。通过亲身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讲解:无论按压止血点或用止血带,时间过长,肢端都有坏死的危险。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作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请同学们看课本中的“想一想”学生回答:略二、 心脏是“生命之泵” 教材分析心脏是“生命之泵”是本节的重点内容,血液所以能在循环管道中不停地流动,就是依靠心脏有节律地舒缩活动,因此,心脏是运输物质的重要器官,也是循环的动力器官。本节重点内容是心脏的结构,心脏有四个腔,与四个腔分别相通的8条血管以及两组瓣膜和其作用。难点是心脏的舒缩与心瓣膜活动和血流的关系。学生分析由于初一学生没学过脊椎动物心脏的知识,也没有血液循环的初步知识,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难度,不太好理解,所以首先让学生理解心脏的结构特点,这是基础,心脏收缩和舒张时,房室瓣和动脉瓣如何动作以及如何控制血流的方向是难点,需要运用多种手段来突破,以便于学生掌握。设计理念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比传授他们知识更为重要。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1.说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理解心瓣膜的开关与血流方向的关系。3.说出心脏的位置、心输出量的概念。 技能性目标1.尝试解剖哺乳动物的心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2.运用心脏结构的基础知识,尝试分别向与心脏四腔连通的血管注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判断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珍惜生命,关注心脏健康的道理。课时安排本节内容需要1课时完成。 课前准备 哺乳动物的新鲜心脏、解剖刀、镊子、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包括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提示和建议引入:我校一位物理老师,因得风湿性心脏病,瓣膜关闭不全而施行心脏换瓣手术,但终因机体排异反应死去。我们知道心脏一旦停止工作就意味着死亡。据专家测定,心脏平均每昼夜向全身大小血管输送血液重达4吨,心脏为什么能够永不疲倦地工作呢?课题:二、心脏是“生命之泵”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心脏对人体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请同学们体验自己的心跳。体验:用右手在自己胸部寻找心跳的位置并描述心脏的确切位置。加深对心脏位置的了解。讲解:请根据思考题观察哺乳动物心脏。思考:1.心脏的外形是什么样的?大小如何?2.如何分辨心脏的左右、前后、上下?3.找出和心脏相连的血管分别从各血管灌水,注意有什么现象发生?判断哪些是动脉?哪些是静脉?学生观察哺乳动物羊或猪的心脏,结合书本上的图辨别心脏的前后、上下、左右;并向不同的血管内灌水,发现有的水能够灌入心脏,有的水不能灌入,推测能灌入水的可能是静脉,因为静脉血管的血是流向心脏的,不能灌入水的可能是动脉,因为动脉血管的血是从心脏向全身流的。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表及里。通过尝试从心脏的不同血管灌水,观察到不同的现象。让学生联系上一节课所讲内容,大胆推测哪些是动脉,哪些是静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过渡:人的心脏有哪些结构,我们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呢?下面我们来解剖哺乳动物心脏。演示:心脏解剖的方法。思考题:1.心脏分为哪几个腔?各个腔之间的关系如何?2.不同的腔连通的是哪些血管?3.观察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剪开主动脉或肺动脉,你发现了什么结构?思考它们有什么生理功能?学生观察、解剖学生边解剖边观察,结合心脏解剖示意图总结1.心脏的四腔 心房 左心房 右心房 相通心室 左心室 相通 右心室2.与心脏连通的血管:上下腔静脉 肺静脉 右心房 左心房右心室 左心室肺动脉 主动脉3.两组瓣膜 房室瓣动脉瓣根据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易到难地逐个掌握,从而使形成的概念清晰、具体,易于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各种直观教具可加深领会知识,同时学会利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新的观察。过渡:血液为什么会按一定方向流动呢?(播放录象:心脏搏动、心房、心室变化)学生观看录像并填表心室容积室内压力房室瓣动脉瓣血液流动方向心脏收缩关闭打开心室动脉心脏舒张打开关闭心房心室设疑、释疑是人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开动脑筋回答,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小结:静脉 心房 心室 动脉过渡:心脏为什么会终生不停地跳动?播放录像:心动周期图解学生观察并填表:收缩时间舒张时间心室0.3秒0.5秒心房0.1秒0.7秒结论:因为心脏舒张时间比收缩时间长,从而使心脏得到很好的休息,因此可以终生不停地跳动。分析归纳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虽然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但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为他们今后打下基础。提问:本节课的学习就到这,谁能对本节课作以总结?学生小节:本节课重点学习了心脏的位置、结构和作用。由于心脏的壁主要是由心肌构成,使其具有自动节律性,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的两组瓣膜的活动,控制血液在血管中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练习:略。结合本节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三、运动与脉搏的关系教材分析本节在了解心脏和血管知识的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提高学生了解生物知识的兴趣。通过探究体育运动和脉搏的关系,得出结论:心率与脉搏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对脉搏的影响,同时为后面学习物质运输的路线及心脏、血管的保护打下基础。学生分析通过前面学生对科学探究基本过程及方法的学习,学生们能对问题做出假设,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制定并实施好这一探究计划。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一个民主、活泼、合作的课堂氛围。 设计理念这是一节典型的探究课。设计上以学生活动为主线,通过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逐步培养学生民主、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概述心率与脉搏的关系及体育运动对脉搏的影响。 2分析实验结果。技能性目标1尝试科学探究的方法。 2运用所学知识测量脉搏。情感性目标1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2认同科学探究需要与人交流、合作,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3确立严谨的科学探究的态度,形成愿与人合作、交流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将学生56人分为小组、每组一个秒表,投影片、实验记录表格、多媒体课件等;每组有部分学生课前不要做剧烈运动,一部分学生跳绳。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包括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提示和建议课前有意安排一个同学迟到,等他跑步到教室后,请他谈此时身体的感觉。学生描述:气喘吁吁、心跳加速、呼吸加速、脉搏加快等。迟到时间可在10秒左右,不宜过长。问:由此想到什么问题?老师定向:今天就来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板书答:运动和呼吸、运动和脉搏之间有关系。提出:运动与脉搏有什么关系?从学生自身感受入手,对心脏跳动有一个感性认识。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经验及刚才迟到同学的描述,对运动与脉搏的关系,提出假设讨论:小组活动提出假设:运动可使脉搏加快时间很短。提示:可参照“技能卡”和“小辞典”的内容。教师观察讨论情况并及时点拨讨论:小组展开积极思考时间稍长教师及时修订并确定实验方案。陈述、修改实验方案方案一:1.测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2.此人连续做10个俯卧撑后再测脉搏次数;对比方案二:1. 测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2. 此人连续做20次起蹲动作后;再测脉搏次数:对比方案三:1. 测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2. 测半分钟连续跳绳后的脉搏次数;对比方案四:1. 测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2. 测原地高抬腿1分钟后的脉搏次数;对比方案五:1. 测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2. 测连续上下台阶50次后的脉搏。对比提示:1.应明确安静状态、运动状态的准确含义;2.设计的运动方案要因地制宜、简便易行。3.实验方案中应设立对照实验建议教师演示脉搏的正确测量方法。对学生的回答应给予肯定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请同学按照各组的设计方案开始进行实验。以小组为单位实施方案,并将实验结果填入实验记录表建议:1.老师应演示秒表的正确使用方法。2.组内应有明确分工。姓名安静状态脉搏(次/分)运动名称 运动状态脉搏(次/分)平均值汇报各组的实验进行情况,经过分析得出什么结论?体育运动使脉搏加快。采用分组发言的形式,但要注意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做到严谨有序,避免课堂松散通过小组实验的比较,找出自己设计实验的优缺点?分析体育运动使脉搏加快的原因:脉搏是由心脏的舒缩引起的,人的脉搏和心率是一致的。体育运动使心率加快(脉搏加快),从而增大心输出量,增大供血量。建议:师生共同评出创意新颖、设计巧妙的实验方案,及有价值的分析报告进行展览、交流。因为脉搏是由心脏的舒缩引起的,因此,心脏出现疾病,脉搏上会有所表现。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学生举例:中医“切脉”等等。“切脉”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传统医学上,用“望、闻、问、切”来对病情进行诊断,其中“切”就是指的“切脉”,有经验的医生通过“切脉”可以推知内脏器官的健康情况。了解“望、闻、问、切”的含义建议:老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资料片:心脉发生病变时,会在脉搏上有所表现 了解有关心脏、血管的保健知识了解我国传统医学的魅力 知道有关心脏及血管的保健知识 通过对传统中医学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脉搏恢复到静息速率所需时间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吗?建议:学生课下探究分别测量熟悉人群中儿童与成年人脉搏,分测几组求平均值,解释原因。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路线教材分析肺循环、体循环的途径这部分知识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的血液,血管、心脏等知识的深化,又是后面学习消化、呼吸、排泄等章节的前提和关键。淋巴循环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陌生,但在生理学中却占有重要的位置。可以通过探究法让学生了解血浆、淋巴、组织液三者的关系并找出血液循环、淋巴循环的联系。学生分析本节课从复习血管和心脏等方面的知识入手,来探究血液循环的路线及血液成分变化的情况,学生便于掌握。这节课的教学的难点应当是如何通过犬颈部淋巴与血浆成分的比较作为突破口,打破学生对淋巴的形成及意义的陌生感。设计理念对学生加强科学素质的培养,即通过已有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设计试验的能力、推理 和概括能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2阐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基础知识。. 3知道淋巴循环及其意义,识记淋巴。 技能性目标2 通过探究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及血液成分变化情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2通过探究淋巴的形成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对比、语言表达、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性目标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精神,实现自主性学习。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示和建议引入:同学们有没有亲身体验过或见过在医院“输液”的情景?你能说一说护士在“输液”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步骤么?先消毒然后将输液针扎入静脉血管中。教师适时引导并补充药物是怎样到达病造部位的呢?通过血液循环将药物送达病灶部位提问:血液循环系统是由那些结构组成的?课件展示心脏和血管与心脏相连接的血管的名称分别是什么?略多媒体展示血液循环模式图中其他结构的名称。讲述:图中蓝色表示静脉血,红色表示动脉血。动脉血是指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静脉血是指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展示血液循环的模式图根据已有知识,你能用箭头标出血流的方向么?血液循环的路线有几条?两条循环路径分别是什么?略想一想,动脉血和静脉血在人体的什么部位发生转变的?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意义是什么?血液在肺部由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在全身毛细血管处由动脉血转变为静脉血。练习:血液循环的途径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体循环是血液在(心脏)和(全身各组织器官)之间的循环。肺循环是血液在(心脏)和(肺)之间的循环。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加深学生的记忆。总结:体循环和肺循环独立进行,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保证了体内的物质运输和交换,使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过渡:当我们生病打针的时候,注射部位多在臀部。那么注射进入的药物由是怎样到达病灶部位的呢?通过血液循环。纠正:不完全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副动画。大屏幕出现一幅动画:有一个正在劳动中的小人结合日常现象从感性认识引入。提问:我们在劳动中手掌会磨出水泡,水泡挤破了流出的液体是什么呢?略出示淋巴形成示意图大家想象一下,我们人体的细胞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液体环境细胞周围有哪些液体呢?血浆、组织、淋巴讲述:在淋巴管中流动的液体称为淋巴。毛细淋巴管为盲端,仅有一层内皮细胞构成,内皮细胞为叠瓦状排列。提问:组织液和淋巴是怎么形成的呢?你能想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呢?取样化验提出探究问题,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培养。讲述:由于组织也很难采取样品加以分析所以在实验中实验者取得了狗颈部淋巴和血浆两种成分加以对比,结果如下。出示犬颈部淋巴和血浆成分对比表提问:仔细观察,从数据对比中你发现什么问题?三者成分相似提示:差异最显著的是什么? 其他成分差异显著么?提问:通过成分的比较,大胆推测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说出理由。讨论并提出假设:血浆 组织液 淋巴血浆 组织液 淋巴3 血浆 组织液 淋巴4 血浆 组织液 淋巴启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出假设哪种假设更合理呢?(淋巴形成的多媒体动态演示)讨论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得出正确结论细胞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从何而来?细胞产生的废物又如何进入血液运走呢?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由血液运输而来,细胞产生的废物通过血液循环运走说明: 血浆 组织液组织液与淋巴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学生观看大屏幕,动态演示淋巴形成示意图毛细淋巴管细胞叠瓦状排列的特点说明组织液 淋巴讲述:血浆中的成分从毛细血管渗出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中的大部分又透过毛细血管壁回流入血液,小部分组织液(约1/10)流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总结:组织液来源于血浆,淋巴来源于组织液,所以三者成分相似。以填空题的形式让学生总结出血浆、淋巴、组织液三者间的关系。提问:那么血浆的量是否会越来越少呢?不会板书: 血浆 组织液淋巴多媒体演示淋巴循环图(毛细淋巴管 各级淋巴管 总淋巴管 左、右锁骨下静脉) (进入血液循环) 你来分析淋巴循环有什么意义呢?1调节血浆和组织液的平衡2回收蛋白质和脂肪可适当提示在营养物质的吸收的部分内容看图来分析淋巴循环有什么特点?单向流动请试着写出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之间的关系(用文字和箭头连接起来)血液循环用“ ”,淋巴循环用“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评价,教师帮助整理出科学合理的结果讲述:为了防止淋巴倒流,淋巴管内还有瓣膜总结:淋巴系统使血液循环系统的辅助系统,是人体循环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练习(略)结合生活实际中的血泡等第四节 心脏和血管的保护教材分析本节首先从调查熟悉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入手,并通过课上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以及分测普通人和运动者的心率两个实验,从反正两个方面说明了酗酒及体育锻炼对人的心血管的弊与利,从而唤醒人们对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重视。学生分析初一学生对心血管疾病比较陌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为了便于课堂学习,应让学生提前调查、收集这方面疾病及防治的资料。设计理念这不是一节典型探究课,本节设计突出学生为主线的思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概述心率和心输出量的基础知识。2分析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3说出饮酒对心脏和血管的有害影响。技能性目标1尝试调查、收集资料及实验等基本方法。2运用所学知识学会突发性血管疾病的应急办法。情感性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课时安排本节内容需要1课时完成。教学准备1教师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投影片,实验记录表格;材料用具:显微镜,活水蚤,蒸馏水,香烟,95的酒精,吸管,载玻片,盖玻片,烧杯,漏斗,计时器(或手表)等。2学生课前准备:搜集有关心脑血管疾病的资料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包括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提示和建议倾听学生的调查结果分析在哪个年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组织学生分析心血管致病原因可能是什么?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自己的家人、亲属、邻居中患有哪些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了解心血管疾病在中老年这一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分析致病原因可能是长期精神紧张,爱吃高脂肪的食物、嗜烟、嗜酒、缺少体育运动等。从学生身边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出示资料1: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3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所致的心血管疾病形成了全球性的威胁,已成为全球卫生保健和卫生资源的沉重负担。为此,世界心脏联盟将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