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树花栽培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灰树花栽培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灰树花栽培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灰树花栽培技术》PPT课件.ppt_第4页
《灰树花栽培技术》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灰树花栽培技术,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珍稀食用菌栽培岗位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胡清秀 2015.11.19 联系电话:01082108681,主要内容,四、灰树花栽培技术,一、灰树花介绍,二、灰树花生物学特性,三、灰树花栽培品种,五、生产中存在主要存在的问题,灰树花名称 灰树花野生分布 灰树花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驯化栽培历史 栽培现状 目前主要生产基地,一、灰树花介绍,灰树花名称,拉丁名: Grifola frondosa(Dicks.:Fr.)S. F. Gra 隶属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gmenomycetes),无隔担子菌亚纲(Holobasidiomyceidae),非褶菌目(Aphylloph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树花菌属(Grifola)。 英文名: Maitake mushroom 日本名:舞茸(Maitake) 中文学名:灰树花 中文别名:栗子蘑、栗蘑、板栗蘑、贝叶多孔菌、千佛菌、莲花菇,灰树花的野生分布和生态习性,世界上:分布布在亚热带至温带森林中,亚州、北美和欧州均有分布。 我国河北、吉林、广西、四川等地 生态习性 灰树花是一种中温型、好氧、喜光的木腐菌,夏秋季发生于栎树、板栗、栲树、青冈栎等壳斗科树种及阔叶树的树桩或树根上,造成心材白色腐朽,木质部成了灰树花的主要营养源。,灰树花食、药用价值,食用价值 口感:脆嫩可口,香味浓郁 营养价值 灰树花碳水化合物47.5%,蛋白质含量高达24.6%,脂肪2.4 %,含有18种氨基酸。灰树花多糖提取率4%-5%,其多糖结构多为带有-1,6侧链的-1,3 -葡聚糖。 富含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 药用价值 大量的药理功效做深入研究后,发现灰树花多糖在降低血糖、抗肿瘤、抗氧化、抗肝炎抗HIV病毒、及其在对免疫系统的功能改善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1970年,日本最早人工栽培灰树花,1981年成为一种普遍栽培的食用菌,产量达。 1991年,迁西县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栗蘑人工驯化栽培。 1992年,灰树花实现规划化栽培,产量突破1万吨。 2012年全国灰树花总产量达1.5万吨,2013年2万吨。 主要生产基地:河北迁西及其周边地区、浙江庆元、北京昌平和密云等地。,驯化栽培及产量情况,灰树花市场前景,口味独特:肉质柔嫩,味如鸡丝,脆似玉兰。 药用价值高,特别是提高免疫力作用和抗癌功效明显。 外观:朵大如花,令人喜爱 耐贮性较好,货架期较长 市场价位较高,当前价格? 加工潜力: 即食品、佐餐食品、保健营养品、调味品等方面潜力大。,温度 水分与空气相对湿度 光照 通风 pH值,二、灰树花生长发育环境条件,菌丝生长: 菌丝在532范围内都能生长,最适温度2025,温度超过28时,菌丝生长速度减慢,长势变弱。在35以上菌丝停止生长。 子实体生长发育 变温发育,恒温生长,但不同菌株之间略有差异。 原基分化温度为1822。低于10的低温刺激有利于出菇。 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025,最适温度1823。,1、温度,2、水分与湿度 培养基含水量:一般为55%63%,由于代料的种类不同,其粗细度、软硬度不同,制作成培养基的吸水能力有很大的差异。 空气相对湿度:菌丝培养期间,菇蕾形成期间:90%左右;出菇生长期间:85% 90%;在较低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条件下,子实体能够正常生长和发育。 3、通气 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发育都需要新鲜的空气,菌丝生长阶段需氧量比出菇阶段少,但不能缺氧,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否则菌丝逐渐衰弱,缩短寿命,严重缺氧时,菌丝生长受阻; 在不通风的菇房中,子实体成珊瑚状畸形,严重时菇体停止生长。,4、光照 菌丝生长期间:不需要强光,光照度为1550勒克斯,光线过强抑制菌丝生长,完全黑暗菌丝将生长过厚而形成“菌被”。 菇蕾分化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原基形成及子实体发育则需要比较强的散射光,光照度为200500勒克斯; 子实体生长:散射光越强,菌盖颜色越深,香味越浓,品质越好,反之,则颜色浅,品质差。光照严重不足,影响子实体的分化,出现畸形。 5、pH值 pH 4.07.5范围均能生长,最适pH 5.56.5,过酸或过碱都不利于灰树花的生长发育。,三、灰树花品种类型,从形态来看:浅灰色、灰褐色品系、深灰色品系,迁西一号:适宜仿野生(脱袋覆土)栽培,菇形大,单叶展可达1018厘米,最大单株曾重达49.3千克,因此也叫大株灰树花。菇色因光照强弱和温度变化,常规条件下为浅灰色,适于内销应用,出菇产量高,转化率110%以上,出菇适宜温度2030。 飘香60:浓香型品种,菇体颜色黑褐色,适宜发菌温度1827,菌丝粗壮,菇形紧凑,适宜低温出菇,出菇适宜温度2025,菇片小35厘米,单株重23千克,转化率为90%,适于对日本出口。 151品种:适宜袋料直接出菇栽培,浙江、福建等南方地区选用。适宜发菌温度2327,出菇温度1822,当地秋季投料,早春出菇。单株朵形形如白菜,整齐一致,适宜切片加工干品。 小黑汀(高糖肽品种):采集于迁西县小黑汀村,菇形小,菇片适中56厘米,菇色浅黑,风味浓,品质好,糖肽含量高,适于多种料栽培,发菌广温型,适宜1525,出菇适宜1825,转化率为120%,糖肽含量2.51%,比其它品种高20%以上,适宜反季节栽培,2008年4月,已经过国家食用菌品种认定。 152品种: 其菇体朵型大而紧凑,产量高,折干率高,肉质柔嫩。庆灰152出菇温度高,庆灰152与庆灰151交替栽培可延长上市时间。,栽培模式,栽培季节,四、灰树花栽培技术,栽培场地,1、灰树花栽培模式,小拱棚小畦栽培模式 双棚大畦栽培模式 日光温室栽培模式 树下栽培模式 长菌棒栽培模式 工厂化栽培,小拱棚栽培模式,双棚大畦栽培模式,日光温室内栽培模式,林下栽培模式,长菌棒栽培模式,工厂化栽培模式,2、灰树花栽培场地要求,环境要求 要求远离食品酿造工业区、禽畜舍、医院和居民区。 要求环境清洁,周围无垃圾等废弃物,空气中无污染物对流。 要求地势较高、通风良好、雨季不会淹水或受潮。 场地必须四周空旷,空气流畅 水源必须无污染,水质清洁。 对环境维护,废弃菌棒、污染菌棒、菇品下脚料等不能随意丢弃在菇棚(房)周围,需及时清理。,场地 根据生产规模计划用地; 根据生产和生产量工艺合理规划各功能区,包括原料堆放区、菌包生产区、灭菌区、冷却区、接种区、发菌区、出菇区、产品加工和冷藏区、办公用及生活区等,面积规划合理;同时还要注意预留扩充空间。 严格区分有菌区和无菌区;不同功能区对地面要求不同。 农业式栽培出菇场地一般为日光湿室大棚,通过对日光温室改造延长出菇期(棚架结构、安装控温设备和通风设施)。 建议由专业厂培养菌包,大棚只进行出菇管理。,灰树花是一种好氧、喜光的食用菌。因此,在选择栽培场地时,要注意选择通风条件好、光线较充足的培养场地。在培养场地内,可以放置一些架子,以节约空间,增加栽培数量,提高培养场地的利用率。但要注意层数不要过多,层间距离要大,以免影响光照。 如果在室外栽培,要选择通风良好,潮湿、排水方便的地方建棚,建棚后要加遮阴,但也要有一定的光线,一般为三分阳,七分阴为好,与香菇棚类似。 在栽培棚内可以建起小的栽培阳畦,阳畦的深度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水分较充足,场地比较潮湿,应建高畦(即高出地面1520厘米);如果是场地较干燥,应建起低畦(即向下挖低于地面2030厘米);如果当地风较大,可以在畦上再搭建小拱棚,以利于保持畦内小空间的温度以及调节小环境的温度。,3、栽培季节,河北: 小拱棚栽培:制菌期10月次年4月,排菌期45月,出菇期5月中旬10月上旬; 日光温室栽培:制菌期812月,排菌期912月,出菇期10月次年4月。 浙江: 春秋两季栽培。春季栽培一般在23月接种,56月出菇;秋季栽培78月接种,1011月出菇。,4、栽培原料,主料:棉籽壳、杂木屑(柞木、栎类、栗类) 辅料:麸皮、玉米粉、石膏粉、磷肥、红糖、山地土等式 原料要求: (1)新鲜,无霉变,无结块; (2)木屑最好用新粉碎的或新修剪枝条粉碎,新鲜木屑含水量较大,拌料时减少2030加水量 (3)粉碎木屑不宜选用超过0.5厘米颗粒料,灰树花栽培品种菌丝浸透木料能力较弱,颗粒料太大不利于丰产。,5、栽培配方,配方一:棉籽皮41千克、栗木屑41千克、麸皮15千克、石膏、糖、磷肥各1千克,驱菌净0.5千克,灰树花增长素50克。 配方二:栎木屑70千克、麸皮20千克、生土(20厘米以下土壤)8千克、石膏1千克、糖1千克,驱菌净0.5千克,灰树花增长素50克。 配方三:杂木屑34%、棉籽壳34%、麦麸10%、玉米粉10%、山表土10%、石膏粉1%、红糖1%,料水比 1: 1.1l.2, pH值自然。(浙江省庆元) 配方四、栗木屑74.8%,15%白黍子,麦麸10%,石膏粉2%。,6、拌料,根据本地资源选择合适配方,按配方备料、拌料 磷肥、糖和生长素等式在温水中溶化后同所需水量顺序放入拌料机中。 均匀拌料 人工拌料:干料拌2遍,加水之后拌34遍。原料充分拌匀。 含水量在5560左右 。通常用力握大把原料,竖握指缝刚好渗水为宜 最好拌料机拌料,7、装袋,装料:塑料袋规格为17 cm33 cm,或17 cm50 cm(长袋) 手工装料时,边装边用手压紧,要求均匀、一致 检查:装袋后及时检查菌袋是否有破损,是否太松 装袋后尽快灭菌,尽量不要过夜。 菌袋要轻拿轻放,袋口向上摆放整齐,以防划破或变形。,8、灭菌,灭菌方式:高压灭菌、常压灭菌 菌棒码放:菌袋之间一定要有间隔,最好用筐摆放,保证热蒸汽能在菌袋间流通。 灭菌时间:高压灭菌:33.5小时,总时间7.5小时左右开弓;常压灭菌:16 24小时。 灭菌方式 简易灭菌灶灭菌:每次灭菌量为8003000袋,从点火到灶内100的时间需58小时,100下保持1216个小时,才能达到灭菌效果。停火后再用余火焖1夜,第二天再打开灶门取出灭菌料。 简易蒸汽灭菌:安装蒸汽发生炉,就地码放再覆盖塑料布等进行灭菌。灭菌包内覆盖物开始膨胀起来,开始计时,维持1620个小时,因停火后,灭菌物品的温度下降快,因此维持的时间较长。一次灭菌量30008000个栽培袋。,常压灭菌注意事项,(1)灭菌的工作人员不能离开工作岗位,必须达到有效灭菌时间。 (2)开始大火升温,温度升至100后开始计时,计时后小火维持,保持灭菌时间内温差不超过5。 (3)达到灭菌计时温度以后,如遇到特殊情况,耽误了灭菌时间,要按照缺一补二的原则延长灭菌时间。, (4)灭菌区域要远离生产原料堆放处和各种污染的肥料堆放的地方。,建议: 建立专门拌料、装袋、灭菌集中生产场 机械化拌料、装袋,并由专人进行机械操作。 配置适量吨蒸汽锅炉,建造专门灭菌容器 集中灭菌 规范化操作,企业化运作,提高生产效率,改进菌棒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节能减排,拌料、装袋、灭菌设备,生产设备,9、接种,接种 接种环境严格消毒,无菌操作接种(接种箱接种) 接种人员通过技术培训和实践,分工合理,操作熟练。 严格选择优良菌种,严格带有杂菌的菌种用于接种。 菌袋灭菌后冷却30以下应及时接种,放置时间越长污染率越高; 接种在相对密封环境下进行,接种人员不能随意出入,防止空气对流。 尽量在早上或低温条件下接种,减少杂菌感染。 有条件的单位建立净化接种室。,10、发菌,菌袋培养期间应保持培养室黑暗 温度控制:2325左右,确保适宜温度下健壮生长。 培养期间空气相对湿度:55%65%,南方低于70% 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天气清爽时每天通风2次,每次通风1030分钟。 培养期间要注意检查,翻垛一般23次即可。已污染的菌袋,要及时拿出室外深埋或重新灭菌 发菌时间:4550天。,11、出菇管理,小拱棚小畦栽培模式 双棚大畦栽培模式 日光温室栽培模式 树下栽培模式 庆元模式,(1)小拱棚小畦栽培模式,场地准备: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干燥、不积水、近水源、排灌方便的地方,作为栽培场地。 挖槽做畦:按东西走向挖槽做畦,畦宽4555厘米,长2.53米,深2025厘米。,加照片,栽前预备和消毒:排放菌袋的前一天,浇1次大水,水渗干后,在畦底层放入薄层石灰粉。,排放菌袋 :将发好菌的菌袋剥去塑料袋,按照每排45个菌棒,单层顺畦摆满畦面。 覆土 :先用松散细土,填满菌棒之间的空隙,然而再在畦面上覆土,厚度12厘米,覆土时要铺平表面,尽量平整,最后大水灌透。 包膜:用塑料薄膜或尼龙袋将坑槽四周包严,以防坑边土脱落造成局部覆土过厚。挖槽所出的土三分之一放南侧,三分之二放北侧,东西两侧作为通风口,包好后的槽帮北面比南面略高56厘米。,(1)小拱棚小畦栽培模式,微喷管道的铺设:排菌后即可铺设微喷管线。选用4厘米黑质塑料喷灌管,沿管直线打喷头孔,孔间距6080厘米,将塑料管固定到灰树花槽内北侧支柱上,将喷头伸向槽内。 搭棚荫:多数采用坡形的小遮荫棚,北侧高25厘米左右,南面与地表相连。 铺砾 :一般在覆土上水管理7天以后摆放1.52.5厘米大小的石砾一层,防止畦内上水时,把泥沙溅在菇体上。,(1)小拱棚小畦栽培模式,出菇管理 温度控制:畦内最适温度2023,当温度超过30时,就要通过加厚遮荫物、上水和通风等措施降温。 从原基形成至分化前,不能直接向原基上浇水,更不能用水淹没。 灰树花分化以后,每天可浇一次水,让水从畦的一端刚流到另一端。注意不要积水,更不要淹没灰树花,浇水时不要带起泥沙。 菇体生长期间可用水淋湿灰树花和畦周围,保持畦内空气湿度即可,保持畦内空气湿度85%95%,(1)小拱棚小畦栽培模式,待采摘前12天,不要直接向该采摘的蘑菇上淋水,只能向周围洒水,以保证其适宜的含水量,提高商品价值。 通风不良影响灰树花分化,轻者形成空心菇,重者形成“小老菇”或“鹿角菇”,严重造成溃烂死亡。 结合水分管理进行通风,上水的同时,将北侧薄膜掀起,通风半小时至一个小时,通风时要用水淋湿灰树花,对刚形成的原基要避开通风口,通风在其他部位进行。,(1)小拱棚小畦栽培模式,除定时通风外,在棚的两端要留有永久性的通风口,在干旱季节,通风口要用湿草遮上,使畦内即透气又保湿。 光照管理:光照强弱影响灰树花的分化、菌盖颜色的深浅和香味的大小。原基形成时不需要光照,但原基形成以后需要较强的散射光,一般保持400-500LX。通常在畦的南面加盖草帘,使阳光不能直射畦内。在畦北面掀起,增加光照,改善通气状态。,(1)小拱棚小畦栽培模式,光、温、水、气协调管理 喷水次数和水量视天气和菇棚情况而定,晴天多喷,阴雨天少喷,甚至不喷;大风天气多喷,无风天气少喷;保湿好的菇棚少喷,保湿差的菇棚勤喷;温度低时少喷,温度高时多喷,保持菇棚湿度。 雨天增加通风达到出菇的湿润条件,干热时通过增加遮荫减少高温伤害;每天早晚揭帘晾晒,可与通风、喷水同时进行,或者在此时采菇。,(1)小拱棚小畦栽培模式,栽培季节:春秋两季栽培 春季栽培一般在23月接种,56月出菇;秋季栽培78月接种,1011月出菇。 菌棒制作 采用15厘米5055厘米0.005厘米筒袋每袋装料0.9kg,料棒长度为3538厘米 。装袋操作与香菇菌棒相似。 灭菌:与前述相同,(2)庆元栽培模式,接种 灰树花接种与香菇接种工艺相似,采用打穴接种的方式。通常每个料棒需接种34穴,每瓶菌种接1520根菌棒。接种后菌棒加套外袋。 发菌管理 发菌阶段主要管理措施有翻堆、通风、刺孔增氧。接种10天后进行第一次翻堆, 20天后第二次翻堆,剔除受杂菌感染菌棒,并采取通风降温措施,以免烧菌闷堆。在温度2025、空气相对湿度60%以下的条件下经3545天的培养,菌丝可长满全棒。,(2)庆元栽培模式,出菇管理 菌丝长满全棒1020天后,当环境温度(1823)适宜灰树花子实体生长条件时,即进入出菇管理阶段。灰树花菌棒式栽培一般可出两潮菇,第一次为割口出菇,第二次为覆土出菇。 割口出菇管理技术 出菇场地:要求通风、阴凉、洁净、易保湿、有散射光; 菇棚:为两层结构,外层为遮荫层,内层为塑料大棚。 棚大小:长2025米,宽67米,高2.53米; 棚顶和四周可用遮荫网或茅草等遮荫。,(2)庆元栽培模式,割口 割口方法:选择菌丝生长浓密之处,用锋利小刀片将筒袋割成“V”形状,长度为1.52厘米,并刮去割口处的菌皮及少许培养料,深约23毫米,每个菌棒割口13个,割口后将菌棒平行排放于地面或层架上出菇。 割口后管理:保持棚内空气相对湿度85%90%、温度1520。 割口后的菌棒经7天左右的培养,在割口处即可形成原基。相对增加光照强度(200500勒克斯),促使原基逐步转为灰黑色。 原基形成阶段,切不可直接向菌棒洒水,只能采取向地面洒水或向菌棒及空间喷雾状水。,(2)庆元栽培模式,子实体生长期管理 灰树花原基在适宜条件下由白色转为灰色、黑色,然后在原基表面形成蜂窝状,并分泌小水珠,这表明原基将进入菌盖生长阶段。 最适温度为1823,在原基形成与分化阶段要求保持恒温状态;当温度在23以上时,则应加强通风降温,也可采取喷水、地面洒水等措施来降温。 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幼蕾期采取喷雾状水、地面喷水、盖膜保湿等措施来提高湿度;菌盖分化后每天喷水35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