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语文《谈读书》精品教案(三篇)_第1页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读书》精品教案(三篇)_第2页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读书》精品教案(三篇)_第3页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读书》精品教案(三篇)_第4页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读书》精品教案(三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读书精品教案(三篇)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谈读书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学情分析初三(、)两个班的学生中,刘晓丽、彭顺等同学成绩优秀,且语文接受能力强,尤其是刘晓丽等同学,写得一手好作文。少部分学生反应灵敏,但不努力,爱玩小聪明,成绩极不稳定。有几个学生基础差,但比较勤奋,然而理解能力不强,成绩几乎无法及格。两个班的好几个同学情况比较糟糕,基础不好,比较懒惰,上课也无精打采,且相互之间起副面影响。故学习时须要几方面兼顾。3重点难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3、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4教学过程4.11课时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谈读书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二、了解作者: (媒体呈示助读材料:培根,毕业于剑桥大学,是英国著名哲学家、作家, 著有随笔新工具等。他的散文对英国乃至全世界影响都很大。他的作品风格平易流畅,笔法灵活,语言警辟,启人深思。)三、检查预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怡( )情 统筹( ) 藻( )饰狡黠( ) 诘( )难 要诀( )蒸馏( ) 劝诫( ) 滞( )碍吹毛求疵( )咀嚼( ) 二)根据意思填词语: 1、 (怡情) 使心情愉快。2、(文采藻饰) 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3、(诘难) 诘问,为难。4、(寻章摘句) 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语词。指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5、(味同嚼蜡) 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6、(吹毛求疵) 这里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四、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听读课文 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谈读书的?2、大家先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课文,请拿起笔来,把你喜欢的语句勾画出来,大声的读一读。3、本文是随笔,没有中心论点。培根围绕“读书”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4、理清结构层次。第一部分:谈读书的目的。 1、正面论说读书足以怡情、傅彩、长才。2、反面论说读书的惰、矫、迂。3、读书与经验互补。第二部分:谈读书的方法。 1、读书要思考。2、读书的不同方法。3、读书与讨论、作文的关系。第三部分:谈读书的作用(益处)。 1、正面论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 2、反面论说读书可以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五、探究问题1、探究课文运用的论证方法,体味其表达效果。(1)从“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到“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2)从“读书补天然之不足”到“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3)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皆成性格”。(4)从“人之才智但有滞碍”到“皆有特药可医”。2、课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分析。(1)语言精辟,表意透彻、富有智慧,用词简明、含义深刻。(2)行文灵活,笔法生动,大量运用排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六、拓展:1、古往今来,名人学者遨游书海留下了许多读书名言以激励后之学者。你还知道哪些读书名言?2、你知道哪些名人读书的故事?七、作业:板书设计 目的谈读书 方法 对比论证培根 比喻论证作用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谈读书教案设计一、基础知识1关于随笔这种体裁:随笔是散文的一种,篇幅短小,内容贴近生活,表现形式灵活自由,见解深刻,说理简明透彻,多有哲理格言。语言特点透过谈读书可见一斑。2修辞知识:比喻、排比、对比的妙用。如修剪花草、饮食消化、用蒸馏水来比拟经过别人提炼的书之索然无味等确切的比喻;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类脍炙人口的经典绝句。3词语:(1)标题:STUDIES这个英语单词学生是熟悉的,可引导学生了解这个单词的多种义项,体会读书、求学、研究、细察、深思都是本文题中之义。(2)结合课文语境理解“注解”“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此外,有几个词读音须提醒注意:狡黠(x)、诘难(jnn)、味同嚼(j)蜡。二、内容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比读书更平常、更熟悉的事。然而,看似熟悉的事未必真正理解。不妨试问问自己:“如果让我写这个话题,我谈些什么呢?”培根的谈读书不仅发现了这平常事情的深刻意义,而且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让人感到妙趣横生。读一读就知道这位哲人是怎么说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并帮助学生读通课文,品读那些名言妙语。有老师反映:不少学生不爱读这篇课文,觉得“太乱,没有头绪”,对课文的“半文言”有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范读,让学生先说说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甚至可读完“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就直接跳到后面“读书使人充实皆成性格”一段(都是讲读书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思想的亲切、语言的优美平易,有好感后再读其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大致意思,理清层次。如:读书的多种功能读书、才干与经验的关系读书应有的态度与方法读不同的书对益智、完善个性的作用。其中主要是谈“读书的功能、作用”。三、形式把握与语言揣摩文中排比、对比、比喻的句子比比皆是,而且多处综合运用。这些修辞方法的美妙不仅在于语言的畅达明快、富于节奏感,更重要的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事物的深层意义,引导读者登上一个思想、智慧的制高点,发现事物的丰富多彩。引导学生揣摩这些句子,体会其中的修辞特点,大体了解培根随笔的语言风格,实质是加深理解文章的深刻思想,窥见作者博大的精神世界,感受其思维的周密与眼光的敏锐。1回顾品读“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及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一段,体会作者思想的周密与深刻,体会语言的畅达明快、富于节奏感(排比的特点:三个句子以上,这些句子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这些须根据学生情况,适当提示)。2品读以修剪花草、饮食消化、用蒸馏水、运动医百病打比喻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见解的形象透彻,亲切得体,令人回味无穷的智慧(比喻:相关联想,形象恰当)。3学思维方法、学表达。引导学生像作者一样思考:从多种角度思考有关读书的问题读书有(还有)哪些作用?读书与长才(理论与实践)是怎样的关系?怎样读书收获最大?这些读书的方法有道理吗?前面思考过的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格物致知问题与读书的问题有怎样的关系?试写出对其中一个问题的看法,并用上排比、比喻的表达方法。如果有时间,学生状态好,可作以下补充:1关于作者:课文注解说培根是哲学家、作家,不妨简要补充一点有关的知识。如:培根的抱负与成就他自称“以天下全部学问为己任”,企图“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切知识全面重建”,并为此计划写一套大书,总名伟大的复兴。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提倡科学精神和科学实验,主张通过实验去揭示自然界的秘密,获得知识,马克思称他为“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这与前一课的实验精神紧密相关。随笔是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书的副标题为“社会的与道德的劝言”。共收入短文58篇,王佐良先生说:透过这本书,“读者可以看出他的智慧象医生手里锐利的手术刀,在一层一层地解剖着人生和社会里的各种问题:真理、死亡、宗教、爱情、逆遇、高位、友谊、父母与子女,读书,利己的聪明,等等。”英国本无随笔,由于培根的示范,后来写随笔的名家辈出,因而随笔成为英国文学中最有特色的体裁之一。2可选课文名言佳句的英文及不同的翻译,让学生与课文对照阅读,以体会语言的奥妙,增长见识,同时加深对文中精要处的印象。(1)Studies serve fr delight, fr rnament, and fr ability.读书为学的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水天同翻译,下同)。(2)Reading maketh a full man; c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3)Histries make men wise; p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ile; natural philsphy deep。mral grave; lgic and rhetric able t cntend.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谈读书教案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二、了解作者: (媒体呈示助读材料:培根,毕业于剑桥大学,是英国著名哲学家、作家, 著有随笔新工具等。他的散文对英国乃至全世界影响都很大。他的作品风格平易流畅,笔法灵活,语言警辟,启人深思。)三、检查预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怡( )情 统筹( ) 藻( )饰狡黠( ) 诘( )难 要诀( )蒸馏( ) 劝诫( ) 滞( )碍吹毛求疵( )咀嚼( ) 二)根据意思填词语: 1、 (怡情) 使心情愉快。2、(文采藻饰) 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3、(诘难) 诘问,为难。4、(寻章摘句) 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语词。指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5、(味同嚼蜡) 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6、(吹毛求疵) 这里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四、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听读课文 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谈读书的?2、大家先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课文,请拿起笔来,把你喜欢的语句勾画出来,大声的读一读。3、本文是随笔,没有中心论点。培根围绕“读书”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4、理清结构层次。第一部分:谈读书的目的。 1、正面论说读书足以怡情、傅彩、长才。2、反面论说读书的惰、矫、迂。3、读书与经验互补。第二部分:谈读书的方法。 1、读书要思考。2、读书的不同方法。3、读书与讨论、作文的关系。第三部分:谈读书的作用(益处)。 1、正面论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 2、反面论说读书可以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五、探究问题1、探究课文运用的论证方法,体味其表达效果。(1)从“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到“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2)从“读书补天然之不足”到“读书然后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