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9/23,中药学课件,1,发散风热药,性能特点: 药性多辛苦而偏寒凉,辛以发散,凉可祛热; 以发散风热为主要作用,发汗解表作用较发散风寒药缓和。 适应范围: 1.主要适用于风热感冒以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咽干口渴、头痛目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等)。 2.部分发散风热药分别兼有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止痒、止咳的作用,又可用治风热所致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以及风热咳嗽等证。,2019/9/23,中药学课件,2,薄荷 新修本草,来源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2019/9/23,中药学课件,3,薄荷 新修本草,【药性】 辛,凉。 归肺、肝经。,2019/9/23,中药学课件,4,【功效主治】,2019/9/23,中药学课件,5,1. 与荆芥、桑叶、菊花配伍,用于风热表证、头痛目赤; 与紫苏、羌活等同用,用治风寒感冒、身不出汗。 2. 配合牛蒡子、马勃、甘草等应用,用于咽喉红肿疼 痛;也可研末吹喉,治咽喉红肿热痛病症。 3. 可配合荆芥、牛蒡子、蝉衣等同用,用于麻疹透发不 畅。 4. 与藿香、连翘、白豆蔻等配伍,治疗暑邪内郁证。,薄荷 之配伍,2019/9/23,中药学课件,6,薄荷油系薄荷的新鲜茎和叶经过水蒸气蒸馏,再冷冻,经加工得到的挥发油,形状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清液体,有特殊清凉香气,味初辛、后凉,存放日久,色渐变深。 薄荷脑为薄荷油中得到的一种饱和环状醇,性状为无色针状或棱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薄荷的特殊香气,味初灼热、后清凉。 二者均为芳香药、驱风药,外用药品或化妆品往往使用。使用后皮肤或粘膜产生清凉感以减轻不适及疼痛。,薄荷 之加工品,2019/9/23,中药学课件,7,【用法用量】 煎服,36g; 不宜久煎,宜后下。 【使用注意】 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薄荷 新修本草,2019/9/23,中药学课件,8,【处方用名】 薄荷、薄荷叶、苏薄荷(洗净,晒干,切碎用。) 薄荷叶长于发汗解表, 薄荷梗偏于行气和中。,薄荷 新修本草,2019/9/23,中药学课件,9,牛蒡子 名医别录,来源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牛蒡 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2019/9/23,中药学课件,10,牛蒡子,药性特点: 味辛苦,性寒, 归肺、胃经。,2019/9/23,中药学课件,11,【功效主治】,2019/9/23,中药学课件,12,牛蒡子之配伍,牛蒡子辛苦而寒,主要有透发与清泄两种功效,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解热毒。能升浮能沉降 本品透发的力量较弱,并无发汗作用,故在用于感风热或透发麻疹时,须与薄荷同用,始能收透发之效。 清泄热毒的作用,则较显著,无论咽喉红肿,痄腮肿痛,疮痈肿毒以及痰热咳嗽等症,都可适用,常与银花、连翘等配伍。,2019/9/23,中药学课件,13,牛蒡子,【用法用量】 煎服,612g。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肠之性略减。 【使用注意】 本品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 【处方用名】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熟牛蒡、炒牛蒡(炒微焦用),2019/9/23,中药学课件,14,牛蒡子【方剂举例 】,牛蒡汤证治准绳: 牛蒡子、大黄、防风、薄荷叶、荆芥穗、甘草 治咽喉肿痛、丹毒。,2019/9/23,中药学课件,15,蝉蜕 名医别录,来源为蝉科昆虫黑蚱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 icius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2019/9/23,中药学课件,16,【药性】 甘,寒。 归肺、肝经。,蝉蜕 名医别录,2019/9/23,中药学课件,17,【功效主治】,2019/9/23,中药学课件,18,1.配合薄荷,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咳嗽,以及风疹、皮肤瘙痒等症。 2.与牛蒡子、连翘、桔梗、甘草配合应用治疗咽喉肿痛,一般以外感风热引起者为宜;和桔梗、玉蝴蝶、胖大海等同用治音哑,取其宣肺开音之功。 3.配菊花、谷精草、白蒺藜等应用,治疗风热引起的目赤、翳障,及麻疹后目生翳膜 4.蝉蜕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而定惊解痉,对破伤风出现四肢抽搐,可配全蝎等同用;对惊风、小儿夜啼出现惊痫不安,可配钩藤等同用。,蝉蜕 之配伍,2019/9/23,中药学课件,19,蝉蜕,【用法用量】 煎服,310g,或单味研末冲服。一般病证用量宜小;止痉则需大量。 【使用注意】 名医别录有“主妇人生子不下”的记载,故孕妇当慎用。 【处方用名】蝉蜕、蝉退、蝉衣、净蝉衣(均洗净、生用。),2019/9/23,中药学课件,20,2019/9/23,中药学课件,21,薄荷、牛蒡子、蝉蜕之比较,相同点:疏散风热、透疹、利咽。 同中之异: 1、疏散之力,薄荷牛蒡子蝉蜕 2、透疹之功,蝉蜕薄荷牛蒡子 3、利咽之效,牛蒡子薄荷蝉蜕 不同点: 薄荷清利头目、疏肝解郁,治疗肝热目疾及肝气郁结证;牛蒡子宣肺祛痰、解毒通便,治疗肺热咳嗽痰多及便秘等;蝉蜕退翳、止痉,治疗翳膜遮睛及惊风抽搐。,2019/9/23,中药学课件,22,桑叶 本经,来源为桑科(Moraceae)植物桑 Morus alba L.的干燥叶。,2019/9/23,中药学课件,23,药性,【性味归经】 甘、苦,寒。 归肺、肝经。,2019/9/23,中药学课件,24,【功效主治】 (以清润为特点),2019/9/23,中药学课件,25,桑叶之配伍,1.配菊花、夏枯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用于风火上攻、肝阳上亢。 2.配杏仁:清肺润燥止咳,用于肺燥咳嗽,右脉数大者。,2019/9/23,中药学课件,26,桑叶,【用法用量】 煎服,59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眼。桑叶蜜制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 【处方用名】 冬桑叶、霜桑叶(深秋采集者,认为作用较好,洗净、晒干,切碎用。) 蒸桑叶(将桑叶蒸后用,主要用于明目。),2019/9/23,中药学课件,27,桑叶方剂举例,桑菊饮温病条辨: 桑叶、菊花、连翘、薄荷、甘草、杏仁、桔梗、苇根 治风温初起、身热不甚、头痛鼻塞、咳嗽、咯痰不畅等。,2019/9/23,中药学课件,28,菊花 本经,来源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菊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2019/9/23,中药学课件,29,药性,【性味归经】 辛、甘、苦,微寒。 归肺、肝经。,2019/9/23,中药学课件,30,【功效主治】,2019/9/23,中药学课件,31,菊花,【处方用名】 黄菊花、杭菊花(均为黄色之菊花,生用;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作用较好。) 白菊花、甘菊花、滁菊花(均为白色之菊花,生用;平肝作用较好。) 【用法用量】 煎服,59g。,2019/9/23,中药学课件,32,菊花【附药】,1. 野菊:为菊科植物菊花脑的茎、叶。各地都有野生。性味苦辛凉。功能清热解毒,可治鼻炎、支气管炎、风火赤眼、疮疖痈肿、咽喉肿痛。一般用量为五钱至一两,煎服。治疗蛇咬伤、湿疹、皮肤瘙痒,用三至四两,煎汤熏洗,或鲜草打烂外敷。 2. 野菊花:即野菊的花,性味功效与野菊相同,而清热解毒作用更为显著。此外,还有降血压作用,可以治疗高血压。一般用量为两钱至五钱,煎服;外用适量。,2019/9/23,中药学课件,33,菊花【按语】,菊花一药,主要分白菊、黄菊、野菊。 黄、白两菊,都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白菊花味甘、清热力稍弱,长于平肝明目;黄菊花味苦,泄热力较强,常用于疏散风热;野菊花味甚苦,清热解毒的力量很强。 野菊的茎、叶,功用与花相似,无论内服与外敷,都有功效。,2019/9/23,中药学课件,34,桑叶与菊花,相同点:均能疏散风热,清泄肺肝,故在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及目赤肿痛等症,两药往往相须为用。 同中之异:疏散风热方面,桑叶优于菊花;清肝明目、平肝潜阳方面,菊花优于桑叶。 不同点:桑叶疏风清肺的功效较好,故治肺燥咳嗽,往往用桑叶而不用菊花;菊花则长于平肝阳,且能清热解毒。,2019/9/23,中药学课件,35,蔓荆子 本经,来源为马鞭草科(Verbenaceae)植物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var.simplicifolia Cham. 或蔓荆Vitex tr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2019/9/23,中药学课件,36,蔓荆子 本经,【药性】 辛、苦,微寒。 归膀胱、肝、胃经。,2019/9/23,中药学课件,37,【功效主治】,2019/9/23,中药学课件,38,蔓荆子 之配伍,与防风、菊花、石膏等配伍,用于感受风热; 与藁本、川芎等配伍,应用于头风头痛; 与菊花、川芎、决明子等配伍,应用于目赤肿痛或头目昏暗等症。,2019/9/23,中药学课件,39,葛根 本经,来源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d.)Ohwi或甘葛藤P.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2019/9/23,中药学课件,40,葛根,【药性】 甘、辛,凉。 归脾、胃经。,2019/9/23,中药学课件,41,【功效主治】,2019/9/23,中药学课件,42,葛根之配伍,配黄连、黄芩,用于湿热泻痢等症。 与麻黄、桂枝、芍药同用,治外感风寒而见项背强痛。 配麦冬、天花粉,能生津止渴,治疗热病口渴,或消渴等症。,2019/9/23,中药学课件,43,葛根,【用法用量】 煎服,915g。 【处方用名】 生葛根、粉葛根(生用,用于解表、透疹、生津。) 煨葛根(用麸皮同炒至微黄色为度,用于升阳止泻。,2019/9/23,中药学课件,44,葛根之附药,葛花:药用粉葛的未开放的花蕾。 性味甘平,功能解酒毒,醒脾胃。 适用于饮酒过度,口渴,胃气受伤。 一般用量为一钱至二钱,煎服。 可与人参、白蔻仁、橘皮等同用,葛花解酒汤。,2019/9/23,中药学课件,45,葛根,【按语】 1. 葛根甘润性平而偏凉,有升散、退热、生津的功效。凡邪郁肌表,身热不退,不论口渴或不渴,有汗或无汗,都可应用。 2. 根据前人经验,葛根可用治项背强的病候,近年来经临床实践,本品确有缓解肌肉痉挛的功效。,2019/9/23,中药学课件,46,柴胡 本经,来源为伞形科(Umberlliferae)植物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和“南柴胡”。,2019/9/23,中药学课件,47,柴胡 本经,【药性】 苦、辛,微寒。 归肝、胆经。,2019/9/23,中药学课件,48,【功效主治】,2019/9/23,中药学课件,49,柴胡 之配伍,与黄芩、半夏同用(小柴胡汤): 和解少阳,用于邪在半表半里之少阳证。 与白芍、香附、郁金同用(柴胡疏肝散): 疏肝解郁,用于肝气郁结、胁肋疼痛、月经不调等症。,2019/9/23,中药学课件,50,柴胡,【用法用量】 煎服,39g。 解表退热宜生用,且用量宜稍重; 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阳可生用或酒炙。 【使用注意】 柴胡其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阴”之说,阴虚阳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2019/9/23,中药学课件,51,柴胡,【处方用名】 春柴胡、软柴胡、南柴胡、细柴胡(生用,用茎叶者) 硬柴胡、北柴胡、秋柴胡(生用,用根者) 鳖血拌柴胡(用鳖血、陈酒拌匀,主要用于虚热病症。),2019/9/23,中药学课件,52,柴胡 临床应用,1. 用于感冒、发热等症。 柴胡功能解表,治疗感冒常与葛根、羌活等同用。 2. 用于寒热往来、疟疾等症。 柴胡有较佳的退热作用,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常与黄芩、半夏等同用(如小柴胡汤);对疟疾症,柴胡又可与草果、青皮等配伍应用。 3. 用于肝气郁结、胁肋疼痛、月经不调等症。 柴胡既具良好的疏肝解郁作用,又为疏肝诸药之向导,是治肝气郁结之要药。对胁肋疼痛无论内由肝郁、外因伤仆皆可应用;凡见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或痛经等,均可与当归、白芍、香附、郁金等药同用。 4. 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症。 柴胡药性升浮,配党参、黄耆等补气药物,对气虚下陷的久泻、子宫下垂等症,有升举阳气作用。,2019/9/23,中药学课件,53,柴胡与葛根之比较,相同点:二者轻清升散的功用相近似,故在解表退热时常同用。 不同点:柴胡能疏肝解郁,配益气药可升阳举陷,用于子宫脱垂、脱肛,然无生津解渴之功;葛根有生津止渴作用,能生发清阳,用于水泻,然无疏肝解郁功能。,2019/9/23,中药学课件,54,柴胡【方剂举例】,1.小柴胡汤伤寒论: 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治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等症。 2.四逆散伤寒论: 柴胡、白芍、枳实、甘草 治肝气郁结,胸胁脘腹疼痛,或兼有泄泻。 3.消郁散(原名逍遥散)和剂局方: 柴胡、当归、白芍、白朮、茯苓、甘草、薄荷、煨生姜 治肝气抑郁、血虚火旺、头痛目眩、两胁作痛、月经不调。,2019/9/23,中药学课件,55,升麻 本经,来源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aceifolia Kom.、兴安升麻 C.dahurica(Turcz)Maxim.或升麻C.foetida L.的干燥根茎。,2019/9/23,中药学课件,56,升麻,【药性】 辛、微甘,微寒。 归肺、脾、胃、 大肠经。,2019/9/23,中药学课件,57,【功效主治】,2019/9/23,中药学课件,58,升麻,【用法用量】 煎服,39g。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宣生用,升阳举陷宜炙用。 【使用注意】 麻疹已透,阴虚火旺,以及阴虚阳亢者,均当忌用。 【处方用名】 升麻、绿升麻(生用,用于透疹、清热解毒。) 炙升麻(用蜂蜜拌炒,用于升举阳气。),2019/9/23,中药学课件,59,升麻【按语】,升麻一药,主要有升举透发及清热解毒等功效。它的升举透发的功用与柴胡、葛根相近而力较强,配柴胡则用于升提,配葛根则用于透疹。 至于它的清热解毒的作用颇佳,这是它的特点,配黄连、石膏可用治胃火齿痛,配黄芩、连翘、牛蒡子、板蓝根等可用治头面丹毒。,2019/9/23,中药学课件,60,淡豆豉 名义别录,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的成熟种子经蒸罨加工发酵制成的炮制品。,2019/9/23,中药学课件,61,淡豆豉,【药性】 苦、辛,凉。归肺、胃经。 【功效】 解表,除烦, 宣发郁热。,2019/9/23,中药学课件,62,淡豆豉,1. 用于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等症。 豆鼓的解表力较弱,用治外感表症多配合其它解表药同用,其用于风热、风寒,随加工方法而异。如用于感冒风热多用清豆鼓,并配合薄荷、连翘等应用;如用于感冒风寒多用淡豆鼓,并配合葱白等应用。 2. 用于胸中烦闷、虚烦不眠等症。 豆鼓配山栀有除烦作用,主要用于热病后出现的虚烦不眠、心中懊恼病症。,2019/9/23,中药学课件,63,淡豆豉,【适应证】 1.外感表证。 2.热病烦闷。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处方用名】 1、清豆鼓(用桑叶、青蒿等同制,药性偏于寒凉,主要用于感冒风热之症。 2、淡豆鼓(用麻黄、紫苏等同制,药性偏于辛温,可用于感冒风寒之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北京市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情商管理培训课件
- 市场促销活动策划方案
- 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方案
- 生活喜好测试题及答案
- 植物保护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风险报告编制规定
- 阿克地区温宿二中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甲方采购面试题及答案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英语字帖外研社英语五年级下册单词表衡水体描红练习字帖三年级起点含音标
- 这么写网约车事故索赔误工费的起诉状更容易胜诉
- 浙江 LNG 三期项目取排水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 GB/T 6148-2005精密电阻合金电阻温度系数测试方法
- 精装修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 肺结核共45张课件
- 岗位价值评估表-操作简单
- 达梦数据库DM8程序员手册
- GB-T-13663-2000-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
- 【审计工作底稿模板】SA营业收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