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x_第1页
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x_第2页
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x_第3页
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x_第4页
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第1课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从医之路,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编写中医药巨著本草纲目(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完成本部分内容的梳理),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中国的百科全书”(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完成本部分内容的梳理),探究点,材料研读,名师精讲,当堂检测,李时珍的医药学治学方法 李时珍所从事的是研究本草学,也就是古代的博物学。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过:“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著逐一件与他理会过。”对自然界一切要做到“格物致知”。李时珍同意这一观点,说古人既然如此重在“格物”,则“医者贵在格物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探究点,材料研读,名师精讲,当堂检测,互动探究 (1)根据材料,说明李时珍药物学研究方法的核心及其研究方法的思想渊源。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写作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李时珍是如何运用上述研究方法的。 提示:(1)核心:强调格物。渊源: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学说。 (2)一方面,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参考书,借鉴前人“格物”的成果。另一方面,行程上万里,走遍大江南北,对各种药物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研究,获得第一手“格物”的资料。,材料研读,名师精讲,探究点,当堂检测,(1)李时珍生于医学世家,受家庭环境影响,热爱医药学。他通过钻研医著和不断实践,发现在历代本草著作中,有许多错误,于是决心编著一部内容正确且丰富的本草著作。李时珍阅读了大量的书籍,除历代的医学著作外,还阅读了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历史地理、农林园艺、音乐诗歌、神话传奇等书籍800余种。 (2)李时珍重视对事物深入观察研究,实地考察,为搞清每一个疑问,不辞劳苦、不避艰险。通过考证、研究,他不仅整理了历代本草所录的药物,修正了历代本草的错误,还对某些药物疗效作出新的结论。 (3)李时珍在医疗实践中逐一验证疗效,把自己反复多次的感性认识资料,加以比较、分析、综合,以最后确定药物的性能、功能和临床效用。,探究点,当堂检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本草纲目中,针对所谓患疔疮者不宜见麻勃、见之即死的古代记载,他写道:“不知麻勃与疔何故相忌。亦如人有见漆即生疮者,此理皆不可晓也。”对于广雅所说的“天社”即蜣螂一说,对于所谓金刚石乃鹰隼粘带食入腹中、遗粪于河北砂碛间所化而成的说法,他表示“未知然否”,对于“撒八儿”乃玳瑁遗精被蛟鱼吞食后吐出、年深结成的传说,他也承认自己无法证实或否定,“亦无所询证”。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坚持怎样的原则,并说明该原则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态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态度对本草纲目所产生的影响。,探究点,当堂检测,解析:回答第(1)问时,从材料中李时珍“无所询证”的态度中,可以判断出其编写过程中如实记载的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回答第(2)问,实际上是在第(1)问的基础上,说明本草纲目的价值所在。 参考答案:(1)原则:如实记载。对自己没有实践过的,或者无法判定其真伪的传说或记载,作为存疑,以待后人来加以补充、判断。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编写本草纲目,使本草纲目内容翔实,可信度高,极具科学价值,成为人类文明中的优秀科学成果。,探究点,当堂检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时珍(15181593),湖北蕲州人,世代行医,从小放弃科举,一边行医,一边钻研药方。所著本草纲目52卷,分16部62类,记载药物1 892种,其中新增374种,附1 000幅药物形态图。李时珍的著作既结合临床经验,又参考资料800余种,书中大量附图,融科学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该书是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和矿物学等多学科的著作,把中国传统中医药技术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李时珍著述本草纲目的历程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2)根据材料,指出本草纲目的科学价值。,探究点,当堂检测,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从材料中的创作过程、全书内容等信息中归纳出李时珍的科学精神。回答第(2)问时,要结合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