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课件人民版必修.pptx_第1页
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课件人民版必修.pptx_第2页
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课件人民版必修.pptx_第3页
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课件人民版必修.pptx_第4页
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课件人民版必修.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 题 整 合,一、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 1.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近代化城市崛起,沿海沿江地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城市的变化尤其明显。 2.第二次: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旧的风俗习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3.第三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 4.第四次: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人民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二、近现代物质生活变化的比较,试题回放 1.(2017课标全国)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喜字纱灯”和“蓝袍黑褂”等体现出中国传统的习俗,“钢琴曲”和“白纱”等反映出西方习俗,由此可见,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故B项正确。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并没有完全实现婚姻自主,故A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仍存在门当户对观念,不可能被颠覆,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仅仅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婚姻习俗的变化,D项说法是对题意的错误理解。 答案:B,2.(2017课标全国)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 )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巨变。从材料信息看,“艾罗补脑汁”广告宣称“一国之进步”“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 “善谋卫生”,结果“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说明追求爱国、进步、精神、卫生等成为社会时尚,故选B项。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故A项错误;仅仅一个产品畅销,不能说明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可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故排除D项。 答案:B,话题归纳 近几年全国卷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相对较少,但取材新颖、角度灵活,充分体现对能力的考查。从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