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结肠传输试验在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ppt_第1页
改良型结肠传输试验在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ppt_第2页
改良型结肠传输试验在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ppt_第3页
改良型结肠传输试验在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ppt_第4页
改良型结肠传输试验在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良型结肠传输试验在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治中的应用,山西省儿童医院放射科 韩美蓉,研究目的及意义,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胃肠道功能性疾病,表现为持续性排便困难、大便干结、排便次数减少和排便不尽感等。,功能性便秘(FC)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约为38,约占整个胃肠门诊的2025。儿童功能性便秘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为临床建立一套公认的诊断标准和规范化的治疗流程,对于提高FC的诊断准确性、探索与评价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结肠传输试验为公认的评价结肠运输功能的客观可靠方法,对于探索人体肠道运动生理和病理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便秘的鉴别诊断、病因研究和疗效评价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本试验鉴于儿童的特殊性,对射线的敏感性而改良,力图发现一种简便的、可行性高的、射线量小又可靠的方法,为便秘患儿的诊治流程规范化做出前期研究。,研究方法,对符合功能性便秘标准的儿童进行新型结肠传输试验,根据腹部不透光标志物传输情况进行阅片记录并分型,与临床诊断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有无统计学意义进行判断,对新模式结肠传输试验的科学性及可行性进行研究。,入选标准,每周排便2次;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每周至少有1次便失禁;有大便潴留病史;有排便疼痛或困难病史l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团块;巨大的粪便足以阻塞马桶出口。本试验均选取4岁儿童,必须满足2条或更多,确诊前至少2个月满足上述标准,并且每周发作至少1次。,传统结肠传输试验方法,一. 一次口服多次摄片法: 当日口服标记物后,每24小时复查标记物排空情况,直至标记物完全排空为止,通过排空时间诊断。 缺点:检查时间长,射线照射量大,传统结肠传输试验方法,二. 多次口服标记物一次摄片法: 让患者每天固定时间摄入固定量的标记物,并收集所有大便,当标记物最终达到稳定状态时,摄片明确腹内残留标记物数量,经过公式算出运转时间(即每日摄入标记物除以平均标记物)。 缺点:正常人达到平衡状态约为3天,便秘患者约为8-13天,时间长,且腹内标记物计数困难。,本试验要求及方法,一 患儿服标记物前48小时内不服或不使用泻药和润肠通便药,不服用任何可能影响肠道功能的药物,不清洁灌肠,直到检查结束。,二 要求受试者保持正常的起居和生活规律,膳食合理,情绪稳定,尽可能排出一切人为因素的干扰及外界因素的影响。,三 试验第一日早晨一次性口服20粒不透光标志物,并行腹盆部拍片明确标志物进入胃内且无破损。72小时后复查腹盆部片 。如出现影响结果的因素应立即停止摄片及试验。,四 阅片:对不透光标志物进行分区及统计。 阅片方法:比较标志物在结肠各个区域的分布情况。若不透光标志物排出80%者,视为结肠传输功能正常。,五 根据诊断标准分为: (1)出口梗阻型:升结肠、横结肠传输功能正常,标志物主要聚积于直肠、乙状结肠区域;传输指数0.5。 (2)慢传输型:自回肠末端开始标志物在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中前行受阻,运行速度减慢,因而标志物弥漫分布于全结肠。传输指数0.5。,可行性分析,结肠传输试验为公认的评价结肠运输功能的客观可靠方法, 安全简便、无任何不良反应。本试验是基于传统结肠传输试验的改良版本,适用于儿童检查,具有简便,快捷,射线量少,结果可靠的特点。,长期以来对儿童便秘的影像检查及诊断,我科已有相当经验积累。传统型结肠传输试验检查开展了近5年的时间,对于儿童功能性便秘结肠传输试验方法熟练掌握,现有设备能够满足检查要求,医生阅片经验丰富。,我院作为省内唯一的儿科三甲医院,拥有大量临床经验丰富的相关专家,病源充足,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科学价值,在科学可靠的前提下,对固有结肠传输试验的改良,使之更适合于儿童检查使用,为儿童便秘规范化诊疗活动进行前期研究。,社会效益,通过本试验,为儿童便秘的分型及诊断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