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眼病》.ppt_第1页
《职业性眼病》.ppt_第2页
《职业性眼病》.ppt_第3页
《职业性眼病》.ppt_第4页
《职业性眼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性眼病,分类,一、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 二、职业性急性电光性眼炎 三、职业性白内障,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主要是由于工作中眼部直接接触碱性、酸性或其他化学物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所致眼组织的腐蚀破坏性损害。,引起眼灼伤的化学物质: 液体(31%);固体、粉尘(17%); 烟雾、蒸汽(52%). 有机无机1.67:1 眼化学灼伤占眼外伤之比 分大类:主要为酸、碱、金属腐蚀剂、非金属无机刺激剂、氧化剂、刺激性及腐蚀性碳氢化物衍生物、起泡剂、催泪剂、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等,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眼灼伤程度取决于: 、化学物质的种类、浓度、剂量、作用方式、接触时间、面积、温度、压力、状态等; 、化学物质穿透眼组织的能力,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眼灼伤诊断与分级: ()化学性结膜角膜炎; ()化学性眼灼伤: 眼睑灼伤化学物质所致上下眼睑,眶周皮肤及上下睑缘组织的损伤。分为轻度、重度 眼球灼伤化学物质所致的眼结膜,巩膜,角膜组织及内眼组织的损伤。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原则 根据明确的眼部接触化学物或在短时间内受到高浓度化学物刺激的职业史,和以眼睑、结膜、角膜和巩膜等组织腐蚀性损害的临床表现,参考作业环境调查,综合分析,排除其他有类似表现的疾病,方可诊断。,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与分级标准,化学性结膜角膜炎 有明显的眼部刺激症状;眼痛、灼热感或异物感、流泪、眼睑痉挛、结膜充血、角膜上皮脱落等。荧光素染色有散在的点状着色。裂隙灯下观察以睑裂部位最为明显。,轻度化学性眼灼伤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可诊断为轻度化学性: 眼睑皮肤或睑缘充血、水肿和水疱,无后遗症。 结膜充血、出血、水肿。 荧光素染色裂隙灯下观察可见角膜上皮有弥漫性点状或片状脱落,角膜实质浅层水肿混浊。角膜缘无缺血或缺血小于1/4。,诊断与分级标准,中度化学性眼灼伤 除有上述b.c两项外,并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可诊断为中度化学性眼灼伤; 出现结膜坏死,修复期出现睑球粘连。 角膜实质深层水肿混浊,角膜缘缺血1/41/2。,诊断与分级标准,重度化学性眼灼伤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可诊断为重度化学性眼灼伤 眼睑皮肤、肌肉和/或睑板溃疡,修复期出现瘢痕性睑外翻,睑裂闭合不全。 巩膜坏死,角膜全层混浊呈瓷白色,甚至穿孔,角膜缘缺血大于1/2。,诊断与分级标准,治疗原则,化学性结膜角膜炎和眼睑灼伤应积极对症处理,必要时脱离接触。 眼球灼伤者应立即就近冲洗;仔细检查结膜穹窿部,去除残留化学物。 预防感染,加速创面愈合,防止睑球粘连和其他并发症。严重眼睑畸形者可施行成型术。 为防止虹膜后粘连,可用1%阿托品散瞳。 眼科专业治疗(前房穿刺、球结膜切开、结膜下注射血清和药物、羊膜移植、角膜移植等),防护,劳动能力鉴定,化学性结膜角膜炎、轻度化学性眼灼伤多在数天内完全恢复,视力一般不受影响,痊愈后可以恢复原工作。 中度、重度化学性眼灼伤常产生严重并发症或后遗症,视功能可不同程度受损。单眼灼伤者应脱离接触化学物,适当休息后,根据恢复情况安排适当工作;双眼灼伤者,应根据医疗终结时的残留视力,决定其工作与否。,健康检查的要求 化学从业人员应作就业前眼部检查,包括视力、角膜荧光素染色及裂隙灯检查。每12年检查一次。 职业禁忌症 1、活动性角膜疾病。 2、明显的的角膜遗留病变。,是眼部受紫外线照射所致的角膜结膜炎。电焊作业人员及所有从事接触紫外线辐射的作业人员皆可发生。是机械工业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病。在高原、冰雪和海面或沙漠上作业和旅游而发病者为日光性眼炎或雪盲。,职业性急性电光性眼炎,职业性急性电光性眼炎,紫外线分真空(10190nm)、远(190300nm)和近紫外线(300400nm),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还根据紫外线生物效应的不同,将紫外线又分为UV-A(315400nm)、UV-B(280315nm)和UV-C(100280nm)三部分。波长295nm以上的紫外线主要为晶状体所吸收。,电光性眼炎,波长在250320nm的紫外线辐射可引起急性角膜结膜炎,常因电弧光引起,所以叫电光性眼炎。对角膜作用最强的波长为288nm,一般在受照后6-8小时发病,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照射剂量,最短30分钟,最长不超过24小时,常在夜间或清晨发病。短时间重复照射有累积作用。 紫外线眼结膜充血球结膜水肿,眼睑及皮肤潮红瞳孔痉挛性缩小角膜上皮点状或片状剥脱。早期双眼异物感,轻度不适,重症有眼部烧灼感或剧痛,伴有畏光、流泪和睑痉挛。,紫外线辐射致眼组织损伤的病理效应分为随机效应和非随机效应。非随机效应与辐射线直接相关,主要为速发的电光性眼炎,迟发效应为白内障。截止目前为止,仅国外某作者在上世纪报道过3例与职业接触有关的紫外线白内障。紫外线辐射所致晶状体损伤性改变无特异性。紫外线有累积作用,其潜伏期长短取决于吸收紫外线的总能量,眼部露紫外线当时无症状,潜伏期212h。,诊断原则,根据眼部受到的紫外线照射的职业史,和以双眼结膜、角膜上皮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参考作业环境调查,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结膜角膜上皮的损害,方可诊断。,诊断标准,观察对象 眼部受到紫外线照射于24小时以内出现下列任何一项表现者,可列为观察对象。 轻度眼部不适,如眼干、眼胀、异物感及灼热感等; 睑裂部球结膜轻度充血; 角膜上皮轻度水肿,荧光素染色阴性,急性电光性眼炎,有紫外线接触史,并具有下列表现者即可诊断。 眼部异物感、灼热感加重,并出现剧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角膜上皮脱落,荧光素染色阳性,放大镜或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呈细点状染色或有相互融合的片状染色;并可见到上下眼睑及相邻的颜面部皮肤潮红。结膜充血或伴有球结膜水肿。,治疗原则,暂时脱离紫外线作业。 急性发作期,应采用局部止痛,防止感染的治疗,辅以促进角膜上皮修复之治疗。 人乳治疗,劳动能力鉴定,观察对象 观察病情24小时 急性电光性眼炎 脱离接触紫外线作业或休息12天,重者可适当延长(不超过一星期)。,健康检查的要求,对接触紫外线作业人员,尤其是电焊作业人员应作就业前眼部详细检查,每35年定期检查一次。 眼部检查时,必须检查视力(包括矫正视力),角膜荧光素染色。必要时查晶状体及眼底。,职业禁忌症 活动性角膜疾病。 防护 紫外线防护的主要目的是不受过量的照射,避免产生急性和慢性的损伤,多种弧光或紫外线灯。不仅含有短波紫线且能量大,泛光灯或黑光灯含有长波紫外线,暴露时间长,亦可长生潜伏性危害。,防护,可戴防护面罩和戴橙色玻璃眼镜,并可减少角膜异物的发生。,太阳镜或一般防护眼镜的选择要求是: 有色镜的总透光度在室内为20%,室外为10%;必须能滤过UVA和荧光,最大程度透过可见光线,能区别颜色,如红绿色。镜片镜架的硬度抗击力易燃性有一定的标准。,职业性白内障,眼睛内晶体因某种原因变浑浊称之为白内障。 导致职业性白内障的有害因素有电离辐射:X线等;非电离辐射: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毒物:三硝基甲苯等。,职业性白内障,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许多因素如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局部营养障碍等,引起晶状体囊膜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和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体体代谢紊乱,都可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发生混浊。,职业性白内障的分类,1、中毒性白内障:TNT白内障 2、非电离辐射性白内障:微波白内障、红外线白内障、紫外线白内障。 3、电离性白内障:放射性白内障 4、电击性白内障:,临床表现,(1)发病时间 一般呈慢性过程,其潜伏期一般为五至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但也有例外,如果接触大量化学物或一次暴露超剂量射线的辐射,也可在短期内发生白内障。 (2)视功能障碍:早期一般不受影响,后期多有视力减退,视敏锐度下降。 (3)视野 立体视觉的改变 (4)晶状体混浊,晶状体混浊特点,1、混浊部位: (1)周边 (2)中央(3)前极部 (4)后极部 (5)晶状体囊部(6)晶状体皮质部(7)晶状体核部 2晶状体混浊形态: (1)点状(2)片状(3)条状或放射状(4)网状或丝状(5)环状(6)盘状(7)花瓣状(8)蜂窝状 (9)楔形,诊断原则,有明确的化学、物理等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史,以眼晶状体混浊为主要临床表现,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和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及辐射剂量的测量资料,综合分析,排除其他非职业因素所致眼晶体改变,方可诊断。,观察对象,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可列为观察对象:(修订前标准): a) 彻照法检查,晶体周边或后极部有点状暗影; b)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晶体周边或后极部有点状混浊,皮质尚透明;或晶体后极出现水疱样改变。一般无视力障碍。,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和(或)晶状体摄影照相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 a) 晶状体周边部皮质内有灰黄色均匀一致的细点状混浊,形成半环形或近环形暗影; b) 晶状体后极部后囊下皮质有数个灰白色细点状混浊及空泡。 每年复查一次,经连续5年观察上述改变无变化者,终止观察。,壹期白内障,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和(或)晶状体摄影照相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 a) 晶状体周边部由灰黄色细点状混浊构成的环形混浊,其最大环宽小于晶状体半径的1/3; b) 晶状体后极部后囊下皮质有灰白色点状混浊并排列成环形,可伴有空泡; 视功能不受影响或正常。,贰期白内障,在上述晶状体损害基础上,晶状体改变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a) 晶状体周边部灰黄色细点状混浊排列成环形并形成楔状,其范围等于或大于晶状体半径的1/3;和(或)在瞳孔区晶状体前皮质内或前成人核出现相当于瞳孔直径大小的不完全或完全的环形混浊; b) 在晶状体后极部后囊下皮质环状混浊的基础上发展为盘状混浊,可伴有空泡;可向深部皮质发展交错成宝塔状外观,其间可有彩色斑点;和(或)前囊下皮质出现点状、片状灰白色混浊。 c)视功能可不受影响或正常或轻度减退。,叁期白内障,在贰期白内障基础上,晶状体损害改变进一步加重,并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a) 晶状体周边部环形混浊的范围等于或大于晶状体半径的2/3;和(或)瞳孔区晶状体前皮质内或前成人核混浊构成花瓣状或盘状; b) 晶状体后囊下皮质盘状混浊向赤道部伸延,成蜂窝状混浊,后极部混浊较致密,向赤道部逐渐稀薄。 视功能可受到明显影响。,治疗原则,按白内障常规治疗处理。如晶体混浊影响生活及工作,视力低于0.3,可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劳动能力鉴定 职业性白内障晶体混浊为不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