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促进基层医院发展,王艳锋 岳阳市中医医院,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一,三,二,发展中医药的政策,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一、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我们中国如果说有东西贡献全世界,我看中医是一项。” 毛泽东,中医药学是中国 古代科学的瑰宝,也 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 的钥匙。 中医药在世界上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医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历史,我们要好好弘扬。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 习近平,(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作用”。,2009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新时期推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八大报告: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卫生部联合发文提出在“十二五”期间组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三)明确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医改过程中提供中医药等适宜技术和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作用,提高中医药在基层使用率和服务水平,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四)“十二五”期间政府要加大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卫生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五)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5个部委局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卫农卫发200968号)有关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的要求,重点提高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范围内属于国家基本药物和地方增补药品的中药有关费用的报销比例。,将中药品种(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针灸和治 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和新农合补偿范围。有条件的地区应将乡村中医药技术人员自采、自种、自用中草药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 在实行药品零利润的大环境下,中药饮片、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还可以加成。,(六)国家卫计委 财政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2013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卫计生发201326号)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从2013年起,我国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和儿童中医调养服务。,在孕产妇、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加大中医药健康教育力度,逐步扩大在中医体质辨识基础上开展养生保健的人群范围。,(七)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 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1、中医药科室设置 按照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103号)的要求,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中医科作为乡镇卫生院一级临床科室独立设置,无床型卫生院设立1个以上中医诊室,有床型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设立1个以上中医诊室和1个以上中医康复治疗室。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可设置中医病床。,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建设:将中医诊室、中药房、针灸理疗室等集中设置,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塑像、宣传版面、 电子屏等多种形式的中医药 文化建设,宣传介绍中医药 适宜技术、养生保健等健康 教育知识。有条件的可设置 名老中医 工作室,充分发挥 当地名老中医特长,开设中医特色专科专病服务。,2、人员配备 中医药人员总编制根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文件确定,其中中医类别医师人数占乡镇卫生院医师总数不低于25%。每个中医诊室至少配备2名 中医类别医师,每个 中医康复治疗室至少 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 师。负责中药房的药 剂人员应当为具有中 专以上学历的中药人 员,或具有丰富中药 饮片鉴别经验的中药 人员。,3、设备配置 (1)基本设备:诊断床、 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 治疗推车、电冰箱、电脑 等。 (2)中医设备:针灸器具、 拔罐器具、刮痧器具、电针仪、艾灸仪、经络导平设备、颈腰椎牵引设备、中药熏蒸设备、TDP神灯、中药雾化吸入等设备。,(3)设置中医康复治疗室的,应配备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等设备。 (4)中药房设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电子秤、小型粉碎机、消毒锅、标准筛、煎药机、包装机、冷藏柜。,4、中医药服务能力 (1)中医预防保健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原则,能在健康档案中记录中医体质辨识内容和儿童中医调养服务;能运用中医理论针对不同体质指导居民养生保健,并在健康档案中记录。,积极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在饮食起居、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健康教育。应用中医药方法开展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和孕产妇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防控工作。,(2)中医诊疗 通过门诊、住院、出诊、家庭病床等多种服务形式,运用中医理论辨证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开展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不少于10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并逐步形成12个中医特色专科专病服务。,(3)中医康复 运用针灸、推拿、刮痧、熏蒸、拔罐、敷贴、中药等多种中医药技术方法,对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障碍者开展中医康复服务。 (4)中医药业务指导 建立乡镇卫生院、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对村卫生 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 医药业务指导的长效机制。,二、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中医药五大特色: 个性化的辩证论治 调治求衡的防治原则 人性化的治疗方法 多样化的干预手段 天然化的用药取向。,中医药六大优势: 临床疗效确切 用药相对安全 服务方式灵活 费用比较低廉 创新潜力巨大 发展空间广阔。,(一)中西医理论体系区别,中西医虽然研究对象相同都是把人类健康和疾病作为研究对象,但两者大相径庭。 中医以人文哲学、宇宙观、生命观为基础,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理论体系。中药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复方配伍、加工炮制等特点。中医药是既包涵有社会科学,又包涵有自然科学的双重内容的、独特的一门学科。,中西医在研究方法上也不相同。西医是用解剖学的方法,研究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涉及到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遗传学等学科。中医主要研究人体的广泛联系,即脏腑与四时五气、五脏与五味、七情与健康、疾病与针灸、人体的升降出入运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研究如何使生理机能、生命物质保持适中、和谐、通畅。,中西医学之差异,中医,西医,认知方法,理论构建,思维方法,西医学应用逻辑思维 西医是治疗人的病,关注病的病理特征,殊途而同归,系统 生物学,这两种思维方式在推动中西医各自发展过程中,是前进路上的两条跑道,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各走自巳的路。它们之间既有很强的独立性,也有很强的互补性。,当前,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人们防治疾病和养生保健的需要和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二是回归自然呼声渐高,防治药物由化学药物向天然药物转变; 三是由单一的药物防治向“心理与药物结合”的防治模式转变; 四是由单一的药物和手术的防治模式向综合的药物和手术防治加非药物和非手术防治模式转变。,中医药在疾病防治和养生保健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中药来源于自然产物,有“药食同源”的根基,毒副作用相对较少,无耐药性;在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强身健体方面拥有系统理论和多种有效方法;可研制开发具有抗衰老、免疫调节、抗疲劳、抗氧化、美容、降“三高”、调节肠道菌群、促进生长发育、改善亚健康等多种功能的保健食品。,中医的“简、便、廉、验”为人人享受医疗卫生保健权益,解决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供了保障。,如:能净化空气的中药有贯众、仙人掌、菊花、芦荟、鸭舌草等,发展中医药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的需要,(二)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1、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慢性病毒性肝炎等。 2、功能性疾病:如心脏神经官能症、胃神经官能症、肠道激惹综合征、习惯性便秘、慢性消化不良、头晕目眩、疲倦无力、心悸、失眠、健忘、无名发热等病症。,3、慢性病和老年疾病:如慢性呼吸道疾病、肺气肿、肺心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肾炎、慢性泌尿系感染、中风后遗症、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贫血、耳目失聪等病症。 4、原因不明或病因复杂的疾病:如艾滋病、癌症、戒毒的防止复吸、更年期综合征、低血压等。,5、神经精神科:如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狂躁、忧郁、神经官能症、面瘫等病症。 6结缔组织疾病:如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7、骨伤科:如骨折、骨病、骨肿瘤、骨关节畸形、股骨头坏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8皮肤科疾病:湿疹、神经性皮炎、脱发、银屑病、白癜风等 9、妇产科:如月经不调及经前期、更年期综合征、痛经、月经失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不育、阴冷、更年期综合症、妊娠及产后疾患(如严重的妊娠反应、产后无乳、回乳)、乳腺小叶增生等。,10、男科:阳痿、遗精、少精、死精、前列腺炎、男性不育等。 11、儿科: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如上感、腮腺炎、病毒性肺炎等)、小儿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婴幼儿腹泻、小儿厌食及营养不良等。,12、五官科:角膜病、眼底病、鼻窦炎、鼻炎、耳鸣、咽喉炎等 13、康复科:中风偏瘫、脑瘫、面神经炎、关节功能障碍等。 14、大病初愈和亚健康:对大病初愈后的康复期中出现全身疲乏、头晕、失眠、没有食欲、消化不良、盗汗、低热等不适以及亚健康状态的调理。,(三)中医药特色优势疗法,1、针刺 针刺疗法是依据中医经络理论根据不同病情选取人体不同穴位进行针刺的治疗方法。,2、灸法 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或药物的刺激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驱邪、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3、拔罐 拔罐疗法是用罐状器,借火热的作用,使罐中产生负压,吸附在皮肤的穴位上,造成局部充血、瘀血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4、推拿 推拿是以中医经络腧学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5、膏方 中药膏方有外敷和内服 两种,外敷膏剂是中医 外治法中常用药物剂型, 用于内科凝难病、妇科 杂病和皮肤疮疡等。内 服膏剂现在大家都叫 膏方,因有滋补作用,也有人称其为滋补药冬季进补首选膏方。,6、敷贴 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简便易学,作用迅速,容易推广,应用安全,副作用小,患者乐于接受。它不仅在外、骨伤、皮肤、五官、肛肠等科疾病的治疗方面显出特色,而且对内科、妇科疾病也有显着疗效,尤对老幼虚弱之体,攻补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冬病夏治为典型例子。,7、中药离子导入 中药离子导入法,是利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通过皮肤或穴位或病灶或粘膜导入人体的一种现代外治法。具有药物与直流电物理疗法的二种综合性作用。主治一切内外病症,尤适合比较浅表或血流瘀滞的病症,如外伤血肿,骨质增生等。,8、中药熏蒸疗 中药熏蒸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治疗疗法。其治疗疗法作用直接,疗效确切,适应症广,无毒副作用。,通过源源不断的药物蒸汽以对流和传导的方式直接作用于人体,扩张局部和全身的血管,促进体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的吸收作用,促进汗腺的大量分泌,加速皮肤的新陈代谢;同时由熏蒸药物中逸出的中药粒子(为分子或离子)作用于体表直接产生杀虫、杀菌、消炎、止痒、治痛等作用,或经透皮吸收人体通过激发组织细胞受体的生物化学过程发挥药疗作用,进而消除病痛。,三、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一)充分认识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性,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医药事业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机遇和希望来自:一是中央的重视和要求,二是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三是科技的进步和发达,四是中医药的特色和疗效,五是社会的关注和企盼,六是人民的需求和信赖(广大人民群众信中医、用中医、吃中药,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中医药的方法进行预防保健和治疗,中医药已深深地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七是国外的热心和认同,八是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挑战和困难来自: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二是管理体制还不健全,三是政策法规还不完善,四是投入机制还不完备,五是继承创新还不显著,六是特色优势还不突出,七是人才培养还不适应,八是中医中药还不协调,九是资源配置还不合理,十是中医药文化建设还不重视,十一是信息统计还不准确,十二是中医药队伍自身建设还有待加强。,中医药为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作用越来越显现。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和理念不断增强,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不健全、基础设施条件差,人才严重匮乏、素质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突出,制约中医药发展的体制机制性和结构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与城乡居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对此,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反映强烈。,(二)加强中医药综合治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位合同和认购协议
- 转让房屋贷款合同协议
- 追回欠款协议书范本
- 水电开孔协议书
- 车辆免责协议书范本
- 送菜防疫协议书模板
- 车安全合同协议
- 车辆买卖中介合同协议
- 跟物业合作合同协议
- 邮政快递外包合同协议
- 六年级语文毕业总复习
- YY/T 1778.1-2021医疗应用中呼吸气体通路生物相容性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
- GB/T 4955-2005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法
- GB/T 37078-2018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 GB/T 20041.21-2008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21部分:刚性导管系统的特殊要求
- 高速铁路关键技术汇总
- 办公室5S管理标准(图片版)课件
- 《中医学》消渴-课件
- 认识自我 悦纳自我 课件- 高中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 科技成果-秸秆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肥料资源化利用技术
- 烟花爆竹事故应急处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