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片.ppt_第1页
读片.ppt_第2页
读片.ppt_第3页
读片.ppt_第4页
读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例一,男性 56岁 腹胀3月余伴腹痛 来我院检查,CT检查,CT检查,CT检查,胆道系统解剖,胆管癌定义,胆管癌是指源于肝外胆管,包括肝门区至胆总管下端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把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也归入胆管癌的范畴,肝内胆管癌是位于二级胆管以上的肝内小胆管癌,在现有教科书仍将ICC放在原发性肝癌中阐述,事实上ICC无论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学和生物学行为、临床表现和治疗上均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不同,而与肝外胆管癌相近。,正常MRCP表现,胆系异常CT表现,胆囊增大:横断面直径5cm 胆囊壁增厚:3mm 以上 肝内胆管扩张:直径超过5mm 肝总管和胆总管扩张:直径超过1cm 显示胆道梗阻的部位和原因(结石、肿瘤,炎性狭窄等),分类及分期,根据部位将胆管癌分为肝内和肝外胆管癌。 肝外胆管癌又分为肝门上段胆管癌,又称肝门部胆管癌,位于左右肝管至胆囊管开口以上部位,占50%-75%;中段胆管癌,位于胆囊管开口以下至十二指肠上缘,占10%-25%;下段胆管癌,位于十二指肠上缘至进入十二指肠乳头,占10%-20%。,病例二,患者男性 39岁 反复头痛6天来院就诊 行头颅CT检查,CT检查,CT检查,CT检查,病变概述,表皮样囊肿也称为胆脂瘤或珍珠瘤,是由神经管闭合期间外胚层细胞移行异常所致,占原发性颅内肿瘤的1%,好发于青壮年,以脑桥小脑角区最为常见,其次为鞍上池、四叠体、颅中窝及脑室系统亦可以发生于颅骨板障内。表皮样囊肿囊壁薄,由一层表皮组织形成。囊内由上皮碎屑、角蛋白和胆固醇组成。,影像诊断,1.CT表现: (1)呈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密度改变,CT值 015HU,边缘清楚。 (2)有两种形态: 扁平型:形态不规则,肿瘤沿蛛网下腔蔓延,“见缝就钻”为其特点。,影像诊断,团块型:多位于硬膜外,呈球形,为混杂密度。 (3)肿瘤可有钙化,但不常见,多位于囊壁上,亦可在囊内。 (4)脑桥小脑角池、环池、四叠体池的肿瘤可致脑干受压、变形; (5)增强扫描时病灶不强化,偶见边缘轻度弧形增强。,影像诊断,2.MR表现: 鞍上池或桥小脑角池类圆形或不规则病变,边缘锐利。 T1加权绝大部分为均匀的低信号,少数由于瘤体内含液态胆固醇或出血而呈高信号影。T2加权呈明显的、均匀一致的高信号影,高于脑脊液信号。 肿瘤包膜于T1加权呈中等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影。 增强检查无强化效应。,鉴别诊断,畸胎瘤:为混杂有脂肪密度的肿块。 皮样囊肿:居中线部位,病灶密度较均匀,常低于脑脊液,而且发病率较低。 蛛网膜囊肿:密度与脑脊液相似,且均匀,常呈圆形或卵圆形,形态较规则,没有见缝就钻的特点,病例三,女性 32岁 B超提示盆腔占位 来我院行MRI增强检查。,MRI检查,MRI检查,MRI检查,MRI增强检查,女性盆腔正常MRI,宫颈:长4-5cm,厚3-4cm,T2为高信号 阴道:阴道内T2通常为高信号 卵巢:位于子宫底两侧后方的阔韧带的后下缘,用高分辨率连续薄层扫描,育龄妇女多数能显示,T1呈均匀的低中信号,周围可见无信号血管结构;T2皮质为低信号,髓质为高信号,绝经后皮髓质不易分辨。卵巢周围扭曲的低信号血管为寻找卵巢的标记。,女性盆腔正常MRI,子宫肌层:一般T1稍低,T2中高信号;T2分泌期信号高于增殖期;T2上青春期和绝经期中等信号,生育期为高信号 结合带(暗带):位于肌层和内膜之间, 表现为低信号,为肌层内1/2的血管,主要为静脉,目前认为它属于子宫肌层的部分,低信号与该区细胞排列致密、自由水含量少有关; 子宫内膜:T1略高信号,T2高信号(分泌液)修复期1-3mm,分泌期4-6mm 。,女性盆腔解剖,影像诊断,由于卵巢畸胎瘤由多胚层组织衍化而成有如下特征: 1.肿块中有脂肪、骨骼或者钙化样密度影; 2.肿块中出现液-脂平面现象; 3.囊性肿块可见囊壁弧形钙化、囊内液样密度中可见实性组织及球形钙化。 只要肿块中有上述特征之一即可诊断为畸胎瘤; 但是肿块中仅有液样密度、坏死、出现、头皮及碎片结果,我们不能判为畸胎瘤;同样肿块没有脂肪、骨骼、或者钙化,也不能判定它不是畸胎瘤。,卵巢畸胎瘤的恶变,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0.25%2%可发生恶变, 年龄大于 40 岁有高恶变率,头结节是恶变的好发部位。 良性头结节多为,圆形类圆形软组织灶,直径5cm,与囊壁为锐角相连,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 直径 5cm 的实性头结节、有明显强化并与囊壁成钝角相交,向囊外生长,周围器官间的脂肪层消失易发生恶变。,鉴别诊断,应与发生于盆腔的脂肪瘤、脂肪肉瘤、卵巢囊肿及囊腺瘤、卵巢癌、腹膜后畸胎瘤等进行鉴别; 盆腔脂肪瘤和脂肪肉瘤较少见,一般不含钙化,不出现液-脂平面或头结节; 卵巢囊肿和囊腺瘤多有分隔,钙化少见,不含脂质成分; 卵巢癌常呈分叶状,内部囊变区多有分隔,易发生大网膜转移和腹腔播散;,病例四,患者 45岁 男性 B超检查双肾积水 输尿管扩张 临床以输尿管结石收治,行CTU检查。,CT检查,CT检查,CT检查,CT检查,腹膜后纤维化,腹膜后纤维化( ret roperitoneal fibrosis ,RPF) 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由于发病率低,早期误诊、误治率高,临床上大多数病例是通过手术探查取病理来明确诊断。本组报道的2 例是通过手术及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RPF 是一组临床病理表现,其特征是在腹主动脉周围和髂动脉周围的腹膜后组织呈亚急性和慢性炎症反应,并逐渐被增生的纤维组织所代替,进而包绕压迫输尿管、大血管、胆管和腹膜后其他脏器,其中以输尿管周围纤维化所致肾盂积水最常见。1905年法国泌尿科医师Albaran 首次描述该病, 1948年Or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