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端脑(大脑) cerebrum,山西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杨桂姣,端脑(大脑),cerebrum,端脑(大脑)cerebrum,左、右大脑半球,大脑皮质 大脑髓质 基底核 侧脑室,大脑沟 cerebral sulci 大脑回 cerebral gyri 大脑纵裂 胼胝体 大脑横裂,大脑皮层 覆盖大脑的全部表面,神经细胞最密集的地方。 平均厚度2.5毫米,总重最约600克,占大脑总重的40% 上面有很多褶皱,使面积增大,铺平可达2200平方厘米。1/3露在表面,2/3位于褶皱里面。褶皱形成深浅不等的沟,隆起部分称为脑回。,Five lobes Frontal lobe 额叶 Parietal lobe 顶叶 Temporal lobe 颞叶 Occipital lobe 枕叶 Insular lobe 岛叶,Frontal lobe,Parietal lobe,Occipital lobe,Temporal lobe,Insular lobe,一 、大脑半球的脑叶 上外侧面,四大脑叶成熟的顺序 枕叶顶叶颞叶额叶 了解大脑的功能分区,就有了开发大脑的科学依据 脑的三大基本功能区 第一功能区 位于大脑中心的部分 掌管人的觉醒状态,负责人的注意活动 第二功能区 包括顶叶、颞叶、枕叶 接受视、听、触觉信息,形成感觉、知觉、完成认知,如对言语信息的理解(婴幼儿、小学)。 第三功能区 额叶 负责人的反应活动,并对脑的各部分活动进行 统合(小、中学)。,在青少年脑的发育过程中,不断进行着建构。顶叶(负责加工视、听、嗅觉信息)、颞叶(负责加工语言、情绪信息)、小脑(负责协调和思维技巧)以及海马(负责短时记忆)都随着神经元的过度生长和修剪得以完善、发展。顶叶的灰质直到人12岁才完成发育过程,然后才开始修剪,而颞叶到16岁才完成生长。 大脑神经元不是同时开始髓鞘化的,最后完成髓鞘化的是脑的前额叶,这个脑区负责抽象思维、语言和决策。随着前额叶在青少年时期的髓鞘化,青少年逐步具备了假设、洞察未来,演绎、分析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中央后沟,中央后回,顶上小叶,缘上回,角回,顶内沟,中央沟,外侧沟,颞上沟,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下回,额中回,颞下沟,颞上回,颞下回,颞中回,内侧面,胼胝体,胼胝体沟,扣带回,扣带沟,边缘支,中央旁小叶,距状沟,楔叶,顶枕沟,舌回,钩,海马旁回,海马,齿状回,底面(下面),嗅球,嗅束,嗅三角,前穿质,侧副沟,枕颞沟,枕颞内、外侧回,海马旁回,钩,海马旁回 (前部),嗅脑,二、Histology of the cerebral cortex,Archicortex 原皮质 (hippocampal formation 海马结构) Paleocortex 古皮质 (rhinencephalon 嗅脑) Neocortex 新皮质 (most of cerebral cortex),3 cell layers,6 cell layers,三、大脑皮质功能定位,新皮质可分为两个主要部分,1.额叶皮质与运动反应、判断、预见以及与行为相联系的 情绪有关 2.顶、枕和颞叶皮质与接受感觉和阐明概念有关,(一)额叶,中央前沟,中央前回,额上沟,额下沟,额上、中、 下回,眶部,三角部,岛盖部,额叶皮质,(1) 第躯体运动区 (4、6 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1、运动区,(2)次级运动区和补充运动区,2、运动前区 (1)运动前区-6区 ,可能与复杂的、连续性学习运动有关, “失用症” (2)头眼协同运动中枢额中回后部(8、6区下部),First somatic motor area第一躯体运动区,Characters Representation is inverted, but head and face are upright A body part is represented by a cortical area proportional to its use rather than its size Receiving fibers from postcentral gyrus, VA, VL and VPL, sending out fibers to form pyramidal tract, controlling voluntary movements,3、语言中枢Language area,It is dominant in left hemisphere in right-handed person Motor speech area 运动性语言中枢 (44、45区) Located in posterior portion of inferior frontal gyrus Damage: motor aphasia Writing area 书写中枢(8、6区) Located in posterior portion of middle frontal gyrus Damage: agraphia,4、额前皮质 精神活动皮质,9、10、11、12区,与顶枕颞叶有广泛的往返纤维联系,达到现实的感觉经验与过去的经验信息储存;还与丘脑内侧背核有交互联系形成一个系统,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对目前的处境,决定情感反应;额前皮质也与控制行为和才能及判断和远见有关。,前额叶控制我们冲动的一面,教化我们的天性。它和杏仁核(负责控制激烈的情绪反应)之间的关系非常有意思。高兴、害怕、生气等情绪都发生于杏仁核。当遇到外界刺激时,青少年和成人的脑反应模式完全不同。成人会更多通过前额叶而较少通过杏仁核来反应,因此会理智;而青少年主要依靠杏仁核来反应,因此非常情绪化。 小学阶段的关键期 1、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尤其是与学习有关的) 2、想象能力、具体抽象思维 3、人际交往(渴望交往) 4、个性发展 5、言语和短时记忆能力,(二)顶、枕和颞叶皮质,中央后沟,中央后回,顶上小叶,缘上回,角回,顶内沟,中央沟,外侧沟,颞上沟,顶、枕和颞叶皮质,颞上沟,颞下沟,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顶枕沟,楔叶,距状沟,舌回,钩,海马旁回,楔前叶,(1)第躯体感觉区 (3、1、2 区),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2) 次级躯体感觉区 (3) 躯体感觉联络皮质顶上小叶和楔前叶,损伤后出现“失认症”,1、感觉区,First somatic sensory area第一躯体感觉区,Characters Sensory representation, like motor area, is crossed and inverted Receiving and interpret sensation from opposite side of body,2.听区 颞横回 (41、42 区),3.视区 枕叶距状沟上下皮质 (17区),听觉联络皮质-听区后方外侧沟底 的颞平面及颞上回外侧面上 22区后部,这些局部皮质又 称为Wernicke区,语言功能,视觉联络皮质18、19区,接受 来自17区纤维,也与其他皮 质区和丘脑枕有交互联系,现 在与过去的视觉经验,认识见 到的东西和鉴别意义,4.味觉区 中央后回下部(43区) 5.嗅觉区 海马旁回钩内侧部及其附近 6.前庭区(平衡觉区 )22区的前部,也有认为在次级躯体感觉区 7.内脏活动皮质中枢 边缘叶,8.语言中枢Language area,It is dominant in left hemisphere in right-handed person Auditory speech area 听觉性语言中枢(22区后部) Located in posterior portion of superior temporal gyrus Lesion: sensory aphasia Visual speech area 视觉性语言中枢(39区) Located in angular gyrus Lesion: alexia,9.联络皮质 顶下小叶和颞叶后部 颞叶前部与脑功能最高级水平特殊功能的有关,称为“心理皮质” 在顶、枕和颞叶内(与额叶联络皮质一起)对人脑的许多独特的 性质和电位起作用,几年内的印象和记忆痕迹被保留。,总结对大脑三十多年的研究,左右半脑功能主要区别在: 左脑控制右半侧身体,右脑控制左半侧身体。 左半脑按先后顺序进行活动,右半脑同步同时进行活动。 左脑精于读字面语意,右脑精于读懂话外音。 左脑分析细节,右脑考虑全局。 对自我的感知主要在右半脑,对他人的感知主要在左半脑。,(一)基底核Basal nuclei,Corpus striatum 纹状体 Lentiform nucleus 豆状核 Caudate nucleus 尾状核 Claustrum 屏状核 Amygdaloid body 杏仁体,Globus pallidus 苍白球,putamen 壳,Neostriatum 新纹状体,paleostriatum 旧纹状体,四、大脑半球的内部构造,基底核的纤维联系,(二)大脑半球的髓质,冠状切面,投射纤维,连合纤维,联络纤维,联络纤维 连合纤维 投射纤维,1、大脑半球内主要联络纤维,Commissural fibers 2、连合纤维 run between left and right hemisphere Corpus callosum胼胝体: rostrum, genu, trunk, splenium Anterior commissure 前连合 Fornix and commissure of fornix 穹隆和穹隆连合,尾状核,豆状核,背侧丘脑,内囊前肢,内囊膝,内囊后肢,水平切面,3、投射纤维,豆状核,内囊,尾状核,背侧丘脑,辐射冠,(三)侧脑室,前角,中央部,下角,后角,侧脑室,边缘系统 limbic system,1.边缘叶的内、外环,又加上眶回、脑岛、颞极; 2.皮质下核:杏仁复合体、隔、视前区、丘脑上部、丘脑下部、丘脑前核、丘脑背内侧核; 3.边缘中脑区:中脑水管中央灰质、中脑旁正中被盖区,边缘系统 limbic system,(一)嗅脑olfactory brain,包括 嗅球olfactory bulb 嗅束olfactory tract 嗅结节olfactory tuber 嗅前核anterior nucleus of olfactory 前穿质anterior perforated substance 前梨区皮质 部分杏仁复合体amygdaloid body。 属于旧皮质部分。,嗅球the olfactory bulb,1.嗅神经纤维层:无髓鞘嗅神经根丝组成 2.灰质层:帽状细胞、刷状细胞、颗粒细胞、小球周细胞 3.嗅束纤维层:有髓鞘嗅神经根丝组成,嗅束The olfactory tract,1.根部为嗅三角 2.分为内侧嗅纹、外侧嗅纹、嗅结节、中间嗅纹(没入前穿质) 3.外侧嗅纹-半月回-环周回 4.内侧嗅纹-前连合-对侧嗅球 斜角带-胼胝体下回(旁终板回),嗅觉传导路olfactory pathway,嗅细胞,嗅束,中间嗅纹,突触小球,嗅球,嗅神经,外侧嗅纹,前穿质,嗅前核,外侧嗅回 前梨区皮质,内侧嗅纹,前连合,杏仁皮质 内侧核群,对侧嗅前核 对侧嗅球,内嗅区,次级嗅觉皮质中枢,初级嗅觉皮质中枢,嗅觉整中枢合,(二)杏仁复合体Amygdaloid body,1.分群: 皮质内侧核群:内侧杏仁核、皮质杏仁核、外侧嗅束核、中央核 基底外侧核群:外侧杏仁核、基底杏仁核、付基底杏仁核 前杏仁区、皮质杏仁移行区二大过渡区,杏仁体,位于海马旁回钩的深面,豆状核的腹侧。 与嗅脑、大脑新皮质、隔核、背侧丘脑和下丘脑等有丰富的纤维联系。 主要参与内脏及内分泌活动的调节、情绪活动。,2019/10/5,47,Location of the amygdaloid nuclear complex.,传入纤维,1、嗅球、嗅前核-外侧嗅纹-皮质内侧核群 2、下丘脑吻部-终纹、杏仁腹侧传出纤维-杏仁复合体(中央核除外) 3、顶、枕、颞叶-杏仁复合体 4、脑干网状结构-杏仁中央核,传出纤维,1、终纹:皮质内侧杏仁核-经尾状核内侧-前连合区-隔核、内侧视前核、下丘脑前核、下丘脑腹内侧核、终纹床核 2、杏仁腹侧传出纤维:外侧视前区、下丘脑区、隔区、斜角带核 3、杏仁被盖束: 4、杏仁皮质投射:,功能,1.杏仁复合体与嗅觉关系不密切 2.参与下丘脑对垂体的调节 3.在摄食与饮水方面起作用 4.刺激杏仁核可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反应 5.可参与行为、内脏、躯体和内分泌多方面的调节。,(三)隔区,1.包括胼胝体下回(旁终板回)和旁嗅区 2.皮质下核包括内、外侧隔核 3.内侧隔核与斜角带相连续 4.外侧隔核接受从海马经穹隆来的纤维 5.伏隔核是尾状核腹内侧伸展部分,不属于隔区,隔 区,位于胼胝体嘴的下方,包括嗅区和胼胝体回。,隔核为隔区皮质下核团,接受穹隆、终纹、前穿质、扣带回以及中脑网状结构上行纤维,发出纤维至边缘系统各部皮质及脑干网状结构。是各种冲动的整合中枢。 边缘系统在进化上是脑的古老部分,管理内脏调节、情绪反应和性活动。有人称之为内脏脑。,传入纤维,1.海马-穹隆-隔核 2.杏仁复合体-斜角带-内侧隔核 3.中脑旁正中被盖网状结构、下丘脑核-内侧前脑束-内侧隔核 4.前穿质-内侧嗅纹-隔 5.额叶新皮质-扣带回-隔,传出纤维,1.内侧隔核-穹隆-海马 2.隔核-内侧前脑束-下丘脑外侧区、中脑旁正中被盖网状结构 3.隔核-髓纹-缰核 功能: 与海马有共同之处、与情绪有关、与内分泌调节有关,(四)海马结构the structure of hippocampus,1.包括海马(安蒙氏角)、齿状回、束状回、海马残件(胼胝体上回或灰被) 2.灰被中有内侧纵纹、 外侧纵纹 3.海马、海马脚、海马趾、Retzius氏回海马伞、穹隆脚、齿状回、束状回、齿状回尾(Giacomins回)、边叶内回、前钩回,2019/10/5,56,2019/10/5,57,海马结构的发生,1.海马裂、脉络裂 2.海马结构发育不均匀,上部形成胼胝体上回; 下部形成齿状回、海马 3.海马、齿状回属于旧皮质 4.海马:分子层、锥体细胞层、多形层 5.齿状回:分子层、颗粒层、多形层,海马结构传入纤维,1.扣带回-扣带束-海马 2.隔核-穹隆-海马伞-海马、齿状回 3.通过海马联合-对侧海马、齿状回 4.灰被-内、外侧纵纹-束状回、海马伞-海马 5.内嗅区-室床通路、穿通通路-海马,海马结构传出纤维,海马-海马伞-穹隆脚-海马连合-穹隆体-穹隆柱-连合后穹隆-乳头体 -连合前穹隆-隔核、外侧视前区 功能:与近期记忆有关 海马-穹隆系统对垂体肾上腺系统有持续抑制作用。,边缘系统的结构,边缘系统的结构和纤维联系 皮质 古皮质:三层,只见于海马和齿状回 旧皮质:包括前梨区与内嗅区,皮质基本上也分3层, 而内嗅区又出现亚层。 中间皮质:是异型皮质和同型皮质的过渡型。如扣带回、 海马旁回后部、前脑岛区和额叶眶回后部。皮质 分6层。,皮质下 包括隔核、杏仁体、视前区、下丘脑诸核、丘脑前核群 丘脑内侧背核的一部分、上丘脑缰核,以及中脑旁 正中被盖区包括被盖后核、被盖前核,导水管周围 灰质以及脚间核等。,纤维联系,1.皮质间联系:前连合、海马连合、钩束 扣带 2.皮质下联系:隔-下丘脑-边缘中脑为轴心,通过穹隆、内侧前脑束、终纹将海马、杏仁复合体、丘脑、下丘脑核群相联系。下丘脑在其中起一个关键作用。 3.环路:皮质与皮质下的联系,2019/10/5,63,1.皮质间联系 1)边缘叶 边缘叶周边皮质 扣带连接扣带回与海马旁回及邻近皮质 2)钩束连接额叶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