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废用性及制动性 骨质疏松症 DISUSE AND IMMOBILISATION OSTEOPOROSIS,2,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病因,运动能力受限或功能障碍 运动系统损伤或病损 神经系统损伤或病损,3,废用性骨质疏松的病因,脊髓损伤 偏瘫 脊髓灰质炎及其后遗症 骨折 长期卧床 太空飞行,4,废用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理,机械负荷减少或消失 运动丧失 失重状态 营养不良,5,废用性及制动性骨质疏松骨丢失,主要发生在 松质骨 负重骨 下肢,特别是末端 年轻 老年,青少年 6 个月达 50% 制动期限、方式及程度,6,机械负荷与骨组织,骨骼的发育与骨量多少与运动密切相关 肌肉容积和肌力与 BMD 相关 肌肉收缩是增加骨量的重要因素 骨组织丧失重力负荷或肌肉收缩的刺激 骨代谢紊乱 骨钙外逸,血钙,尿钙,7,骨骼与机械张力,骨骼在一定生理范围机械张力下进行运动 机械张力超过上限时,成骨增加 低于阈值时,骨量下降,骨支撑功能减退 减少负荷时骨丢失 - Frost,8,骨生物力学调控系统 (The Mechanostat of Bone Biomechanics),骨组织对其力学环境有明显适应性,力学环境改变后,当原有骨量分布已不能适应,某些部位因骨量不足负荷增加,遂增加骨量;某些部位因骨量过多负荷减少而降低骨量,如此使骨量分布重新适应新的力学环境,9,骨生物力学调控系统 (The Mechanostat of Bone Biomechanics),生物化学信号指令(signal)通过间隙连接传递到骨表面的骨衬细胞,合成和分泌有关因子,进而激活骨塑建和骨重建等骨生物调节机制,并通过自我更新,修复微缺损和自我调整,以适应新的力学环境 骨组织中生物力学反馈系统(回路)将“未能满足”的信息不断地传递到骨组织生物调节机制,使之继续工作,直到力学环境需要得到满足为止,10,骨生物力学调控系统 (The Mechanostat of Bone Biomechanics),非生物力学因素只起辅助调节作用,不能决定骨组织是否需要改变部位和方向(增加或减少),只能在特定部位促进或抑制其特定变化(增加或减少),11,骨生物力学调控系统 (The Mechanostat of Bone Biomechanics),12,骨生物力学调控系统 (The Mechanostat of Bone Biomechanics),骨量的增减取决于外力的幅度和敏感性(阈值) 骨重建阈值 200 ,骨组织处于废用状态,现有骨量大大超出外力作用需要,合成和分泌特定信号指令,促使骨重建激活频率大幅度增加,骨吸收量大于骨形成量,骨单位骨量平衡(B.BMU) 为负, 总骨量减少,13,骨生物力学调控系统 (The Mechanostat of Bone Biomechanics),外力作用在200 1 000 ,骨组织处于适应状态,骨量大体满足外力作用需要,骨重建激活频率正常,应变过高处骨吸收量小于骨形成量,B.BMU 为正;应变过低处骨吸收量大于骨形成量,B.BMU 为负,骨总量不变,14,骨生物力学调控系统 (The Mechanostat of Bone Biomechanics),外力作用 1 000 ,骨组织处于中度超负荷状态,信号指令激活骨塑建的板状骨成骨漂移机制,骨吸收量小于骨形成量,B.BMU为正,总骨量逐渐增加,15,骨生物力学调控系统 (The Mechanostat of Bone Biomechanics),骨的极限强度一般为 25 000,即骨折所需外力作用强度 成年人正常生活中,骨塑建几乎处于静止状态中,外力 1 000 , 开始被激活,成骨漂移在应力过大的骨表面缓慢地增加板状骨;外力 3 000 ,成骨漂移在应力过大的骨表面迅速增加交织骨,16,骨骼承受外力,骨骼所受外力常用地面支撑力表示,最大外力始终与体重成正比 外力单位定义为“体重的倍数”,以排除体重对骨强度分析的影响 股骨颈强度表示股骨颈在骨折前能承受的最大外力,当最大外力以体重的倍数为单位时,股骨颈强度被称为股骨颈抗骨折能力,17,影响骨应力的因素,骨的负荷及骨应力主要来自肌肉的主动收缩而非体重 影响肌力的因素包括肌肉的数量及质量、神经信号的强弱及关节运动功能的好坏 分析骨应力降低的原因需定量测量肌肉数量、神经功能及关节障碍程度,18,骨应变与骨量,0 100 骨量减少 100 1 000 骨量保持 1 000 3 000 骨量增加(塑性变形) 3 000 25 000 骨微损伤 25 000 骨折,19,骨应变与骨量,骨骼废用 :骨量丢失 锻炼或肌肉用力收缩 :增加骨量及骨强度 较大的力 :骨痛或骨损伤 过大的力 :骨折,20,应力- 应变曲线,21,骨应变,骨应变超过理论上骨塑建阈值(Modeling threshold range,MESm)时,骨塑建开始,骨组织有所增加,骨形态与微构筑(Microarchitecture) 改变,骨强度和骨量增加后,在同一载荷下骨应变减少 骨应变低于理论上骨塑建阈值时,骨塑建活动终止,皮质骨阈值范围约为 1 000 ,相当于 20 MPa,22,骨重建转变方式,失用型骨重建模式(Disuse-mode of remodeling) :动态性应变低于理论上骨重建阈值,将使临近骨髓腔的骨组织被移出,引起“失用性骨量减少” (Osteopenia),表现为小梁骨减少,髓腔增宽,皮质骨变薄,骨外径正常或略增加 保存型骨重建模式(Conservation-mode of remodeling) :动态性应变高于理论上骨重建阈值,可保持已存在的骨组织,防止骨丢失,阈值范围 1001000 ,相当于 440 MPa,23,微损伤(Microdamage, MDx),一定量的重复性循环负荷可导致骨组织的 MDx,BMUs 可通过骨重建形成新生骨,取代损伤骨,以修复 MDx 应变高于理论上 MESp 时,将引起大量MDx, 难以完全修复,长期的积累将致骨脆性增加而发生应力骨折 青壮年皮质骨 MESp 范围约为 3 000 ,相当于 60 MPa,24,微损伤(Microdamage, MDx),骨折阈值 (Fx):高于骨塑建及骨重建阈值而低于骨组织最大强度时的应变阈值 正常骨应变峰值 (E):适应于人体生理活动,介于骨塑建及骨重建阈值之间,25,微损伤(Microdamage, MDx),在小于屈服点的外力重复作用下,骨组织的力学强度或杨氏模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解,称为疲劳(fatigue),骨结构中微裂隙 由积累形成 微裂隙在外力重复作用下可逐渐延伸、增长和相互连接,使已经“疲劳”的骨组织产生骨折所需外力比正常要小得多,26,骨组织的力学顺应性,骨重建阈值(MESr) 正常应变峰值(“E”) 骨塑建阈值(MESm) 微损伤阈值(MESp) 骨折阈值(Fx),27,骨组织的力学顺应性,人在生长期体重与肌力不断增加,骨骼持续处于轻度超负荷状态,约为 1 000 ,引起骨塑建性骨量增加(Modeling-induced bone gain )和板层骨形成 骨骼受到病理性超负荷,活跃的骨塑建交织骨形成,骨量降至100 1 000 ,骨的动态应变范围回到正常负荷区(Adapted window),28,骨组织的力学顺应性,随着骨应变的下降,骨塑建活动停止而骨重建活动依然保持,更换旧骨和修复微损伤 废用和固定降至 50 100 时,出现骨重建性骨丧失(Remodeling-dependent bone loss) ,未承担足够负荷的骨组织被移除,造成典型的失用性减少(Disuse pattern osteopenia),29,骨组织的力学顺应性,通过增加骨量与骨强度,减少过高的骨应变或减少骨量与骨强度来增加骨应变,而维持骨应变在正常范围内 老年人肌力的减弱可导致或加重骨质疏松,肌肉收缩对骨骼施加最经常,有时也是最大的动态负荷 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由于进一步活动受限加重骨质疏松,增加再骨折的危险性,30,肌力,肌力决定骨结构和骨量,使骨强度适应运动负荷 股骨受到的肌力负荷比体重大 5 倍左右,正常活动的年轻人在 3 倍左右 举重运动员的肌力最大,马拉松、游泳等耐力性运动员的骨量相对较低 肌肉萎缩病人的骨强度较低,31,肌力,肌力的变化先于骨强度(抗骨折能力)的变化,后者由肌力变化引起 废用或雌激素缺乏时,肌力下降的速度快于骨强度下降的速度;高强度运动或补充雌激素后,肌力的增加先于骨强度的提高,32,肌力,人体发育显示,青少年时代肌力逐渐增加,成年时达到高峰,30 岁后,肌力逐渐下降,80 岁时只是年轻时一半左右 生长发育期,骨强度相对弱于肌力,骨负荷相对过载,骨以塑建(骨增加)为主;成年时骨强度与肌力相平衡,骨以保护性重建(骨保持)为主;在老年期,骨强度稍大于肌力,骨处于相对废用状态,骨以废用性重建(骨丢失)为主,33,肌力,长期卧床或外伤病人,肌力下降速度快于骨量的下降;但在恢复阶段(骨折愈合)肌力增加速度快于骨量的升高 宇航飞行员在微重力环境下,肌力下降速度快于骨量的下降,下肢尤为明显;返回地面重力环境后, 肌力的恢复早于骨量的恢复,34,肌力,肌肉数量不足或肌肉本身功能障碍可影响肌力的大小 人体肌肉数量和分布的测量方法 : MRI或CT计算机三维重建 :获得下肢肌肉体积或分布曲线 MES (人体肌肉功能分析仪):快速测量人体下肢肌肉沿下肢方向的分布,由此分析整条腿或大、小腿的肌肉数量,求得关节功能障碍系数(R) CYBEX (肌力测量分析仪),35,骨强度,骨强度表示骨骼某一局部在不发生骨折条件下承受最大的力 骨强度依靠骨的负荷,主要来源于肌肉的主动收缩,肌肉通过杠杆以几倍体重的力,抵抗重力和外力 骨强度取决于骨的质和量,即骨组织的分布、几何形状、尺寸大小、材料性能、骨密度、体重及骨骼所受外力等因素,36,骨强度,根据载荷变形曲线可确定结构断裂前所能承受的载荷、变形及储存能量 在弹性区域曲线内,卸载后结构恢复原来形状,不产生永久变形 继续加载超过屈服点,进入非弹性(塑性)区,将出现永久变形 继续加载达到极限断裂点,即发生骨折 适当的骨应力是保持和增加骨量的必要条件,37,骨强度,骨强度及骨量大小与骨局部应变大小成正比,骨骼首先在应力最大部位增加骨量 骨骼的内部结构及外部尺寸直接受应力分布的影响,其生长按照等应变方式 骨的形状试图用最小的骨量达到最大的骨强度,38,外力与骨骼,骨组织中的骨陷窝-骨小梁系统形成的立体网状结构是敏感的力感受器 外力使骨组织变形,引起骨小管内液体的流动,产生剪切应力和流动电压 骨骼负重后,可能活化细胞的某些代谢过程,包括能量代谢、生长因子产生和基质合成等,39,急性制动后骨丢失,急性制动后每周骨丢失约占骨总量 1,相当于正常一个人一年的“生理性骨丢失量” 急性制动引起钙吸收负平衡,以每天150200mg 的速度丢失骨钙 急性制动后骨吸收率短期迅速,骨形成受到持续抑制,导致骨丢失,Krolner B et al. Clin Sci 1983:64:537-40 Tsakalakos N et al. Osteoporos Int. 1993 Dec; 3(6): 337-40 Riggs BL.et al.,J Clin Invest 1981:67:328-35,40,制动后骨丢失,手术或骨折后较长时间的制动 机体负荷骤然下降 尿钙、可发生肾结石及病理性骨折 机体重新恢复有效负荷可使骨丢失逆转,Lyritis et al., Calcitonin effects on cartilage and fracture healing. J Musculoskel Neuron Interact 2019;2(2):137-142 Cowe LL. et al. Med Sci Sports Exerc. 18:501-508,41,制动后骨丢失的进程,期 迅速(16) 期 大量(8090) 期 稳定(2050),42,急性制动后骨丢失的机制,运动及肢体负荷减少,骨重建系统破坏,钙内环境调节紊乱,43,急性制动后骨丢失的危害,骨质疏松症 疼痛:腰背痛、坐骨结节痛、足跟痛 骨折危险性增加 桡骨远端及肱骨外 科颈骨折 脊柱压缩性骨折 股骨颈及股骨转子间骨折 肢体功能障碍,44,急性制动后骨丢失,疼痛 骨折,骨吸收 增加,病情 加重,骨质疏松 恶性循环,活动减 少卧床,骨折或手术后急性制动,Ringe J: Non bone related effects of calcitonin. Bone Matters. The hightlights of a meeting held at Sintra, Portugal. Februray 1988,鲑鱼降钙素,鲑鱼降钙素,45,骨量丢失,脊髓损伤病人髂嵴组织计量学检查: 第25周前,小梁骨体积33%,保持低水平 破骨细胞吸收头16周,40周恢复正常 成骨细胞明显,810周恢复正常,46,骨量丢失,志愿者卧床制动后 120天,骨吸收与骨形成与瘫痪病人有相同改变,但无小梁骨体积减少 狗及灵长类制动,头 6 周快速, 变慢 最后在不活跃期维持低骨量,47,骨量丢失,制动最后稳定的骨量可能是适合力学需要的最小骨量 青少年到达生长停止期前,骨量较同年龄正常低 25% 30%,此差值是正常载荷及锻炼所需要的骨量,48,瘫痪,脊髓损伤后,第3、4、16个月股骨近端骨丢失分别为对照的22%、27% 和37%,12年后稳定于低骨量水平状态 脑血管疾患偏瘫病人从发病至 2月,OP 发生率为 6.7%; 36月为46.9%;610月保持稳定,49,骨折,OP 发病高危阶段为伤后 46月 腕部伤后固定 5周,尺、桡骨 骨密度2.4%4%,持续到恢复训练后 4 周 髋部伤后最初 46 月骨丢失 2%/d, 以后 1%/d,50,长期卧床,卧床第 1、2、3 个月,跟骨骨矿分别丢失2.6%、7.0% 和 11.2%, 个别达 40% 卧床 17 周,椎骨、股骨颈、胫骨近端均有明显骨丢失,但头部 BMD 稍增加,51,失重与骨组织,失重时,体液向躯体上部和头部转移 血流改变通过骨内膜血管和骨膜淋巴系统的压差影响组织液流动、剪切应力及骨骼负重应力 骨细胞对流体切变应力通过旁/自分泌调整骨重建,52,太空飞行,131312 d 后,股骨颈和大转子骨矿分别5.0%2.2% 和 9.1%2.8% 366天后,第 13 腰椎骨矿分别8%、10%、12%,53,不同病因所致骨丢失特点,卧床 脊髓损伤 太空飞行 初始速度 慢 快 中 06月 小 中-大 中 6月 不明 小-中 中 个体差异 小 中-大 中-大 锻炼后恢复 快 不确定 慢 锻炼后水平 完全 不确定 不完全-完全,54,骨形态计量学改变,长骨近侧干骺端骨小梁体积 骨小梁厚度 骨形成受抑制,骨吸收表面 抗重力肌肉附着部骨丢失明显 骨髓脂肪 ,55,骨代谢生化标志物,骨吸收指标: 血清CTx(C-telopeptide)、NTx(N-telopeptide) 尿 Ca、HOP 、HYP 尿 CTx、NTx 尿 PYD (pyridinoline)、 DPD (Deoxy-pyridinoline) 骨形成指标 血清BALP 、TRAP (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OC (osteocalcin, BGP)、 BSP (bone sialo protein) PICP、PINP (pro-peptides of collagen type ),56,骨吸收生化指标,血清 CTx(来自骨基质) NTx(来自骨基质) TRAP(来自骨基质) 尿 HOP/Cr(来自骨基质) PYD(来自骨、软骨、皮肤) DDD(来自骨基质) ,57,骨形成生化指标,血清 BALP 来自骨 OC 来自骨(成骨细胞) BSP 来自骨 PICP 来自骨、皮肤 PINP 来自骨、皮肤 ,58,血清PICP,骨吸收敏感及特异指标 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及型胶原合成速率,但受肝功能改变影响 反映全身型胶原转换 型胶原降解时释出 应用抗骨吸收制剂后数值降低,59,骨吸收评估指标,尿羟脯氨酸(HOP) 尿钙/肌酐(Ca/Cr)比值 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 尿I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 骨超声传递速度(USV),60,钙代谢改变,尿钙平均 108 mg/d 尿 HOP 平均 25% 钙丢失最初较少,1月后为 50mg/d, 2月末达 200 mg/d 制动者尿钙,磷酸盐排泄,再加尿路感染,引流不畅,尿 pH,可引起肾结石,61,X线改变,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骨骺端和关节周围脱矿化 骨膜下骨吸收 髋臼部位可出现双皮质线 可为泛发型、斑点型、骺端线状型、皮质下透明带型及皮质分层型或挖空型,62,椎体X线诊断标准,级 纵行骨小梁明显突出 级 纵行骨小梁模糊、粗糙 级 纵行骨小梁不清,63,废用性骨质疏松的防治,卧床体位 运动锻炼 物理治疗 药物治疗,64,卧床体位,宜半坐位,保持头高足低,避免体液向头部和躯体上部转移 勤翻身,防止压疮,65,体育锻炼治疗机制,力学刺激诱导体液流动,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产生刺激作用 应力刺激产生负压电位,易于结合阳性钙离子,促进骨形成 骨血流量,促进骨骼肌循环 通过神经及内分泌调节,影响钙平衡 提高组织营养,66,体育锻炼原则,尽早进行 循序渐进 主动运动 缩小固定范围及时间,对非损伤部位尽可能进行力所能及的运动 根据个体情况适当制订锻炼方法 对原发病积极治疗,67,体育锻炼方法,主动锻炼 等长及等张肌力受缩 关节活动度训练 站立、步行 被动锻炼:适用于瘫痪及偏瘫病人,68,物理治疗,电刺激:低电压高频率有效 脉冲电磁场 水疗 温热疗法 生物反馈疗法,69,药物治疗,降钙素(密盖息针剂及鼻喷剂) 双膦酸盐 etidronate、clodronate alendronate、risedronate等 钙剂及维生素D 中药,70,鲑鱼降钙素,安慰剂,尿HOP/Cr比值,鲑鱼降钙素可以有效减少羟脯氨酸的排泄,以防止卧床期间的骨丢失,G.P. Lyritis et al. Acta Orthop Scand Suppl. 2019 Oct; 275: 112-4,*P 0.01 *p0.001 (与基线相比),N=100,鲑鱼降钙素有效防止急性制动后骨吸收,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7,28,*,*,天,71,鲑鱼降钙素有效防止急性制动后骨吸收,H.E. Van Der Wiel et al., 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 1993, Vol. 8, p. 1459-1465,与基线相比HOP/Cr比值增加百分率(),天,N=32 *P=0.01(各组间比较),0,12,24,36,48,60,2,4,7,10,17,鲑鱼降钙素,安慰剂,*,*,*,*,*,72,鲑鱼降钙素有效防止急性制动后骨吸收,H.E. Van Der Wiel et al., 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 1993, Vol. 8, p. 1459-1465,与基线相比Ca/Cr比值增加百分率(),天,N=32 *P=0.04(各组间比较),-20,0,20,40,60,80,100,120,140,2,4,7,10,17,鲑鱼降钙素,安慰剂,*,*,*,*,*,73,鲑鱼降钙素,安慰剂,-50,-40,-30,-20,-10,0,10,基线,3,6,9,12,尿NTX/Cr变化百分比(),月,鲑鱼降钙素有效降低骨吸收,*P0.05 #P0.01 P0.001 P0.0005,* #,#, ,Trovas GP et al. J Bone Miner Res. 2019 Mar; 17(3): 521-7,鲑鱼降钙素治疗组尿NTX/Cr比值迅速、显著持续降低,74,鲑鱼降钙素,安慰剂,-60,-50,-40,-30,-20,-10,0,基线,3,6,9,12月,尿CTX/Cr变化百分比(),鲑鱼降钙素有效降低骨吸收,鲑鱼降钙素治疗组尿CTX/Cr比值迅速、显著持续降低,Trovas GP et al. J Bone Miner Res.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计师聘用合同书
- 瓶装氧气培训课件
- 安全施工培训课程课件
- 安全方面的培训心得课件
- 奉节畜牧工程方案(3篇)
- 定西假山工程制作方案(3篇)
- 球车安全驾驶培训目的课件
- 安全文明培训内容课件
- 安全文明出行培训内容课件
- 风电场工程建设方案(3篇)
- 202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招聘4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住房租赁条例》培训解读课件
- 2025版医疗纠纷委托代理行政复议委托书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课件(图文)
- DBJ53-T-40-2011 云南省城镇园林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 《正确认识广告》课件3
- DB15T 2412-2021 蒙餐 蒙式牛肉丁
- 大学物理高斯定理课件-英文版
- GB∕T 15089-2001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 班级自主化管理工作总结
- 关于推进城管勤务机制改革提升城市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