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王椿教授.ppt_第1页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王椿教授.ppt_第2页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王椿教授.ppt_第3页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王椿教授.ppt_第4页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王椿教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肿瘤患者免疫缺陷显著,血液肿瘤疾病本身及治疗手段均不同程度影响患者免疫功能。,A. Safdar (e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Cancer Infectious Diseases, Current Clinical Oncology.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LLC 2011,血液科患者由于自身疾病导致的免疫缺陷以及 治疗过程中造成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免疫抑制等原因,使感染成为血液科主要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Nirenberg A et al. Oncol Nurs Forum. 2006; 33(6):1193-201.,粒细胞计数越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越高,1. 韩冰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06;10:664-668 . 2. 李佩文等. 现代医院. 2005;5(11):40-42.,留置导管也是血液病患者感染的高危因素,血液科输液患者中静脉留置导管占很大比例,1.吴月丽,等. 海南医学,2013;24(14) : 2154-5 2沈闵,等,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7) : 28-29,图A:对全院44个科室中的1051名输液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工具使用情况及静脉输液途径的调查。,图A:48.0%的患者采用留置针输液,37.2%的患者使用钢针,9.4%的患者使用外周静脉导管(PICC),5.4%的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CVC)。,图B:2005年1月-2010年9月住院的白血病患儿共507人,平均年龄8.2岁,均采用静脉化疗,化疗周期3-3.5年。,图B:507名患儿中,使用留置针补液有200人(39.4%),中心静脉置管75人(14.8%),外周中心静脉置管102人(20.1%),静脉输液港130人(25.6%)。,N. Ali,et al. Transpl Infect Dis. 2014 ;16(1):98-105,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易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245次培养中,40次(18.4%)培养获得阳性结果。其中18次(45%)为血流感染,22次(55%)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8次中有8次(44.4%)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从2004年4月至2012年12月,共纳入101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病程中这些患者共出现粒细胞减少伴发热245次,均行细菌培养及鉴定。,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概念,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Frasca D, Dahyot-Fizelier C, Mimoz O. Crit Care 2010; 14:212,静脉导管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医疗装置,而伴随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也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并发症,是院内血流感染的首要原因。,CRBSI流行病学,美国每年有超过500万例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每1000个中心静脉导管日中约有2.7例CRBSI发生。 Vineet的研究显示,在966个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中,6%的患者并发PICC相关的血流感染,感染率为 2.6/ 千导管日 近几年国内报道,我国CRBSI的发病率5.110.2 ,但这个数据仅限于个别地区的小样本研究,我国一直缺乏CRBSI发病率的大型研究数据。,Edqeworth J, The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09,73(4):323-330 Rosenthal VD, Maki DG, Jamulitrat S, et al. Am J Infect Control 2010; 38:95-104 e102 管军,张群,林兆奋.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20(12):1692-1694 耿贺梅,冯敏,刘向欣,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20(14):2030-2032,PICC相关的血流感染,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13;34(9):908-918,院内患者PICC感染率并不低于CVC PICC: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CVC: 中心静脉导管,CRBSI影响,CRBSI可能导致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延长及病死率增加等严重后果,Rosenthal VD, Maki DG, Jamulitrat S, et al. Am J Infect Control 2010; 38:95-104 e10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常见致病菌,2009年报道显示,CRBSI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再次是念珠菌属菌和肠道革兰阴性菌。 Vineet的研究显示,革兰阳性菌是PICC感染的主要病原菌,Mermel LA, Allon M, Bouza E,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9; 49:1-45,CRBSI发病机制,腔外途径污染: 大多数CVC的感染是皮肤定植菌迁移所致; 细菌来自皮肤穿刺处周围,因穿刺道毛细血管作用使细菌具有向体内渗入趋势,静电作用将细菌吸附在导管外壁; 据报道,插管后7-9天内就可以有细菌移位生长。,Raad, II, Hanna HA. Arch Intern Med . 2002; 162:871-878,腔内途径污染: 血栓形成:导管植入后,体表创面被血浆组织蛋白包裹,纤维蛋白在导管内壁沉积,细菌可粘附其上,并迅速形成生物膜包裹,免受机体吞噬,形成血栓,发展为细菌移位生长和感染。 接头及液体污染: 内源性污染:细菌来自体内其他部位的感染灶,细菌可经血流种植在管尖形成的纤维套中而导致感染,叶文,张建平,黄国良,等.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8.3(8):505-507,CRBSI发病机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特点:生物被膜,病原菌的黏附特性是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病的重要机理。,生物被膜的形成是导管相关性感染治疗困难的主要原因,从导管生物膜分离出的最常见的病原体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粪肠球菌。,Donlan RM. Biofilms and device-associated infections. Emerg Infecn Dis, 2001 , 7: 277-281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治疗的难点,多数抗菌药物作用于细菌繁殖期,静止期细菌难以杀灭。 生物膜内细菌难以杀灭,容易产生耐药和持续感染。 多数抗菌药物杀菌后造成细菌溶解,刺激炎性因子释放,导致机体更严重的炎性反应。 血培养阳性率低,多数是临床诊断。,导管的处理,Mermel LA, Allon M, Bouza E,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9, 49 : 1-45 .,导管的处理,临床拟诊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临床相关因素后在做出是否拔除或者更换导管的决定,这些因素包括: 导管的种类 感染的程度和性质 导管对于患者的意义 再次置管的可能性及并发症 更换导管产生的额外费用,第一时间拔管,后药物治疗,目前治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常见思路1,目前治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常见思路2,争取带管治疗,如果保留导管,以下因素决定抗生素的选择: 药物可渗透入生物被膜 对生物被膜类的细菌有抗菌活性 (c)对静止期病原菌有杀菌活性,导管相关感染的抗生素治疗,由于血流感染的病原学特点(革兰阳性菌分离率和耐药率高,容易形成生物被膜),经验性治疗应选择杀菌活性强,容易穿透生物被膜且对耐药G+菌抗菌活性强的药物,如果保留导管,以下因素决定抗生素的选择: 药物可渗透入生物被膜 对生物被膜类的细菌有抗菌活性 (c)对静止期病原菌有杀菌活性,达托霉素对细菌生物被膜具有很好的穿透能力,研究显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穿透细菌生物被膜的能力较弱,而达托霉素、替加环素、米诺环素能清除生物被膜中的细菌,其中达托霉素杀菌最快。,Raad I,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7 May;51(5):1656-60.,Dapto, 达托霉素; Lzd,利奈唑胺; Vanco,万古霉素; Tige, 替加环素; Mino,米诺环素; Rifam,利福平,在MRSA生物被膜模型中的抗菌活性比较,在MRSA生物被膜模型中的时间杀菌曲线,21,万古霉素,对照组,头孢曲松,达托霉素,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 192 (2006) 344354,Day1,Day2,Day4,达托霉素对生物被膜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清除作用,达托霉素快速强效的杀菌特性,动物实验表明:达托霉素对于感染MRSA的宿主,无论健康或粒缺,均有快速、强效的杀菌活性,Mortin LI,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7;51:1787-1794.,Kerry L,et 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2004,P 4665-4672.,达托霉素对静止生长期MRSA保持快速杀菌活性,达托霉素在血液肿瘤患者中导管相关 血流感染的疗效,研究设 计,比较达托霉素6mg/kg治疗38例肿瘤病人的革兰阳性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传统的万古霉素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其中27例为血液系统肿瘤,11例为实体肿瘤 排除了肺炎的病例,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36 (2010) 182186,P=0.04,P 0.01,P=0.003,A.-M. Chaftari et al.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36 (2010) 182186,达托霉素48小时症状缓解比例显著高于万古霉素,患者百分比,症状缓解时间(天),研究结果,达托霉素,万古霉素,研究结果,p=0.04,p0.001,P=0.003,备注:达托霉素组63%的患者和万古霉素组68%的患者拔除了导管,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Conclusions In cancer patients with CRBSI, daptomycin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earlier clin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response compared with vancomycin. In addition, daptomycin wa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ly better overall response and tend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nephrotoxicity rate.,结 论,结论 -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肿瘤患者中,达托霉素与万古霉素 相比,有更快的临床和微生物学应答,并且伴有显著意义的较好的总体反应,及更少的肾毒性。,革兰阳性菌导管相关性菌血症(CRB)患者特征 及达托霉素治疗效果,G. Forrest, H. Patel, K. Holloway OUTCOM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PTS) TREATED WITH DAPTOMYCIN (DAP) FOR GRAM-POSITIVE (GP) CATHETER-RELATED BACTEREMIA (CRB) 47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October 29 - November 1, 2009, Philadelphia, PA,研究设计,一项多中心的观察性病例回顾 研究对象: 240名CRB患者,其中可评估病例182名 给药方案: 达托霉素最终剂量中位值6mg/kg (min3mg/kg,max14.5mg/kg) 疗程:去除导管患者14天(min2天,max61天) 未去除导管患者11天(min1天,max49天) 评估标准:达托霉素治疗VRE-B菌血症患者的疗效评估(治愈、改善、失败),结果疗效,达托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CRBSI疗效(n=182),达托霉素可有效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所致的CRB,M. BASSETTI,et al, Minerva Anestesiol 2011;77:821-7.,-:不用于此适应症;+:二线替代药物;+:对此适应症为良药;+:对此适应症为极佳药物,达托霉素是理想的治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药物,血培养结果:若为金葡菌,拔除导管,若为表皮葡萄球菌,可试行保留导管1,.热病_抗微生物治疗指南_桑福德41版-P61,指南推荐达托霉素用于血流感染或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处理,G- 杆菌所致CRBSI 的治疗失败率和菌血症复发率与保留导管相关( P 0. 001) 。 由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这类有形成生物膜倾向的杆菌所致, 拔除导管是明智的选择。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致CRBSI少见, 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宿主中出现。拔除导管至关重要, 拔管者存活率为92% , 而未拔除管者仅为54% 。,有关治疗G- 杆菌CRBSI 的资料有限, 一般建议尽早拔管,对于部分有相关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