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535-2003 大豆油》相比于《GB 1535-1986》,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
适用范围扩展:新标准不仅适用于食用大豆油,还明确了对大豆原油的质量要求,覆盖了从原料到成品更广泛的产品类型。
-
质量等级划分细化:2003版标准将大豆油分为四个质量等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比1986版的三个等级(优级、一级、二级)更为细致,提高了对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的适应性。
-
指标体系优化:
- 酸值:调整了各级别大豆油的酸值限值,以更严格的标准控制产品质量。
- 过氧化值:新增了过氧化值的限定,反映了对油脂新鲜度和氧化稳定性的重视。
- 溶剂残留量:设立了溶剂残留的具体限量标准,确保食品安全,这是对加工工艺中使用溶剂后残留问题的直接回应。
- 杂质度和烟点:对杂质度的要求更加严格,并增加了烟点作为考核指标,体现了对产品纯净度及烹饪时烟雾产生的关注。
-
检测方法更新:引入了更科学、精确的检测方法,如气相色谱法测定溶剂残留,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
标签标识要求:增加了对产品标签标识的详细规定,要求明确标注产品等级、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增强了消费者知情权和产品的可追溯性。
-
食品安全考量加强:新标准在制定时融入了更多食品安全的理念,对污染物、农药残留等潜在风险因素给予了更多关注,体现了对公众健康的保护。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CB 1 5 3 5 - 2 0 0 3. 舀J. 曰 .o li青 本标准5 . 2中的表 1 , 表2 的部分指标 5 . 4和第7 章、 第8 章为强制性的, 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是对G B 1 5 3 5 -1 9 8 6 大豆油 的修订。 本标准与 G B 1 5 3 5 -1 9 8 6的主要技术差异: 本标准的结构、 技术要素及表述规则按G B / T 1 . 1 -2 0 0 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 标准鱿 结构和编写规则 进行修改; 根据大豆油的原料及采用的加工方式, 对其进行了分类和定等; 对上述标准中特征指标和质量指标项目进行了调整; 对质量指标中相关指标值作了修订。 本标准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 修改了有关指标。 本标准自 实施之日 起, 代替G B 1 5 3 5 -1 9 8 6 大豆油 。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 国家粮食局西安油脂食品及饲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参加起草单位: 上海福临门食品有限公司、 黑龙江九三油脂( 集团) 责任有限公司、 广东丰源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唐瑞明、 龙伶俐、 薛雅琳、 陈燕、 徐霞、 卞清德、 张旭东。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两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 B 1 5 3 5 -1 9 8 6 0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5 3 5 - 2 0 0 3大豆油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油的术语和定义、 分类、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及规则、 标签、 包装、 贮存和运输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压榨成品大豆油、 浸出成品大豆油和大豆原油。 大豆原油的质量指标仅适用于大豆原油的贸易。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2 7 1 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 B 2 7 6 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 B / T 5 0 0 9 . 3 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 B / T 5 5 2 4 植物a脂检验扦样、 分样法 G B / T 5 5 2 5 -1 9 8 5 植物油脂检验透明度、 色泽、 气味、 滋味鉴定法 G B / T 5 5 2 6 植物油脂检验比 重测定法 G B / T 5 5 2 7 植物油脂检验 折光指数测定法 G B / T 5 5 2 8 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 G B / T 5 5 2 9 植物抽脂检验杂质测定法 G B / T 5 5 3 0 动植物油脂酸价和酸度测定( G B / T 5 5 3 0 -1 9 9 8 , e g v I S O 6 6 0 : 1 9 8 3 ) G B / T 5 5 3 1 植物油脂检验加热试验 G B / T 5 5 3 2 植物抽碘价测定( G B / T 5 5 3 2 -1 9 9 5 , n e q I S O 3 9 6 1 : 1 9 8 9 ) C B / T 5 5 3 3 植物油脂检验 含皂量测定法 G B / T 5 5 3 4 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 G B / T 5 5 3 4 -1 9 9 5 , i d t I S O 3 6 5 7 ; 1 9 8 8 ) G B / T 5 5 3 5 植物油脂检验 不皂化物测定 G B / T 5 5 3 8 油脂过氧化值测定( G B / T 5 5 3 8 -1 9 9 5 , e g v I S O 3 9 6 0 ; 1 9 7 7 ) G B / T 5 5 3 9 植物油脂检验油脂定性试验 G B 7 7 1 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 B / T 1 7 3 7 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 G B / T 1 7 3 7 6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醋制备( G B / T 1 7 3 7 6 -1 9 9 8 , e g v I S O 5 5 0 9 : 1 9 7 8 ) G B / T 1 7 3 7 7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醋的气相色谱分析( G B / T 1 7 3 7 7 -1 9 9 8 , e q v I S O 5 5 0 8 :1 9 9 0 ) G B / T 1 7 7 5 6 -1 9 9 9 色拉油通用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 1 压榨大豆油 p r e s s i n g s o y a b e a n n i l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5 3 5 - 2 0 0 3大豆经直接压榨制取的油。3 . 2浸出大豆油s o l v e n t e x t r a c t i o n s o y a b e a n o i l大豆经浸出工艺制取的油。3 . 3转基因大豆油 g e n e t i c a l l y m o d i f i e d o r g a n i s m s o y a b e a n o i l用转基因大豆制取的油。3 . 4大豆原油 c r u d e s o y a b e a n o i l未经任何处理的不能直接供人类食用的大豆油。3 . 5成品大豆油 f i n i s h e d p r o d u c t o f s o y a b e a n o i l经处理符合本标准成品油质量指标和卫生要求的直接供人类食用的大豆油。3 . 6折光指数ref r a c t i v e i n d e x光线从空气中射人油脂时, 人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值。3 . 7相对密度 s p e c i f i c g r a v i t y2 0 植物油的质量与同体积2 0 0C 蒸馏水的质量之比值。3 . 8碘值i o d i n e v a l u e在规定条件下与 1 0 0 g 油脂发生加成反应所需碘的克数。3 . 9皂化值 s a p o n i f i c a t i o n v a l u e皂化1 9 油脂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3 . 1 0不皂化物 u n s a p o n i f i a b l e m a t t e r油脂中不与碱起作用、 溶于醚、 不溶于水的物质, 包括幽醇、 脂溶性维生素和色素等。3 . 1 1脂肪酸 f a t t y a c i d脂肪族一元梭酸的总称, 通式为R -C O O N e3 . 1 2色泽c o l o u r油脂本身带有的颜色。主要来自于油料中的油溶性色素。3 . 1 3透明度t r a n s p a r e n c y油脂可透过光线的程度 。3 . 1 4水分及挥发物m o i s t u re a n d v o l a t i l e m a t t e r在一定温度条件下, 油脂中所含的微量水分和挥发物。3 . 1 5不溶性杂质i n s o l u b l e i m p u r i t y油脂中不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的物质。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5 3 5 - 2 0 0 33 .1 6酸值 a c i d v a l u e中和1 9 抽脂中所含游离脂肪酸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3 . 1 7过权化值 p e r o x i d e v a l u e1 k g 油脂中 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3 . 1 8溶荆残留量r e s i d u a l s o l v e n t c o n t e n t i n o i l1 k g 油脂中 残留的溶剂毫克数。3 . 1 9加热试验h e a t i n g t e s t油样加热至2 8 0 时, 观察有无析出物和油色变化情况。3 . 2 0冷冻试验 re f r i g e r a t i o n t e s t油样置于0 恒温条件下保持一定的时间, 观察其澄清度。3 . 21含皂量s a p o n i f i e d m a t t e r c o n t e n t经过碱炼后的油脂 中皂化物的含量( 以油酸钠计) 。3 . 2 2烟点s mo k i n g p o i n t油样加热至开始连续发蓝烟时的温度。4 分类大豆油分为大豆原油和压榨成品大豆油、 浸出成品大豆油三类。5 质量要求5 . 1 特征指标 折光指数n a o : 相对密度磷吕 : 碘值( 1 ) / ( g 八0 0 g ) : 皂化值( K O H) / ( m g / g ) : 不皂化物/ ( g / k g ) : 脂肪酸组成/(%) : 十四碳以下脂肪酸 豆葱酸C 1 - a 棕搁酸C 1 6 。 棕搁一烯酸C . 1 十七烷酸C p . o 十七碳一烯酸C 1 7 - 1 硬脂酸C 19 。 油酸C 1 B 1 1 亚油酸C 1 8: 亚麻酸C - s1 . 4 6 6 . 1 . 4 7 00 . 9 1 9 - -0 . 9 2 51 2 4 - 1 3 91 8 9 - 1 9 5毛1 5ND- 0 . 1ND- - 0 . 28 . 0 - 1 3 . 5ND- -0 . 2ND- - 0 . 1ND- 0 . 12 . 5 - 5 . 41 7 . 7 - 2 8 . 04 9 . 8 - 5 95 . 0 - 1 1 . 0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5 3 5 - 2 0 0 3 花生酸C 2 o 1 o 0 . 1 -0 , 6 花生一烯酸C z o,N D -0 . 5 花生二烯酸C z o - z N D -0 . 1 山箭酸Cz 。N D -0 , 7 芥酸C z z;N D - - 0 . 3 木焦油酸C4。N D -0 . 5 注工 : 上列指标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C O D E X S T A N 2 1 0 -1 9 9 9 指定的植物油法典标准 的指标一致 注2 - N D表示未检出, 定义为。 . 0 5 戏。5 . 2 质量等级指标5 . 2 . 1 大豆原油质量指标见表 1 e 表 1 大豆原油质量指标项目质量指标气味、 滋味具有大豆原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 无异味水分及挥发物/(%)(0 . 2 0不溶性杂质/(%)(0 . 2 0脸值( K O H ) / ( m 留g )(4 . 0过权化值/ ( m m o l / k g )7 . 5sm残m 量/ ( m g / k g )1 0 0注: 黑体部分指标强制.5 . 2 . 2 压榨成品大豆油、 浸出成品大豆油质量指标见表2 0 表 2 压榨成品大豆油、 漫出成品大豆油质量指标项目质量指标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色泽( 罗维朋比色槽 2 5 . 4 m m )砚黄 7 0红 4 . 0黄7 0 红6 . 0( 罗维朋比色槽 1 3 3 . 4 m m )簇黄 2 0红 2 . 0黄 3 5红 4 . 0气味、 滋味无气味、 口感好气味、 口感良好具有大豆油固有的气味和滋 味, 无异味具有大豆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 无异味透明度橙清、 透明澄清、 透明水分及挥发物/(%)(0 . 0 50. 050 . 1 00 . 2 0不溶性杂质/(%)簇0 . 0 50 . 0 50 . 0 50 . 0 5酸值( K O H ) / ( m g / g )(0 . 2 00 . 3 01 . 03 . 0过权化值/ ( m m o l / k g )簇5 . 05 - 06 . 06 . 0加热试验( 2 5 0 C) 无析出物,罗维朋比色黄色值不变, 红色值的增加小 于 0 . 4 徽.析出物, 罗维朋比色:黄色值不变, 红色值增加小于4 . 0 , 蓝色值增加小于 0 . 5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5 3 5 - 2 0 0 3表 2( 续)项目质量指标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含皂量/(%)(0 . 0 3烟点/ )2 1 52 0 5冷冻试验( 0 储藏5 . 5 h )澄清、 透明溶荆残留量1 ( m g / k g )汉出油不得检出不月检出(5 05 0压榨油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注1划有“ 一” 者不做检测。 压榨油和一、 二级浸出油的 溶剂残留责枚出 值小于1 0 m g / k g 时, 视为未检出注2黑体部分指标强制5 . 3 卫生指标 按G B 2 7 1 6 , G B 2 7 6 0 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54 其他 大豆油不得掺有其他食用油和非食用油; 不得添加任何香精和香料。6 检验方法6 . 16 . 26 . 36 . 46 . 56 . 66 . 76 . 86 . 96 . 1 06 . 1 16 . 1 26 . 1 36 . 1 46 . 1 56 . 1 66 . 1 7依据。6 . 1 86 . 1 9透明度、 气味、 滋味检验: 按G B / T 5 5 2 5 - - 1 9 8 5 中的第1 章、 第3 章执行。色泽检验: 按G B / T 5 5 2 5 -1 9 8 5 中的第2 章执行。相对密度检验: 按G B / T 5 5 2 6 执行。折光指数检验: 按G B / T 5 5 2 7 执行。水分及挥发物检验: 按G B / T 5 5 2 8 执行。不溶性杂质检验: 按G B / 丁5 5 2 9 执行。酸值检验: 按G B / T 5 5 3 0 执行。加热试验: 按G B / T 5 5 3 1 执行。碘值检验: 按G B / T 5 5 3 2 执行。含皂量检验: 按G B / T 5 5 3 3 执行。 皂化值检验: 按G B / T 5 5 3 4 执行。 不皂化物检验: 按G B / T 5 5 3 5 执行。过氧化值检验: 按G B / T 5 5 3 8 执行。 冷冻试验: 按 G B / T 1 7 7 5 6 -1 9 9 9 附录A执行。 烟点检验: 按G B / T 1 7 7 5 6 -1 9 9 9 附录B执行。溶剂残留量检验: 按G B / T 5 0 0 9 . 3 7 执行。 油脂定性试验: 按G B / T 5 5 3 9 执行。以油脂定性试验和大豆油特征指标( 5 . 1 7 作为综合判定脂肪酸组成检验: 按G B / T 1 7 3 7 6 1 7 3 7 7 执行。卫生指标检验: 按 G B / T 5 0 0 9 . 3 7 执行。7 检验规则7 1 抽样 大豆油抽样方法按照G B / T 5 5 2 4 的要求执行。7 . 2 出厂检验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5 3 5 - 2 0 0 37 . 2 . 1 应逐批检验, 并出具检验报告。7 . 2 . 2 按本标准 5 . 2 的规定检验。7 . 3 型式检验7 _ 3 . 1 当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3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 植物插画与作物栽培技术课件
- 《美食探索》课件
- 助学贷款申请书8
- 主持人婚礼致辞
- 《营销策略基础》课件
- 双十一旅游盛事
- 胡蜂螫伤规范化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 《网站建设规范》课件
- 射频通信移频器教学课件
- 教育行业选址分析
- 2024年安徽国元农业保险滁州中心支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高等教育经济类自考-00100国际运输与保险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迹象与治疗方式
- 冷库制冷负荷计算表
- 迅雷网盘最最最全影视资源-持续更新7.26
- 管理者与员工沟通技巧
- GB/T 19510.213-2023光源控制装置第2-13部分:LED模块用直流或交流电子控制装置的特殊要求
- 2024年桥式起重机司机(中级)职业技能考试题库(职校培训)
- 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
- 电梯维保服务投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