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28张).ppt_第1页
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28张).ppt_第2页
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28张).ppt_第3页
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28张).ppt_第4页
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28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 到“斯大林模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国内:反革命势力发动武装暴乱 (2)国际:帝国主义国家的进攻 (3)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2、内容,(4)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余粮收集制,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3、特点:,“战时” 、“共产主义”,4、评价,(2)、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其弊端日益显露,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1)、是在特殊条件和特殊历史时期,为集中全国物力、财力以战胜敌人而实施的一项特殊政策。所以为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提供了物质保障,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同时,也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1919年俄国1普特(16.38千克)粮食的价格:,保证军粮供应,但严重损害农民利益,(2003.上海.15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国内战争结束后,群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材料一:最严重的事件是,作为彼得格勒门户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反布尔什维克政府的兵变。这里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十月革命中,曾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支持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l921年初,他们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在基地举事,提出“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的口号,夺取了当地政府的权力。,材料二:正是这次兵变使列宁认识到,共产党的农业经济政策存在重大错误,必须果断地根本扭转。列宁当时告诉党:“农民曾经不得不去挽救国家,无报酬地缴纳余粮,但是它现在已经经受不住这样的重担”。,阅读材料,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1)、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加上自然灾害,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濒临崩溃。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俄共(布)需要寻求新的模式。,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按劳分配,减轻农民负担,缓解 政府和农民间的矛盾,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提高工人劳动积极性,2、内容(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比较),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高度集中,行政管理。,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3、实质,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的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最后重新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曾说过“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这表明列宁认为 A、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倒退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适合当时生产力水平的 C、俄国要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必须部分恢复资本 主义 D、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政策,三、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它是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1、背景: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还有斯大林个人的因素,2、 形成原因,长期缺乏民主传统; 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经济文化的落后; 生产力的水平低下,3、内容,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农业、轻工业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农业集体化,3、内容,苏联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农业、轻工业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农业集体化,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3、内容,4、特点,所有制: 单一的公有制,取消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行政指令代替市场调节,苏联的五年计划,1928-1932年,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1933-1937年,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 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材料1:苏联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材料2: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阅读材料,5、评价:,(1)积极 1)、有利于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建设,对促进苏联的工业化实现和二战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2)、实力的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3)、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在扫除文盲的基础上,国家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2)弊端 1)、政治上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社会缺乏民主,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 2)、经济上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牺牲农民利益,造成农业生产长期停止不前。,斯大林模式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 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应从实际国情出发,走自己特色道路。 制定政策时,一定要使它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要保证农、轻、重有比例平衡协调发展;而且要注重农民的利益。,课堂探究,1.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 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 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有限发 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 C.冷战格局的形成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2. 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 要来源是农业。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 ( ) A.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农产品自由贸易,B,C,课堂测评,3、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