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4年 1 2 月,第 2 0卷,第 4 期 ,6 1 1 - 6 2 2 页 De c e mb e r 2 01 4,Vo 1 2 0,No 4, P P 6 1 1 - 6 2 2 高校地质学报 G e o l o g i c a l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i e s 同构造沉积速率对先存被动盐底辟挤压变形的影响: 库车坳陷西秋里塔格构造带盐构造分析及物理模拟 谢会文 ,吴珍云 ,能 源 ,尹宏伟2 ,H e m i n K o y i 。 1 中国石油 塔里木油田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库尔勒 8 4 1 0 0 0 ; 2 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 1 0 0 2 3 ; 3 D e p a r t me n t o f Ea rt h S c i e n c e s , Up p s a l a Un i v e r s i t y , Up p s a l a Vi l l a v i g e n 1 6 , S we d e n 摘要:文中构建了两组构造物理实验,对存在先存被动盐底辟构造的含盐盆地的厚皮挤压构造演化特征进行模拟,研究揭 示了库车坳陷西段秋里塔格构造带新生代盐相关构造演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同构造沉积速率对库车坳陷西段秋里塔格 构造带博孜一却勒区域 ( 西段 )和秋里塔格一克拉苏区域 ( 东段)盐相关构造横向分段差异变形具有重要的控制影响作 用。在挤压过程中,博孜一却勒区域慢速同构造沉积使得先存被动盐底辟北翼 ( 拜城凹陷南翼)向南逆冲到底辟南翼之 上,并促使却勒盐推覆体和米斯坎塔克盐背斜形成 ;而秋里塔格一克拉苏区域快速同构造沉积使得先存被动盐底辟北翼快 速下沉 ,而其南翼在挤压应力作用下向北逆冲到底辟北翼 ( 拜城凹陷南翼 )之上,形成南秋里塔格盐背斜。 关键词 :同构造沉积;沉积速率;库车坳陷;秋里塔格 ;盐构造 ;物理模拟 中图分类号:P 5 4 2 ; P 6 1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0 0 6 7 4 9 3( 2 0 1 4 )0 4 6 1 1 - 1 2 Th e I n flu e n c e o f t h e S y n k i n e ma t i c De o o s i t i o n a l Ra t e o n t h e Co mp r e s s i o n a l De f o r ma t i o n o f Pr e e x i s t i n g Pa s s i v e S a l t Di a p i r : Th e An a l y s i s a n d An a l o g u e M o d e l i n g o f S a l t S t r u c t u r e s i n t h e W e s t e r n Qi u l i t a g e S t r u c t u r a l Be l t , Ku q a De p r e s s i o n XI E Hu i we n , W U Zh e n y u n , NENG Yu a n , YI N Hon g we i , He mi n KOYI 。 1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e v e l o p me n t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T a r i m Oi l fie l d C o mp a n y , P e t r o C h i n a , Ku e d e 8 4 1 0 0 0 , C h i n a ; 2 S c h o o l o f E a rt h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 N a m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mi n g 2 1 0 0 2 3 , C h i n a ; 3 De p a rtme n t o f Ea rt h S c i e n c e s , Up p s ala Un i v e rsi t y , Up p s ala Vi l l a v t g e n 1 6 , S w e d e n Ab s t r a c t : T wo s c ale d an a l o g u e mo d e l s a r e c o n s t r u c t e d t o s i mu l a t e t h e e v o l u t i o n o f t h i c k s k i n n e d s h o rt e n i n g o n s a l t - b e a tin g b a s i n s w i t h p r e e x i s t i n g p a s s i v e s a l t d i a p i r s T h e s e mo d e l s s i m u l a t e t h e e v o l u t i o n o f t h e C e n o z o i c s a l t - r e l a t e d s t r u c t u r e s i n t h e Q i u l i t a g e s t r u c t u r al b e l t , w e s t e r n K u q a d e p r e s s i o n Mo d e l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s y n k i n e ma t i c d e p o s i t i o n al r a t e h a s a m a j o r c o n t r o l l i n g i n fl u e n c e o n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i al s t r u c t u r a l d e f o r ma t i o n i n d i ff e r e n t l o n g i t u d i n a l s e g me n t a t i o n s f r o m t h e B o z i - Q u e l e a r e a( t h e w e s t p a r t )t o Q i u 1 i t a g e K e l a s u a r e a( t h e e a s t p a r t )i n t h e Q i u l i t a g e s t r u c t u r a l b e l t , w e s t e r n K u q a d e p r e s s i o n D u ri n g t h e s h o r t e n i n g , t h e s l o w s y n - k i n e ma t i c d e p o s i t i o n al r a t e c a u s e d t h e n o rt h fl ank( t h e s o u t h fl a n k o f t h e B a i c h e n g s a g ) o f t h e p r e - e x i s t i n g p a s s i v e s alt d i a p i r t h rus t o n t o t h e s o u t h fl a n k( t h e n o rt h fl a n k o f t h e Mi s i k a n t a k e s al t a n t i c l i n e )a n d ma d e t h e f o rma t i o n o f t h e Q u e l e s a h n a p p e a n d t h e 收稿日期: 2 0 1 4 0 9 0 9 :修回日期:2 0 1 4 0 9 2 5 基金项 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 0 8 7 2 1 3 4 , 4 1 2 7 2 2 2 7 , 4 1 3 7 2 1 5 8 )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 ( 2 0 1 l Z X 0 5 0 2 9 - 0 0 1 )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谢会文,男,1 9 6 7 年生,硕士 ,主要从事油气勘探研究工作 ;E - ma i l :x i e h w t l m p e t r o c h i n a c o rnc n ; 通讯作者 :吴珍云 ,男 ,1 9 8 6 年生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盆地构造分析及模拟研究;E - ma i l :z y w 5 9 1 8 1 6 3 C O B 6 1 6 高校地质学报 2 0卷 4期 验共包含2 个作用过程,即构造平静期沉积差异负 载作用以及后期构造挤压作用2 个过程,前者白挤 压端 向前形成楔体沉积样式 ,并促发先存被动盐 底辟形成;后者是在挤压应力下改造先存被动盐 底 辟构造 。整个 实验过程中都 考虑同构造沉 积作 用 ,因为 已有研 究表明同构造沉 积作用对 于库 车 坳陷构造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 尹宏伟 等, 2 0 1 1 ; L i e t a 1 2 0 1 2 ) 。但是模型 1 在挤压过程中 进行慢速同构造沉积加载 ,模型2 在挤压过程 中则 进行快速 同构造沉积加载 ,具体实验模型参数可 参见表2 。 实验通过步进电机对模型右侧的活动侧板实 施水平移动,电机由计算机控制 ,运动速率可以 精确到 0 0 0 1 m m s 。本次实验 中,步进马达 以 0 0 0 2 m m s 的速率 向左 运动 。实验每运行 一段 时 间添加一次同构造沉 积。在整个 实验过程 中 ,每 隔 1 0 rai n 对模型顶面拍摄照片 ,记 录盐底辟构造 在模型顶面上的发展过程。实验结束后先在模型 的顶面撒上保护砂层 ,然后对模型喷水将其浸 湿,最后对模型切剖面以观察其内部的构造形态。 3 3 模型 比例化 上述2 组实验模型均以拜城凹陷为比例化原 型,它们符合几何学相似、运动学相似和动力学 相似 。几何学相似表现在模型和原型之间 的长度 比例统一为 Z Z =5 x 1 0 ( 文中下标 i n和n 分别代 表模型和原型,下同) ,即模型中1 c m代表自然界 中2 k m ( 表 1 ) 。运动学相似则主要 通过定性地确 保实验模型的构造演化时间序列和原型中库车坳 陷西段的构造演化时间序列能够相似。相对应于 原型中构造时间序列的划分 ,本次 2 组实验包括两 个构造演化 阶段 :被动盐底辟 阶段和水平挤压 阶 段。模型和原型之间的时间比例见表 1 所示 。 在物理模拟实验中,如果模型中使用的模拟 材料属性参数 ( 密度、聚合强度、摩擦系数和流 变特性等)与原型中地层岩性能够保持一定的相 似比,那么模型与原型之间的动力学相似就能够 达 到 ( G e e t a 1 , 1 9 9 7 ; K o y i , 1 9 9 7 ; K o y i e t a 1 , 2 0 0 8 ; V e n d e v i l l e e t a 1 ,1 9 9 5 ; We i j e r ma r s ,1 9 8 6 ;Wi t h j a c k a n d C a l l a w a y , 2 0 0 0 ) 。在本次实验模拟过程中,我 们 的模型实验使用松散石英砂和聚酯硅胶 ( P D M S ,如K o y i a n d C o t t o n , 2 0 0 0 )分别模拟库车坳陷 中脆性沉积地层和塑性盐岩层 ,它们的属性参数 如表 1 所示。基于本文是进行盐构造模拟研究,因 此选择流变特性相似来验证模型和原型之间的动 力学相似。在此引用一个无量纲的参数应变 速率比率来证明本文实验模型的模拟材料和 原型中岩石地层具有相似的流变特l生。 模型 中 ,石英砂 和聚酯硅胶 与原 型中沉 积岩 和盐岩的比率p 约等于0 5 ;聚酯硅胶与盐岩的 粘度比率叼 约等于1 2 x 1 0 ( 表2 ) 。因此,通过 以下公式 ( B o n i n i , 2 0 0 7 ) : ( r lIl , = p r ,u X g ,n f 。 ( 1 ) 作者可以获得模型与原型的应力 比率 = 0 5 xl x 5x1 0 = 2 5 x1 0 一 然后 ,通过下面的公式 : r a n = 。 ( 2 ) 作者可 以计算得到模型与原 型的应变速 率 比 率占 =2 5 x1 0 6 1 2 x1 0 =2 x 1 0 ,其 中叼 是 硅胶 和盐岩的粘度 比率 ( 表 1 ) 。 前人的研究显示库车坳陷构造挤压时间大约在 5 2 5 8 Ma ,缩 短 距 离 大 约 1 8 4 0 k m ( B u r c h i f e l , 1 9 9 9 ; Wa n g e t a 1 , 2 0 1 1 ; Y i n e t a 1 , 1 9 9 8 ) 。假设库车 坳 陷 西 段 的 缩 短 距 离 是 2 3 k m ( Wa n g e t a 1 , 2 0 1 1 ) ,那么通过计算得到库车坳陷西段的平均缩 短速率大约4 6 m m y r 。作者的实验模型中,挤压 速率是0 0 0 2 m r rd s ,因此通过以下公式: E m n= 。 ( 3 ) 可以得到另一个应变速率比率 为2 7 l 0 。 通过对 比公式 ( 2 )和公式 ( 3 )获得的两个应变 速率比率 ,它们处于同一个数量级 ,意味着作者 的模型满足动力学相似 ( C o t t o n a n d K o y i , 2 0 0 0 ) 。 4 实验结果 4 1 模型 1 模 型 1 ( Mo d O 1 )原 始 盐 盆 地 沉 积 后( 图 5 a ) ,实验分成 2 个阶段 ,被动盐底辟形成阶段 和 挤压盐 底辟改造 阶段 。在 被动盐底辟 形成 阶段 , 我们 向盐盆地 中加人前构造沉 积层 ,并在 盆地 中 形 成 一 个 弱 化 区 域 (We a k Z o n e ,如 Wu e t a 1 , 2 0 1 4 ) ,随着前构造沉积地层的增厚 ,弱化区域逐 渐盐隆起 ,形成盐底辟 ( 图 5 b ,e ) 。随后 ,实验 进入第二个阶段一 挤压盐底辟改造阶段。在这个 阶段 ,挤压应力由挤压端向前传递,当模型挤压 量达 到 1 3 2 m m时 ,作 者可 以观察 到盐底辟 收敛 4期谢会文:同构造沉积速率对先存被动盐底辟挤压变形的影响:库车坳陷西秋里塔格构造带盐构造分昕及物理模拟 6 2 1 度较西段厚 约 2 k m ( 图 2和图 3 ) ,说 明研究 区东 段较西段整体处于一个 比较快速的沉积环境。同 时 ,L i 等( 2 0 1 2 )研 究也表 明了库 车坳陷 内上覆 地层沉积速率与研究区盐构造流动变形具有某种 相关型。因此 ,结合研究区地震资料和物理模拟 实验结果,我们推测同构造沉积速率是影响库车 坳 陷 中一 西段 盐相关 构造变形 的一个 重要控制 因 素。本文物理模拟实验基本重现了库车坳陷西段 盐相关 构造的形成演化过程 ,尤其是西秋里塔格 构造带盐相关构造的形成演化 ,研究区东西段地 震剖 面构造变形样式正好与本文物理模拟实验结 果相对应 ( 图2 和图6 ,图3 和图8 ) 。当然,诚如 漆家福等 ( 2 0 1 3 )所说 ,库车坳陷区域构造变形 机制具有复杂性 ,其构造演化肯定是多个因素综 合作用的结果 ,但是本文物理模拟实验结果从实 验的角度说明了同构造沉积速率对库车坳陷变形 前缘秋里塔格构造带盐相关构造的形成演化具有 重要的影 响。 6 结论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我们模拟了库车坳陷西 段秋 里 塔格 构 造带 盐 相关 构造 的形成 与 演化 过 程。实验结果表明,同构造沉积速率对先存盐底 辟后期挤压构造变形具有重要的影响。实验显示 库车坳陷西段博孜一却勒区域拜城凹陷同构造沉 积速率相对较小 ,拜城凹陷南翼往南逆冲形成却 勒盐推覆体和米斯坎塔克盐背斜 ,同时拜城凹陷 沉积 中心 向北偏移 ;秋里塔格一 克拉苏区域拜城 凹 陷则接受快速同构造沉积 ,拜城凹陷快速沉降并 导致现场先存盐底辟南翼地层向北翼 ( 拜城凹陷 南翼 )之上逆 冲 ,形成南秋里塔格 盐背斜 ,同时 拜城凹陷沉积中心向南偏移。 致谢:感谢西南石油大学李世琴老师提供的库车 坳陷遥感影像 图和部分地震 资料 ,感谢 南京大学 构造 物理模拟 实验 室贾 东老 师、解 国爱老师和吴 晓俊老师在实验过程 中给予的帮助。 参考文献 ( R e f e r e n c e s ): 陈楚铭,卢华复,贾东 ,等 1 9 9 9 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再生前陆褶皱 逆 冲带 中丘 里塔 格前 缘 带的 构造 和油气 J 地质 评论 ,4 5 ( 4 ) : 4 2 3 - 4 3 3 戈红星,V e n d e v i l l e B C , J a c k s o n M P A 2 0 0 4 前陆褶皱冲断带厚皮缩短 盐构造运动的物理模拟 J 1 高校地质学报 ,1 : 3 9 4 9 贾承造 ,赵文智 ,魏国齐 ,等 2 0 0 3 盐构造与油气勘探【 J 】 石油勘探与 开发,3 O f 2 1 : 1 7 1 9 雷刚林 ,谢会文 ,张敬洲 ,等 2 0 0 7 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构造特征 及天然气勘探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6 : 8 1 6 8 2 0 , 8 3 5 李世琴 2 0 1 0 南天山库车 中一 西段挤压盐构造及 同构造沉积地层研究 D 杭州: 浙江大学博士论文: 1 6 2 李艳友 ,漆家福 2 0 1 2 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分层收缩构造变形及其 主控因栽 J 1 _ 地质科学,4 7 ( 3 ) :6 0 7 6 1 7 卢华复,贾东,陈楚铭 ,等 1 9 9 9 库车新生代构造性质和变形时间 地学前缘,6 ( 4 1 : 2 1 5 2 2 1 吕修祥,金之钧,周新源 ,等 2 0 0 0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与膏盐岩相 关的油气聚集 J 】 石油勘探与开发 ,4 : 2 O 一 2 1 能源 ,谢会文,孙太荣 ,等 20 1 3 克拉苏构造带克深段构造特征及其 石油地质意义J 中国石油勘探,2 : 1 - 6 漆家福 ,李勇,吴超,等 2 0 1 3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 陷收缩构造变形模 型若干问题的讨论 J 】 中国地质,( 1 ) : 1 0 6 1 2 0 汤 良杰 ,贾承造 ,皮学军 ,等 2 0 0 3 库车前陆褶皱带盐相关构造样式 J 中国科学 ( D辑 ) ,3 3 ( 1 ) : 3 8 4 6 汤 良杰 ,金之均 ,贾承造 ,等 2 0 0 4 库车前陆褶皱一冲断带前缘大型 盐推覆构造 J 地质学报,7 8 ( 1 ) : 1 7 2 7 汤 良杰 ,李京昌,余一欣 ,等 2 0 0 6 库车前陆褶皱一冲断带盐构造差 异变形和分段性特征探讨 J 】 _ 地质学报 ,8 O ( 3 ) : 3 1 3 3 2 0 汪新 ,贾承造,杨树锋 2 0 0 2 b 南天山库车褶皱冲断带构造几何学和运 动学 J 地质科学 ,3 : 3 7 2 3 8 4 汪新 ,贾承造,杨树锋,等 2 0 0 2 a 南天山库车冲断褶皱带构造变形时 间以库车河地区为例J 地质学报,1 : 5 5 6 3 汪新 ,唐鹏程 ,谢会文 ,等 2 0 0 9 库车坳陷西段新生代盐构造特征及 演化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 3 ( 1 ) : 5 7 6 5 王招明 ,谢会文 ,李勇 ,等 2 0 1 3 库车前陆冲断带深层盐下大气 田的 勘探和发现f J 1 _ 中国石油勘探 ,3 : 1 - 1 1 邬光辉 ,刘玉魁 ,罗俊成,等 2 0 0 3 库车坳陷盐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 成藏的作用 J 】 _ 地球学报,3 : 2 4 9 2 5 3 尹宏伟 ,王哲 ,汪新 ,等 2 0 1 1 库车前陆盆地新生代盐构造特征及形 成机制:物理模拟和讨论J _ 高校地质学报,1 7( 2 ) :3 0 8 3 1 7 B o n i n i M2 0 0 7 D e f o r ma t i o n p a t t e r n s a n d s t r u c t u r a l v e r g e n c e i n b ri t tle 。 d u c t i l e t h rus t w e d g e s : A n a d d i t i o n al anal o e mo d e l l i n g p e r s p e c t i v e J J o u r n al o f S t ruc t u r al Ge o l o g y , 2 9 : 1 4 1 1 5 8 B u r c h f i e l B , B r o w n E , D e n g Q , e t a1 1 9 9 9 C rus t a l S h o r t e n i n g o n t h e Ma 哂n s o f t h e T i e n S h a n , X i n j i a n g , C h i n a J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G e o l o gy R e v i e w , 4 1 ( 8 ) : 6 6 5 7 0 0 C a l l o t J P, J a h a n i S , L e t o u z e y J 2 0 0 7 T h e r o l e o f p r e e x i s t i n g d i a p i r s i n f o l d a n d t h rus t b e l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rus t B e l t s a n d F o r e l a n d B a s i n s J S p ri n g e r , P P 3 0 9 3 2 5 Call o t J P , Tr o c me V, L e t o u z e y J , e t a 1 2 01 2 P r e - e x i s t in g s alt s t ru c t u r e s a n d t h e f o l d i n g o f the Z a g r o s M o u n t a i n s J l A l s o p G I , A r c h e r S G , H a r t l e y A J G r ant N T , Ho d g k i n s o n R ( e d s ) S alt T e c t o n i c s , S e d i m e n t s a n d P r o s p e c t i v i t y Ge o l o g i c al S o c i e t y ,L o n d o n :S p e c i a l P u b l i c a t i o n s ,3 6 3 : 5 4 5 5 61 Ch e n S P ,T a n g L J , J in Z J ,e t a12 0 0 4 Th rus t a n d f o l d t e c t o n i c s and t h e r o l e o f e v a p o r a t e s i n d e f o r ma t i o n i n t h e w e s t e r n Ku q a f o r e l a n d o f T a r i m b a s i n , n o rt h w e s t C h i n a 【 J Ma r i n e a n d 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 ,2 1 : 1 0 2 7 -】 ( ) 4 2 6 2 2 高校地质学报 2 0卷 4期 Co t t o n J T a n d Ko y i H A, 2 0 0 0 Mo d e l i n g o f t h r u s t f r o n t s a b o v e d u c t i l e a n d f ri c t i o n a l d e t a c h me n t s :Ap p l i c a t i o n t o s t r u c t u r e s i n t h e S alt Ra n g e a n d P o t w a r P l a t e a u , P a k i s t a n J G e o l o g i c a l S o c i e t y o f A me ri c a B u U e t i n , 1 1 2 ( 3 ) : 3 5 1 3 6 3 Ge H, J a c k s o n M P A and Ve n d e v i l l e B C 1 9 9 7 Ki n e ma t i c s and d y n a mi c s o f s a l t t e c t o n i c s d ri v e n b y p r o g r a d a t i o n J A A P G B u l l e t i n A me ri c an A s s o c i a ti o n o f P e tr o l e u m G e o l o gis t s , 8 1 : 3 9 8 - 4 2 3 Hu a n g B C , P i p e r J D A a n d P e n g S T, e t a1 2 0 0 6 Ma gue t o s t r a t i g r a p h i c a n d r o c k ma g n e t i c c o n s t r a i n t s o n t h e h i s t o r y o f C e n o z o i c u p l i f t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T ian S h a n【 J J E a rt h a n d P l a n e t a ry S c i e n c e L e t te r s , 2 5 1( 3 - 4 ) : 3 4 6 - 3 6 4 Ko y i H1 9 9 7 a n a l o g u e mo d e l l i n g :f r o m a q u a l i t a t i v e t o a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t e c h n i q u e a h i s t o ri c a l o u t l i n e J J o u r n a l o f P e t r o l e u m Geo l o g y ,2 0 : 2 2 3 - 2 3 8 K o y i H 1 9 9 8 T h e s h a p i n g o f s al t d i a p i r s J J o u r n a l o f S t ruc t u r a l G e o l o g y , 2 0 : 3 2 1 -3 3 8 Ko y i H A,G h a s e mi A, He s s a mi K, e t a 1 2 0 0 8 T h e me c h a n i c al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s t r i k e - s l i p f a u l t s a n d s a l t d i a p i r s i n t h e Za g ros f o l d - thrus t b e l t J J o u r n al o f t h e G e o l o g i c al S o c i e t y , 1 6 5 : 1 0 3 1 - 1 0 4 4 L i S Q ,Wa n g X ,S u p p e J 2 0 1 2 C o mp r e s s i o n a l s a l t t e c t o n i c s and s y n k i n e ma t i c s t r a t a o f t h e w e s t e r n Ku q a f o r e l an d b a s i n ,s o u t h e r n T i a n S h a n , C h i n a J 】 B a s i n R e s e a r c h , 2 3 : 1 - 2 3 Ro wa n M G a n d Ve n d e v i l l e B C 2 0 0 6 F o l d b e l t s wi t h e a r ly s alt wi t h d r a wa l an d d i a p i r i s m: p h y s i c a l mo d e l a n d e x a mp l e s f r o m the n o r t h e r n Gu l f o f Me x i c o a n d t h e F l i n d e r s R a n g e s , A u s t r a l i a【 J J Ma r P e U o 1 G e o 1 , 2 3 : 8 7 1 - 8 9 1 S o b e l R E an d Du mi t r u T A1 9 9 7 Th ru s t i n g a n d e x h u ma t i o n a r o u n d t h e m a r gi n s o f t h e w e s t e r n T a r i m b a s i n d u ri n g t h e I n d i a - A s i a c o l l i s i o n咖 J o u rnal o f Ge o p h y s i c al Re s e a r c h ,1 0 2 : 5 0 4 3 5 0 6 3 Ta n g L, J i a C, P i X, e t a1 2 0 03 S alt - r e l a t e d s t r u c t u r a l s t y l e s o f Ku q a f o r e l an d f o l d b e l t , n o rt h e r n T a r i m b a s i nJ S c i e n c e i n C h i n a(S e ri e s D ) , 4 7 : 8 8 6 8 9 5 Van Ke k e n P E ,S p i e r s C J ,v a n d e n Be r g A P ,e t a11 9 9 3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v i s c o s i t y o f roc k s alt :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s t e a d y s t a t e c r e e p l a w s i n n u m e ri c a l m o d e l s o f s alt d i a p i r i s mJ 】 T e c t o n o p h y s i c s , 2 2 5 : 4 5 7 - 4 7 6 Ve n d e v i l l e B, Ge H, J a c k s o n M1 9 9 5 S c ale mo d e l s o f s alt t e c t o n i c s d u rin g b a s e m e n t - i n v o l v e d e x t e n s i o n J P e t r o l e u m G e o s c i e n c e , 1 : 1 7 9 1 8 3 Wang X,S u p p e J ,Gu a n S W,e t a 1 2 01 1 C e n o z o i c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t e c t o n i c e v o l u t i o n o f t h e K u q al d b e l t , s o u t h e r n T ia n s h a n ,C h i n a A T h rus t F a u l t R e l a t e d F o l d i n g(E d b y Mc C l a y , KR , S h a w , J , S u p p e , J ) A A P G Me mo i r 9 4 : 2 1 5 2 4 3 We ij e r ma r s R 1 9 8 6 F l o w b e h a v i o u r a n d p h y s i c al c h e m i s t r y o f b o u n c i n 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容仪器行业2025年市场拓展与技术融合创新路径研究报告
- 智能书写笔云端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保护的合规边界
- 数据孤岛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实时治理难题
- 水泵安全试题题库及答案
- 数字化劈砍动作数据库在道馆分级认证中的应用瓶颈
- 技术迭代与供应链韧性耦合机制研究
- 微胶囊缓释技术对香氛持久度的颠覆性挑战
- 微流控技术在铆接胶黏剂梯度分布均匀性控制中的创新实践
- 循环经济视角下割草机报废零部件再生利用技术图谱
- 循环经济背景下菊球骨架金属回收率提升与材料循环设计
- 2025湖南湘潭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选调)工作人员48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第2课 教师节快乐 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知识竞赛考试练习题库(完整版)含答案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绿化项目养护监理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科普短视频与新闻传播融合模式的研究
- 2025年秋季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数智赋能提质量学研细导促成长
- 2025滨州市劳动合同范本(示范文本)
- 2025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 安徽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招聘笔试真题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