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诊断平台研究与建设.pdf_第1页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诊断平台研究与建设.pdf_第2页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诊断平台研究与建设.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4年 1 2月 第 4 2 卷 第 6期( 总第 2 3 5期) 吉 林 电 力 J i l i n El e c t r i c P o we r De c 2 01 4 Vo 1 4 2 No 6( S e r No 2 3 5 )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诊断平台研究与建设 Re s e a r c h a nd Co n s t r u c t i on o f Se c u r i t y Ri s k Di a g no s i n g Pl a t f o r m f o r El e c t r i c Powe r Sy s t e m I n f o r ma t i o n 李 洁 , 许 鑫 , 陈 宇, 李 大为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 司电力科 学研 究院, 长春 1 3 0 0 2 1 ) 摘要 : 针对 电力 系统信 息安全管理传统 的风 险评估 方式容易造成宕 机 , 存 在系统事故 的潜在威 胁 , 耗 费较 多人力 资源无法 给出有权 威性的评估报告 的现状 , 进行 了电力系统信息安 全风险诊断平 台研究 与开发 。新平 台采 用被 动 式 的漏 洞分析技术 , 智能化 的安全辅助决 策技术 以及 十字链 表的规则 匹配技术 , 提供 了一 种切实 可行 的信息 资产 安全风 险管控 方法 , 提升 了信 息安 全风险评估工作智能化水平 。 关键词 : 电力系统 ; 信息安全 ; 风险诊断平台 中图分类 号: T P 3 0 9 2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 号: 1 0 0 9 5 3 0 6 ( 2 0 1 4 ) 0 6 0 0 1 5 - 0 2 近年来 , 国家电网公司在全力推进信息化应用 工作 的同时 , 不断加强 网络安全保障的投入与建设 , 以工具检测和人工检查为手段评估信息系统 的安全 风险 。 目前 ,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管理依然以传统的评 估方式诊断系统资产存在的风险口 。 传统的风险评 估方式, 多采用主动探测方式模拟黑客人侵过程 , 影 响了网络资产的可用性 , 容易造成宕机等生产事故 , 存在 因二次 系统故 障引发一次系统事故 的潜在威 胁 ; 同时 因为评 估过 程 缺少 日常 数据参 照 , 多依 靠评 估人员的经验开展评估工作 , 耗费较多人力资源 , 又 无法给出权威性的评估报告。 为了改善上述 问题 , 设 计并实施 了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诊断平台进行静 默式风险评估 , 减少 因风险评估过程造成一次系统 事故的概率 , 使评估工作进一步常态化、 智能化 。 1 诊断平 台设计 1 1 设计 原 理 采 用 在 线 扫 描技 术 , 实 时抓 取 和 分析 网络 通 讯 数据包 , 并与操作系统指纹库 、 应用特征库、 漏洞信 息库、 异常特征库等进行 比对 , 进而获取电力信息网 的 各资 产 的安全 风 险 。 通 过设备 自动将 I P地址 与发 送端和接收端设备绑定 , 根据设定 的规则来采集数 据包中的信息并进行记 录, 通过采集 7 2 4 h数据 包中的信息, 判断网络资产对象是否存在风险。 1 2 诊 断平 台技 术分析 1 2 1 系统架构 诊断平 台由 WE B管理界面、 配置查 询控制器 、 分析监测引擎 、 结果数据库 4部分组成, 4部分的关 联 关 系见 图 1 。 WEB管 理界 面 l 配置查询控制器 l 参 数 配 置 接 口 l 结 果 查 询 接 口 l I 1 分 析 监 测 引 擎 卜-_ 结 果 数 据 库 图 1 系 统 架构 图 分析监测引擎是一个 守护进程, 其 由网络数据 分析线程和配置管理线程组成 , 其 中网络数据分析 线程主要用于网络环境发现和网络事件告警 , 配置 管理线程, 用于接收配置控制器的请求, 控制网络数 据 分析 线程 的启停 并 提供 网络 数据分 析线 程所 需 的 网络环境与合规访问控制参数。 配置 查询 控制 器是 一个 守护 进程 , 其接 收 WE B 管理界面发送 的配置和查询请求 , 对配置进行持久 化存储、 调用分析监测引擎提供的参数配置接 口、 调 收 稿 日期 : 2 o 1 4 0 9 一 l 1 作者简介 : 李 洁( 1 9 6 7 ) , 女 , 高级工程 师, 从 事信息安全管理 工作 。 1 5 2 0 1 4年 1 2月 第 4 2卷 第 6期( 总第 2 3 5 期) De c 2 01 4 Vo 1 4 2 No 6 ( S e r No 2 3 5 ) 用结果数据库 的查询接 口, 最后将配置结果和查询 结果 返 回给 WE B管 理界 面 。 WE B管理界面由前台和后台 2部分组成 , 前台 采 用 J AVA S C RI P T语 言实 现 , 后 台为 P HP语 言 实 现 , 前后 之 间通过 J S ON 格 式进 行通信 , 前 台负 责 接 收用户输入 , 并将配置查询的请求发送给后 台服务 器 , 后台服务器将前台传来的请求经过格式转化, 调 用 配 置查 询 控 制器 的配 置查 询 接 口, 并将 结 果 返 还 给后台服务器 , 并最终返回给前 台界面。 1 2 2 分 析监测 技 术 分 析 监 测 是本 平 台 的核 心 , 主 要 由数 据 采 集 单 元 、 碎片重组单元 、 连接跟踪单元、 协议识别单元、 指 纹识别单元 、 结果输出单元组成。其 中, 指纹识别单 元 是 被 动 式 漏 洞 发 现 和 静 默 式 风 险诊 断 的核 心 功 能 , 通过分析各操作系统协议栈的细微差别 , 从而猜 测 通 讯 两端 的 资产 的操 作 系统 类 型 , 也包 括 应 用 系 统 的旗标识 别 , 从而 猜测 通讯 两端 的应 用程序 类 型 。 1 2 3 智 能化 安全 决策 技术 安 全 策 略是 指 在 某 个安 全 区域 内 ( 安全 区域 是 指 属 于某 个 组 织 的一 系 列处 理 和 通信 资源 ) 用 于 安 全相关活动 的一套规则 。安全策略由信息安全规划 机构来描述 、 实施或实现 , 可帮助信息安全规划机构 做智能化安全策略决策 。智能化安全策略决策技术 是一 种 深度 的关 联数 据 分 析技 术 , 可 分 为 流量 数 据 收集 与维 护 、 异 常模 式分 析与 判定 、 安全 策 略调整 与 实施 3个过程 。诊断平台使用智能化安全策略决策 技术 , 通过 3 个周而复始 的阶段来保证 已部署 的安 全策略符合安全区域 网络环境, 安全 防护能力不会 因 为 网络 环境 的变 化而 降低 。 1 2 4 通信内容深度分析 诊断平台使用全新设计优化的通信 内容深度分 析技术对数据流进行协议判定和会话状态控制。通 信内容深度分析技术具有协议分析能力强和高效 的 特点 , 能很好地满足工控网络高实时性要求 。 本诊断 平台采用的通信内容分析技术独到之处就在于不是 从 规则 的角度 来 解 析协 议 包 , 而 是根 据 安 全 策略 规 则 , 构 建分 析 协 议 树 ( 见 图 2 ) 和规 则 的条 件 十 字 链 表。 分析引擎处理的对象不再是一条条规则 , 而是协 议树和条件十字链表。分析引擎解决了在安全策略 处理中反复分析协议包 的问题 , 提升了诊断平台的 处 理能 力 。 2 诊断平 台设备及 系统 特点 1 6 S M TP I P T e l ne t O 1卜O _( 伞策略协议 FrP l I 、 _J l I o pt 一 - l UDP -1 l l l 图 2安 全 策 略 协 议 树 信息安全风险诊断平台包括便携式诊断设备和 软件系统 。其 中, 便携式诊断设备的硬件质量轻 , 方 便携带安装 ; 信息安全风险诊断软件系统为 B S架 构 , 操作 简单 方便 。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诊断平 台采用新一代扫 描 技 术 , 包 括 资 产 发 现 技 术 、 操 作 系 统 指 纹 识 别 技 术 、 应用识别技术、 协议异常识别技术 , 通过将 I P地 址 与发 送 端 和接 收 端设 备 绑 定 , 并 根据 提 前 预设 的 规则来采集数据包中的信息并进行记录 , 通过数据 包 中的信息判断网络资产对象是否存在风险。 该平台具有以下 4个创新点 : 诊断设备体积小 , 质量轻 , 轻便易于携带 ; 十字链表的规则匹配技术使 平 台满足 工 控 网络 实 时性 要 求 ; 智 能化 的安全 辅 助 决策技术保证 已部署的安全策略符合安全区域网络 环境 , 提高诊断平台的准确性 ; 被动式的漏洞分析技 术 , 判断网络资产对象是否存在风险 , 不影响网络内 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转 , 可防止危及安全的事故发生。 3 结束语 通过对信息安全风险诊断技术 的研究 , 采用新 一 代 的 扫描 技术 和 独 到 的通 信 内容 分 析 技术 , 研 制 的便携式诊断设备轻便易携带 。信息安全风险诊断 平 台可 以快 速 、 准确地 判 断信息 网络 的安 全状 况 , 提 高 网络安全 性 , 减 少 安全事 故 的发生 , 且 不影 响网 络 传输性能 , 使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该 诊 断平 台推广 后可使 国网吉林 电力 的信 息安 全风险评估工作智能化、 常态化 , 为定期的专项评估 工作 提供 有 效 的数 据 依 据 与指 导 , 有 利 于节 省 人 力 资源, 提高检查效率与报告权威性 , 规范化评估 工 作 , 对信 息 资产 安 全风 险 的全 方 位管 控 提供 了一 种 ( 下转 第 1 9页) 2 0 1 4年 l 2月 第 4 2卷 第 6期( 总第 2 3 5期) De c 2 0 1 4 Vo 1 4 2 No 6 ( S e r No 2 3 5 ) a 依据所设计的移动终端安全接入架构 , 移动 终端安全接人方案重点考虑 3个问题 : 一是解决各 类 移动终端 的安全 接入 与无线专 网通 道 ( GP R S C DMA 3 G) 传输数据 的保密性问题 ; 二是解决接入 对象 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授权 问题 ; 三是实现对各类 接人对象 的统一监管与审计。从而实现生产 、 营销、 物资等系统中移动终端安全接入需求, 移动终端安 全接入方案见 图 2 。 p 数据交换 系统 安全接 身份认证 入网关 系统 图 2移 动 终 端 安全 接 入 示 意 图 移动终端 的安全接人 由安全接入 网关 、 数据交 换系统、 身份认证系统和集 中监管系统协同实现 , 从 而实现移动终端的可信接人与安全传输 。安全接入 网关部署在无线专网的网络边界上, 用于各类无线 终端的安全接人。并在终端与网关之间建立加密隧 道 , 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通讯 4 。 b 数据交换系统部署在安全接入 网关后 , 实现 对所访问业务系统行为的安全审查 , 并对交换数据 的内容检查过滤 , 提供对整个数据交换行 为的完整 审计 , 包括数据来源 、 交换发生时间、 数据交换 的目 标 、 数据交换的内容等方 面, 确保终端对业务的安全 访 问 。 C 身份认证系统对接入 的终端进行身份认证和 识别 , 接人终端采用数字证书、 用户名 口令、 设备特 征 等技 术手 段进 行身 份认 证 。在接 入 网关 侧对 接入 终端的数字证书进行安全检查 , 实现对各种接入对 象 ( 如人员 、 主机、 移动终端等) 的高强度身份认证 , 保障传输信息的安全性、 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 。 d 集 中监管系统实现对各类接入终端、 网络通 道、 应用系统的全面的监测、 分析、 评估。 采用图形化 的展 现形 式 , 直 观 的反应 当前平 台的运行 情 况 , 实 现 对各类接人终端 的接人管理。 4 结束 语 结 合 电 网企 业在 智能 电网环境 下移 动终 端应用 的实际情况 , 提出了以“ 安全分层、 网络专用” 为核心 的移动终端安全接入架构 , 通过对终端接入层 、 安全 接入层和应用接 口层采取综合 、 协同的安全措施 , 提 升移动 应用 的安 全 防护能 力 。 参考文献 1 徐震 , 刘韧 , 于爱 民, 等 智能 电网中的移 动应 用安全技 术 J 电力系统 自动化 , 2 0 1 2 , 3 6 ( 1 6 ) : 8 2 8 7 2 谯 石 物 联网和移 动互联 网技术 在 电力巡检 工作 中的 应 用研究 变电站智能标准化巡检系统 J 软 件导 刊 , 2 0 1 3 , 1 2 : 1 4 0 1 4 2 3 李 瑞峰 电力企业 中的移动分 析应用及其安 全机 制研 究 J 信息通信 , 2 0 1 4 , 0 1 : 2 0 0 2 0 1 4 张晓 良 基于隧道技 术的移动 终端安全接 入系统研 究 与实现 D 华北 电力大学 , 2 0 1 2 ( 上接 第 1 6页) 切 实 可行 的方 法 。 参 考文献 : 1 温大 顺 信息安 全 风险评 估综 述 J 中国科技 信 息 , 2 Ol 3, 14: 8 1 81 2 黄欢 , 庄 毅 , 许斌 基于免疫 网络 的信息安 全风 险评估 模 型口 计算机工程 , 2 0 0 8 , 2 3 : 1 6 4 1 6 6 3 黄 松 , 夏 洪亚 , 谈 利群 基于模 糊综合 的信息 安全 风险 ( 编 辑韩桂春 ) 评估 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