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褐煤混烧特性的热重实验研究.pdf_第1页
燃煤电厂褐煤混烧特性的热重实验研究.pdf_第2页
燃煤电厂褐煤混烧特性的热重实验研究.pdf_第3页
燃煤电厂褐煤混烧特性的热重实验研究.pdf_第4页
燃煤电厂褐煤混烧特性的热重实验研究.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7卷第 3期 2 0 1 6 年 6 月 电力与 能源 3 4 9 燃煤电厂褐煤混烧特性的热重实验研究 张 磊 , 汪后 港 , 陆 超 , 曾 彬 , 沈朝峰 , 李 小江 ( 华电 电力科学研究 院, 杭州 3 1 0 0 3 0 ) 摘要 : 采用热重分析方 法研 究了两种褐煤 、 一种烟煤燃烧特性及不 同掺混 比下的混烧 特性 , 并对动力学参 数 进行 了计算 。结果表 明两种褐煤及褐煤与烟煤 按照一定 比例掺混 , 有 助于 降低混煤着火 温度 , 混烧特 性得到 改善 , 在掺混 比较小时 , 有相互促进作用 , 随着掺混 比增加 , 相对 独立性 占主导 ; 不同掺混 比下 , 活化能 和频 率 因子介 于各单一样 品之间 。 关键词 : 褐煤 ; 掺 配烧 ; 热重分析 ; 动力学参数 作者简 介: 张磊 ( 1 9 8 5 ) , 男 , 硕士 , 从事电站系统节能减排及燃 料应 用技术研究 。 中图分类号 : T Q5 3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1 2 5 6 ( 2 0 1 6 ) 0 3 0 3 4 9 0 5 Th e r m o - g r a v i m e t r i c Ex pe r i me nt a t i o n o n Co - c o mb u s t i o n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Li g ni t e s i n Co a l - Fi r e d Po we r Pl a n t ZHANG Le i ,WANG Ho u g a n g,LU Ch a o,ZENG B i n,S HEN Ch a o f e n g,LI Xi a o j i a n g ( H u a di a n El e c t r i c Powe r Re s e a r c h I ns t i t ut e ,H a n gz h ou 31 00 30,Ch i n a) Ab s t r a c t :Th e r e s p e c t i v e c o mb u s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wo l i g n i t e s a n d o n e b i t u mi n o u s c o a l a n d t h e C O c o mb u s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wi t h d i f f e r e n t b l e n d i n g r a t i o we r e s t u d i e d i n t h e r mo g r a v i m e t r i c a n a l y s i s me t h o d,a n d t h e k i n e t i c p a r a me t e r s we r e c a l c u l a t e d Th e r e s e a r c h r e v e a l s t h a t t h e b l e n d i n g o f t wo k i n d s o f t wo k i n d s o f l i g n i t e or t he mi xt ur e o f l i gni t e a n d bi t umi n ous c o al a c c o r di ng t O c e r t a i n bl e nd i n g r a t i o he l p t o l owe r t he i g ni t ion t a m p e r a t ur e of t h e bl e n de d c o a l ,a n d i mpr ov e b ur n i ng pe r f or ma nc e W i t h t he l o w bl e ndi n g r a t i o,t he m i x t u r e s mu t u a l l y p r o mo t e t h e c o mb u s t i o n p r o c e s s W i t h t h e g r o wt h o f mi x i n g r a t i o,i t s h o ws t h e r e l a t i v e i n d e p e n d e n c e Un d e r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mi x i n g r a t i o, a c t i v a t i o n e n e r g y a n d f r e q u e n c y f a c t o r a r e i n b e t we e n t h o s e o f t h e s i n g l e s a m p i e c o mb u s t i o n Ke y wo r d s :l i g n i t e ;b l e n d i n g b u r n;t h e r mo g r a v i me t r i c a n a l y s i s ;k i n e t i c p a r a me t e r s 受 限 于我 国煤炭 资源 分 布不 均匀 及运 输 能力 的不足 , 电站混 煤掺 烧是 国 内 电站 常 用 的做法 , 然 而煤的燃烧特性对煤粉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有显 著影响 。文献 2 对褐煤与烟煤在 C R F热态试 验台上进行 了试验研究 , 文献 3 对两种褐煤混烧 特性 进 行 了热 重 分 析 并 得 到 了 两 种 煤 燃 烧 差 异 性 , 文献 4 3 针对混煤的煤质特性和燃烧特性开展 实 验研 究 。 然而针对不同机组 、 不同煤质, 混煤与设计煤 质 燃烧 特性 的差别 及在 混煤 掺烧 是 否满 足机 组 高 效 、 经济 、 安全运行等问题亟需解决 。国内电站仅 仅 依据 挥 发分 、 发 热 量 及 污染 物 含 量 等 指标 指 导 掺烧 , 对混煤掺烧的燃烧特性尚未有详尽 的了解 , 然 而混 煤 在锅 炉 中燃 烧 时 的着 火 、 燃 尽 及 结 渣特 性 相互 间影 响 很 大 , 因此 有 必 要 对 混煤 的燃 烧 特 性 进行 试 验研 究 。本 文利用 热重 分析 法 对某 电厂 的两 种不 同 品质 的褐煤 及一 种 烟煤按 一 定 比例混 合燃 烧 , 研 究 其 混烧 特 性 , 并 对 表 观 活化 能 、 频 率 因子 等动 力学 参数 进行 了计 算 分析 。在 不影 响机 组正 常运行 参 数 的基 础上 , 掺 配一 定 比例 更 经 济 的煤 种 , 降低 电厂运 行 成 本 , 提 高 电 厂 利润 空 间 , 以期 为 电厂配 煤 掺 烧 提 供 指 导 和帮 助 , 优化 配 煤 方 案 。 1 试验材料 实验 采用 P e r k i n E l me r 提供 的 P Y R I S型 T GA 热分析仪。仪器升温范围: 最高至 1 5 5 0 ; 升降温 速率最 高 : 5 O mi n 。T G解析 度 : 0 2 g 。 实 验 从 3 0 以 2 O mi n 升 温 速 率 升 至 9 0 0 , 其 后 降至 室温 。样 品质 量 约为 5 mg , 反应 3 5 0 张磊 , 等 : 燃煤 电厂褐煤混烧 特性的热重实验研 究 气 氛为 空气 , 流 量为 2 0 ml mi n , 实 验 煤 样 选 自云 南某 发 电企 业煤 种 褐 煤 A、 褐煤 B和 烟 煤 C。样 品经 过破 碎 、 烘 干 、 粉 碎 、 干燥 、 筛 分 等步 骤制 成样 本 , 粒径 选 用 1 O 0 1 5 0 g m。3种 试 样 的 工 业 分 析 、 元素 分 析见 表 1 。 由表 1 可 以看 出 , 褐煤 A 与 褐煤 B空 干基 水分 、 含 硫 量 及 氧 含 量 明显 高 于烟 煤 , 而收 到基 低 位 发 热 量 明显 低 于 烟煤 C。 由此 可见 , 两 种褐 煤 与 烟煤 的 组 成成 分 及 性 质 有 明显 差别 , 而 两种 褐煤 之 间差 别较 小 。 2单一样 品燃 烧特性分析 各单 样 品 T G、 DT G 特性 曲线如 图 1所示 。 O 0 0 2 0 4 0 0 6 童 一 0 8 一 1 0 0 言一 1 2 一 1 4 一 l 6 1 8 图 l各 单 样 品 TG、 DTG特 性 曲 线 由 图 1可 以 看 出 , 两 种 褐 煤 A、 B 的 TG、 DT G 曲线 相 近 , 在低 温 阶段 1 0 0 2 0 0 均 有 一 个 失重 过 程 , 此 过 程是 水 分蒸 发 析 出 阶段 , 在 2 0 0 6 0 0 又有 一 个 失 重 过 程 , 此 过 程 是 挥 发 分 析 出 、 固定 碳 着 火 燃 烧 阶 段 。烟 煤 C 的 TG、 D T G 曲线 与 两种 褐煤 有 较 大差 别 , 低 温 阶 段 水 分 蒸 发 阶段不 明显 , 表 明 烟煤 的水 分 含量 较 少 , TG 曲 线 4 0 0 7 0 0 有一 个 明显 的失 重 过程 , 表现 在 DT G 曲线上 有一 个失 重 峰 , 挥 发 分析 出 、 固定 碳燃 烧 阶 段 , 7 0 0 8 0 0 又有 一个 失 重过 程 , 烟煤 中的难燃 尽 物质 着火 燃 烧 , T G 曲线 超 过 8 0 0 , 几 乎 没 有 失 重 , D TG 曲线 趋 于 零 。与 两 种 褐 煤 相 比 , 烟煤 挥 发分 析 出较 晚 , 着 火燃 烧 温度 较高 , 固定碳 燃烧 阶段 峰 肩较 窄 , 但 峰值较 大 , 反应 较 激烈 。 3 不 同掺混 比下燃烧 特性分析 褐 煤 A 掺 混 褐 煤 B 的 D T G 曲 线 如 图 2所 示 。图 2中 , 掺 混 比 M 定 义 为 褐 煤 A: 褐 煤 B, M 分 别 为 1 : 4 、 1 : 2 、 1 : 1 、 2 : 1 、 4 : 1 , 随 着 掺 混 比 M 增 大 , 混煤 中褐煤 A 的含量 增加 。 蚓 2小 l司 l F的 DTG 特 性 曲线 由 图 2中可 以看 出 , 不 同掺 混 比下 的 混 烧 曲 线 皆有 两个 失 重 峰 , 1 0 0 2 0 0 水 分 蒸 发 析 出 阶 段 , 不 同掺 混 比下 此 阶 段 变 化 不 大 。2 0 0 6 0 0 为 挥发 分析 出 、 固定 碳 燃 烧 阶 段 , 随 着 掺 混 比 M 增 大 , DT G 曲线 峰值 减 小 , 峰肩 变 窄 , 曲线 向低 温 端偏 移 , 表 明褐 煤 A 的添加 , 有 助 于 着 火 , 降 低 了 着火温度 , 但是峰值减小 , 反应激烈程度降低 。 图 3是 褐 煤 A 掺 混 烟煤 C的 DT G 曲线 , 掺 混 比 M2 定 义为 褐煤 A: 烟 煤 C, M:分 别 为 1 : 4 、 1 : 2 、 1 : 1 、 2 : 1 、 4 : 1 , 随 着 掺 混 比 M2 增 大 , 混 煤 中 褐煤 A 的含量 增加 。 由图 3中可 以看 出 , 不 同掺 混 比下 的混 烧 曲 线 皆有 3个 失 重 峰 , 1 0 0 2 0 0 水 分蒸 发 析 出 阶 表 1 样 品 的 工 业 分 析 及 元 素 分 析 张磊 , 等 : 燃煤 电厂褐煤混烧特性 的热重实验研究 3 5 1 _ c 乒 0 图 3不 同 M2 F的 DTG 特 性 曲 线 段 , 峰值 随 着 掺 混 比 M:增 大 而 增 大。2 0 0 6 0 0 为 挥发 分 析 出 、 固 定碳 燃 烧 阶段 , 随掺 混 比 M2 增 大 , 峰 值 减 小 并 向低 温 端 偏 移 , 着 火 提 前 。 7 0 0 8 0 0 为褐 煤 难燃 尽 物 质 着 火燃 烧 阶段 , 随 着掺混 比 M。增大 , D TG 曲线峰值 减小 , 峰肩 变 宽 , 表 明烟 煤 的添 加 , 增 大 了混 煤 反 应 激烈 程 度 , 当掺混 比 1 : 1时 , 2 0 0 6 0 0 有两个峰 , 第一个峰 为褐 煤 A 着 火 燃 烧 , 第 二 个 峰 为 烟 煤 C着 火 燃 烧 。综上 表 明 , 褐煤 A 掺混 烟煤 C燃烧 过 程 中有 相互促进作用 的同时又保持相对独立性 。 4燃烧特性参数分 析 着火 温 度 是 指 燃 料 达 到 连 续 燃 烧 的 最 低 温 度 , 是着 火 性 能 的主要 指 标 , 着 火 温 度 越低 , 表 明 着火性 能 越好 。采 用 TGDT G 方 法 确 定煤 样 着火 温度 T i 、 , 而燃尽 温 度 T 定 义 为 试样 失 重 占 总失 重 9 8 时 对应 的温 度 。 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全面反映了试样 的着火和 燃尽性能 , 越大 , 则试样的综合燃烧性能越好 。采 用综合燃烧特性指数 S来表征综合燃烧性能_ 6 。 s一 ! ( 1 ) 丁 了 式 中( d w d r ) 最大燃烧速率 ( d w d r ) 为平均燃烧 速率 , 其值 越 大, 表 明 燃 尽 越快 ; 着 火 温 度 ; 燃尽温度 。 各 单样 品 和不 同掺混 比下 混样 的燃 烧特 性参 数 见表 2所 示 。褐煤 A着火 温 度最 低 , 褐 煤 B次 之 , 烟煤 C最 高 , 表 明褐 煤 A 最 易 着 火 。褐 煤 B 最 大燃 烧速 率 、 平均燃 烧 速率 、 综合 燃烧 特性 指数 优 于褐 煤 A, 燃 尽温 度低 于 褐煤 A燃 尽 温 度 。烟 煤 C 的着 火 温度 、 燃 尽 温 度 较 褐 煤 高 , 最 大 燃 烧 速 率 、 平 均燃 烧 速 率 、 综 合 燃 烧 特性 指 数 优 于 褐 煤 , 表明烟煤 C燃烧反应激烈程度剧烈 。 当褐煤 A掺混褐煤 B及 烟煤 C时, 着火温 度 、 燃尽 温度 均介 于两 种褐 煤单 独燃 烧之 间 , 随着 褐煤 A掺 混 比增 加 , 混 煤 着 火 温 度 、 最 大 燃 烧 速 率对 应 温度 、 燃尽 温度 均 降低 , 但 是 反应激 烈 程度 降低 , 综合燃烧特性指数也降低 。当褐煤 A掺混 褐煤 B 比例 为 1 : 4时 , 综合 燃 烧 特性 指 数 高 于两 种褐煤单独燃烧时 的综合 特性指数 , 表明两种褐 煤在 相互 掺混 燃烧 过程 中有 一定 的相 互促 进燃 烧 作用 。当褐煤 A掺 混烟 煤 C比例 为 1 : 4 、 2 : 1时 , 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均高于单一样 品燃烧时 , 表 明 褐煤 A掺混烟煤 c在一定掺混 比例下有相互促 进燃 烧作 用 。 5 动 力学参数 的计算 ( 活化能 、 频率 因子 ) 非等温反应动力学方程为L 7 : 表 2各单样品和不 同掺 混比下混样的燃烧特性参数表 1: 2 A : B 1 0 7 3 5 0 5 8 9 8 0 9 2 9 7 0 81 6 8 O 8 5 7 0 0 6 4 9 3 7 6 0 8 1 O 57 8 5 O 52 7 8 0 4 0 2 7 A : C 7 5 4 0 7 5 蚰 弘 弘 O 3 2 O 2 4 6 5 4 8 7 韶 似 铝 O 0 O O 0 1 o9 2 8 3 9 6 0 4 7 3 1 9 6 3 2 O 8 l l 1 1 0 3 5 2 张磊 , 等 : 燃煤电厂褐煤混烧 特性的热重实验研究 da 一一1 _k( 丁) 厂( a ) ( 2 )d T 一 , 转 化率 a定 义为 : a 一( 一叫1 ) ( 叫。 一 1 ) , 为燃 尽 时刻 固体 质量 , 。为初 始质 量 , 为反 应 结束 时固体残余质量。T为热力学温度 。 k遵 循 Ar r h e n i u s定 律 , 考 虑 氧 气 浓 度 影 响 后 表达 式 为 : k Ae x p ( 一 E RT) ( 3 ) 式 中A, E 频率 因子 、 活化能 ; R 一 一常数 8 3 1 4 J mo l K。 于是有 : d d 丁 a 一 e X p ( 一E RT) f ( ( 4 ) 移 项并 取 对数 得 : n ( ) 一 In ( ) + 亭 - 厂 ( a ) 的表达 式一 般选 用 : f ( a ): ( 1 一 ) 因此 , 最后 可得 : tn ( 等) 一 In ( ) + 令 式 ( 5 ) 左 边 为 Y, 5F 一 1 T, “ 一I n ( A佃 ) , b 一 一 E R, 方程 变 为 a +b a r 。假 定 一 个 ”值 , 采 用最 小 二乘 法 原 理 对数 据 进 行 一 元 线 性 拟 合 , 根 据 拟合 方程 可 得 到 。 、 b , 进 而 可 求 出表 观 活 化 能 E( E一一b R) 、 相关 系数 r等参 数 。 计 算 实现 上采 用在 Or i g i n 8 5 1中编制 用 户 自定 义 函数 方 式 来 实 现线 性 拟合 , 温 度 区 间 选 取 挥发 分 析 出 、 固定碳 燃烧 阶段 : 即从 着火 温度 到燃 尽 温度 区 间 。 的取 值 区 间 为 ( 0 , 1 0 ) , 程 序 中 从 0开 始 , 每 次 递 增 0 1 , 最后 选 择 使 相 关 系 数 r 最大 的”作为最优反应级数 。计算结果见表 3 。 从 表 3可 以看 出 , 相关 系数 R均大 于 0 9 7 2 1 , 线 性拟 合 效 果 良好 。褐 煤 B 的表 观 活 化 能 和 频 率 因子 是 三种 煤样 中最 小 的 , 表 明 褐 煤 B着 火燃 烧 所需 能 量最 少 , 反 应 激 烈程 度 最 弱 。烟煤 C的 活化 能 和频 率 因 子都 是 最 高 的 , 表 明烟 煤 C着 火 燃 烧所 需 能量 最 多 , 反 应 激 烈 程 度 最 强 。褐煤 A 与褐 煤 B掺 混 , 掺 混 燃 烧 活化 能 、 频 率 因 子 介 于 两种单 样 之 间 。随着 褐煤 A 掺混 比增 加 , 反 应 所 需 活 化能 减小 , 频 率 因子减 小 , 当表观 活化 能变 小 时 , 要 发 生燃 烧反 应需 要 吸收 能量 较少 , 此 时频 率 因子 也较 小 , 表 明频 率 因子 与表 观 活 化 能 之 间 具 有补偿 作 用 。褐煤 A 与烟 煤 C掺 混 , 随 着褐 煤 A 掺混 比增 加 , 反 应 活 化 能减 小 , 频 率 因子 也 减 小 , 当掺 混 比 4 : 1时 , 反 应 活 化 能 为 9 2 9 2 5 3 k J too l , 小 于 褐 煤 A 单 独 燃 烧 活 化 能 , 表 明 褐 煤 A 与烟煤 C掺混时有一定相互促进作用 , 与燃烧特 性相 一致 。 6 结 语 两种 褐 煤 工 业 分 析 及 元 素 分 析 之 间差 异 较 小 , 与烟煤 工 业 分 析 及 元 素 分 析 差 异 较 大 。工 业 分析 与 TG、 D TG 曲线 相 对 应 。两 种 褐 煤 水 分 含 量较 多 , 在 低 温 阶 段 有 明显 的失 重 峰 , 而 烟 煤 没 有 。与烟 煤挥 发 分 析 出及 固 定 碳 燃 烧 阶段 相 比 , 两种 褐煤 挥 发分 析 出及 固定碳 燃 烧 阶段 对应 温度 较 低 , 峰值 较 小 , 反 应 激烈 程度 较 弱 。当 两种 褐煤 掺混燃烧及褐煤掺混烟煤燃烧 , 在一定掺混 比例 下 , 均 表现 出燃 烧 相 互 促 进 作 用 。动 力 学 参 数 计 算结果表明频率因子与表观活化能之间具有补偿 作 用 , 动力 学 参数 结 果 与燃 烧 特 性 参 数 结 果 相 一 致 。综上 , 在电站高负荷运行时 , 可适当将少量褐 煤 A 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